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陈意教授从医已有六十载,临床诊疗疾病最为重视调理气机,自谓“调气派”,主张“遣方组药,调气为先”“八法增涩,以和统之”“执中致和,务虚求衡”“天人相应,治肝拟童”等,临证处方活用理论,造诣颇深,擅治内科脾胃病、肺系病、不寐病及慢性病、疑难杂症,屡见佳效。陈老积淀诸多验方医案,文后将陈老临证“调气”常用之验方蠲寒化湿汤、疏降和胃汤作一简单介绍,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和法,也称和解法,属中医八法之一。其涵意古今不尽相同,是临床运用较广的一种方法。和法的作用不同于汗、吐、下法的专事攻伐,而是通过和解,调和,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和法就其内容讲,包括和解少阳与调和肝脾两个方面。如程钟龄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这是指和解而言。戴北山说:“寒热并用之谓  相似文献   

3.
隗继武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中华全国中医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隗老从事临床工作50年,精于脾胃病及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治人无数,屡起沉疴,在难治性便秘(IC)的治疗方面,更是自出机杼,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验之于临床,无不应手取效。笔者有幸跟随隗老学习数载,言传身教,获益良多,现将隗老采用塞因塞用法治疗难治性便秘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和法首见于《内经》,弘扬于《伤寒杂病论》,系统于《医学心悟》。狭义的和法一般认为有和解少阳、调理脾胃、调和胃肠的区别。唯戴北山深得和法要领,指出和法有更为广泛的涵义,提出了“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的精  相似文献   

5.
单兆伟教授从医数十载,对于脾胃病的诊治有其独到的见解,用药配伍化裁精妙,临证喜用花类药治之。花类药似药中之璞玉,单兆伟教授熟谙各花之药性,将其巧妙运用于脾胃病的治疗中,多行之有效。花类药为本草之精华,其气馥郁,能畅情志,调气血。单兆伟教授临证尤其善用旋覆花降逆化痰、玫瑰花流气活血、合欢花解郁养阴、绿梅花凉润开胃,每收良效。单兆伟教授喜用花类药,实则抓住了脾胃病患者“多郁”的病机,认为脾胃病的发病多与情志不畅相关,进而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及脾胃,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而花类药气味芳香开郁,可除秽化浊,调畅情志,为临床诊治脾胃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体现了单兆伟教授从郁论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和法为八法之一,首见于《内经》,弘扬于《伤寒杂病论》,系统于《医学心悟》,所以程国彭说:“而论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温、清、补八法尽之。”狭义的和法一般认为有和解少阳、调和脾胃、调和胃肠的区别,唯戴北山深得和法要领,指出和法有更为广泛的涵义,提出了“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的精辟见解。把《伤寒论》“和”的涵义进行高度概括,赋予了《伤寒论》“和”的最新意义。一、寒热并用之谓和寒热并用者,适用于又有寒象,又有热象,寒热错杂的病证。单用热药不能治其热,单用寒药不能治其寒,必须寒热杂投,方能中病。《伤寒论·太阳篇》说:“伤寒  相似文献   

7.
张平波  张锐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1):518-518
和法有和解表里、调和阴阳、协调升降、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肠胃等。戴如山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笔者认为,在疾病过程中,不能专事攻下,又不能专事扶正的情况下,当应用和法以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我们临床运用此法对痰湿之淋证,邪在少阳之脾热,土虚木乘之泄泻,胃气虚弱之碱性反流性胃炎等进行治疗,师其法而不泥其方,随证加减化裁,取得满意疗效。1 淋证女,39岁。尿频、尿急、赤涩刺痛月余,伴发热,时畏寒,口苦,乏力,小腹胀痛。在外院以急性肾盂肾炎而静滴氨苄西林,口服呋喃妥因…  相似文献   

8.
试论“脾常不足”与“脾健贵在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脾常不足”当谓脾胃常不足,其生理内涵是指小儿时期其脾胃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相对于成人而言,还处于不完善、不成熟状态,但就小儿自身来讲,其脾胃的结构与功能是与小儿的机体状态相适应的。“脾常不足”的病理意义在于小儿时期脾胃的代偿调节机能不足,代偿储备差,因而易出现代偿状态而发生脾胃病。针对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临证治疗脾胃病当以“脾健贵在运”为指导思想、运用“运脾法”为治疗大法,使脾  相似文献   

9.
从脾胃与脊柱脊髓相关性、脊髓损伤后脾胃虚弱的病机特点、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主身之肌肉等方面,结合临证实践经验,探讨从脾胃诊治脊髓损伤,运用补益脾胃法治疗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0.
李东垣谓:“心脉者,神之舍……经营之气不能颐养于神,乃脉病也。”指出,“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笔者多年来,遵其遗训,屡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心脉诸疾,收效颇佳。认为心脾互关,母子之脏。主张治“心”不独腻补,理脾多宜疏运,兹录医案二则,以彰经验教训。培土运中,心律过缓复速陈××,女,46岁,职工,1985年3月25日初诊。脾胃素弱,却尤重补养。罹心悸脉迟两载,今冬尤剧。发时,脉搏两息五至,心慌气短,全身困重,稍止复作,几无  相似文献   

