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体外实验中鼠的成纤维细胞在栓塞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及栓塞材料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栓塞材料为普通的钨丝弹簧圈和表面浸有 N B C A 胶的钨丝弹簧圈。将两种弹簧圈分别和鼠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观察12、24、48、72、96 h 和5、7 d 细胞在弹簧圈表面覆盖情况及弹簧圈周围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两个材料组与不放材料的对照组3组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形态、及活细胞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成纤维细胞贴附在浸有 N B C A 胶的弹簧圈上的数量明显少于贴附在普通的弹簧圈的量。结论: N B C A 胶没有细胞毒性,但不利于细胞的贴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elularadhesionmolecules,CAMs)在炎症角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角膜炎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18只炎症角膜、3只正常角膜和2只圆锥角膜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leukocyteantigenDR,HLADR)、CD11a、CD11b、CD18、CD2和CD20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正常角膜中,ICAM1主要表达于角膜缘血管内皮细胞,基质细胞、角膜内皮细胞中仅有微弱表达或不表达。炎症角膜中,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ICAM1表达增强,尤其在炎症细胞浸润处最为显著;原不表达ICAM1的上皮细胞亦出现异常表达;ICAM1和HLADR常共同表达于同一部位,炎症明显组角膜ICAM1和HLAD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炎症轻微组;炎症浸润细胞中表达LFA1(CD11a/CD18)的细胞较表达Mac1(CD11b/CD18)的细胞多;浸润淋巴细胞以T(CD2)淋巴细胞为主;属非炎症性病变的圆锥角膜中I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肝内ICAM-1和HLA-A,B,C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内ICAM-1和HLA-A,B,C表达间的关系及其在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单种染色检测11例正常人和70例HBV感染者肝内ICAM-1、HLA-A,B,C表达水平,并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检测其肝内ICAM-1和HLA-A,B,C复合表达。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ICAM-1表达水平与HLA-A,B,C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炎症坏死区,表达ICAM-1的肝细胞多数也同时表达HLA-A,B,C。结论 ICAM-1和HLA-A,B,C共同参与介导乙型肝炎肝细胸的免疫损伤过程;ICAM-1/HLA-A,B,C双阳性肝细胞可能是CTL发挥有效细胞毒作用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及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HLA DR抗原的表达方式及其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及 18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HLA DR抗原的表达。另外检测 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2 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HLA DR表达阳性者 14例 ,18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HLA DR表达阳性者 11例 ,二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 ,HLA DR抗原的表达主要在细胞膜 ,而在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 ,HLA DR抗原的表达多局限于细胞浆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LA DR的表达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可能参与抗原呈递及T细胞激活 ,引起机体的免疫损伤 ;在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时 ,其可能与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等位基因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SSP),对32例Ⅰ型AIH型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及有关基因亚型分析。结果:HLA-DR4基因频率在Ⅰ型AIH型患者中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相对危险度=3.35,P=0.014)。对HLA-DR等位基因型的分析表明,Ⅰ型AIH型患者组DRB1*0405的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有增加趋势(P=0.04,但Pc=0.08)。HLA-DRβ分子的第三等位基因高变区第71位精氨酸残基的频率在Ⅰ型AIH型患者中显著增高(相对危险度=3.82,P=0.008)。结论:Ⅰ型AIH的发病与HIA-DR4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T-B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嗜酸粒细胞(EOS),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gE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人类组织相关抗原(HLA-DR)百分率表达与气道高反应(AHR)的关系。方法: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强的松20mg/d,疗程一周,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最高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并检测外周血EOS、SIL-2R、IgE、CD3、CD4、CD8和HLA-DR百分率。结果:EOS、SIL-2R、IgE水平及CD4、HLA-DR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而反映通气功能的指标PEF,FEV1明显好转(P<0.01)。结论:EOS、SIL-2R、IgE和CD4、HLA-DR百分率表达增强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精氨酸内源性合成酶精氨酸琥珀酸盐合成酶-1( 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 ASS1)及外源性转运载体阳离子氯基酸转运蛋白-1(cation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 CAT1)与结肠癌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TCGA数据库和组织芯片探究非配对和配对样本中 ASS1/CAT1 在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及与结肠癌相关性.