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2(toll-likereceptor-2,TLR2)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表达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75例SLE患者(SLE组)和44名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和TLR4的阳性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eam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统计分析TLR2和TLR4阳性率和MFI与相关临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LR2在SLE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的阳性率和MFI均低于对照组;而TLR4在SLE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MFI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TLR2阳性率与SLE活动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TLR2和TLR4在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表达有显著变化,提示可能与SLE的发生及病情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外周血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管性痴呆(VaD)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性别、年龄等相关因素相匹配的中国汉族VaD病人和健康人(对照组)各20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和TLR4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VaD组TLR2和TLR4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2.30~63.5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TLR2蛋白表达水平及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Va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中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与VaD的发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喘息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Toll样受体4(TLR4)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或住院患儿共224例,其中哮喘预测指数(API)阳性组116例,阴性组108例.两组患儿均在喘息症状缓解1个月后分别抽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 TLR4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 API阳性组患儿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阳性率明显高于API阴性组[(34.9±10.0)%vs.(30.2±8.8)%];API阳性组患儿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API阴性组[(46.4±15.1)ng/L vs.(40.5±13.6)ng/L];且两组TLR4阳性率和IL-6水平均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 TLR4的激活诱导IL-6等细胞因子表达可能和哮喘的发生、发展有关,TLR4可能可以作为喘息发展为哮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复杂,已有研究证实Toll样受体(TLR)在RA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其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细胞表面,识别病原体不同的分子结构,进而上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引起宿主细胞发生自身炎性反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LR4/MyD88信号通路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活动期RA患者10例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取两组外周血PBMCs分离培养,将PBMCs分为5组,每组设5个复孔。(1)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PBMCs,不给予干预TLR介导的信号通路;(2)RA组:RA患者外周血PBMCs,不给予干预TLR介导的信号通路;(3)TLR2抑制剂组:RA患者外周血PBMCs,给予100 μg/L的TLR2抑制剂干预TLR介导的信号通路;(4)DHA低剂量组:RA患者外周血PBMCs,给予200 μmol/L的DHA干预TLR介导的信号通路;(5)DHA高剂量组:RA患者外周血PBMCs,给予1 000 μmol/L的DHA干预TLR介导的信号通路。检测并比较5组TLR2阳性率、TLR2 mRNA、MyD88 mRNA、TLR2、MyD8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RA组TLR2阳性率高于对照组、TLR2抑制剂组(P<0.05);DHA低剂量组TLR2阳性率高于DHA高剂量组(P<0.05)。RA组TLR2 mRNA、MyD88 mRNA高于对照组、TLR2抑制剂组(P<0.05);DHA低剂量组TLR2 mRNA、MyD88 mRNA高于DHA高剂量组(P<0.05)。TLR2抑制剂组、RA组、DHA低剂量组、DHA高剂量组TLR2、MyD88高于对照组(P<0.05)。RA组TLR2、MyD88高于TLR2抑制剂组(P<0.05);DHA低剂量组TLR2、MyD88高于DHA高剂量组(P<0.05)。TLR2抑制剂组、RA组、DHA低剂量组、DHA高剂量组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A组TNF-α、IL-6水平高于TLR2抑制剂组(P<0.05);DHA低剂量组TNF-α、IL-6水平高于DHA高剂量组(P<0.05)。结论 DHA可抑制RA患者的PBMCs中TLR2、MyD88表达和上清液中TNF-α及IL-6水平,可能与其可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周红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560-1562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LR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分析TLR9与疾病活动和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3例确诊的SLE患者和25例健康人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上TLR9的表达情况,比较活动期治疗前后、非活动期和健康对照组B细胞上TLR9的表达差异。结果:活动期SLE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19+B细胞TLR9的表达率高于治疗后、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经治疗B细胞TLR9表达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非活动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TLR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正相关(P<0.05)。结论:TLR9在外周血B细胞可作为判断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和药物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在单肺通气麻醉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胸科肺癌行肺叶切除手术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11,双肺通气),B组(n=19,单肺通气组),收集开胸后/单肺通气后15(T1),30(T2),45(T3),90(T4)min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8,TNF-α的表达;收集切除标本后的肺组织,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病理变化,采用RT-PCR检测TLR2mRNA和TLR4mRNA,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TLR2和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电镜检测表明:两组均发生肺细胞炎症反应,其中B组发生炎性反应明显比A组显著;两组TLR2mRNA和TLR4mRNA表达比较,B组的TLR2mRNA和TLR4mRNA表达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中的IL-8,TNF-α浓度在各时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组内比较T4时点的IL-8,TNF-α浓度明显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在T4时点IL-8,TNF-α浓度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点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免疫组化比较,B组的TLR2和TLR4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炎症反应更为显著,TLR2、TLR4表达上调并参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表达及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银屑病病人(银屑病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 mRNA表达,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ASO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8水平。