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Ⅲ、Ⅳ。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同期化疗加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后疗效分析结果、5年内远处转移发生率及1、3、5年无瘤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个月,疗效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鼻咽肿瘤达到CR者分别为46例和43例,PR分别为4例和7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达到CR者分别为47例和39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分别为3例和1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5年内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4%和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65%、45%,对照组分别为80%、5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期化疗加辅助化疗提高了Ⅲ、IVa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降低了远处转移率,提高了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同期放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70例Ⅲ、Ⅳ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化疗 放疗组(研究组),每组35例,各有20例采用面颈联合野放疗.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剂量分割均相同.研究组按照北美Intergroup 0099方案接受了同期放疗加辅助化疗.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0%和57.5%(P>0.0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9.2%和38.6%(P<0.05);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6%和75.9%(P>0.0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4.1%和66.1%(P<0.05).结论 放疗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并有改善总生存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朱宇熹  王昱  陈绪元 《重庆医学》2003,32(6):712-714
目的 前瞻性研究长春花碱酰胺(VDS)、丝裂霉素(MMC)、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与放射治疗(radiotherapy,RT)同步治疗Ⅲ期老年肺鳞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治Ⅲ期肺鳞癌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30例予常规RT,同时给予MVP方案化疗2疗程,从第1疗程化疗的第2天起开始RT;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单纯RT。两组的RT方法相同,总剂量60Gy,常规分割。RT结束后两组都予MVP方案化疗4疗程。结果 RT结束后,研究组的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3%,组间有显著性差分(P<0.05)。所有化疗结束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中位生存期研究组18.2月,对照组16.1月,总1年生存率研究组76.7%,对照组66.6%,1年无进展生存率研究组50%,对照组33.3%。治疗的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食管和肺炎,研究组重于对照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共为46.7%,Ⅲ、Ⅳ度血小板下降率共为20%,研究组16例患者放化疗期间因副反应延误时间超过5d。对照组无Ⅳ度骨髓抑制,Ⅲ度白细胞下降率为16.7%,Ⅲ度血小板下降率为6.7%。结论 MVP同步放化疗加辅助化疗治疗Ⅲ期老年肺鳞癌患者,有效率高于单纯RT加MVP方案辅助化疗,1年生存率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也优势,毒性反应患者可以耐受。为临床老年Ⅲ期肺鳞癌合理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收集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化疗(试验组)对照单纯放化疗(对照组)治疗鼻咽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完全缓解率、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Ⅲ~Ⅳ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合计3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缓解率[OR=2.00,95%CI(1.27,3.13),P<0.05]、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OR=0.35,95%CI(0.24,0.51),P<0.05]、Ⅲ~Ⅳ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OR=0.39,95%CI(0.25,0.60),P<0.05]、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OR=0.41,95%CI(0.28,0.58),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疗效与安全性均更好。受纳入研究方法学的局限性,该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s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治疗临床效果,探讨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治疗疗效的途径。方法对2005—2008年在我科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20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接受6MV—X线、9~12MeV电子线照射,剂量范围64~80Gy。其中149例患者配合化疗,化疗方案均采用5-FU+DDP,化疗周期2~6周期。结果全组患者1年、3年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0.8%、87.7%和79.3%、62.1%。Ⅲ、Ⅳ期患者中同步放化疗组的2年生存率为87.2%,明显高于单纯根治性放疗组的76.9%(P〈0.05)。急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61.2%,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疗效确切,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同步放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研究放化疗后结合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按患者是否愿意服用中药将2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放化疗配合中医药治疗)107例和对照组(单纯放化疗)123例。治疗组在放化疗基础上每年服中药剂数不少于180剂,至少服用中药2年以上;而对照组则单纯给予放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比较2组的生存曲线。【结果】(1)治疗组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9.1%、86.4%、72.5%,对照组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9%、73.5%、58.3%,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23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了分层分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 T3-4、 N0、Ⅲ-Ⅳ期、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患者配合中医药治疗,其生存率优于对照组,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尤其对于年龄≥50岁、 T3-4、 N0、Ⅲ-Ⅳ期、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患者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放化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5例Ⅲ-ⅣA期鼻咽癌行诱导化疗配合放疗加辅助化疗(放化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单纯放疗的47例Ⅲ-ⅣA期鼻咽癌作为对照(单放组)。结果放化组和单放组5年生存率各为53.3%、42.6%;鼻咽局控率各为88.9%、80.9%;颈部局控率各为86.7%、72.3%;远处转移发生率各为22.2%、34.