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提示非配对样本中结肠癌组织ASS1和CAT1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ASS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无关,CAT1的表达与TNM分期相关.组织芯片显示在配对样本中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有ASS1、CAT1表达.癌及癌旁组织ASS1表达无差异,CAT1则在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 000);癌组织ASS1、CAT1表达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但癌与癌旁组织ASS1表达量比值与淋巴转移正相关(P=0. 03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ASS1、CAT1均具有阳性表达,提示其同时存在精氨酸的内源性合成和外源性摄取途径.结肠癌淋巴转移和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ASS1表达比值正相关,但癌组织ASS1、CAT1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肠癌高表达CAT1,提示结肠癌精氨酸外源性摄取亢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LA-F在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I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LA-F在75例ICC癌灶组织及51例相应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PearsonX2检验分析癌灶区HLA-F表达量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LA-F在ICC癌灶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38.7%(29/75),而邻近正常肝脏组织不表达HLA-F(P〈0.05)。HLA-F表达量与肿瘤数目(P=0.030)、血管/淋巴管浸润情况(P=0.019)等相关。结论HLA-F在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成为ICC潜在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肌源性肌病患者骨骼肌细胞HLA-DR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免疫机制在不同肌源性肌病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系统观察75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和外科手术无肌病患者的正常骨骼肌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的表达。结果HLA-DR定位于肌细胞膜,18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肌组织中HLA-DR阳性表达4例(22.2%),位于HLA-DR阳性的单核细胞聚集区域,均为弱阳性(+,15例多发性肌炎(PM)和10例皮肌炎(DM)肌组织中肌细胞HLA  相似文献   

10.
当归补血汤对内皮细胞增殖和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当归补血汤对内皮细胞增殖及分泌粘附分子 (ICAM- 1)的影响 ,探讨当归补血汤对造血调控的机理。方法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将 HU VEC与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 (0、4、40、40 0和40 0 0 μg/ m l)一起培养 ,以流式细胞分析术测定内皮细胞增殖周期 ,同时对粘附分子进行测定。结果 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分泌粘附分子 ,对照组 CD5 4(ICAM- 1)仅有少量表达 ,而实验组 CD5 4(ICAM- 1)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增多 (P<0 .0 5 )。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有更多的细胞处于 S期 (P<0 .0 5 )。提示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增殖期。结论 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顽固性咽部溃疡 ( RPU)患者咽部组织粘膜炎细胞的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SP技术随机检测 36例 RPU组溃疡粘膜的 HLA- DR抗原的表达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PU组溃疡粘膜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符合 RPU的诊断 ,病变粘膜中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异常表达 HLA- DR抗原。结论 :RPU患者溃疡粘膜HLA- DR抗原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递呈抗原及启动局部免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RPU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局部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模式在肾移植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模式在肾移植配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71例肾移植患者HLA分型和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模式配型情况.结果 HLA-A、B、DR抗原0MM分别为6 47%、1 97%、3 94%,2MM为39 66%、65 26%、58.37%;而Res M-A、B、DR 0MM分别为30.80%、17.30%、14 35%,2MM错配为11 50%、29 25%、36 90%.根据HLA-A、B、DR6个抗原和Res M 6个抗原的比较,HLA-0MM、1MM、2MM、3MM、4MM、5MM、6MM分别为0.14%、0.56%、4.21%、15.89%、25 18%、34 60%、19 41%;而根据HAL-Res M配型则分别为1 97%、8 30%、20 96%、30 94%、22 08%、12 94%、2 81%.结论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模式是一种新的选择肾移植供-受者的配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HLA-DR antigen in glandular cells in eutopic and ectopic endometrium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19 infertil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were analyz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by labelled streptavidin biotin (LSAB) method. Nineteen infertile patients without endometriosis were studied as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HLA-DR antigen in the glandular cells in both eutopic and ectopic endometrium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s (P<0.01). It is likely that aberrant expression of HLADR antigen in endometriotic tissue is involved in abormal immunogenesis of endometrios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I(HLA I)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43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中的HLA I抗原进行检测。