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硫酸铍致小鼠肝线粒体功能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硫酸铍(BeSO4·4H2O)对小鼠肝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6只6周龄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3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对照组采用灭菌生理氯化钠溶液按0.01 ml/g(体质量)隔天腹腔注射,低、高剂量组分别以1、2 mg/kg BeSO4·4H2O生理氯化钠溶液隔天腹腔注射染毒,连续染毒3周.取肝脏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线粒体,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活性氧(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Ψm),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色素C (Cytc)水平及线粒体肿胀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组肝脏系数增高,肝脏线粒体ROS及Cytc水平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染毒剂量的增加△Ψm下降、线粒体肿胀明显.结论 BeSO4·4H2O可致小鼠肝线粒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苯短期重复染毒对BALB/c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6~8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50 mg/kg体质量)、中剂量组(150 mg/kg体质量)和高剂量组(500 mg/kg体质量)。采用灌胃的方式进行染毒,每天灌胃1次,每周5 d,连续4周。末次灌胃24 h后采取小鼠外周血进行血细胞计数,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g G、IL-2和IL-6等免疫分子含量,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测定其线粒体ROS及ATP含量,分别用TBA法、羟胺法和DTNB法测定血浆中SOD、GSH-Px活力和MDA含量。结果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血浆中Ig G、IL-2和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RO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T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血浆中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苯短期重复染毒可以引起小鼠外周血氧化应激,导致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下降,进而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慧  韩萍  曹燕花  王艳  董思圻  丁霄  米雪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36(7):575-578,后插1
目的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雌性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影响及卵巢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30只1周龄健康SPF级昆明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玉米油)组和100、200 mg/kg BPA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0.01 ml/g,每天1次,每周连续染毒5 d,共染毒12周。测定小鼠血清中雌二醇(E_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及卵巢细胞活性氧(ROS)的水平;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并计算Bcl-2/Bax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BPA染毒组小鼠血清中E_2、P的水平均降低,而FSH的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血清中E_2、P的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而FSH的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BPA染毒组小鼠卵巢细胞ROS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卵巢细胞ROS的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BPA染毒组小鼠卵巢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高,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Bcl-2/BAX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卵巢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Bcl-2/BAX值均呈下降趋势。BPA染毒组卵巢颗粒细胞和卵泡的形态结构病理学变化明显。结论 BPA可致小鼠卵巢组织发生明显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将3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CBA/CA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苯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BZ-AML)模型组、鸦胆子苦醇(Brusatol)治疗组,每组各10只小鼠。BZ-AML、Brusatol组小鼠利用静式染毒柜吸入染毒,每天苯吸入浓度300 ppm,6 h/d,5 d/周,连续8周;对照组小鼠吸入空气。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涂片,确认BZ-AML建模成功后给药。Brusatol治疗组腹腔注射给药4 mg/(kg·d),连续5 d。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CD~+_3、CD■、CD■T细胞的数量以及骨髓单个核细胞ROS、细胞凋亡率的改变。与BZ-AML组小鼠比较,Brusatol组小鼠外周血CD~+_4、CD~+_3 T淋巴细胞数量及CD■/CD■比值增加,骨髓单个核细胞ROS水平降低及细胞凋亡率增高。提示Brusatol通过改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骨髓细胞ROS生成及诱导凋亡发挥抗白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期铅暴露对小鼠胸腺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小鼠胸腺细胞不同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初断乳21日龄清洁级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200 mg/L)、中(400 mg/L)、高(800 mg/L)剂量乙酸铅染毒组,每组6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12周。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胸腺内不同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乙酸铅染毒组小鼠外周血和胸腺中αβT细胞百分率和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γδT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各剂量乙酸铅染毒组小鼠αβT/γδT值和CD4/CD8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中、高剂量乙酸铅染毒组小鼠外周血中CD8+T细胞明显增加(<0.05),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而在胸腺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减少(P<0.05)。