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2期放化组和单放组5年生存率各为66.7%、3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急性放疗反应和晚期放射损伤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治疗未明显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但提高了其中N2期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rAd-p53)治疗鼻咽癌后对原发灶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 CD34-MVD)及血小板( PLT)计数的影响,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63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因组32例给予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常规组31例仅给予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患者癌组织中CD34-MVD水平,并检测PLT。结果治疗后基因组鼻咽癌原发灶CD34-MVD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CD34-M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PLT均显著下降(P均<0.05),并且基因组下降更明显(P<0.05)。随访3年,基因组和常规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CD34-MVD表达增加组远处转移率(38.5%)明显高于表达下降组(13.5%)(P<0.05),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低于表达下降组(P<0.05);PLT增加组与PLT下降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放化疗联合基因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使CD34-MVD、PLT计数明显下降。 CD34-MVD过度表达可作为评估远处转移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分割放射同期口服卡莫氟化疗与单纯超分割放射治疗Ⅲ、Ⅳ期鼻咽癌的近期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方法:66例Ⅲ、Ⅳ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入超分割同期口服卡莫氟化疗组(研究组)和单纯超分割放射治疗组(对照组)。放疗方式2个组相同。1.2Gy/次,2次/d。研究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同时口服卡莫氟至放疗结束。结果:1、3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研究组分别为75.6%、60.5%和69.7%、45.4%;实验组分别为57.6%、30.3%和51.5%、21.2%;2个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471,P=0.0337;χ^2=4.087,P=0.043)。两组的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分割放射同期口服卡莫氟化疗可提离Ⅲ、Ⅳ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Ⅰ/Ⅱ期鼻咽癌放疗联合同期化疗的临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捷  郎锦义  谭燕  李涛  李肪  王静波 《四川医学》2004,25(9):961-963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Ⅰ/Ⅱ期鼻咽癌病例的生存率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共138例Ⅰ/Ⅱ期鼻咽癌病例,分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组(研究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放疗方法,研究组加用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均为2个周期,对照组仅接受单纯放疗。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Ⅰ期病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1%和71.20%(P=0.5004),Ⅱ期病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2%和56.14%(P=0.5991),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中N0和N1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21%和44.16%(P=0.0015),对照组中N0和N1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6.05%和55.41%(P=0.0099),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Ⅱ期鼻咽癌病例回顾性分析放化同步治疗其生存率改善无明确临床证据,是否应接受同步化疗还有待前瞻性试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早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早期鼻咽癌患者236例,其中单纯放疗198例为单纯放疗组,羟基喜树碱同期放化疗28例(羟基喜树碱同期化疗1周期17例,2周期8例,3周期3例)为羟基喜树碱同期放化疗组,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10例(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1周期10例)为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组。按照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30例(占12.7%),Ⅱ期206(87.3%)。采用放射治疗和化疗进行治疗,并随访,用Kaplan‐Meier法对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放疗组、羟基喜树碱同期放化疗组和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组5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77.6%、73.2%、79.9%,58.3%、58.3%、58.3%和74.9%、65.2%、72.0%。单纯放疗组和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组相比较,两组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0.245),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反而要比单纯放疗组的要低(P=0.043);单纯放疗组和羟基喜树碱同期化疗组相比较,两组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5,0.855,0.757)。结论羟基喜树碱诱导化疗以及同期化疗没有提高早期(Ⅰ~Ⅱ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罗在彬 《海南医学》2009,20(5):81-82
目的评估同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急性毒性反应、安全性和近期损伤情况。方法70例Ⅲ、Ⅳ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GP方案接受了同期放疗加辅助化疗的治疗,其急性与近期毒性反应采用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70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2%和43.2%。无5级毒性反应发生,3、4级急性毒性反应主要为造血系统29例,占41.4%;咽部粘膜反应28例,占40.0%;放疗区皮肤损伤4例,占5.7%,完成放疗同期放化疗和全部化疗者分别为78.7%和48.3%。结论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GP同期放化疗方案有助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的提高,其急性毒性反应有所增加,多数患者可耐受,晚期损伤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Ⅲ或Ⅳa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6例中晚期鼻咽癌的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同期放化疗联合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结果:同期放化疗联合组在肿瘤的消失方面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联合组1、3、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无Ⅲ度以上的不良反应和化疗相关死亡。放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和口腔黏膜及皮肤反应,但无中途停止和放疗相关死亡。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Ⅲ或Ⅳa期)鼻咽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PF方案化疗同步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F方案化疗同步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将72例鼻咽癌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采用化疗+放射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放疗。结果 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84.21%、63.16%。