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弯斑蛸不同组织提取的3种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氢化可的松构建2种免疫抑制模型;测定脾脏、胸腺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用多项目自动血球计数仪进行白细胞等计数。结果在20~80mg.kg-1剂量范围内,弯斑蛸3种多糖能对抗分别由环磷酰胺和氢化可的松引起的小鼠脾萎缩和胸腺萎缩,增加脾和胸腺重量;明显拮抗二者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作用。结论弯斑蛸多糖能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藏药旺拉多糖(GP3)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地塞米松(Dex)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GP3高(200 mg.kg-1)、中(100 mg.kg-1)、低(50 mg.kg-1)剂量组。GP3口服给药。利用称重测定胸腺和脾脏,并计算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鸡红细胞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计算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结果:GP3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加经地塞米松免疫抑制后小鼠的胸腺和脾脏的重量,提高脏器指数,且明显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并使吞噬指数提高。结论:GP3可以增强地塞米松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抗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同时经灌胃(ig)50 mg·kg-1·d-1或150 mg·kg-1·d-1黄芪多糖,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器官及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50 mg·kg-1·d-1或150 mg·kg-1·d-1黄芪多糖能使衰老模型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升高,血清和肝组织中MDA明显下降及SOD活力明显升高,脑组织中LF明显下降,肾组织中GSH-PX活力及NOS活力明显升高.结论:黄芪多糖抗衰老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韦唯唯  郑祖安  王佳伟  杜光 《药学研究》2023,42(5):310-312,354
目的 研究黄芪对急性辐射小鼠免疫器官损伤及外周血细胞减少预防作用的研究。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组(6.5 mL·kg-1),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每天灌胃生理盐水,黄芪组小鼠每天灌胃浓缩的黄芪水煎液,1次/d,持续14d。第15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给予5Gy X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建立急性辐射损伤模型。照射后第8d,处死小鼠取材,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包括脾脏和胸腺指数、脾脏病理切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结果 照射后第8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明显降低,脾脏红、白髓界限不清;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升高,血小板计数、脾脏和胸腺指数未见明显升高,脾脏红、白髓分界尚可。结论 5 Gy X射线致balb/c雄性小鼠的免疫器官损伤及外周血细胞减少,黄芪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药物》2009,28(2):36-39
目的观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乳酸盐体外抑制细菌的效果。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乳酸盐对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对两株质控菌进行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并以盐酸左氧氟沙星作为对照药。结果相对分子质量为10、30、50kDa的壳聚糖乳酸盐对50株革兰阳性球菌和5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90分别为0.5~1mg·mL-1和1~4mg·mL-1、0.5~1mg.mL-1和1~4mg·mL-1、0.5~1mg·mL-1和0.5~4mg·mL-1。4mg·mL-1浓度的10kDa壳聚糖乳酸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和大肠杆菌ATCC25922株具有杀菌作用。结论相对分子质量为10、30、50kDa壳聚糖乳酸盐对4种实验细菌均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效果,其中以相对分子质量10kDa较强。相对分子质量10kda的壳聚糖乳酸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和大肠杆菌ATCC25922株有体外杀菌作用,其他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乳酸盐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则无体外杀灭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药物》2010,29(4):66-67
目的研究海洋生物材料壳聚糖海绵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进行以海洋生物壳聚糖海绵体制成的止血海绵对临床分离的4种致病菌的体外抗菌试验。结果壳聚糖海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50为1.5 mg.mL-1,MIC90为6 mg.mL-1,MBC50为3 mg.mL-1,MBC90为6 mg.mL-1;铜绿假单胞菌MIC50为3 mg.mL-1,MIC90为12.5 mg.mL-1,MBC50为6 mg.mL-1,MBC90为12.5 mg.mL-1;白色念珠球菌MIC50为3 mg.mL-1,MIC90为6 mg.mL-1,MBC50为3 mg.mL-1,MBC90为6 mg.mL-1;梭状芽胞杆菌MIC50为6 mg.mL-1,MIC90为12.5 mg.mL-1,MBC50为25 mg.mL-1,MBC90为50 mg.mL-1。结论可吸收无菌壳聚糖海绵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CLA)与头孢呋辛(CEFU)联合应用对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内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和棋盘法分别测定CLA、CEFU单用及联用时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联合指数(FIC);建立小鼠股部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并且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CLA与CEFU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内PAE。