且随着乙酸铅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外周血和胸腺αβT细胞百分率、CD4+T细胞百分率、αβT/γδT值以及胸腺CD4/CD8值均呈现下降,而外周血和胸腺γδT细胞百分率以及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长期铅暴露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亚群异常导致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丙烯腈(ACN)对雄性大鼠、小鼠生殖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ACN诱导生殖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ICR和昆明种小鼠用不同剂量的ACN(0,6.0,12.0,24.0mg/kg)灌胃染毒8周,选用SD雄性大鼠用不同剂量的ACN(0,7.5,15.0,30.0mg/kg)腹腔注射染毒13周,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血清中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选用出生后22~25d的SD雌性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ACN(5.0,15.0,30.0mg/kg)染毒,设阴性对照组(溶剂)和阳性对照组(β-雌二醇,剂量30μg/kg),染毒后6h取子宫称重。结果ACN染毒8周后,ICR小鼠血清中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昆明种小鼠血清中T水平也降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鼠ACN染毒13周后,低剂量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T水平和E2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雌性SD大鼠染毒后,各剂量组子宫重量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ACN能诱导雄性大鼠、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变,对雄性大鼠、小鼠生殖内分泌系统有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ACN没有出现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ZnO)颗粒对大鼠肺及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的毒性作用。方法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纳米ZnO滴注大鼠气管后其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纳米ZnO对HBE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纳米ZnO对HBE细胞内氧化应激活性氧(ROS)、Ca2+浓度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结果染毒后大鼠病理组织切片显示,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肺部的炎性细胞浸润的数量逐渐增多。CCK-8法检测显示:随纳米ZnO染毒剂量的增加,HBE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HBE细胞内ROS及Ca2+浓度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结论 (30±10)nm ZnO颗粒在整体和细胞水平时,可能通过不同机制产生不同种类的ROS,从而对细胞产生氧化损伤及应激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丁基氯化锡(TBTCl)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ICR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每组12只,雌雄各半,分别用10ml/kg生理盐水,0.8、4、20mg/kg TBTCl和25 mg/kg环磷酰胺经口染毒2周,1次/d,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目及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中的溶血素,以及廓清指数及脏器系数,观察TBTCl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小鼠体重有随染毒剂量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低剂量组小鼠T淋巴细胞数与阴性对照组差别不明显;中剂量组小鼠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升高(P<0.05),但对淋巴细胞转化率没有影响;高剂量组小鼠T淋巴细胞数ANAE阳性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P<0.01);中剂量染毒能促进小鼠溶血素的产生,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廓清指数没有影响;高剂量染毒小鼠的廓清指数和溶血素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该结果与阳性对照组一致;各剂量组小鼠肝、肾系数差异不明显,低、中剂量组小鼠的脾、胸腺系数差异也不明显,但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胸腺系数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TBTCl对小鼠免疫系统有刺激增强趋势,大剂量TBT Cl染毒对小鼠免疫系统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镉染毒对大鼠肾脏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大鼠皮下注射染镉0.6、1.2、1.8 mg/kg(CdCl2),对照组注射相应容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注射5 d.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差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肾脏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荧光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肿胀,四唑盐(NBT)法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含量.结果 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镉染毒对大鼠肾脏线粒体的损伤明显,表现为线粒体基质空泡增多、线粒体肿胀色泽加深.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肾脏线粒体损伤加重.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线粒体Ⅲ态呼吸速率(V3)[(6.25±0.61)nmol/L O2·min-·mg-1]明显低于对照组[(9.66±1.16)nmol/L O2·min-·mg-1],RCR值(2.453±0.23)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提示线粒体呼吸功能受阻;线粒体膜电位水平(85.89%±3.82%)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自由基水平(116.33%±3.06%)则较对照组(100.00%±2.25%)明显上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镉染毒可造成大鼠肾脏线粒体损伤,引起线粒体呼吸功能受阻,膜电位降低,肿胀程度加剧,而这些损伤效应可能与线粒体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叶黄素缓解D-半乳糖诱导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D-半乳糖模型对照组、叶黄素低剂量组(10mg/kg·d)、叶黄素高剂量组(40mg/kg·d)和正常对照组。6周后观察小鼠肝组织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线粒体ATP酶(ATPase)活性,RT-PCR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HO-1)和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水平。