对照组分别为76.47%、58.82%、47.06%;两组对比。1、3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毒副反应。主要是口腔黏膜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其中Ⅱ度及以上发生率分别为78.95%、34.21%及52.66%,对照组分别为26.47%、5.88%和0,两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F方案化疗同步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1—3年生存率;毒副反应主要是口腔黏膜反应、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30例ⅢA期NSCLC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为观察组,同期直接手术的ⅢA期NSCLC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对照组术前未进行化疗,术后行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手术切除率为93.3%,对照组手术切除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发生率为2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6.7%,对照组为68.0%;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63.3%,对照组为52.0%;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提升NSCLC手术切除率,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并且化疗不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ⅢA期的NACLC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苏琼菲  彭苗  刘晓清  杨帆  丁颖 《吉林医学》2013,(36):7633-7633
目的:探讨与对比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10例,根据患者实施诱导化疗的意愿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采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同期放化疗进行治疗。生存分析通过KAPLAN-MEIER方法进行,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在OS(总生存率)、FFS(无瘤生存率)、LR-F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以及D-F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期鼻咽癌FFS(无失败生存)上,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相比,尽管没有提升患者的FFS、OS、D-FFS和LR-FFS,然而却对Ⅱ期鼻咽癌的无失败生存(FFS)进行了改善。和同期放化疗相比,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更能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姚春梅  肖克源  马淑盟  赵军 《重庆医学》2016,(17):2348-2351
目的:对比分析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及单纯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4例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接受卡培他滨1000 mg/m2(每天2次),第1~14天联合奥沙利铂130 mg/m2,联合方案化疗4周期后,给予卡培他滨825 mg/m2(每天2次),第1~35天联合三维适形(3DCRT )同步放化疗(总剂量45 Gy ,共25次,5周完成);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6周期。同期观察疾病进展时间,1年和2年生存率和毒性反应。结果64例患者随访率100%,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比较:1+2级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7.50%、62.50%(P <0.05),其余不良反应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1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0.63%、87.50%( P >0.05)和84.38%、62.50%(P<0.05);2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4.38%、59.38%(P<0.05)和75.00%、50.00%(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4周期后采用3DCRT 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有所提高,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新辅助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急性放射反应。方法:将同期收治的43例经病理确诊且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3)和对照组(n=20)。研究组先按FP方案(5-Fu DDP)行1周期新辅助化疗,然后行放疗。放疗又分两个阶段,首先设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行常规分割放疗,照射36.0-40.0Gy后缩野,而后改用面颈分野,研究组行加速超分割放疗,每次1.4-1.6Gy,每日2次,间隔时间≥6小时,鼻咽部总剂量照射至68.0-70.0Gy;对照组仅行常规分割放疗,鼻咽部总剂量照射至68.0-70.0Gy。放疗结束后1月,两组再行3-4周期辅助化疗,方案同前。结果;研究组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较对照组重(P<0.05),而皮肤和血液学急性放射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结束时CT检查显示两组鼻咽部和颈部肿瘤的完全消退率分别为78.26%和65.00%,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鼻咽癌和颈部肿瘤的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5.65%比70.00%及95.65%比7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结束后6个月,两组中、晚期(Ⅲ期+ⅣA+B期)病例肿瘤的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2.31%和5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新辅助化疗后加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能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适合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其急性放射反应患者也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制含漱液对同期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方法66例同期放化疗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1例)。实验组预防性予自制含漱液(苯海拉明+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含漱;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含漱。口腔黏膜炎的诊断参考RTOG毒性反应标准。结果放疗至30Gy时,实验组14例发生口腔黏膜炎,2例为重度黏膜炎,对照组24例口腔黏膜炎,5例为重度黏膜炎(P=0.137)。剂量〉30Gy至放疗结束时,实验组22例口腔黏膜炎,6例为重度黏膜炎,对照组32例口腔黏膜炎,18例为重度黏膜炎(P=0.012)。结论自制含漱液可用于防治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降低发生率,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诱导化疗加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PF方案诱导化疗加放疗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16例Ⅲ,Ⅳa期鼻咽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放疗组(化放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每组58例,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剂量分 割均相同。化放组放疗前用CPF方案诱导化疗1周期,化疗后3-5d开始放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1个月化放组和单放组鼻咽局部肿瘤全消率分别为93.1%和81.0%(P>0.05),颈淋巴结全消率为86.2%和63.8%(P<0.0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和70.7%(P<0.05),70.7%和48.3%(P<0.05),56.9%和32.8%(P<0.01)。毒副作用化放组明显较单放组重,但未影响放疗。结论 CPF方案诱导化疗及尽早放疗可提高晚期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全消率和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