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供肾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行腹腔镜供肾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各20例;D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8 μg/kg(15 min输注完),然后以0.8 μg/(kg·h)持续静注;C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生理盐水.于麻醉前15 min(To)、插管改变体位后5 min(T1)、气腹后30 min(T2)、气腹后60min(T3)、气腹后120 min(T4)、术毕(T5)6个时间点分别检测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排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结果 T0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CO、CI、SV、SVI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T3、T4时C组CO、CI、SV、SVI与T1时比较均明显增高(P均<0.05),T5时回落至T1水平.与T0时比较,T2、T3、T4时C组MAP及HR明显升高,而D组轻度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丙泊酚每小时使用量为(5.6 ±0.63) mg/kg,D组为(4.2±0.54) mg/kg,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腹腔镜供肾切除术时,在满足手术要求的相同镇静水平下,可增加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亲体肝移植患者术中再灌注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择期成人亲体肝移植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8)和乌司他丁组(U组,n=18)。分别于切皮前、新肝期3min、30min和术毕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再灌注综合征(PRS)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U组新肝期3min至术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排量(CO)升高(<0.05或0.01);U组PRS发生率42%明显低于C组61%(<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亲体肝移植患者新肝期心排量和平均动脉压的急剧下降,对PRS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成人活体肝移植术中使用凝血弹性图进行凝血功能监测,探讨手术各阶段凝血紊乱的诱因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33例行活体肝移植手术患者,于手术开始时(T_1)、无肝期再灌注前5min(T_2)、新肝期再灌注后5min(T_3)及再灌注后60min(T_4)进行肝素酶修正及自然全血凝血弹性图检测。结果 T_1及T_2肝素酶修正组与自然全血组凝血弹性图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自然全血组与肝素酶修正组数据均显示低凝状态且肝素或肝素样物质为主要原因。T_4后肝素造成的凝血异常逐步改善,但较之T_1仍处于低凝状态。结论凝血弹性图对凝血状况的连续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判断活体肝移植术中不同阶段凝血异常的原因,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并可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液保护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38例患者接受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采取减少出血和凝血功能保护等血液保护措施,分别统计切肝期、无肝期及新肝期(简称“三期”)的液体出入量及成分输血;经中心静脉采血,分别测定诱导后、切肝期1h、无肝期15min、新肝期1h时肌酐(Cr)、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测量中心静脉压及Sonoclot数据。结果患者术中输全血总量为(816±86.3)ml,输红细胞总量为(962±55.3)ml,有2例未输血;切肝期、无肝期及新肝期均维持一定尿量;三期的中心静脉压均比诱导后低(P<0.05),而血红蛋白及白蛋白与诱导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在新肝期明显升高(P<0.05);Sonoclot指标中,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在切肝期、无肝期及新肝期均延长(P<0.05),无肝期及新肝期Clot率下降,血小板功能减退(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的血液保护应采取综合措施,切肝期应行凝血功能保护,无肝期应补充凝血成分,而新肝期在补充凝血成分的同时须注意尽早恢复新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连续脉搏血红蛋白监测技术在肝移植麻醉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病例90例,其中男78例,女12例,ASAⅡ~Ⅲ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或C级,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年龄42~63岁,体重48~92kg。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监测组50例,术中使用Masimo Rainbow SET监测脉搏血红蛋白(SpHb);对照组为40例,仅采用常规监测。分析两组术中红细胞、血浆、晶体液和胶体液的输入量,及术后拔管和I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和肺水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监测组晶体液、胶体液输入量及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0.05),红细胞和血浆的输入量无明显差别(>0.05);术后心肌缺血、肺水肿发生率降低(<0.05)。结论连续脉搏血红蛋白监测技术对于肝移植术中液体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可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6岁,体重86k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年。入院前7dB超检查发现肝内占位病变,甲胎蛋白(AFP)500ng/ml。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拟行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7.
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创伤大并且对机体内环境干扰明显,术中常出现严重的全身电解质和酸碱紊乱,但对于无肝期前后,阻断门静脉期间,对阻断远端门静脉内暂时不参与循环的血液中血气和酸碱电解质的状态尚缺乏了解。本研究拟通过对比肝移植术患者无肝期末上腔静脉和门静脉血酸碱及电解质变化,以了解新肝开放时,门静脉血再灌注对全身酸碱及电解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5岁,因"无尿5年余"入院,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高血压病3级、肾性贫血、2型糖尿病",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肾移植术.目前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左前臂动静脉瘘透析):每周规律透析3次,每次超滤2500~3500mL,SCr水平600~800μmol/L.应用门冬胰岛素(餐前12~18 IU/次)+口服阿卡波糖控制血糖,空腹血糖6~7 mmol/L.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倍他乐克控制血压,血压维持在140~160/80~100 mmHg.术前心脏超声报告:二、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 58%.多导联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心动过速,HR 95次/分.心肌酶无异常,脑钠肽241 pg/mL.自患病以来,未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未见与透析相关的显著低血压或低血容量性休克,无哮喘、支气管炎等其他心肺部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无其他手术史,术前心功能Ⅰ级.患者于手术前1d行透析治疗,超滤量3000mL,透析后未出现不适.供肾者系患者配偶,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无特殊用药史.供肾切取过程中无明显低血压,热缺血时间2 min,冷缺血时间3h,使用UW液灌注,供肾修整过程顺利.  相似文献   
9.
选择2004-01/06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麻醉科行肝原位移植术的患者38例,均知情同意。患者在全麻下行经典非转流肝原位移植术,分别在切皮时、无肝期20min、新肝期1h、术后24,48,72h6个时间点由中心静脉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变化。新肝期1h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含量、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活性比切皮时增高(P<0.05),术后24,48,72h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活性比切皮时增高(P<0.05 ̄0.01);而术后24,48,72h的肌钙蛋白Ⅰ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心肌损伤的评价指标肌钙蛋白Ⅰ的变化说明再灌注期存在一过性心肌细胞损伤,术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仍增高可能由肠道缺氧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行活体肝移植手术的182例胆道闭锁患儿中,90例采用TIVA(A组),92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B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0.15 mg/kg、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1~0.4 mg/kg和顺阿曲库铵0.15~0.20 mg/kg.麻醉维持:A组持续输注丙泊酚9?15 mg·kg1·h1;B组吸入1.2%?2.3%七氟烷.两组均间断追加芬太尼1?3 μg/kg,持续泵入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2 mg·kg-1·h-1和雷米芬太尼0.1~0.2μg·kg1·min-1.术后30 min、4 h和8h采用儿童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评估谵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5 d内谵妄发生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后30 min PAED评分减少[(8.5±2.1)分vs.(10.5±2.4)分](P<0.05),且术后1、5 d内谵妄发生率降低(15.56%vs.23.91%、28.89%vs.38.04%)(P<0.05).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TIVA可显著减少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术后谵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