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病情恶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症状恶化且在24h内行2次头颅CT检查的病历资料,并分为血肿扩大组及血肿稳定组,分析各组病情恶化原因。结果42例血肿扩大组经治疗后死亡18例,22例血肿稳定组经治疗后死亡5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病情恶化死亡率高,导致早期病情恶化的因素主要是血肿扩大,血肿扩大与血压、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血肿稳定但病情恶化与首次头颅CT血肿大小,出血部位、颅腔代偿能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因素和发病时间、发生率、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26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动态CT检查,对血肿净增比例≥33%以上者,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脑出血继续出血发生率14.62%(38/260),且多发生在24h以内;继续出血与收缩压过高、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有关;丘脑部位血肿易发生继续出血.结论 对脑出血后病情加重的病人应及早复查头颅CT,采取积极措施,控制血肿扩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病情恶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病情恶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症状恶化且在24h内行2次头颅CT检查的病历资料,并分为血肿扩大组及血肿稳定组,分析各组病情恶化原因。结果 42例血肿扩大组经治疗后死亡18例。22例血肿稳定组经治疗后死亡5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病情恶化死亡率高,导致早期病情恶化的因素主要是血肿扩大,血肿扩大与血压、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血肿稳定但病情恶化与首次头颅CT血肿大小,出血部位、颅腔代偿能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Herbstein等观点认为,活动性脑出血多是一次性,血肿形成是一短促过程,很少持续1h以上。但随着CT、MRI及脑血管造影的普及,现在发现起病后早期血肿仍可扩大。文献报道,血肿形态与早期血肿扩大有关,形态不规则者继续出血率高。因此,我们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87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 h内和发病后24 h内完成第1次和第2次脑部CT检查,根据其有无早期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大组,记录2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和CT图像等信息,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87例患者中血肿扩大组30例(34.48%),血肿未扩大组57例(65.52%)。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扩大组入院时SBP、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FPG、TG水平、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形态与血肿未扩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SBP≥200 mmHg、入院时GCS评分≤8分、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FPG水平高、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3 h、血肿形态不规则是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肿扩大组不良预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血肿未扩大组(P<0.05),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包括入院时SBP、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FPG、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和血肿形态,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继续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出现血肿持续扩大,将其与未出现血肿扩大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程、长期饮酒、糖尿病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体重指数高、发病至第一次CT时间短(<2h)、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高血糖和早期大量使用甘露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发病至第一次CT时间短(<2h)、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和早期大量使用甘露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以及出血后大量使用甘露醇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高度警惕血肿继续扩大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51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其中86例早期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 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6、6%,血肿扩大主要发生于发病后6小时内.血肿扩大的主要部位在基底节区(50%),初始出血量10~20 mL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最高(47.7%),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不规则及收缩压显著升高有关.血肿扩大与既往高血压史、饮酒史、脑卒中史、肝病史等相关.结论 脑出血血肿扩大是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充分认识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尽早复查头颅CT,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方法设计调查表收集62例脑出血合并血肿扩大患者(血肿扩大组)的临床、病史和影像学等检查资料,同期按照年龄、性别1:1匹配纳入62例单纯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血肿扩大组患者具有饮酒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59.68%vs 38.71%,χ2=5.453 P=0.020),吸烟史、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扩大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的收缩压分别为(183.12±18.42)mmHg和(171.09±17.1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43,P0.001),血肿扩大组患者入院时舒张压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06.78±11.59vs 101.27±10.02 38.71,χ2=6.237,P0.001)。在血肿的影像学比较中,发现2组间血肿部位具有统计学差异(χ2=6.407,P=0.041),而首次出血量无差别。结论血肿扩大的脑出血患者具有饮酒史发生率高和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高的临床特点,出血部位也可能与血肿扩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分析38例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33.7%,主要发生在24h尤其是6h内,早期血肿扩大与肝病及酗酒史、凝血功能、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血肿扩大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结论血肿扩大的发生影响病人预后,应尽早确诊,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病,致残率、死亡率高,早期血肿扩大是造成脑出血患者病情加重及死亡的重要因为.