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胸部16层螺旋CT冠状多平面重组(MPR)在支气管内膜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58例胸部病例,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采用准直0.75mm,Feed/Rotation 12mm,扫描层厚0.75mm,重建间隔0.75mm,于CT主机或Volume Wizard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以正中矢状面为参考截面,气管的长轴作为冠状轴,行冠状多平面重组.重组层厚为0.8mm,重组间隔为0.5mm。结果冠状MPR可以良好显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形态、程度和范同。周围病变可清晰显示其位置、形态、大小、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结论胸部16层CT冠状MPR是横轴位的重要补充,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病房真菌耐药监测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亮 《河北中医》2008,30(1):14-15
目的明确重症监护病房(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细菌病原学、耐药性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指导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06-03—2007-02ICU患者侵袭性感染真菌及其对抗细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ICU真菌感染主要以念珠菌为主,念珠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真菌感染中医辨证以虚实夹杂证最常见,而又以气阴两虚、痰热互结为最多,实证以痰热内结为主。结论依据真菌病原学、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及中医证型分布,有效选择中西医疗法,减少新的耐药株的出现,发挥中医优势。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 吕某,男,23岁。2008年2月20日初诊。 主诉:手足冷2年。2年前阑尾炎术后自感身体不适.手足冰凉,口唇红紫,心烦易急,两跟模糊,目干涩,盗汗多,腰不酸,小便黄,大便干溏不定,口不干,舌紫红、苔黄腻,脉沉细滑,沉取有力。辨证当属“火郁证”,予以凉膈散、泻黄散加减,处方: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胸部16层螺旋CT冠状多平面重组(MPR)在支气管内膜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58例胸部病例,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采用准直0.75 mm,Feed/Rotation 12 mm,扫描层厚0.75 mm,重建间隔0.75 mm,于CT主机或Volume Wizard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以正中矢状面为参考截面,气管的长轴作为冠状轴,行冠状多平面重组,重组层厚为0.8mm,重组间隔为0.5 mm.结果 冠状MPR可以良好显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形态、程度和范围.周围病变可清晰显示其位置、形态、大小、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结论 胸部16层CT冠状MPR是横轴位的重要补充,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SA)一直都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能反映血管形态改变的动态信息,图像清晰,细小的血管分辨率高,但DSA为有创检查,仅显示管腔投影,无法对管腔结构进行评价,对冠脉内偏心性斑块难以准确反映,对轻度粥样硬化斑块容易漏诊.近期发展的血管内超声,在了解管腔大小改变,管壁厚度和各层结构方面有很多作用,但它必须与冠脉血管造影同时进行,并且只是反映近端血管伴随多层螺旋CT独具的亚毫米扫描、精确心电监视、特殊亚段螺旋插入重建技术等手段的问世,真正意义上的冠脉CT成像使冠心病无创检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特殊病人是指:(1)不易过多搬动,搬动会加重病情的病人;(2)搬动给病人带来过多痛苦的病人;(3)无陪人的外伤急症病人,工作人员少,搬不动的病人。  相似文献   
8.
人B7—1分子对小鼠淋巴细胞活化的辅助刺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脂质体法将人B7-1基因导入小鼠前胃癌细系FC及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获得了稳定高效表达B7-1分子的MFC和HL60克隆(分别命名为B7和HL60-B7)。在MFC-B7及HL60-B7刺激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实验中,野生型肿瘤细胞中只能引起微弱的增殖反应,而转染B7-1分子的肿瘤细胞能非常显著刺激脾细胞的增殖(P<0.001)。这种效应能被抗B7-1单抗所阻断。结果表明人B7-1分子能为鼠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提供辅助刺激信号。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已经成为重要的生物技术药物,具有极大的开发应用价值.目前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发技术主要有转基因小鼠、鼠源抗体改造、抗体库、杂交瘤、B细胞永生化,以及B细胞移植等平台.这些技术平台发展迅速、各具特色,为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开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