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暴露于血及血制品的血透患者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率。方法 采用套式PCR技术,检测了 6例血透患者和 49例供血员血清中 TTV DNA,并对其中各 1例 PCR产物(272bp)测]3。结果血透患者TTV DNA的检出率为 32.8%(20/61),供血员的检出率为 24. 5%(12/49)。 20例 TTVDNA阳性血透患者中,6例为单纯TTV感染,6例为TTV、HCV及HGV重叠感染,4例为TTV、HCV和4例为TTV、HGV重叠感染。在所有TTV感染者中,仅发现1例血清ALT升高,该病例为TTV、HCV及HGV重叠感染。对PCR阳性扩增产物272bp测序结果显示,上海株(SHP、SHD)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6%,与深圳株、2株日本株核着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4%、98.7%和98.7%,表明TTV上海株与深圳株及日本株(N22、G1a)属同一亚型,首次证实了上海地区的TTV感染。结论TTV感染可经血传播。其致病性较弱,对TTV的研究尚属开始,TT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意义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阐明。  相似文献   

2.
TTV感染血清学,原位杂交及干扰素治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西平  王宝菊 《肝脏》1999,4(3):134-137
目的了解TTV感染状况,探讨TTV致病性及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方法采用PCR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TTV DNA,回顾分析8例TTV/HCV感染者干扰素治疗后病毒及ALT应答状况。结果各型肝病患者(36.7%~42.8%)和职业供血员(43.2%)TT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义务供血员(健康对照人群,5.6%)。部分感染者采用斑点杂交方法可自血清中检出TTV DNA(3/30,10.0%),提示存在较高的血清病毒负荷, 16例慢性非甲~戊型肝炎患者及1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以原位杂交检测,各6例TTV DNA阳性(37.5%)。 8例TTV/HCV混合感染者经24周疗程干扰素治疗后,6例维持持久ALT应答(停药后24周ALT正常),治疗12周时, 8例血清TTV DNA均阴转,但 2例停药后复阳, ALT无应答的2例患者, HCV RNA呈阳性但TTV DNA阴怀;而TTV DNA阳转的2例患者ALT均维持应答。结论 TTV感染在肝病患者和职业供血员中较普遍, TTV可在肝组织中活跃复制,其对干扰素治疗反应较敏感,TTV/HCV重叠感染时TTV无明显致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输血传播病毒(TTV)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感染状况及基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研究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人群中经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及基因变异状况。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半巢式PCR方法对北京市2所综合性大医院50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TV DNA的检测并将产物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 经过半巢式PCR检测,血透患者TTV DNA阳性率为14%。对其中4例标本中分离出的TTV 270个碱基核酸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基因同源性为99.1% ̄100%,推测的编码氨基酸序  相似文献   

4.
丙型及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TTV检测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不同肝病患者中TTV(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感染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自行设计TTV ORF1保守区的两对引物,对20例非甲-庚型肝炎和97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PCR检测,并对30例资料完整的丙肝患者是否合并TTV感染及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丙型和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TTV DNA检出率分别为16.5%(16/97)和20%(4/2  相似文献   

5.
TTV单独及重叠HBV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iansmitted Virus,TTV)单独及重叠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致病性。方法: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TTV DNA,用ELISA法和/或PCR法对其他肝炎病毒标志物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肝病患者TTV DNA总的阳性率为21.9%(107/489)。从临床分型来看,TTV单独感染者以急性肝炎(AH)为多见,占75%  相似文献   

