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壳聚糖涂膜保鲜草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用七八成熟的草莓为材料,对草莓果实采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涂膜,并分别在4℃和常温(12℃~15℃)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经壳聚糖处理以后草莓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VC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和呼吸强度的变化,研究壳聚糖涂膜对草莓果实保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草莓的贮藏中,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草莓有一定的保鲜作用,以浓度1.25%壳聚糖溶液处理保鲜效果最佳。尤其是在4℃条件下,浓度1.25%壳聚糖溶液处理明显降低了草莓果实的腐烂程度与失重率,延缓了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总糖含量以及VC的降低,减少了呼吸损耗,提高了草莓果实贮藏期间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纳米TiO_2壳聚糖中草药复方涂膜保鲜剂配方,观测其对草莓果实采后的保鲜效果。方法:由抑菌试验筛选出最佳的中草药复配剂,将其与成膜剂壳聚糖、助膜剂纳米TiO_2及Vc制成复方保鲜剂,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复方保鲜剂配伍,测定处理后的草莓果实生理指标来判定保鲜效果。结果:抑菌试验表明,中草药三复方抑菌率显著高于二复方和单方。响应面试验得到的最佳配方为:复方活性物质0.43%(蒲公英、黄花蒿、太行菊的质量比为1:1:1)、壳聚糖1.75%、纳米TiO_20.05%、Vc2.00%。处理后的草莓果实失重显著减慢,且Vc含量的下降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结论:纳米TiO_2壳聚糖复方涂膜保鲜剂可显著提高草莓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1.25%的壳聚糖为涂膜基质,通过添加辣根素,分别配制了辣根素质量分数为0.2%、0.4%、0.6%、0.8%、1.0%的辣根素/壳聚糖复合涂膜液。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组,通过浸泡处理,考察不同辣根素浓度对室温下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辣根素/壳聚糖复合膜涂液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草莓失重率和腐烂指数的上升,同时可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其中,浓度为0.6%的辣根素/壳聚糖复合保鲜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最佳。因此,辣根素/壳聚糖可以作为天然抗菌膜液控制草莓表皮微生物的生长,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采用浓度为1%的壳聚糖与不同浓度(0.05%、0.10%、0.20%)的姜精油配制成保鲜液,对草莓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壳聚糖-姜精油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姜精油与壳聚糖保鲜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表现不一,较低浓度的壳聚糖-姜精油保鲜液能够降低草莓的腐烂率、失重率、细胞膜的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减少可滴定酸、V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损失,有效地保持草莓的感观品质,能够更好地延缓草莓贮藏品质的下降。其中,壳聚糖-0.10%姜精油保鲜液处理草莓的贮藏品质最佳,而壳聚糖-0.20%姜精油保鲜液处理的草莓贮藏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醇提物抑菌筛选及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海燕  李辉 《食品科学》2012,33(4):262-26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出对草莓采后主要病原菌抑制效果最佳的中草药单剂及复配组合,并以腐烂率为调查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复配的最佳保鲜质量浓度配比,即丁香和蛇床子均为1g/L、补骨脂1.5g/L。使用中草药复合保鲜剂、丁香单剂、化学保鲜剂对草莓进行防腐保鲜处理,调查不同处理对草莓常温贮藏过程中各种保鲜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保鲜剂处理组均能降低草莓贮藏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的下降,且复合中草药处理组的各种保鲜指标均优于丁香单剂和化学防腐保鲜剂多菌灵。  相似文献   

6.
