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烧伤创面的体液丢失对于烧伤病人的休克、感染、康复以及全身代谢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减少创面体液的丢失,是治疗烧伤病人的重要一环。本实验目的主要是观察T41型人工皮,对烧伤面渗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休克期即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体液渗出期,此期大量体液渗人组织间隙和渗出到创面,从而使循环血容量减少,造成严重休克。伴随皮肤损伤的烧伤休克治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护理也有其特殊重要性,往往因护理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现将10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于烧伤创面皮肤的保护功能遭到破坏,早期大量的体液外渗,导致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直接接触病人创面渗出液——体液,增加了某些传染病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传染的机会。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烧伤病人过程中做好接触创面渗出液时的自我防护。现将我科3年来收治236例烧伤病人的防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烧伤所致的休克是烧伤早期主要并发症与死亡原因之一,严重烧伤体液渗出期的治疗是以后治疗的基础,目前尚无减少体液渗出的确切办法。因此,补液仍是当前治疗烧伤的主要措施。补液非病因疗法,只是维持组织的血循环灌注,有益于机体自身代偿和血管通透性改变。Arturson动物实验表明烧伤后烧伤部位的血管通透性可立即发生改变,烧伤超过体表面积30~40%时,则周身血管的通渗性均增加。临床观察表明,由于上述的改变,造成血浆蛋白的丢失,在该处  相似文献   

5.
严重烧伤休克期输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伤休克是严重烧伤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伤后48小时之内的休克期,不仅发展快会危及生命,而且缺氧对机体的损害大,甚至影响到后续治疗,关系到抢救的成败。烧伤休克是属于体液渗出所致的渐进性血容量减少造成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休克期输液就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烧伤休克期补液疗法和切痂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运严  梁自乾 《广西医学》2004,26(8):1152-1155
烧伤休克是严重烧伤后早期出现并影响病情发展与救治后果的全身性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征,也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对于烧伤休克期的补液疗法和切痂治疗,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 补液疗法体液渗出既是烧伤休克的主要发病原因,也是机体烧伤后的主要病理性变化。对体液渗出尚无有效的对抗治疗方法,故及时正确地补液是防治休克的有效措施。1 1 补液公式 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数种计算输液量的公式,其基本原理大致相同,对烧伤休克的治疗起了积极的作用。(1)Evans公式:是美国E…  相似文献   

7.
徐刚  房辉 《医学综述》1996,2(9):460-462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在和平时期电力、煤气、化学、火焰等致伤原因居多,在战争时期燃烧性及放射性武器等造成烧伤患者更多。因此,目前各国对烧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都总结出大量的科研资料,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尤其较大面积烧伤特别是深度烧伤,不仅损伤皮肤和肌肉,而且会影响到患者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本文仅就国内外文献中有关烧伤休克治疗,主要以休克期补液问题和体液渗出与胶渗压的关系等做一简要综述。1 烧伤休克期血管壁通透性改变与体液渗出1.1 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与通透性 血管内皮细胞是血液——组织的屏障,具有许…  相似文献   

8.
徐保东 《中原医刊》2003,30(21):25-26
婴幼儿烧伤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 ,是常见的外科损伤。它是伤在体表 ,反应在全身的疾病。伤后 ,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造成体液丢失和有效血循环量减少 ,各组织脏器灌注不足 ,加剧了全身病理生理改变。轻者 ,造成身心痛苦 ,重者危及生命。因此 ,对婴幼儿烧伤休克的治疗必须充分重视。现将本院近 5年来收治的婴幼儿烧伤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自 1997年 8月~ 2 0 0 2年 8月我院共收治婴幼儿烧伤 10 5例 ,占同期住院烧伤病人的 3 4 3 % ,占同期小儿烧伤病人的66 5 %。其中 ,发生休克者 43人 ,占同期住院烧伤婴幼儿的40 95 %。入院…  相似文献   

9.
根据烧伤的临床发展规律,可将烧伤病程分为三期,即液体渗出期、感染期、修复期与康复期。渗出期和感染期抢救生命是第一位。修复期以创面处理最重要。而康复期护理对患者完全康复和成功回归社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文献报道:大面积烧伤病人出现心理障碍者达100%,有30%~40%的病人明确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淡漠、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烦躁、寂寞是大面积烧伤病人常见的心理特点。这种焦虑抑郁心理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因此,康复期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烧伤病人由于皮肤的破坏,失去了控制水分蒸发的屏障,故烧伤后体液渗出快,易发生休克,急需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且烧伤后病人穿刺部位受限,只能选择暴露良好的有限血管,这在客观上要求不能多次穿刺,以免损伤血管,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随着静脉留置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在烧伤病人治疗中的优点越来越显现出来。本调查旨在了解烧伤病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后的需求与感受,以便使烧伤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使静脉留置技术在烧伤护理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往多数学者认为烧伤休克期主要以渗出、水肿为主,此时发生全身感染机会极少。休克期过后进入“回吸收期”,创面水肿逐渐被“回吸收”,不少渗出的体液被吸收回血循环中,很易带入细菌和毒素引起全身感染。因而休克期一般仅为预防性少量应用抗生素[1],待休克期过后...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救治特重烧伤病人过程中,补充体液是关键环节。补液适量,可使病人平稳渡过休克期,给以后病人手术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烧伤病人补液公式很多,但经我院十多年临床应用,都发现一些不足,例如:  相似文献   