结果:CLA、CEFU单用及联用均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一定的PAE;两者联用的PAE长于单用时的PAE,呈浓度依赖性,联用后对肺炎链球菌体内PAE表现为相加或无关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PAE表现为无关作用。结论:CLA与CEFU联用能延长CLA、CEFU单用时的PAE。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金蒿抗流感滴丸的抗病毒、抑菌及抗炎作用。方法 CPE法观察体外抗病毒作用;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体内抗病毒的作用;分别用二倍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观察体外抑菌作用;建立小鼠细菌感染模型,考察体内抗菌作用;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冰醋酸致小鼠腹腔炎性渗出模型,观察抗炎作用。结果金蒿抗流感滴丸在体外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的IC50分别为118.9和136.2μg.mL-1,SI分别为6.4和5.6;以0.1和0.2g.kg-1剂量口服可延长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模型的存活时间,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8.6%和30.0%;降低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分别为39.4%和50.0%;明显抑制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值,抑制率分别为19.3%和27.9%;金蒿抗流感滴丸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MIC分别为3.13和6.25mg.mL-1,MBC分别为6.25和12.50mg.mL-1;以0.1和0.2g.kg-1剂量口服可降低金葡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金蒿抗流感滴丸0.05,0.1和0.2g.kg-1剂量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及冰醋酸引起的腹腔炎性渗出。结论金蒿抗流感滴丸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抑菌及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敬华  马筱玲  刘励军  姚辉华 《江苏医药》2006,32(12):1142-1144
目的 了解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h-VRSA)对万古霉素的抗生素后效应(PAE)等药代动力学特点,探讨h-VRSA的存在,对万古霉素的杀菌活性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影响。方法 分别检测ATCC29213和h-VRSA(原代培养)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段PAE。结果 ATCC29213的MIC和MBC分别为1μg/ml和16μg/ml,h-VRSA(原代)的MIC和MBC分别为2μg/ml和64μg/ml;两者PAE分别为0.9h和2.2h、结论 与ATCC 29213不同,hVRSA的PAE明显延长;MIC为2μg/ml的h-VRSA其MBC可以达到6μg/ml.已经高于万古霉素的有效血药浓度峰值(20~40)μg/ml;提示单独使用万古霉素已经不能完清清除h-VRSA.  相似文献   

10.
太子参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太子参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雄性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90 mg.kg-1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太子参多糖按0.375、0.75、1.5 g.kg-1三种剂量给药,测定了糖尿病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肝糖原含量以及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的脏体指数。结果太子参多糖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增加体重,增加肝糖原含量,增加脾脏和胸腺指数。结论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西藤茶总黄酮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藤茶总黄酮(TF)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或环磷酰胺(CTX)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药物组给予不同剂量的TF(200,100和50mg·kg^-1),并设空白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以5,10μg·mL^-1刀豆蛋白(ConA)刺激脾淋巴细胞,以MTT法测定其增殖功能;以MTT法和廓清率测定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和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结果:TF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和单核细胞廓清率。当ConA浓度为10μg·mL^-1时,200mg·kg^-1和100mg·kg^-1 TF能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当ConA浓度为5μg·mL^-1时,200mg·kg^-1 TF能显著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结论:TF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1,2,3-三磷酸肌醇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2,3-三磷酸肌醇[Ins(1,2,3)P3]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用小麦麸皮植酸酶部分水解植酸,水解产物经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0.05~0.7mol·L^-1盐酸梯度洗脱分离得到Ins(1,2,3)P3。将四氧嘧啶导致的糖尿病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天分别ip生理盐水、10、50、100mg·kg^-1·d^-1的Ins(1,2,3)P3钠盐、盐酸苯乙双胍70mg·kg^-1·d^-1连续注射12d,末次空腹眼眶取血测血糖。结果Ins(1,2,3)P3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在浓度为50mg·kg^-1·d^-1与100mg·kg^-1·d^-1剂量时,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Ins(1,2,3)P3可提高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及正常小鼠的胸腺与脾脏指数,抵抗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胸腺、胰腺萎缩。结论Ins(1,2,3)P3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3.