将3%的淀粉糊化液与1%的壳聚糖醋酸溶液,按淀粉与壳聚糖质量比5∶3制成复合保鲜液,对草莓涂膜处理,探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CS1(Mw,1.8×10~5 Da)、CS2(Mw,7.5×10~4 Da)与淀粉的复合保鲜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草莓经淀粉处理后,其保鲜效果略好于对照组;但经两种淀粉/壳聚糖复合液处理后,能延长草莓的贮藏期,两者的保鲜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淀粉/壳聚糖复合液的保鲜效果与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高分子量壳聚糖复合液处理效果最好,低分子量壳聚糖复合液次之,淀粉处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几种常用保鲜方法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6种(冷激、氯化钙、植酸、过氧乙酸、低温、壳聚糖涂膜)常用草莓保鲜方法的比较试验,分析各种保鲜方法对草莓贮藏期的失重率、腐烂率、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明显减缓草莓果实的V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抑制草莓腐烂和失水,对草莓保鲜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冷激处理综合保鲜效果较优,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最适合普通农户贮藏保鲜草莓。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涂膜常温保鲜草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明丽  牟德华  李艳 《食品科学》2005,26(Z1):84-87
以壳聚糖涂膜对草莓进行常温保鲜试验,结果表明:以1.25%壳聚糖涂膜的草莓其VC、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腐烂指数、呼吸强度、失重率最低,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存放方式对壳聚糖涂膜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提高壳聚糖保鲜草莓的效果。[方法]以新鲜草莓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并进行密封与未密封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存放时间后草莓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的变化来探讨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后存放方式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1.0%壳聚糖涂膜密封存放最有利于草莓保鲜,其抑制草莓腐烂率、失重率的下降,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下降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处理。[结论]壳聚糖涂膜后采用密封存放可提高对草莓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VC复合,对杨桃进行涂膜处理,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壳聚糖和VC可以提高杨桃的优果率,降低失重率,提高VC、可溶性糖含量;1.0%壳聚糖+1.5%VC是最佳的保鲜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植酸天然复合涂膜对鲜切莲藕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壳聚糖、1%植酸和壳聚糖植酸复合涂膜处理鲜切莲藕,研究不同处理对鲜切莲藕贮存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膜处理能够降低鲜切莲藕的失重率和MDA含量,延缓藕片的褐变,抑制POD、PPO、PAL的活性,同时使维生素C和多酚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贮存至第8天,复合涂膜的鲜切莲藕失重率为对照的1/2,MDA含量比对照低18.8%,L值比对照高51.2%。壳聚糖植酸复合涂膜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贮存鲜切莲藕的方法,效果优于壳聚糖或植酸单一处理。  相似文献   

12.
许原  张梦奇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6):253-257,265
目的:研究肉桂精油、壳聚糖和抗坏血酸3种天然保鲜剂对凤尾菇储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方法:以新鲜凤尾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肉桂精油、壳聚糖和抗坏血酸对凤尾菇进行处理,结合感官评价找出3种保鲜液的最佳浓度,并研究不同浓度保鲜剂的凤尾菇在5 ℃贮藏过程中感官评价、呼吸强度、褐变度和腐烂指数的变化规律。接着通过正交试验,以3种不同浓度的保鲜剂为考察因素,感官评价与失重率为指标,选出保鲜效果最佳的复合保鲜剂配方。结果:单一涂膜处理时,肉桂精油1.5 g/L、壳聚糖15 g/L和抗坏血酸1.0 g/L具有最好的保鲜效果。最佳的复合保鲜剂配方为,肉桂精油浓度为1.0 g/L、壳聚糖浓度为15 g/L和抗坏血酸浓度为1.0 g/L,该复合保鲜液处理凤尾菇贮藏9 d,感官评分为(78±3)分,失重率为6.98%±0.43%。结论:此复合保鲜液对凤尾菇的保鲜能起到更明显的效果,贮藏期间凤尾菇的品质和色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吴小虎  艾启俊  于庆华  牛巍 《食品科学》2006,27(12):230-233
筛选出鹿蹄草、厚朴、虎杖等7种中草药,探讨其单剂及复配组合对水果褐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1)各中草药水煎浸提,生长速率法测定各药液对褐腐病菌生长抑制率的大小;(2)等倍稀释法测定对褐腐病菌抑制作用较好的几种中草药复配组合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3)扫描电镜观察增效组合MIC和MBC作用下褐腐病菌的菌丝形态。结果:(1)各单剂及复配组合对褐腐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复配组合中,以11号(鹿蹄草+厚朴+大黄)、14号(鹿蹄草+高良姜+虎杖)、21号(鹿蹄草+虎杖+大黄)组合效果最好,10mg/ml浓度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9.77%、B5.50%和85.02%;(2)三种组合的MIC分别是1.25、2.5、1.25mg/ml;MBC分别是2.5、5.0、5.0mg/ml;(3)电镜观察发现,增效中草药组合11号MIC和MBC作用下,褐腐病菌菌丝数量减少,出现断裂,且部分消融。  相似文献   

14.
