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乳品工业》2000,28(4):40-41
食品中含有的霉菌会产生毒性很高的霉菌毒素 ,其中一些霉菌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 ,因此需要一种能抑制食品中的霉菌生成而又不产生副作用的抑制素。Delvocid抑制素是一种含游霉素活性化合物的抗菌素 ,此纯品是无色无味的 ,它很少的量就能抑制所有使食品变坏的霉菌和酵母。同时 ,抑制素对细菌没有抑制作用 ,所以它不影响奶酪、生火腿、干香肠的自然成熟过程。1 Delvocid的特性1 .1 结构  实验式为C33H47NO13。1 .2 物理特性  抑制素是无色无味的 ,晶体形式是十分稳定。游霉素旋光率在 3种有机溶剂中分别为 :冰醋酸 …  相似文献   

2.
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饲料的多种途径,以及霉菌、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和通过食物链殃及人类的事实。提出了防止饲料霉变的措施和污染霉菌毒素饲料的脱毒方法。  相似文献   

3.
台湾霉菌毒素研究状况Tsung-cheTseng(台湾)由于60年代在英国发生“火鸡×病”,从而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火鸡、猪和牛大量死亡。霉菌毒素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台湾于1965年开始研究霉菌毒素,主要集中在食品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产毒菌株...  相似文献   

4.
霉菌毒素致突变致癌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综述)谈幸之,罗雪云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00021)霉菌毒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真菌的Ⅱ相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表现出多种毒效应。在迄今发现的许多霉菌毒素中,已确认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危害食品的质量安全,最终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因此,建立毒素检测方法对预防霉菌毒素污染,减少毒素中毒事件发生至关重要。综述了污染粮食的霉菌毒素的种类、危害及免疫标记技术在粮食霉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农产品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能够引起人和动物癌症、肝毒性等各种症状。如果人和动物食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食品或饲料,则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或使畜牧业生产蒙受损失。因此世界各国对此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针对食品、农产品霉菌毒素残留问题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并对食品、粮食规定了最低允许残留限量。由于农产品毒素污染主要与气候和生物学因  相似文献   

7.
谷物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霉菌毒素是有毒的霉菌次级代谢产物,能通过粮食和畜产品等途径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而作为人类食物和动物饲料中最主要的能量供给原料,玉米、小麦、稻谷等谷物现已深受霉菌毒素问题的困扰。本文介绍了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概念,综述了霉菌毒素的毒性危害作用,分析了我国食用谷物和饲用谷物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总结了目前动物生产业解决霉菌毒素问题的一些控制方案,旨在为食物安全和动物生产安全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97份10种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3种霉菌毒素的采样检测,分析了解3种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为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企业掌握植物性饲料原料中3种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减少霉菌毒素污染危害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是霉菌代谢产物中一类有害于人、畜健康的有毒物质的总称。过去因霉菌毒素而引起的人、畜中毒病症早有发生和记载,但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其认识是很不够的。自1960年发现了黄曲霉毒素以来,霉菌毒素的污染问题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并纷纷开展了以黄曲霉毒素为主的霉菌毒素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知的霉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中,我国饲料中霉菌毒素检出率高达90%,其中对畜牧业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主要有6种。畜禽食用了这样的饲料,霉菌毒素会引起畜禽的慢性中毒、疾病甚至死亡,饲料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被动物采食后,可能被机体的肠肝循环中被反复重吸收。因此,霉菌毒素会在动物机体的各个组织、内脏、鸡蛋、牛奶中残留形成残留。人食用了这样的畜产品,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很大的潜在威胁,甚至导致畸、致突变、致癌、肝中毒、肾中毒等危害。本研究简要介绍了目前霉菌毒素的防控措施、脱毒方法、检测技术等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对霉菌毒素的防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霉菌毒素是产毒真菌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显示,世界上约有25%的谷物因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而不能食用,这不仅在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由真菌产生的霉菌毒素还能引起人畜中毒,严重时甚至可以致癌。粮油谷物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目前,已知能产生霉菌毒素的真菌有150余种,产生的霉菌毒素约有300种,  相似文献   