13.
危重烧伤病人救治的第一道难关是休克关,因为伤后48小时内大量血浆成分外渗,兼有血细胞的破坏,极易产生低血容性休克。烧伤休克是危重烧伤病人最常见的并发证之一,多发生在伤后48小时之内的休克期,不仅发展快会危及生命,而且缺氧对机体的损害大,甚至影响到后续治疗,关系到抢救的成败。烧伤休克是属于体液渗出所致的渐进性血容量减少造成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休克期输液就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重度烧伤是广泛的生理屏障损害,早期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其他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全身生理和病理变化;继发休克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选择一种直接、有效阻止烧伤休克期的用药十分重要。2002年1月-2008年9月,我科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中、重度烧伤休克期的患者6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彭云  粱茶  谭文源 《微创医学》2001,20(4):431-433
目的研究烧伤病人各期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及对临床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分期抽血测定烧伤组病人血浆NO浓度,与正常人组对照,并记录烧伤各期中创面及临床合并症情况。结果烧伤组病人血NO浓度于渗出期、愈合期及疤痕增生期明显升高(P<0.01),而烧伤感染期及溶痂期较低(P<0.05),临床合并症于后者为多见。结论烧伤病人血浆NO浓度随烧伤病程而变化,而且与烧伤合并症如休克,消化道出血、感染、创面愈合、疤痕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休克是一个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渐进性病理生理过程,组织细胞缺氧是休克的本质~([1])。严重烧伤后48 h内为急性渗出期,体液丢失兼有血细胞破坏,极易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被称为休克期。患者烧伤总面积超过15%TBSA就有发生休克的危险~([2])。烧伤休克、缺血缺氧是严重烧伤难以避免并导致组织器官早期损害的关键问题之一~([3]),直接影响着严重烧伤患者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烧伤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花 《安徽医学》2011,32(11):1915-1916
目的探讨婴幼儿烧伤后发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322例婴幼儿烧伤,总结婴幼儿烧伤发热的原因,以及针对婴幼儿烧伤发热原因采用针对性的降温措施及其疗效。结果 322例婴幼儿烧伤发热原因有创面感染及脓毒症、肺部感染、换药热、渗出液的吸收、水电解质紊乱、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通过采用加强创面处理、饮食护理、降温和消除环境影响等方法控制发热,322例均无因发热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对婴幼儿烧伤发热时进行及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严重烧伤病人的临床救治工作所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就是休克.烧伤休克是由于体液渗出所致的渐进性血容量减少所致,这种减少有一个时间过程,随烧伤面积、深度和机体状况不同而有长短,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1h就有发生休克的可能.因此烧伤后及时快速补液,就成为防治休克的最主要措施.近年来随着休克复苏水平的提高,休克的发生率日趋降低,直接死于休克者显著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休克问题已经解决.烧伤后48h之内为休克期,休克期复苏不良,则低灌注给组织造成缺血乏氧,各脏器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至感染期出现内脏并发症的机率就显著增加,甚至发展为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而危及伤病员生命.因此,休克复苏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烧伤全程治疗的转归.  相似文献   

19.
1980年1月~1987年2月我科收治连锅炕所致小儿烧伤152例,占同时期小儿烧伤的80.8%,占同时期住院烧伤病人的31.6%。小儿烧伤发病中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占61.5%。本文分析了延边地区连锅炕所致小儿烧伤病因和预防。连锅炕所致小儿烧伤发病率高、伤情重、治疗所需费用多,晚期疤痕挛缩严重影响发育甚至致残,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要力争“防患于未然”,把连锅炕彻底改造。作者提出了连锅炕的改造方法以及一旦发生烧伤时的现场急救和早期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特大面积瓦斯烧伤病人 ,烧伤后局部组织坏死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通透性增高 ,体液外渗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早期抢救治疗的关键是快速扩容 ,补足血容量。近年来 ,我院对特大面积瓦斯爆炸烧伤病人的补液问题采取浅静脉穿刺进行 ,均能顺利完成每日治疗输液量 ,较好地配合了救治工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994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特大面积瓦斯爆炸烧伤病人 34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8~ 4 8岁 ,烧伤面积 80 %~ 95 % ,烧伤部位为头、面、颈、躯干、四肢 ,烧伤后入院时间 1~ 6 h,病人休克期 2 4 h输液量最多 10 2 5 0 m l,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