1-MCP 与植酸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美云  白欢  魏征  李雅善 《食品科学》2011,32(24):296-300
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和植酸对草莓进行不同处理,通过追踪测定其贮藏期间的质量损失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呼吸强度、维生素C(V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和相对电导率等指标来研究不同处理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和植酸处理可有效降低草莓的质量损失率和呼吸强度,推迟SSC出现峰值的时间,延缓其后熟衰老过程,抑制其硬度、TA和VC含量的下降;同时,1-MCP 和植酸复合处理比两者各自的单独处理都具有更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草莓在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4种防腐剂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4种防腐剂壳聚糖、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和ε-聚赖氨酸对副溶血弧菌(Vibro parahaemolytic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基础上,研究其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生物膜形成量,XTT法测生物膜代谢活性,硫酸-苯酚法测定生物膜中胞外多糖的分泌量。结果表明,壳聚糖的MIC最小,为1.25 mg/m L。4种防腐剂在MIC以及亚抑菌浓度条件下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仅抑制生物膜的形成,而且能显著降低细菌的代谢活性,减少胞外多糖的分泌,其中壳聚糖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6.
香辛料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丛建民 《食品科学》2007,28(12):503-506
香辛料提取液有一定的抑菌的功效。丁香的乙醇提取液对根霉的抑菌率24.3%、对啤酒酵母的抑菌率15.8%、枯草芽孢杆菌13.2%、青霉23%。丁香的乙醇提取液浸渍草莓可明显的减缓草莓的呼吸强度,降低水分的蒸发,与对照组相比减少水分损失19.5%;腐烂率减少22.5%;VC含量损失减少40.23%;总酸损失减少27%;可溶性固形物损失减少2.90%。显著延缓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降低,提高草莓的货架保存期。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保鲜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冬梅  孙涛  谢晶 《食品科学》2011,32(13):365
介绍常用的几种南美白对虾保鲜剂,对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植酸及壳聚糖这几种生物保鲜剂在南美白对虾保鲜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其中,生物保鲜剂因其具有安全、高效的作用而在南美白对虾保鲜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将鹿蹄草浸提液添加到涂膜液中,对新鲜草莓进行处理,常温保藏并对其品质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处理可减轻草莓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微生物C和总酸在贮藏过程中的降低幅度,减缓果实的失重;同时能显著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使得草莓的腐烂程度降低,延长了草莓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9.
张悦  李安  潘立刚  赵杰 《食品科学》2023,44(1):231-238
菠菜采后贮藏过程中易出现氧化失水、萎蔫腐烂导致损耗严重等问题,基于此,本实验采用保鲜剂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与植酸(phytic acid,PA)处理采后菠菜,探究保鲜剂对菠菜的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先通过不同剂量(0、1、2、4μL/L)1-MCP和不同质量分数(0、0.1%、0.2%、0.4%)PA单独处理菠菜,确定最适1-MCP剂量和PA质量分数,之后选择最适剂量(1μL/L)1-MCP和适宜质量分数(0.1%)PA分别单独处理及1μL/L 1-MCP+0.1%PA复合处理菠菜,于室温(20±1)℃、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贮藏,用无保鲜剂处理的菠菜作为对照。以腐烂指数、质量损失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乙烯释放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分析1μL/L 1-MCP、0.1%PA单独处理及1μL/L 1-MCP+0.1%PA复合处理对菠菜采后生理及贮藏过程中相关理化...  相似文献   

20.
Su-IL  Park  Siliva D.  Stan  Mark A.  Daeschel  Yanyun  Zhao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5,70(4):M202-M207
ABSTRACT: Chitosan (2%) -based or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HPMC) (1%) -based coatings were applied on fresh strawberries to evaluate their antifungal efficacies against Cladosporium sp. and Rhizopus sp. Potassium sorbate (PS) was also incorporated into coating formulas to evaluate any additional inhibitory effects on mold inhibition. Strawberries were inoculated with Cladosporium sp. or Rhizopus sp. at a level of approximately 103 log colony-forming units (CFU) /g, coated with 2% chitosan, 2% chitosan containing 0.3% PS, or 1% HPMC containing 0.3% PS, and stored at about 5°C and about 50% RH up to 23 d for enumeration of mold, yeast, total aerobes, and coli forms. To assess antifungal activity of the coating materials in vitro, coating solutions were embedded into agar plates and the diameters of radial mold growth were measured after inoculation. In addition, weight loss of coated strawberries and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of the coatings were measured. No significant combined inhibitory effects between chitosan and PS on fungal growth on fresh strawberries were detected. However, significant combined inhibition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in vitro testing when PS was formulated into chitosan. Antifungal activity of chitosan against Cladosporium sp. and Rhizopus sp.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autoclaving process of coating solutions. Coating treatment also reduced total aerobic count, coliforms, and weight loss of strawberries during storage. Hence, chitosan can be used as a natural antimicrobial coating on fresh strawberries to control the growth of fungi, thus extending shelf-life of the fru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