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肾调冲方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及卵巢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补肾调冲方低、中、高剂量(以生药计24、12、6 g/kg)组,结合雌激素片(阳性药)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ig雷公藤多苷片造模14 d,造模结束24 h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36 d。给药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FSH、LH、AMH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组织TNF-α、IFN-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FSH、LH水平、卵巢TNF-α、IFN-γ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FSH、LH水平、卵巢TNF-α、IFN-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AMH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补肾调冲方可提高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储备能力,抑制卵泡封闭及黄体细胞凋亡,对卵巢早衰可能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蜂毒肽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 成功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蜂毒肽(0.5 mg/kg)组、甲氨蝶呤(1 mg/只)组,每组6只,另选取未造模大鼠为对照组;造模第14天起,隔日1次ip蜂毒肽,每周1次ip甲氨蝶呤,对照组、模型组ip等量生理盐水,给药21 d。观察关节肿胀程度、进行关节炎指数(AI)评分;给药结束后,收集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 (IgG)、IgG1、IgG2a、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分离大鼠脾脏,提取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比例。结果 蜂毒肽组大鼠关节皮肤发红,关节肿胀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蜂毒肽显著抑制AI评分(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IgG、IgG2a、IFN-γ浓度(P<0.05),升高IgG1、IL-4浓度(P<0.05);显著下调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P<0.05),上调Th2细胞比例(P<0.05)。结论 蜂毒肽能通过调节Th1/Th2平衡抑制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炎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子养亲汤(SZ)对大鼠实验性支气管哮喘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以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诱发支气管哮喘,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药,1 mg/kg)组、SZ治疗(200 mg/kg)组和SZ单给药(不造模,200 mg/kg)组。试剂盒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ELISA试剂盒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性生物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Dunger''s稀释液染色法进行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试剂盒法检测BALF中氧化氮应激生物标记物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LF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RNA水平。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匀浆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测定肺中尿皮质素(UCN)的表达。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Z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IgE水平(P<0.05);显著降低BALF中MDA含量,同时显著提高SOD活性和GSH含量(P<0.05);显著降低BALF中IL-4、IL-5、IL-13、IFN-γ和TNF-α水平(P<0.05);显著降低肺组织中SP-D和UCN的蛋白表达(P<0.05);HE染色结果表明,SZ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肺组织炎症病变。结论 SZ可通过下调SP-D和UCN表达改善OVA诱导的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燥湿和胃方对脾胃湿热证大鼠HPA轴、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境因素+肥甘饮食+致炎因子"的方法复制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三九胃泰组,燥湿和胃方高、中、低剂量组(4,2,1 g·kg-1),每组10只。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nterferen-gamma,IFN-γ)、白介素4(IL-4)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RH、ACTH、Cor、TNF-α、IL-1β、IFN-γ、IL-4、IFN-γ/IL-4值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燥湿和胃方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含量(P<0.05)。与燥湿和胃方高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CRH、ACTH、Cor含量明显较高(P<0.05);中剂量组大鼠血清CRH、ACTH、Cor含量稍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IL-1β、IL-4与其相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NF-α、COX-2的改善程度明显较弱(P<0.05),IFN-γ、IFN-γ/IL-4值均明显偏高(P<0.05)。结论 燥湿和胃方能有效改善脾胃湿热模型大鼠的疾病活动状态,该作用的发挥可能与调整HPA轴CRH、ACTH、Cor的含量有关,可能通过降低HPA轴相关指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状态,恢复免疫系统Th1/Th2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疏风解毒胶囊进行拆方研究,研究清热解毒组分、解表组分及其配伍组合分别对急性肺炎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从而分析疏风解毒胶囊配伍合理性。方法 制备肺炎链球菌致肺炎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头孢氨苄组、疏风解毒胶囊全方组(全方组)、疏风解毒胶囊解表组(解表组)、疏风解毒胶囊清热解毒组(清热解毒组),连续给药6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干扰素(IFN-α)、IFN-γ水平,评价组方配伍的合理性。结果 疏风解毒胶囊全方、解表组分、清热解毒组分均能显著降低IL-1α、IL-1β、IL-2、IL-4、IL-10水平,全方组大鼠在IL-1β水平上Q值>1;疏风解毒胶囊全方、解表组分、清热解毒组分均能显著降低TNF-α、IFN-γ水平,疏风解毒胶囊全方、解表组分能显著降低IFN-α水平;全方组大鼠在TNF-α、IFN-α水平这2个指标上Q值>1。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有显著的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解表组分和清热解毒组分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鞣酸蛋白酵母散的治疗作用及其与保护肠黏膜、促进其修复的关系。方法 将48只21 d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蒙脱石散(阳性药,0.8 g/kg)组和鞣酸蛋白酵母散低、中、高剂量(0.1、0.3、0.9 g/kg)组。