要林青  张鑫  芮晓铜  金永新 《中国药房》2010,(27):2514-2516
目的:研究固本养血口服液对环磷酰胺(CTX)致小鼠免疫和造血系统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CTX腹腔注射(50mg·kg-1)复制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固本养血口服液,以贞芪扶正胶囊作对照,分别进行外周血细胞、免疫器官质量、血清溶血素的测定。结果:87.3g·kg-1剂量的固本养血口服液能够提高CTX致免疫抑制小鼠的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中性粒细胞(N)、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26.3g·kg-1剂量的固本养血口服液能提高CTX模型小鼠的WBC、N、Hb、RBC、PLT、脾脏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7.96g·kg-1剂量的固本养血口服液能提高CTX模型小鼠的WBC、N、血清溶血素水平。结论:固本养血口服液能够增强CTX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对CTX所致造血功能低下有显著促进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气虚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42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3组:黄芪多糖高剂量组(高糖组)、低剂量组(低糖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4只。采用力竭游泳法和控制摄食法建立气虚小鼠模型,造模过程中,高糖组、低糖组、空白对照组分别每天2次给予黄芪多糖0.4 mg/10 g、0.2 mg/10 g及蒸馏水0.5 ml/10 g灌胃。1周后测定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率、胸腺指数、脾指数。结果高糖组的吞噬率为(96.00±0.19)%,胸腺指数为(1.89±0.16)mg/g,脾指数为(4.83±0.63)mg/g;低糖组的吞噬率为(91.00±0.30)%,胸腺指数为(1.64±0.37)mg/g,脾指数为(4.32±0.77)mg/g;对照组吞噬率为(45.00±0.26)%,胸腺指数为(1.57±0.34)mg/g,脾指数为(4.17±0.43)mg/g。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与低糖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率、胸腺指数及脾指数显著增高(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增强气虚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胸腺和脾脏的恢复,改善气虚小鼠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蒋艳  姜孝新 《肿瘤药学》2011,(4):391-394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小鼠Hca-F肝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小鼠Hca-F肝癌模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连续10d。称重检测枸杞多糖对肿瘤生长、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影响;采用MTT法、ELISA法分析枸杞多糖对荷瘤小鼠脾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细胞因子分泌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枸杞多糖对小鼠实体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枸杞多糖40mg·kg^-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枸杞多糖40mg·kg^-1即可明显促进IL-2的产生,降低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枸杞多糖对Hca-F肝癌小鼠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提高荷瘤小鼠细胞和分子免疫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万古霉素谷浓度为10~20μg·mL-1的给药设计方案。方法 采用Matxke方法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以目标谷浓度为10~20μg·mL-1,利用药物动力学参数设计给药方案,比较预测谷浓度与实际谷浓度的差别并计算AUC0~24/MIC。结果43例患者的预测谷浓度为(15.25±1.60)μg·mL-1,实际谷浓度为(14.47±2.46)μg·mL-1,预测谷浓度的ME为0.78μg·mL-1(95%CI:0.13~1.42),MAE为1.57μg·mL-1(95%CI:1.09~2.06),RMAE为2.21μg·mL-1(95%CI:1.41~2.79)。预测谷浓度与实际谷浓度具有相关性(P<0.001,r=0.535);43例患者中有41例(95.35%)患者的实际谷浓度在10~20μg·mL-1。患者实际日剂量明显高于说明书推荐剂量(P<0.001)。当MIC≤1μg·mL-1时,43例患者中有42例(97.67%)患者的AUC0~24/MIC均可>4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给药方案可以满足谷浓度为10~20μg·mL-1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屏  朱立勤  石屹崴  李宏  娄建石 《中国药房》2010,(30):2820-2822