结果:肝癌组织中HLA I抗原表达为36.47±19.38,明显低于慢性乙肝的79.54±41.55和正常肝组织的81.86±46.53(P均<0.01),而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HLA I类抗原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伴有肝内和(或)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HLA I抗原表达较无转移组明显降低(22.83±11.59 vs 46.28±23.16,P<0.05);HLA I类抗原表达与血清AF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41?1, P<0.01),但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805?1, P ?.05)。结论:HLA I抗原表达异常与肝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 [关键词]HLA I类抗原;肝炎,乙型;癌,肝细胞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ate of HLA-DRB1 gene sharing in maternal fetuse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HDP) in Hainan Province. Methods A total of 50 cases of HDP and 50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HLA-DRB1 was genotyped using the HLA Genotyping Assay Kit (PCR-SB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LA-DRB1 antigen between healthy group and HDP group (P?>?0.05). In HDP group, 0, 45 and 5 cases shared 0, 1 and 2 DR antigens,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 1, 44 and 5 cases patients shared 0, 1 and 2 DR antige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maternal and fetal antigen shar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rate of maternal-fetal HLA-DRB1 gene among HDP pregnant women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Vogt-Koyanagi-Harada(VK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对54例VKH综合征的患者(108只眼)的眼部表现、全身症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VKH综合征中,33例(61.1%)患者有前驱症状,72只眼(66.7%)主要表现为后葡萄膜炎,20只眼(18.5%)以前葡萄膜炎为主,30例患者(55.6%)有皮肤、毛发和神经系统等眼外异常,有21例(38.9%)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或笼统地诊断为葡萄膜炎。结论VKH综合征是以后葡萄膜炎起病,逐渐出现前葡萄膜炎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全葡萄膜炎,常伴有皮肤、毛发和神经系统等异常,本病致盲率高,容易误诊、漏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减少盲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ICAM-1基因表达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学民  徐军  刘青光  张梅  徐高峰  潘承恩 《医学争鸣》2004,25(17):1555-155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大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基因表达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 方法:将ASP大鼠分别在制模后1, 3, 5, 7和9 h点剖杀,取肺组织行病理观察、微血管通透性、组织含水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RT-PCR法检测肺组织ICAM-1基因表达. 结果:制模后肺组织ICAM-1基因表达在1 h后逐渐上升,至9 h达到峰值(P<0.05). 同时肺损伤程度逐渐加重,肺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组织含水量及MPO活性逐渐升高. 结论:ASP大鼠肺组织ICAM-1基因过度表达,且与肺损伤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胎儿卵巢、成人卵巢免疫原性的差异 ,并观察培养前后胎儿卵巢免疫原性的变化。方法 :对培养前后胎儿卵巢及成人卵巢的冰冻切片用人白细胞抗原 (HLA DR)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其阳性细胞形态及分布并计数。结果 :胎儿卵巢内HLA DR抗原含量显著少于成人卵巢 (P <0 .0 0 1) ,且培养后胎儿卵巢HLA DR抗原含量显著低于培养前 (P <0 .0 1) ,随培养天数的增加HLA DR抗原含量逐渐减少 (P <0 .0 1)。结论 :胎儿卵巢的免疫原性低于成人卵巢 ,且培养后进一步降低。以培养一段时间的胎儿卵巢作为移植供体 ,可能提高临床卵巢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Ⅰ型细胞间粘附分子mRNA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Ⅰ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m RNA 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及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34例肝癌组织中ICAM-1 m RNA 的表达。结果:34例肝癌中24例包膜不完整、门静脉癌栓或形成转移灶,10例肝癌包膜完整,34例肝癌中21例肝癌细胞ICAM-1 m RNA表达阳性。伴门静脉癌栓或形成转移的肝癌18例中,16例ICAM-1m RNA 表达(+ + )~(+ + + );6例包膜不完整的肝癌3例表达阳性,而10例包膜完整的肝癌仅有2例表达阳性。门静脉癌栓及肝内转移灶ICAM-1 m RNA 表达强阳性。结论:肝癌细胞ICAM-1 m RNA 的表达与肝癌的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04、*01基因与武汉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78例RA患者和126例健康者的HLA-DRB1*01、*04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A患者DR4基因频率为52.5%,对照组为21.6%,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R1基因频率两组无差异(P>0.05).RA患者HLA-DR4的主要亚型为DRB1*0405(32.1%)与对照组(6.3%)有显著性差异(P<0.01).DR4阳性的RA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关节侵蚀性病变明显高于DR4阴性的患者(P<0.01).提示HLA-DR4基因与RA患者易感性及疾病严重性相关,其主要亚型为DRB1*0405、DRB1*0401.DR4基因检测可作为一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