6.
利用免疫学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35例血液透析(血透)、14例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的84份血清进行了检测。血透组抗-HCV阳性率82.9%,HCVRNAPCR阳性率51.4%;腹透组抗-HCV阳性率仅7.1%,HCVRNAPCR均阴性。HBsAg和(或)HBeAg在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5.7%和21.4%;HBVDNAPCR阳性率分别为45.7%和64.2%。透析患者HCV和HBV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血、腹透两组HCV感染率相差非常显著,血透患者抗-HCV和HCVRNAPCR阳性高于腹透患者,表明血透过程在丙型肝炎传播方面起重要作用。作者还采用多重和套式PCR方法,将HBVDNA和HCVRNA在合并的逆转录和PCR扩增系统中,连续进行逆转录和第一轮多重PCR扩增,再进行第二轮多重PCR,具有特异、敏感、简便、快速和经济等特点,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输血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前瞻性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输血所致HBV和HCV感染现状及HBsAg抗HCV和ALT筛检供血的效果。方法 对138例输血者输血前,后1,3,6,9个月血清标本及其供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抗HCV和ALT,并对部分血清标本用PCR及巢式RT-PCR法检测HBVDNA和HCVRNA,结果和结论 输血后HB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1.4%(2/138)和34.8%(48/138),输血后乙型和丙型肝炎发生  相似文献   

8.
PCR检测HBV感染患者血清HBV 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变和肝癌患者血清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不同HBV感染205例,患者血清HBVDNA,并与正常人20例作比较.结果HBV感染患者205例血清HBVDNA阳性率为693%,慢性乙肝、乙肝后肝硬变和肝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64%,719%和700%,显著高于急性乙肝患者217%的阳性率(P<001);HBeAg(+)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936%,显著高于HBeAg(-)抗HBe(+)/(-)和HBsAg(-)患者的阳性率(456%,250%和125%,P<001);血清HBVDNA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的血清AL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HBVDNA持续存在可能与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有关,而与HBV感染患者的肝损伤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透患者六种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六种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其与输血、透析时间、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6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第二代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AV、HBV、HEV、HG,用套式PCR法检测经输血传播的肝炎病毒(TTV)DNA,并按血透时间、输血次数等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AV、HBV、HCV、HHEV、HGV、TTV感染率分别为0%、20.4%、55.7%、0%、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肝炎相关性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TTV病毒感染情况,重叠TT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变和蔼和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TTV-DNA。结果 469 血清标本中,TTVDNA总检出率为21.1%。其中健康人群、献血员、血透患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庚型肝炎、非甲-非庚型肝炎检出率分别是9.4%、33.3%、30.8%、11.6%、19.9%、15.4%、8.7%、9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西玉林市肝炎患者中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及临床特点,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了3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TV-DNA。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32例均为医院传染科1998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依据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方案。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18~66岁,平均40.4岁。急性肝炎(AH)13例,慢性肝炎(CH)16例,肝硬化(LC)3例。血清TTVDNA用PCR法检测,试剂盒由厦门泰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免疫学和聚合反应(PCR)方法,对35例血液透析(血透),14例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的84份血清进行了检测。血透组抗-HCV阳性率82.9%,HCV RNA PCR阳性率51.4%;腹透组抗-HCV阳性率仅7.1%,HCV RNA PCR均阴性。HBsAg和(或)HBeAg在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5.7%和21.4%;HBVDNAPCR阳性率分别为45.7%和64.2%。透析患者HCV和HBV感  相似文献   