以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结果银屑病组TLR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5.541,P〈0.01);银屑病组点滴型与斑块型TLR2 mRNA表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318,P〉0.05)。银屑病组血清AS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x^2=8.604,P〈0.01);且点滴型病人明显高于斑块型病人(x^2=9.780,P〈0.01)。银屑病组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8.463,P〈0.01);点滴型与斑块型病人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660,P〉0.05)。点滴型病人ASO阳性者TLR2 mRNA表达水平高于ASO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t=2.407,P〈0.05);银屑病病人外周血TLR2 mRNA表达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637,P〈0.01)。结论TLR2可能通过识别链球菌等入侵病原微生物启动机体免疫应答,介导细胞因子IL-8等的产生,参与银屑病皮损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评价其在SLE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SLE患者40例,活动期与稳定期各20例,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HMGB1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LR4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SLE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血清HMGB1表达水平较稳定组SLE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SLE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HMGB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较稳定组SLE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呈上调趋势,而TLR4的表达模式在SLE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HMGB1的表达水平与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MGB1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均参与了SLE的病情发展过程,且其在SLE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及白细胞介素-23(IL-23)、IL-17A在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行前路减压内固定切除的脊柱骨折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研究组不同腰椎间盘退变等级患者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研究组TLR4与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V级组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P <0.05),Ⅳ级组高于Ⅱ级组、Ⅲ级组(P <0.05),Ⅲ级组高于Ⅱ级组(P <0.05)。重度腰痛组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中度腰痛组(P <0.05)。重度腰椎功能丧失组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中度腰椎功能丧失组(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LR4 mRNA相对表达量与IL-23 mRNA、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 =0.662和0.671,均P <0.05)。结论 LDH患者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LR4、IL-23、IL-17A异常高表达,且与LDH患者腰椎间盘退变等级、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杨清武  李敬诚  曹参祥  付华斌  王景周 《重庆医学》2007,36(13):1239-1241,1243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TNF-α、IL-6浓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TLR4在急性脑梗死缺血性炎性损伤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分别运用Tapman实时定量PCR及流式细胞仪法检测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TLR4 mRNA、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的浓度,与35例同期正常对照及32例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发病第3天TLR4表达、血清TNF-α、IL-6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TLR4表达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浓度变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 研究提示TLR4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缺血性炎症性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LR4表达促使炎性因子产生分泌来介导脑缺血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Ⅰ~Ⅳ级不同严重程度痤疮患者各35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PBM)TLR2的表达,同时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8、IL-12水平。另取3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各组痤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各组患者血清中IL-8和IL-12的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各组患者TLR2的表达与IL-8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2、0.583、0.735、0.648,P0.05),与IL-12水平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5、0.493、0.526、0.461,P0.05)。痤疮严重程度与TL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5,P0.05),与IL-8水平成呈正相关(r=0.426,P0.05),与IL-12水平也呈正相关性(r=0.627,P0.05)。结论 TLR2的表达水平和炎症因子的分泌与痤疮严重程度相关,TLR2的表达在痤疮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志华  黄石  齐青松  张志安  张晓静 《海南医学》2013,24(15):2262-2263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17A和IL-17F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检测60例RA患者和25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血清IL-17A和IL-17F含量,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血清IL-17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自愿者(P<0.01),IL-17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含量显著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P<0.01)。活动期RA患者和非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值阳性患者IL-17A含量显著高于RF值阴性患者(P<0.01);RF值阳性患者和RF值阴性患者血清IL-17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IL-17A含量与RF值大小呈正相关。患者血清IL-17F含量与RF值及患者血清IL-17A含量无相关性。结论 IL-17A在RA的发生、发展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IL-33/TLR4信号通路在上皮来源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A549细胞,用5 ng/m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A549细胞;在不同时间点(0,12,24,48 h)MTT法检测TGF-β1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L-33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IL-33,Toll样受体4(TLR4)基因的表达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的动态表达。