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 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患者血清中NSE、hs-CRP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组患者血清NSE、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NSE、hs-CRP含量升高,其含量可反映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脑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依达拉奉可以降低NSE和hs-CRP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变化及依达拉奉的治疗效应.方法 发病24 h内的AIS患者108例,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ET组,58例),常规治疗组(CT组,50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C组).观察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治疗14 d后血清MMP-9含鼍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CT组和ET组治疗前血清MMP-9均高于C组(P<0.01);ET组患者治疗第7天时,血液中MMP-9浓度明显下降(P<0.01),并低于CT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低于CT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具有脑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评价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变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最高,随后逐渐降低。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血清hs-CRP浓度和治疗前、治疗后7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依达拉奉组hs-CR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14d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后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_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MMP-2及MMP-9的含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MMP-2及MMP-9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降低。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MMP-2和MMP-9的表达效果及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临床中可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海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62-356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内皮素(E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依达拉奉.采用ELE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ET、sICAM-1及MCP-1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T、slCAM-1及MCP-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t=4.55、4.62、4.75、4.43、4.61、4.73,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ICAM-1、MCP-1水平及N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4.12、4.23、4.15、3.91、3.92、3.83、4.52、4.36,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t=3.72、3.63、3.53、3.72,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ET、sICAM-1及MCP-1的表达,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对脑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予以辛伐他汀、阿斯匹林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4天后对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s,NIHSS)评分,并测定hs-CRP、MMP-2水平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MMP-2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比较差异MMP-2及hs-CRP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NIH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hs-CRP水平并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n=80)、胞磷胆碱钠组(n=80)。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胞磷胆碱钠,治疗时间均为14 d。两组均于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评定(采用NIHSS量表),同时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入院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与胞磷胆碱钠组血清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入院14 d后,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的血清hs-CRP水平较胞磷胆碱钠组进一步降低(P<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较各自入院时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的NIHSS评分较胞磷胆碱钠组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在脑保护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胞磷胆碱钠。  相似文献   

8.
杨静  张保华  裘丽红 《医药论坛杂志》2011,(21):152-153,155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尤瑞克林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观察组)治疗过程中血清NSE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与依达拉奉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NSE水平开始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观察组NIHSS在治疗后第7、14天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脑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更快更有效地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盒1(HMGB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前瞻性研究。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均n=60)。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bid,对照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疗程为14 d,另设正常对照组(n=130)。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 d检测血清HMGB1、MMP-9水平和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治疗后7、14 d,依达拉奉组血清HMGB1和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14、21 d,依达拉奉组患者SSS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HMGB1水平与SSS、ADL评分呈负相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且血清MMP-9与血清HMGB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患者血清的MMP-9和HMGB1浓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MMP-9和HMGB1水平,具有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静脉溶栓再灌注损伤中应用效果及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符合静脉溶栓指标的ACI 11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素(E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SOD活力、ADL评分升高,MDA和NSE、ET和hs-CRP含量及NIHSS评分降低,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治疗ACI可显著改善静脉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状况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龚玲  付蓉  孙萍  赵晶 《贵州医药》2010,34(6):501-504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9(MMP-9)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HBO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住院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时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MMP-9,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固相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SE浓度的动态变化,MRI测定比较各组患者的脑梗死灶体积。并于入院时及住院第10天、30天采用FMA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HBO组和对照组各检测指标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下降,但HBO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O组梗死体积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HBO组FMA评分明显增加(P〈0,05)。结论HBO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MMP-9和NSE的水平,缩小梗死灶体积,可有效促进其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HBO可能通过影响Hs—CRP、MMP-9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及血清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在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安宫牛黄丸,1天1丸,口服或鼻饲,7 d为1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分别对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分别检测两组血浆BNP,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都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BNP,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安宫牛黄丸有助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可能通过降低脑梗死后血浆BNP,CRP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熙岳  牛忠江  倪磊  尹运佳 《中国药房》2012,(23):2182-218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50例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对照组50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治疗2周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并对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其他内科常规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丁苯酞治疗后第11天,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为(11.73±3.72)ng/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25±3.27)。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明显降低(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亦明显减低(P〈0.05)。结论:血清NSE水平较好地反映了急性脑梗死的脑损伤程度。丁苯酞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含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临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梁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50-2251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 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d,治疗10 d,采用ELESA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ET、sICAM-1及MCP-1的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ET、sICAM-1及MCP-1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ET、sICAM-1及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IL-6、TNF-α、ET、sICAM-1及MCP-1的表达,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和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对脑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