除对照组外,所有动物用4 g/kg番泻叶水煎剂连续ig 2周后,ig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2次,给药5 d。记录各组大鼠稀便率和腹泻指数。经治疗后,取各组大鼠空肠做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分别观察肠黏膜组织结构的改变和肠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同时,刮取大鼠空肠黏膜分别测定DNA、总蛋白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经高剂量的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后,大鼠稀便率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01),空肠绒毛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空肠黏膜DNA含量显著增加(P<0.05),PCNA表达显著增加(P<0.001),IL-6表达减少。中剂量的鞣酸蛋白酵母散可改善大鼠腹泻,但对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而低剂量的鞣酸蛋白酵母散则无作用。结论 鞣酸蛋白酵母散对幼年大鼠腹泻有治疗作用,并可促进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还贝止咳方对肺炎链球菌致肺热模型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幼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头孢呋辛酯片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组及还贝止咳方的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鼻腔滴入肺炎链球菌的方法建立大鼠肺热模型,造模前后监测大鼠体温,评价大鼠肺热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全血分析仪检测大鼠全血中的炎性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大鼠肺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IL-4、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完整剥离大鼠脾脏和胸腺,检测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温明显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还贝止咳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温均显著降低(P<0.05、0.01),全血中的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目、Th/Ts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0.01),CD3+CD4+、CD3+CD8+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0.01);BALF中的IL-10、IL-1β、IL-6、IL-4、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且对IL-1β及TNF-α的下调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 还贝止咳方对细菌性大鼠肺炎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大鼠的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涛  何开勇  汪杨  刘晓锋 《药学研究》2018,37(8):443-445,452
目的 探讨童乐口服液对哮喘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卵蛋白激发诱导建立大鼠哮喘模型,以孟鲁司特钠为阳性对照,用不同剂量的童乐口服液进行干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和白介素(IL-4、IL-10)。结果 经童乐口服液灌胃给药后,哮喘大鼠免疫球蛋白IgE和白介素(IL-4、IL-10)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童乐口服液可显著性降低哮喘大鼠的IgE和IL-4水平,升高IL-10的水平,抗炎机理可能与抑制Th2 类细胞因子的活性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荜铃胃痛颗粒对乙醇诱导胃溃疡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荜铃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0.79、1.58、3.16 g·kg-1)组和西咪替丁(42.00 mg·kg-1,阳性药)组,每组8只;各组均按剂量预给药8 d,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ig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末次给药30 min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ig给予1 mL无水乙醇造模,1 h后牺牲动物取材;展开胃黏膜面拍照,测量溃疡面积,取部分胃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检测胃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溃疡面积和胃黏膜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01),大鼠血清中IL-1β(P<0.01)和TNF-α(P<0.05)水平均显著升高,大鼠胃组织MPO活力显著升高(P<0.001),大鼠胃组织中PGE2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胃溃疡面积和胃黏膜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0.01、0.001)。与模型组比较,荜铃胃痛颗粒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0.001),胃组织中MPO活力显著降低(P<0.01、0.001),血清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胃组织PGE2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 荜铃胃痛颗粒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分泌、缓解机体氧化应激、保护胃黏膜等发挥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鼠结肠组织中相关核受体的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SD大鼠一次性结肠灌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造模,诱导UC急性期和UC炎症消退后恢复期,收集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计算疾病活动指数、粪便含水率,考察结肠病理变化,评估大鼠UC模型是否成功;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和IL-13的含量;比色法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Real-time PCR测定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 receptor g,PPAR γ)mRNA的表达;R软件评估核受体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模型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和粪便含水率均明显下降,提示UC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炎症期组大鼠结肠FXR、CAR、PPARγ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血浆TNF-α和IFN-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升高(P<0.05),FXR与IL-4显著正相关(P<0.05);结肠PXR表达水平降低,与炎症因子无相关性;此外,大鼠血浆MPO含量升高,与PPARg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急性炎症期组相比,炎症消退后恢复期组大鼠血浆促炎因子TNF-α、IFN-γ含量及血浆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血浆抑炎因子IL-4与IL-13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肠FXR、PXR、CAR、PPARγ 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UC大鼠结肠组织核受体FXR、CAR、PPARγ水平与UC大鼠的发病及转归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