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家庭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社区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刚出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62例进行1年的家庭干预和随访,对照组58例无家庭干预。结果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社会功能残疾程度下降,社会功能改善明显,1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家庭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出院后社区康复、减轻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痴呆症社区综合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8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社区综合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两组原有药物干预不变且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对综合干预组进行定点、定时监测,同时经常进行家访、社区综合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结果 对干预组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牲(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牲(P〈0.05);2年后综合干预组的症状改善率90%,社会参与率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综合干预组2年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依从性及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显著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定采用Ashwarth评分法评定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定13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前后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康复前后两组Ashwarth评分比较,观察组康复干预前后肌张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前后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康复前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复后两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及疗效分析。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单纯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50例(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的BPRS、自知力的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PRS及自知力的评分比较(t=5.21、5.6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x2=5.33、5.22、4.87、5.55、4.6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明显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自知力,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心理干预及眼部护理干预在重症多形红斑患者中应用。方法干预组实行情绪干预、认识偏差干预、行为矫正及眼睛闭合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CL-90得分的差异。结果两组干预后视力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除恐怖因子外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同时干预组患者干预后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除恐怖因子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眼部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重症多形红斑患者视力有积极作用,以情绪干预、认识偏差干预及行为矫正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知力教育8周,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末分别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以及服药依从性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间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知力教育,能显著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给予精神疾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自卑感等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等的改善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和1年的复发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MRSS和SDSS评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SES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和1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不良情绪,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社区家庭访视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2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家庭访视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访视组由专职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家庭访视,对照组不作干预。比较1年后、2年后进行干预前后两组间的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1年SBP、DBP、TG、TC、LDL-C均降低(P〈0.05),HDL-C较前提高(P〈0.05),而体重指数、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2年相关组分均有明显变化,干预前后达标情况以SBP、DBP、TG最理想,其次为FPG、2hPG、TC、HDL的达标情况,体重指数达标干预后1年无明显变化,干预后2年有明显变化。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1年、干预后2年对比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社区家庭访视干预对代谢综合征各代谢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能有效改善被管理人员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我社区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指导、行为干预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满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FEV1、FEVI/FVC等肺功能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6min步行距离均有较大的提高;ADL评分明显降低,LSIA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进程中意义重大,对临床用药效果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手工塑胶花训练对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工塑胶花训练对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女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在每例患者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仅对训练组采用手工塑胶花训练,8周为1疗程,两组进行对照观察,以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作为评定工具评价效果。结果手工塑胶花训练明显提高了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质量,训练组阴性症状量表分明显降低,而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分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辅以手工塑胶花训练,可稳定病人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恢复患者动手、动脑能力,从而提高住院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5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继发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接受中西医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介入早期康复护理。结果以简式FMA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定。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方面治疗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康复组患者继发性损伤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偏瘫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缩短疗程,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能达到尽可能多的自理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丁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4):138-139,142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PANSS评分、复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7%,对照组的复发率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可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静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241-243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康复组实施12个月的精神康复干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康复效果。结果康复组干预后比干预前SDSS分数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康复组比对照组SDSS分数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的复发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χ2=9.22,P<0.005)。结论精神康复对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其复发住院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综合预防与控制模式。方法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采取随机整群抽取的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某社区,对该社区常住居民采用前瞻性的方法进行健康干预随访研究。随访干预前、干预后社区居民及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广东省社区居民5293例,共随访4967例对象,随访率为93.84%。干预前后社区居民患病率接近(24.32%vs.22.59%,P〉0.05)。干预后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社区居民定期测血压、定期测血糖、低盐饮食及规律运动等健康行为的人数比例明届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吸烟、饮酒及高脂饮食等不良行为的比例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患者治疗率、合理用药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干预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残疾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病的防控有赖于政府、社会、居民及家庭的一起努力,而采取社区健康干预模式是慢性病防控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赏析对精神分裂症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音乐赏析治疗,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该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能力和讲究卫生能力,相关性分析:(P〈0.01)。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音乐赏析作为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辅助方法,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技能训练对入住中途宿舍恢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30例恢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宿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及训练3、6个月后对研究组使用BPRS及NOSIE量表进行精神症状评定。结果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过6个月的综合技能训练后BPRS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6个月后NOSIE量表激惹、精神病表现因子得分较3个月时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迟缓、抑郁因子得分及总消极因素得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得分及总积极因素得分和病情总估计得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技能训练对入住中途宿舍恢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方面改善明显,对精神病患者重返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彩儒 《河北医药》2010,32(4):417-4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给予利培酮治疗的同时给予标准精神科护理和一般情感支持,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与系统化认知心理干预,住院观察8周和出院后6个月.分别用症状评定量表(PANSS)进行评估。结果入组8周末,试验组PANS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与出院6个月后评分差值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PANSS总分减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化认知干预,能较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故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8.
郑维锷  张武  司同国 《江西医药》2006,41(3):160-161
目的研究和安胶囊联合甲地孕酮片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防治效果。方法将46例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化疗同时应用和安胶囊及甲地孕酮片,对照组仅使用化疗。分别测定每例化疗前及4周后血液中前自蛋白(PAB)及转铁蛋白(TRF)的数值。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中PAB及TRF值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中PAB及TRF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PAB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TRF改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和安胶囊联合甲地孕酮片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不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性痴呆(A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6月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和药物治疗,30例作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能力量表(ADL)、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MMSE(21.66±3.29)明显高于对照组(19.79±3.11),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无明显差异,而实验组在干预后评分显著降低25%(P〈0.05);实验组HAMD评分干预后减少了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基层卫生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实行以基层卫生院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实施一系列基层卫生院护理干预。结果一年后300例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干预前与干预后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干预前与干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在躯体健康、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睡眠质量等三个评价生活质量的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卫生院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密切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最大限度防止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