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覆代赭石汤原方出自<伤寒论>,乃医圣张仲景为胃虚痰阻气逆证而设,用以治疗嗳气、脘痞、反胃等症而由胃虚痰阻气逆所致者.笔者师其法,用该方加减化裁,治疗咽喉胃脘等部位的一些病证,辨证属于痰阻气逆者,无论有无胃虚表现,只要加减化裁得当,均能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临床运用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肖长江教授运用三参首乌汤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经验。肖教授认为老年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为法,多以三参首乌汤为基本方,并根据兼痰、瘀、火等实邪进行加减化裁。兼脉络瘀阻者,合生脉散;兼痰瘀互结者,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兼痰火扰心者,合黄连温胆汤,临床随症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罗上武 《新中医》1997,29(10):28-29
瘁为呃逆之因由胃气上逆动隔而成。临床上按塞湿伤阳、痰阻气逆、胃火上逆、肝郁气结、脾虚胃弱5型,运用《辩证奇闻》方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旋覆代赭汤急症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方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炙甘草、半夏、大枣等药组成。功具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原书用于治胃虚痰阻,噫气不除证。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因胃虚痰阻、气逆不降所致多种内外科急重症均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加味旋覆代赭汤的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历年间接诊中使用加味旋覆代赭汤的各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加味旋覆代赭石汤。[结果]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虚痰阻,气逆不降患者具有明显临床疗效,治愈率高。[结论]应用加味旋覆代赭汤临证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顽固性呃逆、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等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加味旋覆代赭汤的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历年间接诊中使用加味旋覆代赭汤的各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加味旋覆代赭石汤。[结果]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虚痰阻,气逆不降患者具有明显临床疗效,治愈率高。[结论]应用加味旋覆代赭汤临证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顽固性呃逆、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等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云: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盖此方可治胃虚有热,气逆上冲而致哕逆者。笔者临床上曾用此方加减治疗功能性呃逆辨证为胃虚有热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门"所载医案,反映了叶天士治疗胃痛强调辨别虚实、分型论治.实证者有气机失调(包括肝气犯胃、气逆不降、气郁化火等证)、痰浊内阻(包括痰浊阻滞、阳虚浊阻等证)、瘀血阻滞(包括气滞血瘀、血络痹阻等证);虚证者有脾胃阳虚、胃阴亏虚和气营两虚.对现代临床治疗胃痛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证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为研究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分型标准。对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主症,次症以及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分析。结果:各主要证型为胆热犯胃型9.17%,肝胃郁热刑51.67%,中虚气逆型25.83%,气郁痰阻型3.33%,提示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分型以肝胃郁热,中虚气逆,胆热犯胃,气郁痰阻四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顾玮  陆榕 《江苏中医药》2020,52(11):17-19
食管源性胸痛是消化系统难治病之一,顾庆华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食管、胃,与肺脾肝三脏关系密切,与寒饮、湿热、痰瘀等病理因素息息相关,并将其分为4个证型予以经方加减治疗:痰热蕴结型,予以小陷胸汤加味;寒痰痹阻型,予以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中虚气逆型,予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入;胃虚有热型,予以橘皮竹茹汤加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旋复代赭汤是汉·张仲景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而呃的名方,<伤寒论>161条谈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结合其病机可知临证尤应注意虚实的辨证,方可活用仲景制方之意,现试举例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12.
崔杰 《光明中医》2007,22(8):27-28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原为治疗痰气虚痞而设,"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方由旋覆花、代赭石、人参、生姜、甘草、半夏、大枣七味药组成.笔者应用该方加味治疗胃虚气逆,痰气交阻所致的多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朝晖 《吉林中医药》2013,33(2):127-128
胃阳耗伤是胃癌呕吐的基本病机.胃癌病人日久阳气亏虚,久病及脾,形成机体脾胃阳气亏虚的局面,导致无力运化水谷精微,久而宿食痰饮内停,此外胃气以降为顺,中焦阳气亏虚,虚阳浮越,胃内宿食痰饮随而上泛,均可出现呕吐的现象.故在治疗上当以温运中焦,祛痰化浊为大法,止呕当依据气滞、痰阻、血瘀等病因的不同,而选用辛香通络,祛痰通络,祛瘀通络之品.旋覆代赭汤为治疗因吐下伤中所致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其病机为中焦虚寒,痰阻气逆,故而在临床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反流阳性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及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27例反流阳性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神经症状评分,行24h食管pH值监测和胃镜检查,并分析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和神经症状评分的关系.结果 主要证型有肝胃不和、肝胃郁热、中虚气逆、胃热气逆、痰气郁阻5型.总pH<4的时间百分率在肝胃郁热型中显著高于痰气郁阻型.总反流次数在肝胃郁热、胃热气逆型中显著高于肝胃不和、中虚气逆、痰气郁阻型.神经症评分在肝胃郁热、肝胃不和、痰气郁阻型中显著高于中虚气逆、胃热气逆.结论 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型与某些酸反流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关系;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在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食管反流病为临床常见病,其病机主要与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有关.针对肝胃不和、寒热夹杂、肝胃郁热、脾虚痰阻等不同证型,灵活选用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合旋覆代赭石汤、半夏厚朴汤合参苓白术散等经方加减化裁,治疗本病可获佳效.  相似文献   

16.
辨证施治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妊娠恶阻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霞 《陕西中医》2007,28(3):290-291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临床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阴两虚3型,分别采用苏叶黄连汤、香砂六君子汤、生脉散3方加减化裁治疗,配合梅花针叩刺双额、双颞、耳廓等。治疗40例。结果总有效率95%。结论:临床辨证结合针灸治疗本症,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食管瘅的致病因素及张正元主任医师治疗该病经验。方法:以分型诊治为线索,分别于中虚气逆证、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痰气郁阻证、痰气郁阻证五角度研究了配方,并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张正元主任医师的辨证体会。结果:四逆散为治疗食管瘅的良方,而治疗关键在于胃气调降。此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调整其气血阴阳。结论:治疗食管瘅应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以疏肝降逆为主,随证加减,或补虚、或清热、或解郁,才能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脉证并治》,主治胃虚痰阻气逆之嗳气、呃逆,若辨证准确,随证灵活加减得当,以旋覆代赭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痞证同样有很好的疗效。现将验案1则报告如下。白某,女,65岁,2013年10月31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满间作20余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20年前因过  相似文献   

19.
桂枝加葛根汤化裁治疗老年痴呆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运用经方桂枝加葛根汤化裁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体会。桂枝加葛根汤具有运脾升清、调和肝脾、温经通络的功效,对于脾肾皆虚、清阳不升、肝脾不调、痰瘀阻络、虚中夹实的老年痴呆症,以该方灵活化裁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介绍刘华一教授从脾胃论治失眠的经验。刘教授认为失眠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临床多从病因病机入手,以治胃为基础,兼以补虚泄实,调整脏腑阴阳。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失眠分为食滞胃脘、痰热中阻、肝胃不和、心脾两虚4个证型,分别治以保和丸合枳术丸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归脾汤加减。临床随症化裁,合理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