结果叶黄素低、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ROS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低、高剂量组线粒体Na+-K+-ATP酶及高剂量组线粒体Ca2+-ATP酶活性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TNOS、iNOS活性及NO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小鼠肝HO-1mRNA表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叶黄素低、高剂量组TLR4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叶黄素降低D-半乳糖小鼠氧化应激效应可能与其提高HO-1表达和下调TLR4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氯化锰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化锰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损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低剂量染锰组和对照组各20只,每日固定时同腹腔注射染毒,连续染6d停染1d.于染毒d60颈椎脱臼处死.每只小鼠先剥出睾丸组织以及附睾组织称重测定脏器系数变化.后分别用睾丸组织、附睾组织进行脂质过氧化损伤相关指标以及精子运动参数的测定.[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加大动物体重逐渐减轻,且睾丸胜器系数的降低高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OC在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在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染毒组VCL、VSL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锰引起雄性小鼠的睾丸组织脂质过氧化,影响精子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甲醛和二甲苯联合染毒对小鼠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为综合评价室内装修材料中甲醛和二甲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健康清洁级昆明小鼠72只,按完全随机设计,将小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分别为低剂量(5mg/kg)、中剂量(10mg/kg)、高剂量甲醛染毒组(20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50mg/kg)、中剂量(100mg/kg)、高剂量二甲苯染毒组(150mg/kg)和花生油对照组以及低剂量(2.5mg/kg甲醛+25mg/kg二甲苯)、中剂量(5mg/kg甲醛+50mg/kg二甲苯)、高剂量联合染毒组(10mg/kg甲醛+75mg/kg二甲苯)以及生理盐水+花生油(体积比1:1)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染毒,连续7d.染毒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流式细胞凋亡对小鼠进行神经毒性的研究.结果 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甲醛、二甲苯以及联合染毒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剂量联合染毒组比较,中、高剂量甲醛、二甲苯联合染毒组雌性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各染毒组小鼠总体逃避潜伏期呈缩短趋势.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甲醛、二甲苯染毒组以及各剂量联合染毒组小鼠找到平台的时间延长,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缩短,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剂量联合染毒组比较,各剂量甲醛染毒组和中、高剂量二甲苯染毒组小鼠找到平台的时间缩短,高剂量甲醛染毒组和二甲苯染毒组雌性小鼠、雄性小鼠以及小鼠总体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延长,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甲醛、二甲苯以及联合染毒组小鼠海马细胞早期凋亡率以及高剂量甲醛、二甲苯以及联合染毒组晚期凋亡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海马细胞早期、晚期凋亡率呈上升趋势.与相同剂量联合染毒组比较,中、高剂量甲醛、二甲苯染毒组小鼠早期凋亡率均下降,高剂量甲醛、二甲苯染毒组雌性小鼠、雄性小鼠和小鼠总体晚期凋亡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醛和二甲苯联合染毒能降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毒性作用,且二者联合染毒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苯并[a]芘、铅染毒小鼠神经毒性及脑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铅及其联合作用引起的小鼠神经毒性及脑组织细胞凋亡.方法将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10组,即:①未处理对照组;②溶剂(植物油)对照组;③低浓度铅(5.4 mg/L,饮水)染毒组;④高浓度铅(54 mg/L,饮水)染毒组;⑤低剂量BaP(0.5 mg/kg体重,每周4次腹腔注射)染毒组;⑥高剂量BaP(5 mg/kg体重,每周4次腹腔注射)染毒组;⑦低浓度铅 低剂量BaP联合染毒组;⑧低浓度铅 高剂量BaP联合染毒组;⑨高浓度铅 低剂量BaP联合染毒组;⑩高浓度铅 高剂量BaP联合染毒组.实验中观察记录一般情况,处理8周后测脑脏器系数,TUNEL法检测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并对凋亡率与脑脏器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高浓度BaP单独染毒组(0.98%)及各联合染毒组(0.95%、0.93%、0.92%、0.90%)小鼠脑组织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1.08%、1.08%, P<0.05~P<0.000 1).②除低剂量铅单独染毒组外的其余各染毒组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11.91%、18.09%、44.62%、20.12%、60.84%、52.28%、90.17%)显著高于对照组(5.89%、5.87%, P<0.000 1). ③细胞凋亡率与小鼠脑组织脏器系数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827 1,P<0.05).结论①BaP、铅对小鼠均有一定的中枢毒性,两者联合作用可使毒性增强;②细胞凋亡可能是BaP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硫酸铟对中国仓鼠肺纤维细胞(V79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硫酸铟(0.5、1.0、2.0、4.0、8.0mmol/L)染毒体外培养的V7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2’,7’-荧光素乙二酯和碘化四氯代四乙基苯咪唑羰花青为探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不同浓度硫酸铟染毒12h后V79细胞内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结果]硫酸铟能明显降低V79细胞的存活率;不同浓度硫酸铟作用于V79细胞12h后,细胞内的平均荧光强度从21.60增加到31.10,线粒体膜电位从0.1913降低到0.10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铟能增加V79细胞内ROS的释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对细胞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醛染毒小鼠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的变化,探讨甲醛的血液毒性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甲醛染毒剂量分别为0.2、2.0、20.0 mg/kg),每组15只。通过腹腔注射甲醛染毒,分别在第1、2、3周检测小鼠体重增长、脏器系数、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小鼠体重在第1周和第3周时显著降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第1周时肾脏器系数显著下降,中剂量组在第2周以及3个甲醛染毒组在第3周时脾脏脏器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在第3周时心脏脏器系数也显著降低;高剂量组血红蛋白含量在第2周时明显降低;3个甲醛染毒组在第1周、高剂量组在第2周时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3个甲醛染毒组在第1周、低剂量组在第3周以及高剂量组在第2周和第3周时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甲醛对小鼠具有一定的血液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铁路危险品货运站空气颗粒污染物对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的诱导作用.