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王轶敏  马长捷 《广东化工》2011,38(12):170-172
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为依据,具体阐述了化工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方式和过程。通过企业调研及专家研讨会的方式,根据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定位,归纳出岗位工作任务12项,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化工生产过程重构12个行动领域(即典型工作任务),并转化成13个学习领域课程,做为职业技能课程,以此为核心,确定课程体系框架的另两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从而构建完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精细化工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入手,依据工作过程导向和CEB理论系统分析了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岗位职业技能结构,并从优化课程设置、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该专项技能的培养途径与成效。  相似文献   

3.
何晓春 《广州化工》2013,(22):187-188,201
以江苏省"中高职3+2分段培养"项目立项为契机,构建了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结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岗位适应训练四个部分,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纳入到课程体系,旨在为化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摘课题组成员通过对山东省医疗器械行业的生产现状及岗位情况调研,剖析生产岗位的工作任务,对专业岗位能力、知识、素质的要求进行分析归纳,优化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使其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提高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综合素质,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及未来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蔡凤  解彦刚 《广东化工》2013,(22):181-182
以江苏省“中高职3+2分段培养”项目立项为契机,构建了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结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岗位适应训练四个部分,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纳入到课程体系,旨在为化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工程认证是以考察毕业生对专业培养计划的达成度为核心的质量认证。本文依据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技术中心、工程部、生产部、质量管理部等部门所对应的工作职责、所需知识、技能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界定。结合本校的办学经验,提出了以医药行业技术中心、工程部、生产部和质量管理部等岗位所需知识构建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和行业岗位对应,从而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药物化学作为药学类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面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如研发、生产、检验、流通到应用等岗位,教学中针对性地将药品安全事件融入到药物化学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树立药品安全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精神,促进社会用药安全和大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王春晓  黎春怡  张燕 《广东化工》2013,(15):230-231,226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指挥棒,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进器,对职业院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阐述了技能大赛对专业课程开发、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编排、职业化适用性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起到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晓琨 《广州化工》2013,(23):172-173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是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来实现的。本文详细阐述了《化工设备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得出改传统的教学方法为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化工设备基础》课程教学中,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在确定中高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专业岗位群以及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将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和专业技能课程四个模块,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确定中高职相应课程的内容,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纳入到课程体系,使得专业的教学重点、课程内容、能力结构实现有机衔接和贯通,为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盛凤军 《广东化工》2014,(14):259-260
根据国家职业技术的分类及学生就业所需相关资格证书的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知识内容与能力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形成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学历教育相互渗透的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对中职《化工原理》课程"双证融通"教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课程完整的职业工种体系与等级,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与职业标准衔接的课程教学项目。  相似文献   

12.
吴志敏  张丽 《广东化工》2010,37(6):208-209
以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零距离对接"为目标,以职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着眼点,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方法进行水污染控制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的开发。开发过程中以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将各个学习情境所涉及的内容细分成具体的技能和任务,依据行动导向来组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田修营  文瑾 《广州化工》2013,(20):191-192
当前,毕业生基数大,岗位少,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材料类《热工基础》课程,复杂难懂。就业新形势以及课程的复杂性,迫使我们这样一所地方性的高等院校对实用性课程《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我们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将《热工基础》课程与企业岗前技能培训相结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石油化工行业人才培训需求,融合操作员培训仿真系统、缩小冷模物理仿真技术和半实物仿真技术,我校建设了炼油化工虚拟工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方案:采用"岗位培训+车间教学"的模式组织开展生产实习,使学生在增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体会企业环境和生产管理过程,锻炼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5.
随著资讯科技的进步,网际网路的发展,已逐渐改变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使得线上课程地图的建置实行变得可行。且在高等教育系所评鉴项目中也将发展课程地图列为重要指标,可见课程地图发展的重要性。常见的课程地图主要以年级、类别、阶段、结合课程与职涯、学习领域或等级等几个类型来呈现;但不管以何种方式呈现,现有的课程地图大多以“学校本位”、“系科、教师本位”来发展。学生若以此课程地图学习,则容易陷于选课迷失当中;造成学习成就与实际就业需求将会有所落差,无法真正符合业界、就业的需要。但研究型与教学型大学的课程地图发展是无法一概而论的,若是以就业为导向之大学则不太适合以此方式来发展课程地图。 本研究建构一套符合“教学实用型”定位的大学课程地图模式,以“学生本位”、“业界所需”为出发点,制定学生毕业后未来就业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以规划系科相关课程,并以学生学习的成效(绩)、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等资讯回馈,作为适时调整修订课程规划、学生学习之参考依据。学生于大学修课期间,即能很简单、清楚地了解未来将从事的职涯进路、需取得的专业证照或继续升学研究所等所需修习之相关课程,并适时地加以检验、预测及修正,使学生得以”适性化学习”,真正培养业界所需核心能力之专业人才,达成“毕业即可就业,就业即可上手”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独立学院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要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需要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开展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技术技能培训,并建立仿真实训、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的三模块式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7.
王祥 《广东化工》2014,(2):144-145
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必然。项目课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为依据,以具体的工作任务(或一项完整的服务)为载体,着眼于学习者职业生涯发展,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研究开发有效、高效的项目课程,促进教与学的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