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血管及微淋巴管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63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给予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对照组31例仅给予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患者癌组织中CD34-MVD、D2-40蛋白等,对比分析两组。结果:在鼻咽癌组织中均能观察到D2-40蛋白和CD34蛋白表达;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鼻咽癌组织D2-4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D2-40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观察组CD34-MVD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鼻咽癌组织CD34-MVD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D2-40蛋白和CD34蛋白均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鼻咽癌原发灶中淋巴管的表达情况。方法63例确诊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行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对照组31例行单纯同步放化疗。分别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采集rAd-p53瘤内注射前后鼻咽部瘤体活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鼻咽癌原发灶组织中淋巴管I)2-40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1)2-40蛋白表达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2-40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d—p53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鼻咽癌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3.
陈万生 《广西医学》2014,(2):262-264
目的:观察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4例患者同时给予顺铂辅助化疗,对照组34例患者进行单纯放疗。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好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为88.2%,5年无瘤生存率为7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8%、50.0%(P<0.05),但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发生口腔黏膜炎、白细胞下降程度更严重(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但口腔黏膜炎及白细胞下降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行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淋巴管的表达情况.方法 63例确诊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对照组(31例):同步放化疗组.分别收集临床资料及rAd-p53瘤内注射前后鼻咽部瘤体活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鼻咽癌原发灶组织中淋巴管(podoplanin)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podoplanin蛋白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podoplanin蛋白表达较治疗前降低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d-p53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鼻咽癌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鼻咽部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胸苷酸合成酶(Ts)、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中TS、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情况。结果常规放化疗组在治疗后其TS、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明显升高(P分别为0.01、0.01、0.00),基因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其治疗后TS、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三组间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疗前GST-π阴性患者其复发率和转移率明显低于阳性患者(8.93%vs54.17%,P=0.00)。结论GST-π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晚期鼻咽癌治疗后复发转移有关。基因治疗晚期鼻咽癌可能通过抑制TS、GST-π、TopoⅡ蛋白表达进而逆转鼻咽癌化疗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加前切除术或术前放疗加前切除术与Niles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15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其原发肿瘤距肛门中位距离6.3厘米。予以术前放、化疗加前切除术51例;术前单纯放疗加前切除术50例;单纯Niles手术50例。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随访,术前放化疗组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1.2%、61.4%、13.6%和23.O%;术前放疗组为47.2%、37.2%、15.6%和49.1%;Niles手术组为42.7%、35.3%、11.2%、和46.2%。术前放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局部复发率3组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而远处转移率术前放化疗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前放化疗组和Niles手术组远处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和加前切除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方法可改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可以降低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53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27例和放化疗同步组26组,对比两组患者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控率、远处转移率、肿瘤即期退缩情况以及晚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第1、3、5年生存及无瘤生存,在不同T和N分期与5年生存率,肿瘤退缩情况与单纯放疗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远处转移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同步放化疗可使放射的敏感性增强,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强化肿瘤局部消退率,降低了远处转移率,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p53蛋白、p21WAF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51例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对照组24例同步放化疗。分别收集临床资料及rAd—p53瘤内注射前后鼻咽部瘤体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鼻咽癌原发灶组织标本中p53蛋白、p21WAF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0%和33.3%、62.96%和77.77%,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治疗后均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74%和37.5%、51.58%和50.0%,两者治疗后也有所增高,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Ad-p53瘤内注射后,鼻咽癌原发灶p53蛋白表达增加进而导致p21WAF1蛋白表达增加,可能是其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将63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对照组31例同步放化疗.分别收集治疗前后鼻咽部瘤体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进行CD34标记的MVD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完成调强放射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19例,其中52例患者行单纯放疗,67例联合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2~6周期。