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285例,其中48例脑出血有早期血肿扩大,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同时期脑出血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信号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67例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出血时间为参考依据进行分期,分析各期磁共振信号特点,并对血肿内部及健侧对应位置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测量,分析各期ADC值。结果慢性期、亚急性晚期、超急性期血肿的DWI以高信号为主,其中在超急性期血肿的边缘可见低信号环;亚急性期和超急性期血肿的DWI大部为低信号,再在其边缘可见高信号环;与健侧相比,各期患侧的ADC值均明显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亚急性晚期和急性期患者;除慢性期患者以外,各期患者的双侧ADC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各期DWI信号有特征性,与健侧相比,血肿中心ADC值更低。DWI可用于临床早期治疗,对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我院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时间段手术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适合血肿量在30~50ml左右的患者.发病在24小时内接受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手术的患者(尤其是6小时以内)手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发病后24~48小时接受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手术的患者手术预后较好.2天以后再接受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手术的患者神经功能后遗症状较重.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时机以发病后1~2天内为佳,血肿量30~50ml为最佳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正>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即使病情得到控制,也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脑出血发病24h内,出现血肿扩大的几率非常高,且发病72h内血肿均处于不稳定状态,严重者必须进行手术治疗[1]。本文对1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01-2013-12收治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内微小增强病灶与血肿扩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内微小增强病灶与血肿扩大的关系.方法 对36例发病≤5 h的脑出血患者进行CT扫描及增强;发病后1~2 d复查;发病第1 d及21 d时应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首次CT发现11例患者血肿内出现微小增强病灶;复查时发现10例患者血肿扩大,其中8例血肿内有微小增强病灶;血肿内出现微小增强病灶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8例,72.7%)明显高于血肿内无微小增强病灶者(2例,8%)(P<0.01);发病21 d时EES评分显著低于无微小增强病灶者(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内微小增强病灶与血肿扩大的发生有关,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也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疗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水肿带的疗效。方法 8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清除的血肿率、水肿带的变化及其疗效。结果实验组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及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水肿带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穿刺引流疗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清除血肿率高、改善水肿带明显及神经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分析38例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33.7%,主要发生在24h尤其是6h内,早期血肿扩大与肝病及酗酒史、凝血功能、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血肿扩大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结论 血肿扩大的发生影响病人预后,应尽早确诊,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疗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水肿带的疗效。方法对8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血肿清除率、水肿带的变化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及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水肿带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穿刺引流疗法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方面具有清除血肿率高、改善水肿带明显及神经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传统Herbstein〔1〕等观点认为 ,活动性脑出血多是一次性 ,血肿形成是一短促过程 ,很少持续 1h以上。但随着CT、MRI及脑血管造影的普及 ,现在发现起病后早期血肿仍可扩大。文献报道 ,血肿形态与早期血肿扩大有关 ,形态不规则者继续出血率高。因此 ,我们对 12 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 (HCH)患者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选择 1999 0 1~ 2 0 0 3 0 8我科住院的HCH患者 12 0例 ,均于发病 2 4h以内入院 ,且排除肝病、血液病、长期饮酒及服用阿司匹林者。全组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脑出血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出血是临床急症,死亡率、致残率高,预后差。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脑出血继续出血、再出血、脑循环改变、手术指征新标准、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以及影响脑出血预后有关因素等临床诊断、治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CH)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8例CH患者(其中29例发生血肿扩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肿扩大组在发病≤24 h发生血肿扩大者27例(93.1%).与无血肿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的收缩压显著增高;并且血肿扩大组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降低、基底节出血、肝功能异常、长期饮酒、服阿司匹林和糖尿病史的比率显著高于无血肿扩大组(P<0.05~0.005).结论 CH患者发病时收缩压高、病情重、基底节出血以及有肝功能异常、长期饮酒、服阿司匹林和糖尿病是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对CH患者应重视或控制这些有关因素,以防治CH后继续出血、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