目的:比较肝移植患者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体内维库溴铵药动学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5月我院器官移植中心的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试验组)和普通外科的接受腹部手术(ASA1~2级)患者(对照组)各12例进行研究。2组均于术前30min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mg、地西泮10mg。全麻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1、异丙酚2mg·kg-1、芬太尼5μg·kg-1和维库溴铵0.15mg·kg-1,维库溴铵追加剂量为0.1mg·kg-1。以肌松监测仪监测患者肌松状况。当肌颤搐恢复至20%为追加肌松药时间点。对照组、试验组旧肝期、试验组新肝期分别于首次给药前及给药后2、5、30min时采集血样,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旧肝期、试验组新肝期维库溴铵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1286.3±306.0)、(2317.9±899.7)、(1974.7±282.7)μg·min·mL-1,V(d378.7±19.8)、(308.9±15.1)、(323.7±9.2)mL·kg-1,t1/2(β69.7±34.5)、(49.2±102.0)、(25.4±6.5)min,CLs(1.22±0.25)、(0.79±0.43)、(0.78±0.15)mL·kg-1·min-1。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术中使用维库溴铵一定时间后体内药量较高,药物在体内清除较慢,重复给药时间间隔长。试验组旧肝期较对照组维库溴铵起效减慢,作用时间延长,而移植入新的肝脏后,起效时间较旧肝期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18.
鲜铁皮石斛提取物抗Lewis肺癌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考察鲜铁皮石斛生物碱、多糖提取物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Lewis肺癌实体瘤小鼠模型,将80只实体瘤模型小鼠均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鲜铁皮石斛生物碱提取物高、中、低剂量(20,10,5g·kg^-1)组、鲜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物高、中、低剂量(20,10,5g·kg^-1)组。除CTX组在开始给药后第3,6,9天腹腔注射CTX(40mg·kg^-1)外,其余各组连续给药20d。观察鲜铁皮石斛生物碱、多糖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瘤重、脾脏指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鲜铁皮石斛生物碱、多糖各剂量组的瘤体重量均低于模型组,多糖高剂量组,生物碱高、中剂量组抑制瘤重效果显著(P<0.05);鲜铁皮石斛生物碱、多糖各剂量组的脾脏重量、脾脏指数均高于模型组,多糖高、中剂量组效果最好(P<0.05);不同剂量生物碱和多糖组均能提高TNF-α、IL-2水平,生物碱高剂量组,多糖高、中剂量组提高效果显著(P<0.05)。结论鲜铁皮石斛生物碱、多糖提取物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脾脏指数,调节血清中TNF-α、IL-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昼夜节律对丙泊酚麻醉深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昼夜节律对丙泊酚全麻诱导时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白天组(8:00~12:00)和夜间组(22:00~2:00)全麻手术患者各30例,年龄20~45岁,ASAI级,无睡眠障碍。丙泊酚靶控效应室浓度自1.0μg·mL1开始,每次增加0.5μg·mL1直至3.0μg·mL1。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1、芬太尼5μg·kg1、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1,3min后行气管插。依次记录靶控输注前(T0)及各效应室浓度平衡2min后(T1:1.0μg·mL1、T2:1.5μg·mL1、T3:2.0·mL-1、T4:2.5μg·mL1、T5:3.0μg·mL1)及插管前(T6)各时点的BIS值、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 夜间组患者在T3、T4、T5、T6时其BIS值明显低于白天组患者(P〈0.05)。在诱导期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随麻醉的加深而降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昼夜节律对丙泊酚麻醉深度有明显的影响,相同效应室浓度下夜间镇静程度比白天深。  相似文献   

20.
朴春梅  ;杨辉  ;周远大 《中国药房》2009,(25):1949-1950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GSH)于犬静脉注射后其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取Beagle犬12只静脉注射40mg·kg-1后于不同时间取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GSH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静脉注射GSH后在犬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t1/2β、V(c)、CL(s)、AUC0~t分别为(2.32±1.26)min、(16.03±6.58)min、(1.13±0.54)L·kg-1、(0.080±0.027)L·min-1和(546.69±189.45)μg·h·mL-1。结论:GSH静脉注射后在犬血液循环中滞留时间较短,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