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象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原创思维方法,其应用形式有从个象到个象的推理方式、从"意象"到个象的推理方式以及以类比思维建构医学体系等几个方面。这一思维方式在形成并丰富中医药学理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一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多局限与不足,由于"取象思维"难以形成对事物全面、系统的认识,未充分论证事物"类"的同质性以及某些"意象"作为客观规律的不确定性,导致以这一方法为主导形成的中医学学科自身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医思维方式指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运用"取类比象"方法去研究、思考人的生理现象、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等,并指导临床用药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取类比象"即对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现象的性质、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过程作一系统地观察、了解和总结,以此为依据,作为一种线索指导人们解释、解决与之相类似、相关联的各种事物现象,是一种观察、比较、取法的思维过程[1].  相似文献   

3.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构建医学理论的基本思维方法,也是中医学素养的重要体现。中医理论是古人将临床经验通过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推理总结上升的综合认识。取象比类的理论内涵包括了现代科学逻辑中的综合与类比等思维方法。基于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以汉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3个方面为例探讨中医理论构建的思维方法,既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中医学的鲜明特征,又能为中医学的现代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取象比类--关于《思考中医》的思考之三(续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象比类作为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在《思考中医》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增强了其趣味性和可读性,其中虽不乏妙论,但大量的比附无疑降低了该书的科学性。对取象比类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应区分类比推导与类比说理之不同,并采用辩证的、历史的态度来正确看待,且不可不加分析地一味滥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中医思维方式指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运用“取类比象”方法去研究、思考人的生理现象、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等,并指导临床用药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取类比象”即对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现象的性质、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过程作一系统地观察、了解和总结,以此为依据,作为一种线索指导人们解释、解决与之相类似、相关联的各种事物现象,是一种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6.
观物取象,取象类比。中医的核心是阴阳,阴阳的核心是象。象思维是医易共同的思维方式,是医易会通的交点。象直观可察。是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类比思维采用的方法是,即使不同质的事物,只要在状态、格局、功能等直观可察的外在表现方面有相似的成分,就可类比为同类事物。《内经》法《周易》之象,创造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但取象比类合有较强的主观臆测性、或然性,从而又赋予中医理论具有表象性、模糊性、不精确性等特点。故对取象比类应该持历史的态度,辨证对待中医理论中通过类比所得出的结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取象比类,又称援物比类,是中医理论的一种建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指出它们之间相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知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论到与之相类似的现象或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知识和结论。通览中医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既可以看出取象比类是其核心,推演络绎是其灵魂,诸多的理论根基都说明和证明了这方面的发展轨迹。中医的理论体系渊源流长,几千年来由于历代医家悉心的临床观察和诊疗实践的总结,从而形成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的确立,也就是历代医家自身经验的升华,即取象比类。  相似文献   

8.
<正>取类比象思维作为中医学学习和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研究万事万物间的普遍规律和抽象意义,经过大量经验的积累和直观的归类、类推和对照,找出事物的共性并以此将其相关联,进而由象及理认识和把握其他认识对象。按照"象同类同"原则,借助意象思维和理性推导,从已知到未知、由一般到个别、以类万物的演绎方法[1-3]。  相似文献   

9.
试论“取类比象”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并分析“取类比象”认识方法的由来、内涵及其对中医学理论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其既有助于从事物同一性的角度,宏观认识并把握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规律,寻究未知生命奥秘的积极作用,却也存在着忽视不同事物间搓 异性,从而影响中医理论准确表述的缺陷。为避免这一认识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宏观比类和特殊比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断过程也是取象比类的象思维过程。了解辨证论治的象思维特性,有助于掌握中医诊断的整体动态的思维模式,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象思维源于《周易》,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思维方法,广泛应用于古代中国的各个领域。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于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寻求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唯有援易入医。象思维作为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其核心是以构建具体事物为载体,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模型去推知抽象事物,目的在于宏观把握、执简驭繁,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全息性。本文通过《周易》、《黄帝内经》等经典的论述,结合岳美中、干祖望等多位名中医的临床案例,讨论象思维与藏象理论、中医诊断方法、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络腧穴理论及中药应用的联系,以分析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难经》取象类比思维的运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取象类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思维方法,《难经》作为一部重要的古典医籍,其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时同样大量运用了取象类比的思维方法,如运用此方法解释五脏的解剖形态及特性、说明元气的重要性、描述脉象的特征、论述奇经八脉的功能、阐释五腧穴的涵义等等。这一思维方法的运用,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促进了医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取象比类是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先人们通过这种类似哲学的方法从自然的角度理解人体,则经络理论应运而生。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的规律与洋流的规律运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由主干及细枝、由主及次是经络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4.
论中医“象”思维(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取象命名、取象辨药、取象求因、取象辨证、观象治未病以及"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取象比类"在中医理论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取象命名、取象辨药、取象求因、取象辨证、观象治未病以及"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取象比类"在中医理论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穴命名有其特定方法和含义,所采用的取象比类法,是一种隐喻思维,是由一个已知的事物或概念去认识和理解另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或概念的方法,依据的是二者之间的相似性。腧穴名称是以具体语料来体现的,从隐喻分类的角度对腧穴名称的认知功能进行梳理,发现经穴命名含有各种隐喻的分型,喻指了所处位置、功效主治等多重信息。  相似文献   

17.
藏象之"象"含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字义演进轨迹入手,探析“象”之含义、藏象之“象”的概念与分类。指出藏象之“象”有多重含义,既指脏腑的具体形态,又指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之表现,同时具有取象思维之特点。认为藏象之“象”,可分为“形质之象”、“生理之象”、“病理之象”、“自然之象”四大类。  相似文献   

18.
国学哲理贯穿于中医辨证论治全过程.首先,正纲明道是国学哲理融入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根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通过象思维,即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将气运与病候类属及药性类属相关联以诠释辨证论治原则.其次,大成智慧是守正创新的生命力.《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以太极阴阳符号系统为基础,论述六气胜复与邪气反胜的症证病状治法,阐明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动态过程.此外,守正创新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展开的.本团队以《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六气病机为基础,通过国学哲理取象分类与归纳综合法,提出中风病"毒损脑络"的核心病机并归纳其证候要素,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中风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医药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遵循国学哲理,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在当今数字化文明新纪元的时代背景下,学习践行国学原理,弘扬中华医药的原创思维、原创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医药学,为人类大健康大卫生作出新奉献是当代中医学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论中医“象”思维(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规律,以"象"思维为核心思维。中医"象"思维,是形象思维与意象思维的结合,以直观模糊、自然整体、开放动态、直觉体悟为特点,关注的"象"包括了外在可观察之象以及内在可感知之象。通过"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取象比类"三个不可分割的阶段,寻求自然、生命、健康及疾病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法象药理学说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唯象理论阐述中医思维方式之一"取象比类"。提出中医取象比类法在中药理论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药性概念即为法象药理;在天人整体观理论指导下,利用法象药理学说并加以深入研究,能更多揭示中医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