13.
斑点杂交法检测肝病患者TTV感染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斑点杂交法在检测肝病患者TT病毒(TTV)感染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提抽患者血清中DNA,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其中的TTV病毒DNA。结果 在30份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CR方法检出11份为TTV阳性,检出率为36.7%。采用斑点杂交法检出3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10%。制备的探针具有TTV特异性,可检出相当于10^6拷贝的病毒DNA。结论 以地高辛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和方法:经肝活检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51例,均做PCR、斑点杂交进行肝组织、血清HBVDNA检测,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了HBV血清标志物。结果,HBVDNA检出率依次为肝组织PCR941%(48/51)、血清PCR922%(47/51)和肝组织斑点杂交902%(46/51)。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χ2=0495,P>005)。各项血清标志物总检出率HBsAg372%(19/51),HBeAg333%(17/51)和抗-HBe215%(11/15),显著低于PCR和斑点杂交HBVDNA的检出率(χ2=30.9,P<0005)。在抗-HBe(+)的11例患者中10例检出肝组织和血清HBVDNA,8例抗-HBs(+)患者,6例肝组织及血清PCRHBVDNA阳性,结论:表明抗-HBe(+)及/或抗-HBs(+)不能代表HBV复制停止或被清除,并且肝脏病变可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5.
各型肝炎中及献血者中TTV合并感染情况。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半套式PCR法,对辽沈地区20例散发性非甲-非庚型肝炎,20例慢性乙型肝炎,20例慢性丙型肝炎及40例重型肝炎与50例献血者血清进行TTV DNA检测。非甲-非庚型肝炎血清阳性1例(5%);重型肝炎阳性9例(22.5%);慢性乙肝阳性5例(25%);慢性丙肝阳性3例(15%);献血者未查出TTV DNA阳性者。二株TTV DNA扩增产物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非甲~庚型肝炎的病原学感染状况 ,对供血员 2 4例 ,急性非甲~庚型肝炎患者 31例血清采用PCR技术进行TTVDNA检测。结果显示 ,供血员TTVDNA阳性率为 12 .5% ( 3/2 4 ) ;急性非甲~庚型肝炎患者阳性率为 4 1.9% ( 13/31)。TTV感染不仅在不明病源的肝炎患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 ,在无症状供血员中也有一定的感染。除 1例因胰腺癌手术有输血史外 ,余均无输血及血制品史 ,说明粪 口传播即肠道感染乃是目前最广泛的途径。研究证明 ,沈阳地区存在着较高的TTV感染 ,不仅在肝炎患者 ,且在供血员中均有TTV阳性者 ,提示开…  相似文献   

17.
肝癌组织中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逆转录巢式PCR技术检测了51例HCC患者的肝癌及癌周肝组织中HCVRNA正负链,同时以巢式PCR技术检测了这些组织中的HBVDNA。结果,11.8%(6/51)检出组织中HCVRNA正链:其中5例在癌周肝组织,2例在癌组织中检测出HCVRNA负链,由于负链RNA为HCV的复制中间体,不释放到细胞外,其检出HCV感染与HCC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病因证据,组织中HBVDNA检出率高达92.2  相似文献   

18.
HBV感染者血清HBeAg/IC和HBV DNA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料与方法:HBV感染者117例,正常对照20例,研究对象排除其它肝炎病毒感染,半年内未经抗病毒及免疫治疗。采用ELISA及Nasted-PCR方法分别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HBeAg/免疫复合物(IC)和HBV DNA。 结果:117例HBV感染者血清中共检出HBeAg/IC阳性23例,HBVDNA阳性 55例, HBeAg/IC阳性者中 HBVDNA阳性率为91.3%(21/23例),而HBeAg/IC阴性的94例中HBV DNA阳性34例,阳性率为36.2%,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8.15…  相似文献   

19.
TTV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克隆及测序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分析TTV(Transfusiontransmitedvirus)深圳分离株ORF1部分基因序列。方法在TTVORF1设计引物,建立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40例广东地区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对PCR产物进行分子克隆,以荧光法(AppliedBiosystems,373A)测序。结果40例非甲-庚型肝炎中21例TTVDNA阳性(52.5%)。对其中一株TTV(SZ1)ORF1部分基因克隆、测序,并与Okamoto等报道的2株(N22、G1a)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7%与97.4%。结论本研究证实我国华南地区存在TTV感染。TTV的分子克隆与测序及PCR诊断技术的建立对国内进一步开展TTV感染的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和供血员感染TTV的研究 ,证实血液透析是传播TTV的重要途径 ,为血液透析病人做好TTV感染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套式PCR法检测 10 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和 4 8例供血员血清TTVDNA感染情况 ,并对透析频率与感染TTV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0 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血清TTVDNA阳性 4 8例 ,感染率为 4 5.7% ,其中透析 3~ 2 5次感染率为 16.0 % ,2 6~ 4 5次感染率为 4 4 .2 % ,4 6次以上感染率为 67.6%。 4 8例供血员血清TTVDNA阳性 7例 ,感染率为 16.4 %。尿毒症血液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