方法选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空气颗粒污染物的丙酮提取物按20、40、80、160 mg/kg的剂量,以腹腔注射方式一次性染毒.同时进行低剂量(10 mg/kg)腹腔注射重复式染毒,每天1次共5天,于染毒后24、48、72 h采集尾血进行网织红细胞微核分析.结果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呈现出良好的时间-反应关系,微核的高峰出现在染毒后48 h,此时各剂量组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低剂量重复染毒试验结果表明,在24~72 h内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铁路危险品货运站空气颗粒污染物对雄性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Fe2O3纳米粒子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的活力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Fe2O3纳米粒子对RAW264.7细咆染毒,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确定受试物的染毒剂量.用0.24,0.48,0.96mg/ml Fe2O3纳米粒子染毒,并设阴性对照组.分别对各个组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及凋亡.结果 MTT试验结果表明,Fe2O3纳米粒子在0.816~3.523 mg/ml范围内均可抑制RAW264.7细胞增值,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6 mg/ml.Fe2O2纳米粒子在0,0.24,0.48,0.96 mg/ml剂量组的细胞外液中LDH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剂量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结果 Fe2O3纳米粒子可以抑制RAW264.7的增殖并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引起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小鼠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高(400mg/kg)、中(40mg/kg)、低(4mg/kg)DBP染毒组和1个溶剂对照组(二甲基亚砜),每组12只.每天腹腔注射1次[0.005ml/(g·d)],连续染毒14 d.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法观察动情周期变化,分别于终止染毒第1、14天处死,分离卵巢和子宫,计算脏器系数,并观察卵巢病理变化.结果 各染毒组小鼠食欲降低,活动减少,精神萎靡不振,被毛光泽度下降,部分出现腹泻,体重下降;对照组小鼠食欲正常,精神较好,被毛有光泽.不同组别小鼠染毒前、后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动情后期、间期和动情周期时间长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小鼠动情后期、间期和动情周期时间长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动情周期时间逐渐延长,呈剂量-反应关系(rs=0.677,P<0.001),并主要表现为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的延长.终止染毒第1、14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卵巢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染毒第1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子宫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终止染毒第14天,中、高剂量组小鼠子宫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染毒剂量的增高,子宫脏器系数有升高的趋势,呈剂量-反应关系(rs=0.564,P=0.010).终止染毒第1天,高剂量组成熟卵泡数低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闭锁卵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止染毒第14天,高剂量组闭锁卵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影响小鼠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及卵泡的发育、成熟,在体内可能具有类雌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致人胚胎肝(L-0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50、100、150、200μmol/L的PFOS溶液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测定细胞线粒体内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采用q 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bcl-2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50、200μmol/L PFOS染毒L-02细胞的存活率均降低,而100、150、200μmol/L PFOS染毒组L-02细胞的凋亡率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PFOS染毒浓度的升高,L-02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凋亡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PFOS染毒组L-02细胞内ROS和MDA水平均增加,而各浓度PFOS染毒组L-02细胞内SOD水平和100、150、200μmol/L PFOS染毒组L-02细胞内GSH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PFOS染毒浓度的升高,L-02细胞内ROS和MDA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而SOD、GSH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PFOS染毒组L-02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Bax m 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高,而bcl-2、bcl-2/bax值均较低,除50μmol/L PFOS染毒组caspase-9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剂量下,PFOS暴露可引起L-0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PFOS诱导的氧化损伤和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0.
叶黄素对D-半乳糖致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叶黄素对D-半乳糖(D-gal)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4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D-gal模型对照组、叶黄素低剂量组、叶黄素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D-gal120 mg/(kg.d)腹腔注射制作小鼠氧化应激模型,叶黄素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叶黄素10 mg/(kg.d)、40 mg/(kg.d),持续6周。检测小鼠肝组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线粒体ATP酶(ATPase)活性和血清ALT、AST水平。结果叶黄素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MDA、ROS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SOD活性高于模型对照组,TNOS、iNOS活性低于模型组,肝线粒体Na+-K+-ATP酶活性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黄素可降低D-gal致氧化应激小鼠体内ROS和NOS活性,提高SOD和线粒体Na+-K+-ATP酶活性,从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