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覃冬林  韦艳碧  陈树光 《广西医学》2000,22(5):1056-1057
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规用法为20mg,每日早晚各服1次.我们从1999年4月至1999年12月采用每晚睡前一次顿服法莫替丁40mg(简称A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8例,并与常规用法(B法)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8例已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奥美拉唑组42例和法莫替丁组66例,治疗组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法莫替丁20mg,静脉滴注,2次/d,观察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奥美拉唑组止血有效率97.50%,法莫替丁组为90.91%,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较法莫替丁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禤建宁 《广西医学》2006,28(7):1035-1037
目的观察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94例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潘托拉唑治疗组51例,静滴潘托拉唑粉针剂40 mg,2次/d,3 d后改口服潘托拉唑肠溶片40 mg,早晚各1次,疗程4周;法莫替丁对照组43例,静滴法莫替丁粉针剂40 mg,2次/d,3 d后改口服法莫替丁片20 mg,早晚各1次,疗程4周.1周内观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消化性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潘托拉唑治疗组为94.4%,法莫替丁对照组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总有效率潘托拉唑治疗组为96.8%,法莫替丁对照组为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总有效率潘托拉唑治疗组为90.0%,法莫替丁对照组为8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潘托拉唑治疗组仅1例出现头晕,余无不良反应.结论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缓解临床症状显著优于法莫替丁,促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效果好,其不良反应很少,患者耐受性好,临床应用前景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将45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甲氰咪哌为每次服用400mg,一日两次,法莫替丁为每次服用20mg,一日两次,第6周复查胃镜,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法莫替丁组总有效率为95.8%、97.9%,甲氰咪呱组为91%、93%,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结论 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是安全的,有效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法莫替丁(Famotidine)是第三代H_2受体拮抗剂,对消化性溃疡有显著效果,常用剂量为20mg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四~六周为一个疗程.我院自1994年以来,应用大剂量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17例,疗效显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为37岁.全部病例均经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采用口服法莫替丁药物;每日三次,每次20mg;四天后改为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20mg,全部疗程为四~六周.  相似文献   

6.
闫培正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09-2610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法莫替丁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方法83例Hp感染伴消化性溃疡患儿分为2组接受治疗,治疗组41例,埃索美拉唑0.8 mg/(kg·d),睡前1次口服,疗程2周;对照组42例,法莫替丁0.9mg/(kg·d),睡前1次口服,疗程2周~4周。2组都加用阿莫西林30 mg/(kg·d)和克拉霉素15 mg/(kg·d),均分2次口服。结果溃疡治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76.2%;Hp根除率治疗组为85.4%,对照组为59.5%。结论埃索美拉唑加二联抗生素治疗伴Hp感染的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7.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35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禤建宁 《右江医学》2006,34(5):487-488
目的观察潘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出血67例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潘托拉唑治疗组35例,静滴潘托拉唑粉针剂40 mg,2次/d,疗程5天;法莫替丁对照组32例,静滴法莫替丁粉针剂40 mg,2次/d,疗程5天。两组治疗期间观察出血停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呕血、解黑便停止疗效比较,潘托拉唑组总有效率100%,法莫替丁组总有效率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疗效比较,潘托拉唑组总有效率94.3%,法莫替丁组总有效率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潘托拉唑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预防失血性休克显著优于法莫替丁,疗效确切,短期内应用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作为治疗溃疡病并发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潘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45例分为两组,联用组19例,给予潘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针剂治疗;单药组26例,给予法莫替丁针剂治疗。结果联用组显效率为78.95%,总有效率为94.74%,单药组显效率为42.31%,总有效率为69.2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潘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针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药物组合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住院的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30人,分别用奥美拉唑及法莫替丁静脉滴注,每次40mg,每12h一次.结果 奥美拉唑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明显高于法莫替丁对照组,且未发生任何毒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34-35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治疗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用奥美拉唑40mg+生理盐水100mL中,一日两次,静脉滴注。另118例(对照组)用法莫替丁20mg+生理盐水100mL一日两次,静脉滴注。两组治疗期间同时给予阿莫西林0.5g,一日三次,饭前口服,比较两种抗酸药和阿莫西林配伍时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17%、50.8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分别为72.53%、27.12%,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费用低,值得基础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法莫替丁、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患者 90例随机分为二组 :观察组 44例 ,予以法莫替丁 2 0mg ,2次 /d、呋喃唑酮 1 0 0mg ,3次 /d、阿莫西林 1 0 0 0mg ,2次 /d、果胶铋 1 50mg ,3次 /d ,疗程 1周 ,治疗 1周后继续单独用法莫替丁 2 0mg ,2次 /d ,治疗 3周 ;对照组 46例 ,予以奥美拉唑 2 0mg、阿莫西林 1 0 0 0mg、甲硝唑 40 0mg ,2次 /d ,疗程 1周 ,治疗 1周后继续单独用奥美拉唑 2 0mg ,2次 /d ,治疗 3周。