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隗继武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50载,经验颇丰,擅长诊治脾胃病,对和法在脾胃病治疗中的运用有独到见解。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它不同于汗、吐、下三法的专事攻邪,又不同于补法的专事扶正,旨在“调和”。如戴北山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有幸跟师学习数载,获益匪浅,现将隗老师诊治脾胃病中运用和法的辨治思路及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脾胃与脊柱脊髓相关性、脊髓损伤后脾胃虚弱的病机特点、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主身之肌肉等方面,结合临证实践经验,探讨从脾胃诊治脊髓损伤,运用补益脾胃法治疗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3.
单兆伟教授是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曾先后师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证经验极其丰富,尤擅脾胃病的诊治。现将其运用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调气和中法的理论内涵、临证运用进行概述,进而指出调气和中为治疗脾胃病之法则。方法解析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以中医典籍论著为参考,以临证验案为依据,对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进行探讨。结果李桂贤教授提出脾胃病之病机终不离气机失调、气血失和的观点,以"调气和中"为法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结论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值得推广介绍。  相似文献   

5.
总结周晓波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作者通过跟师侍诊,整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典型病案探讨其用药特色。周晓波教授治疗脾胃病以健脾益中,升降并用为核心,升法中补气升阳,配伍风药,降法中以降气为主,同治兼证,升降法中擅用药对,注重疏肝宣肺,取得良好疗效。周晓波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培教授从医四十余年,在诊治脾胃病方面经验丰富,造诣深厚,不仅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效如浮鼓,亦擅长从脾胃入手,诊治临床疑难杂症。笔者总结李培教授从脾胃论治疑难病的临床经验,与同道共飱。  相似文献   

7.
对马国海主任医师临床脾胃病治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在临床中重视"脾胃气机""强调脾阳守位""习用活血运脾""运用中土五行""提倡健脾三法"等灵活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8.
赵军  师建平 《环球中医药》2020,13(6):1069-1070
本文从因地制宜、谨守病机两点入手深入挖掘,通过对中医脾胃病基本病机认识、运脾思想理论概况、运脾法与补脾法区别、化湿运脾法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化湿与燥湿法的不同、化湿法在临床运用、中医对于西北地域人体机理认识、西北人湿病以内湿为主等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分析,深刻阐述了段迎喜教授在高寒干旱地区运用化湿运脾理论治疗脾胃病中的特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总结朱生樑治疗脾胃病经验。据脾胃的生理功能特点,结合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学术经验提出"通""化""宣""平"辨治脾胃病观点,"通"指运用"通法"调理脾胃,"化"指运用运化、制化之法调理脾胃,"宣"指运用宣化悦脾、宣畅气机和宣降和胃调理脾胃,"平"指遣方用药平正轻灵、平和如衡、以平为期。在治疗中时刻顾护胃气,以胃气为本。  相似文献   

10.
高如花  黄锦榕  洪敏俐 《新中医》2022,54(8):232-235
洪敏俐教授紧扣脾胃与肺的关系,灵活运用培土生金、健脾祛湿以及降逆和胃等不同治法从脾胃论治慢性咳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附上医案3则以阐述洪教授运用培土生金法、健脾祛湿法及降逆和胃法治疗慢性咳嗽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四逆散与半夏泻心汤联合运用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为两方合理联合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对四逆散与半夏泻心汤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其联合运用治疗脾胃病的进展。结果:四逆散与半夏泻心汤联合运用治疗脾胃病疗效显著。结论:四逆散与半夏泻心汤合用治疗脾胃病疗效肯定,复方的联合运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黄雅慧教授运用三仁汤化裁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导师面授、门诊及查房整理导师运用三仁汤化裁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体会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在脾胃病中应用,观察中医药治疗不同疾病的优势及疗效。结果:黄雅慧教授运用三仁汤化裁治疗湿热型脾胃不同疾病有显著疗效。结论:黄雅慧教授运用三仁汤化裁治疗湿热型脾胃不同疾病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以擅治脾胃病而著称于杏林。他不仅在诊治脾胃病方面形成了一套独到的理论体系,还在其它疑难杂症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尤其是将脾胃病理论用于治疗其它系统疾病如痹证、阳痿、郁病、肝病等方面,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陈晶 《江苏中医药》2015,47(1):17-19
刘沈林教授对脾胃病诊治颇有特色,认为中医调理脾胃药虽然都是常用药,且味数也仅三十左右,但要用好、用准这看似平常的药亦非易事。他强调调治脾胃病一定要守得住方,只要药证基本相符就不要多变,不要大变,否则就会功亏一篑。临床擅用益气以运脾、温阳以理中、养阴以益胃法治疗脾胃病,并强调守方及灵活加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补中益气汤是中医学经典名方之一,是著名医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思想的集中体现。温艳东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十分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温艳东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组方用药灵活,经验丰富,效如桴鼓。本文将通过重温补中益气汤的理论渊源,详细介绍温教授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特色经验,系统阐述温艳东教授临证思路和诊病特点,并佐以温艳东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病之验案,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16.
李玉贤主任医师诊治内科疑难杂病经验丰富,将《黄帝内经》脾胃学说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收效较好,凝炼李玉贤主任医师对《黄帝内经》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挥,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脾胃病之治疗。  相似文献   

17.
总结姜良铎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提出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气机运动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以通为补是脾胃病治疗的基本思路;平衡五脏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脾胃病脾胃分治可促进整体机能发挥;梳理三焦法是治疗脾胃疑难病的重要方法;治疗脾胃病当气血同治。简析姜老治疗脾胃病的医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谢晶日教授运用益胃健脾,理气和胃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经验,谢教授认为萎缩性胃炎其病在脾胃,病机关键为脾胃虚弱,气滞瘀阻,故谢晶日教授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时从脾胃论治,兼以治标之法,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徐珊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医疗及教学工作,系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对脾胃病中医诊治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笔者有幸师从徐珊教授,兹将徐师治疗脾胃病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