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职工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4月—2014年4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心血管内科38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医院感染率为7.2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4.29%。共分离3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63%,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7.26%和2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抗酸药物的应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和心功能分级是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应增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10.1%,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占首位;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 d,合并基础疾病、心功能差、侵入性操作等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感染组病死率高于非感染组.结论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预后较差;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避免高危因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变量上的差异。结果 2 30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7例,感染率为5.0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71例次,占60.68%);共分离病原菌90株,革兰阴性菌65株(占72.22%),革兰阳性菌20株(占22.22%),真菌5株(占5.56%)。单因素检验7个变量是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血管内科的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心功能分级、血浆清蛋白水平、侵入性操作。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对高龄、住院时间长患者密切关注,及时纠正心力衰竭,积极治疗合并症,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4.
326例心血管疾病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以及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出院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8%,感染部位下呼吸道157例次占48.16%、上呼吸道66例次占20.25%、泌尿道40例次数占12.27%、胃肠道感染33例次数占10.12%、皮肤软组织18例次数占5.52%。结论心血管内科肺部感染是心力衰竭加重的常见诱因之一;必须加强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注意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年1-12月心血管内科1343例住院患者在前瞻性监测的同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例次60例,例次感染率为4.47%;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56.67%);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各占37.78%;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高度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最敏感;真菌对测试的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结论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药敏提示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较严重,革兰阴性杆菌对多数药物敏感,真菌对所有测试的抗真菌药物均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特征与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2008-2009年住院患者33 09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692例,平均感染率为2.10%,其中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率最高,为2 5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0.17%,感染病例年龄〉60岁的占55.63%.病原菌分离92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8 48%,革兰阳性球菌占23.91%,真菌占7.61%.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本身因素、疾病因素、年龄及医院的环境、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为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2782例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及病原菌分布.结果 共3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2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1.43%、上呼吸道感染占20.00%、胃肠道占14.29%、泌尿道占8.57%和口腔感染占5.71%;共检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株占19.51%、革兰阴性菌23株占56.10%、真菌10株占24.39%.结论 掌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部位及其病原菌分布以及易感因素,提出针对性地治疗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现状和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取前瞻性及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09年870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30 209例住院患者中有87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9%,感染科室以内科、儿科为主,分别为5.5%和2.5%;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上呼吸道占32.3%,下呼吸道占36.4%;第一、四季度感染率最高,分别为3.2%和3.5%。结论强化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各种医院感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骨科专科医院骨内科患者的感染情况,为预防及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12月骨内科收治的508例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50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4例,感染率为14.5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46例,占62.16%,其次为骨牵引针道感染13例占17.57%,泌尿系感染12例占16.22%;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骨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在临床工作中要强化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及感染知识的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探视制度为降低骨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495例心血管病患者发生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等资料。结果 495例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9例,感染率为11.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2.7%,其余依次为泌尿道、胃肠道、皮肤、血液,分别占15.3%、10.2%、8.5%、3.4%;检出6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7%,革兰阳性菌占30.3%,单因素分析,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心功能分级、病程、侵入操作和合并基础疾病呈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住院时间、心功能分级和侵入操作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