结果: TGF-β1刺激A549细胞后,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P>0.05),IL-33 表达量先升高,后下降(P<0.05);E-钙黏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α-SMA表达量逐渐升高,TLR4先升高后下降(P<0.05);p-AKT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结论: IL-33/TLR4信号通路在A54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在喘息婴幼儿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发作期喘息婴幼儿60例(喘息组)及下呼吸道感染但不伴喘息发作的婴幼儿50例(非喘息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婴幼儿50名(对照组),并根据患儿既往喘息发作次数,将喘息组分为A1组(首次喘息组,34例)及A2组(反复喘息组,喘息发作≥2次,26例);根据有无合并哮喘高危因素分为B1组(合并高危因素组,25例)和B2组(未合并高危因素组,35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婴幼儿Th17细胞、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婴幼儿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7(IL-17)、IL-10的表达.结果:3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7、Treg细胞百分数及Treg/Th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喘息组、非喘息组的Treg细胞及Treg/Th17百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Th17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喘息组Treg细胞及Treg/Th17百分数显著低于非喘息组(P<0.01),Th17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非喘息组(P<0.01).3组血清中IL-17、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喘息组、非喘息组的IL-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喘息组的IL-17显著高于非喘息组(P<0.01),IL-10水平显著低于非喘息组(P<0.01).A1组外周血Th17百分数高于A2组(P<0.05),Treg细胞及Treg/Th17百分数显著低于A2组(P<0.01);A1组IL-17显著高于A2组(P<0.01),IL-10显著低于A2组(P<0.01).B1组外周血Th17百分数显著高于B2组(P<0.01),Treg细胞Treg/Th17百分数显著低于B2组(P<0.01);B1组IL-17显著高于B2组(P<0.01),IL-10显著低于B2组(P<0.01).结论:早期监测外周血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可为有支气管哮喘发展倾向的患儿提供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p-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TGP组(50、100、200mg/kg.d),正常大鼠为对照组,8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TLR2、TLR4、NF-κB-p-p65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GP(50、100、200 mg/kg.d)给药8周后大鼠AER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TLR2、TLR4与NF-κB-p-p65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GP(50、100、200 mg/kg.d)给药8周肾小球TLR2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肾小管-间质TLR2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TGP(50、100、200 mg/kg.d)给药8周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TLR4、NF-κB-p-p65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 TGP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损害,其机制与部分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LR2、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6例SLE患者及21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IL-17的蛋白水平;以β-actin为内参照,采用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17 mRNA表达水平。结果 SLE组患者血浆IL-17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8.04±6.04)pg/mL vs (12.73±6.81)pg/mL,P<0.01];SLE组患者外周血IL-17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IL-17蛋白含量与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P=0.007 0)。SLE组血浆IL-17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积分和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459,P<0.05;r=0.487,P<0.05);与血清C3水平呈负相关(r=-0.373,P<0.01)。结论 SLE患者体内IL-17蛋白分泌及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异常,两者呈正相关,且与疾病活动性有明显相关性,提示IL-17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其与血清TNF-α,IL-6浓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TLR4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TLR4 mRNA的水平,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的浓度。另取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较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中单核细胞TLR4 mRNA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血清TNF-α和IL-6浓度较正常人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TLR4基因表达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浓度变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5, 0.641,P<0.05)。结论 TLR4及其介导的天然免疫应答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LR4的表达促使炎症因子产生和分泌而介导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张颖慧  董向前  白丽萍  王敏   《四川医学》2019,40(4):390-39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组织中Toll样受体、前列腺素受体EP2的表达变化及与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UC组织(UC组)、5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前列腺素受体EP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标本中的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并分析TLR2、TLR4、前列腺素受体EP2与IL-17、IL-10的关系。结果 UC组中TLR2、TLR4、前列腺素受体EP2蛋白阳性表达率59. 00%、61. 00%、69. 00%均高于对照组的26. 00%、18. 00%、26.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活动期、Ⅲ级UC组中TLR2、TLR4、前列腺素受体EP2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的高于非活动期、Ⅰ级+Ⅱ级的U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LR2、TLR4、前列腺素受体EP2蛋白阳性的UC组织中的IL-17水平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IL-10表达水平则低于阴性表达的UC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oll样受体、前列腺素受体EP2在UC组织表达上调,并且与UC病情进展及炎症反应程度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血清TNF-α和IL-6浓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TLR4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TLR4 mRNA的水平,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  相似文献   

20.
王涛  江超  谢长好  梅永君  范晓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287-1288,129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初发SLE患者未用激素治疗组13例、激素治疗组47例及2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中IL-17A的水平,比较3组的差异并分析IL-17A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未用激素治疗组IL-17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激素治疗组(P0.05和P0.01)。IL-17A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和C4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C3、IgG、抗ds-DNA、SLE疾病活动性指数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未用激素治疗组血浆IL-17A的水平比对照组升高,IL-17A在SLE的发病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激素治疗可显著降低SLE患者IL-17A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