靶区剂量分别为:鼻咽原发灶66~73Gy,颈部淋巴结66~68Gy;高危区60~66Gy,预防区54~59Gy,分30~33次完成,用Kaplan-Meier法测定区域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0.1个月(1.6~85.3个月),失访率9.24%;远处转移病例占治疗失败病例的84.6%,死亡病例的63.9%;全组中9例和33例患者出现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0.2%,69.6%,55.5%,68.1%;中位年龄55岁,≤55岁年龄组和>55岁年龄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66.7%VS 53.1%,P=0.006)和3年总生存率(82.4%VS 52.7%,P=0.009)有统计学差异;3年局部控制率(93.6% VS 86.1%,P=0.171)和3年无转移生存率(73.6%VS 64.8%,P=0.292),无统计学差异。单纯放疗与放化疗综合治疗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6.2%VS 76.7%(P<0.05),不同放化疗综合治疗模式(放疗+辅助化疗、诱导化疗+放疗、同步放化疗、诱导化疗+放疗+辅助化疗)间的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IMRT联合化疗较单纯IMRT治疗可提高鼻咽癌的3年总生存率,远处转移是鼻咽癌IMRT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Ki67、nm23基因在鼻咽癌的表达以及同鼻咽癌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等的关系。方法:对66例鼻咽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Ki67、nm23基因的表达情况。在66例中,33例有远处转移(有远处转移组),33例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组),其中,4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20例无颈淋巴结转移。结果:①从Ki67表达水平来看有远处转移组的鼻咽癌组织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z=-5.395,P〈0.001),而nm23的表达明显低于无远处转移组(z=-3.866,P〈0.001);②Ki6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268,P〈0.05);nm2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246,P〈0.05);③Ki67和nm23的表达与T分期无明显关系(分别为r=0.171、-0.130,均P〉0.05);④Ki67、nm23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无明显差异(z=-1.498、-0.901,P〉0.05);⑤Ki67与nm2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7,P〈0.05)。结论:Ki67、nm23表达的增高和降低很可能是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的因素之一;Ki67与nm23表达的高低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有关,在预后评估中Ki67、nm23表达的高低很有可能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erbB-2和CD3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为大肠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对53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正常大肠组织中C-erbB-2和CD34表达进行检测,将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C-erbB-2主要是在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内表达,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和24.5%,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rbB-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生长部位均无关,与Dukes 分期、淋巴结转移、肠壁浸润深度均有关(P 〈0.05).CD34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分别为(35.63±12.23)/HP和(6.12±0.97)/HP,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4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生长部位均无关,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均有关(P 〈0.05).结论 C-erbB-2和CD34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联合检测可为大肠癌的诊治和预后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53、CD44v6和CD2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标本及不同病变组织中P53、CD44v6和CD24的表达.结果 60例食管鳞癌标本中,P53、CD44v6和CD24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形成有关(P <0.01);P53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无关(P>0.05);CD44v6、CD24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有关(P<0.05或P<0.01).结论 P53、CD44v6和CD24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P方案(紫杉醇+奈达铂)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Ⅲ期、ⅣA期的鼻咽癌患者分为TP 组( n=30)和PF(顺铂+氟尿嘧啶)组( n=30)。两组化疗均从放疗的第1天开始,每3-4周化疗1次,两组均化疗2-3个周期。两组的放疗方法相同。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TP 组和P F组的1年局部复发率、1年远处转移率、1年肿瘤相关死亡率、1年无疾病进展率分别为3.33%、3.33%、3.33%、96.33%和6.67%、3.33%、3.33%、90.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TP 组和PF组在血液毒性及肝脏毒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口腔粘膜反应及呕吐方面PF组较TP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TP 方案在疗效上与经典的P F方案相当,在减少不良反应方面TP方案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CD10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3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2~3月,随访中出现复发转移及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中CD105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放疗前比较放疗后血清CD105水平明显降低(P〈0.01);临床III+IVa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在T、N及临床各分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随访中出现复发转移患者其治疗前、后血清CD105水平均较未出现复发转移患者低(P〈0.01、P〈0.05),放疗前CD105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N分期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且N分期为N2+N3的患者其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性是N分期为N0+N1患者的8.975倍.结论血清CD105水平可以作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新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6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83)与对照组(n=80),观察组接受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WBC、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C现、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案,该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联合放化疗前后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招募43例接受联合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在联合放化疗前、联合放化疗3周及6周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运用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收集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联合放化疗3周及6周后CD4+/CD25+淋巴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CD28+/TCR+淋巴亚群明显升高(P〈0.05)。结论:联合放化疗可部分恢复鼻咽癌患者受抑制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