12.
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共检测608个样品,通过酶联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法进行4种霉菌毒素的检测。结果发现,小麦类样品受呕吐毒素的污染最严重,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程度较轻,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全年未检出超标样品,污染程度最轻。单一样品中同时存在多种霉菌毒素超标的情况严重。粮食类副产物受霉菌毒素污染比粮食更严重。从地区来看,各区域饲料原料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程度不同,且污染程度存在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 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霉菌产生的,对生物体,特别是动物和人体可能有毒或其他各种影响。该术语来源于希腊字“mykes”,含意是霉菌和拉丁字“toxieum”意思是毒性或毒物、合起来就成为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对动物呈现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中毒,某些有致癌作用。某些霉菌毒素对敏感  相似文献   

14.
竺尚武 《食品与机械》2006,22(5):112-114
从干腌火腿中分离到一些霉菌菌株在培养基中生长时可以产生黄曲霉毒素、环匹阿尼酸、青霉酸、梗曲霉素、展青霉素、灰黄霉素、霉酚酸、赭曲霉毒素、橘青霉素和疣孢苷啶等多种霉菌毒素。生成霉菌毒素的霉菌都属于青酶和曲霉。鲜绿青霉可以在干腌火腿中生成环匹阿尼酸,且这种霉菌毒素在干腌火腿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从而对干腌火腿的安全性构成很大的威胁。将无毒性的霉菌菌株进行培养并接种到干腌火腿上,可防止干腌火腿中形成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15.
霉菌毒素可在畜禽体内各脏器组织残留,为动物源性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随着对霉菌毒素危害认识的深入,对食品中的各类霉菌毒素限量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相应的检测技术和检测限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动物可食组织中霉菌毒素的残留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动物性食品可食组织中的霉菌毒素的残留及检测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面制食品中霉菌污染及菌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制食品中霉菌污染及菌相分析刘世岩,杨征武,富天桂黑龙江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50036)刘科进黑龙江省召东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50000)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物的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霉茵及其毒素一旦污染食品可使食品的良用价值降低,保质期缩短,...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所以开发出用于简便、快速和灵敏检测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核酸适配体是在体外筛选,并能特异性识别目标物的单链寡核苷酸序列,因具有易合成、易标记、易修饰、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分子量小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蛋白质、霉菌毒素、农兽药等目标物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本文主要综述了食品中霉菌毒素的限量和危害,以及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筛选技术用于食品中霉菌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和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饲料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对畜禽生产的危害和鉴别的方法,同时探讨了霉菌毒素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以期为生产中霉菌毒素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更好的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对原料质量的把控、采购及配方设计,汇总分析了2020年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或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up-conversion immunoassays, UPT)对安佑集团各分子公司在2020年度所收集(含退货)的28519份大宗饲料原料中的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快速检测。结果 对比安佑集团企业标准,2020年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总超标率为0.92%,污染整体情况较轻,其中上半年污染较重,主要由玉米副产物和次粉霉菌毒素污染超标所致,下半年霉菌毒素污染程度整体较轻,但第4季度玉米的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加重,玉米的霉菌毒素整体达中度污染;从产地来源看,2020年山东、湖北产地的麸皮和次粉呕吐毒素中度污染,四川、陕西产地的次粉重度污染;四川产地的米糠黄曲霉毒素B1达中度污染,山东产地的玉米呕吐毒素和江苏产地的玉米黄曲霉毒素B1达重度污染;且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并非单一存在,多数情况下是多种毒素共存。结论 与2019年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数据相比,2020年原料的霉菌毒素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20.
《淀粉与淀粉糖》2007,(4):50-51
1黄曲霉毒素的性能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由一些霉菌(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外观为霉菌,在水中溶解范围为10~20mg/L,可大量溶解于氯仿、甲醇、二甲基亚砜等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中,不溶于己烷、石油醚和乙醚。黄曲霉毒素分为B1、B2、G1、G2、M1五种,其中毒性最大的为B1,此五种黄曲霉毒素的性质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