11.
张璐为“清初三大名医”之一,深研轩岐仲景之精髓,私淑张景岳、薛己,善于治疗脾胃病,认为土载万物而并受之,故脾胃有权为无病之因,提出“理脾则百病不生,不理脾则诸病续起,久之仍入于胃也”的观点。张璐在前贤论治脾胃久病虚损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脾胃的运化职能,总结出“药补无如先粥养”理脾大法,同时对药误、医过与过度医疗等见解独到,进而丰富了脾胃学术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李任先运用化痰法治疗脾胃病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任先教授诊治脾胃病经验丰富 ,认为“虚”和“痰”是脾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虚为生痰之本 ,痰为致虚之标。治疗脾胃病时强调“痰气同治”,以燥湿化痰、健脾养胃为要 ,疗效肯定。其从痰论治脾虚的思想对以脾气虚为主的脾胃病证治 ,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师薛西林教授从医从教业30年,中医基础理论扎实,思维活跃,临床诊治辨证精确,用药灵活,尤擅于脾胃病的诊治,其运用和法治疗脾胃病更是法活方圆,疗效显著。兹举吾师运用和法治疗泄泻验案3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单兆伟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兆伟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著名脾胃病专家。早年拜师于孟河学派传人张泽生教授门下,学习二十余年,尽得真传,继承发扬孟河医派之学术精华,临床善于诊治疑难杂症,用药特色鲜明,尤其在脾胃病的诊治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学术体系。兹将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经验探析如下:1四诊合参,首重舌诊《内经》谓:“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导师常谓中医临证不可片面的夸大四诊某一方面,尤其反对脉诊神秘化,临床有形病脉不病,脉病形不病,存在脉证舍取的问题,当四诊合参,全面采集病人的临床信息。临证重视望诊,尤其重视舌诊在脾胃疾病的指导意义。望舌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和《伤寒论》中就有记载,后世历代医家逐步完善,至清代温病学派以辨舌验齿颇为重视,《临证验舌法》中就有“凡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瘥,主方不勿焉”的记载。另外,从脾胃与经络的络属关系有“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相似文献   

15.
脾胃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梅 《四川中医》2005,23(3):36-38
目的:根据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在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对重视脾胃的机理进行验证。方法:从《内经》及李东垣等名家名篇中引经据典,说明临床从脾胃着手诊治疾病的重要性,对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举例从多方面论证脾胃论学说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性。结果:临床上诸多疾病,在治疗上以脾胃为本得到满意疗效。结论:“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得到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6.
笔者结合《伤寒论·辨脉法》第29条,从脉证等对此分析,认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记载的“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大气”当为脾胃之气,“其气”为脾之精气。又从病位、方药等方面再证此观点,并示仲景转气之法,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人有五脏,睥胃居中,为后天之根本,升降之枢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百病由生。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前贤谓:脾胃病寒热虚实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故调治脾胃升降功能实为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临证多有所获。现不揣谫  相似文献   

18.
李东恒在《脾胃论》首提脾虚阴火,指出“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因此在临床诊治脾胃病中,所见脾虚阴火病例较多,现浅谈体会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朱艳芳 《新中医》2012,(4):140-141
和法是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指通过调和的手段化解病邪的一种方法,它既不同于汗、吐、下三法的专事攻邪,也不同于补法的专事扶正,适用于脏腑气血不和,或寒热混杂,或虚实互见的病证。凡邪在少阳、募原,或者出现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不调、营卫不和等病症时,均可用和法。《伤寒论》中使用和法的方剂甚多,主治范围也很广,  相似文献   

20.
徐景藩教授诊治脾胃病用药经验拾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景藩教授从医近60年.学验俱丰.尤其在诊治脾胃病方面经验独到.归纳出杏蔻橘桔开泄法、养血柔肝用归芍、疏养和中麦谷芽这三条基本用药经验.徐老认为开泄法也属于“苦辛通降”之范畴,既有通降中焦胃府之功,又兼宣畅上焦肺气之效;而对于肝胃阴血亏虚者,常以当归、白芍同用,二药合用,养血柔肝.滋润胃腑,辛而不过散,酸而不过收;对于胃炎、胃溃疡辨证属脾胃气虚证或胃阴不足证者,临床当选用补益脾胃或滋阴养胃剂,并配麦芽、谷芽使补中寓消,补而防滞.符合“通补”的原则临床验之多获佳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