治疗后每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用药结束 1个月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并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 1周后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 97.7%、97.8%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90 .9%和 87.0 %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 88.6 %和87.0 % ,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法莫替丁、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 ,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121例患者均经胃镜及~(14)C尿素呼吸试验(UBT)检查,明确诊断后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埃索美拉唑片20 mg+阿莫西林1.0g+克林霉素0.5 g口服,每天2次,治疗2周;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林霉素0.5 g口服,每天2次,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3 d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7.0%和81.0%,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6.0%和79.0%,Hp感染根除率分别为93.1%和7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是良好的根除消化性溃疡Hp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探索一种疗效高、剂量小、疗程短、价廉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方案.方法:将90例Hp阳性、内镜确诊为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A组给予法莫替丁20 mg、呋喃唑酮100 mg、阿莫西林500 mg,均为每天2次,共1 周.B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每天1次;阿莫西林500 mg,每天4次;甲硝唑400 mg,每天3次 ,共2 周.在治疗前3天内和治疗后4~6周内,分别经内镜在胃窦和胃体取活检标本,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检查方法检测Hp,并观察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情况.结果:A、B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1%和93.6%(P>0.05),4周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4.4%和86.9%(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和46.7%(P <0.01).结论:法莫替丁、低剂量呋喃唑酮和低剂量阿莫西林组成的三联一周疗法 ,具有根除Hp率高、服药方便、不良反应少、价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郑波 《中外医疗》2013,32(11):24-2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四君子愈疡汤配合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每次0.2g+20mg+200mg,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每次0.2g+20mg+200mg,2次/d,口服);两组均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疗效、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6%,对照组为78.57%,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8.46%,70.0%。两组的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对于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联合法莫替丁治疗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138例,治疗组68例,对照组70例。每例患者同时进行C14_呼气试验检测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组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和法莫替丁,口服奥美拉唑和胶体果胶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加服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咄;对照组除不用前列腺素E1外,其余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O.01),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1年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fP〈0.01)。结论前列腺素E1联合法莫替丁治疗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愈合率显著提高,复发率降低,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合用胸腺蛋白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加胸腺蛋白口服液组(治疗组)和单纯奥美拉唑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应用奥美拉唑20mg,1次/d,TPOS(含胸腺蛋白30mg)6ml,2次/d。对照组46例单纯应用奥美拉唑20mg,1次/d。十二指肠溃疡者治疗4周,胃溃疡治疗6周。停药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100%和81.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4.4%(P〈0.05);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100%和71.4%(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7%(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100%和84.4%(P〈0.05);胃溃疡分别为100%和85.7%(P〈0.05)。结论 奥美拉唑合用胸腺蛋白口服液能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疗效比单用奥美拉唑更好,且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实行LBMT方案,即雷贝拉唑40 mg(1次/d)、胶体次枸橼酸铋220 mg(2次/d)、甲硝唑400 mg(2次/d)、四环素750mg(2次/d),口服10 d.对照组实行LAC方案:雷贝拉唑40 mg(1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林霉素500 mg(2次/d),口服7d.疗程结束1月后行14C尿呼气试验测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7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x2=4.69,P<0.05).治疗组14C尿素呼气试验转阴率为97%,对照组转阴率为76%,两组HP转阴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4.63,P<0.05).结论 在传统三联疗法HP根除率低的情况下,雷贝拉唑、铋剂、甲硝唑和四环素的四联疗法可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不同剂量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g,Bid)+甲硝唑(400mg,Bid)治疗,疗程1wk;A、B、C三治疗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剂量呋喃唑酮(100mg、200mg、300mg,Bid)+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g,Bid)治疗,疗程1wk。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疗程结束4wk后复查胃镜和Hp检测。结果对照组和A、B、C三治疗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分别为:59.3%、58.6%、85.7%、84.6%和63.0%、65.5%、89.3%、88.5%。A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B、C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B、C两组间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倍标准剂量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替代甲硝唑作为Hp根除治疗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20.
Thirty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20 duodenal, 10 gastric) underwent glucose-hydrogen (H2) breath tests before and after 6 weeks treatment with cimetidine, 400 mg twice daily. For the group as a whole, basal breath H2 and integrated H2 output over a 2.5 hr test period was unchanged by cimetidine treatment. We conclude that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significant gastric bacterial colonization following twice daily cimetidin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