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空调是新时期人们赖以生活的重要家用电器,不仅仅是在家中使用,空调几乎普遍到了所有人们出入的地方,但是关于空调电能消耗的问题也吸引着大家的视线。据有关资料统计,空调系统用电量是城镇居民用电量中最多的一项指标,空调行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有必要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在保证空调制冷效果的同时,研究提高空调制冷系统效率的方法,降低空调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相似文献   

2.
空调是新时期人们赖以生活的重要家用电器,不仅仅是在家中使用,空调几乎普遍到了所有人们出入的地方,但是关于空调电能消耗的问题也吸引着大家的视线。据有关资料统计,空调系统用电量是城镇居民用电量中最多的一项指标,空调行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有必要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在保证空调制冷效果的同时,研究影响其制冷的因素,降低空调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对空调制冷系统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健康空调的含义并提出了健康空调的新要求,简述了我国健康空调的研发历史及现状;针对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分析了应用于健康空调的健康因素和健康技术以及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作用;探讨了如何选择健康空调,指出了健康空调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空调是毛麻生产工艺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与产质量原材料消耗劳动生产率生产效率关系密切。82年我们制订了《上海毛麻空调技术管理规则》和《上海毛麻空调技改规划》,以期改善毛麻空调面貌,其首要目标是实现夏季30℃,并稳定车间温湿度,满是生产工艺要求,同时狠抓空调节能,82年空调能耗占生产综合能耗9.53%,比棉纺高,其原因是空调能耗结构不合理,采暖占空调综合能耗2/3,空调和制冷只占1/3,其次是设备陈旧,管理不善。由于以上特点,制订了行业空调工作方针:压缩采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从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节能设计、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设计、空调风系统的节能设计以及空调冷热源的节能选择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分析了我国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工程机械用空调的原理分析及使用条件等因素,提出了提升工程机械空调质量及故障排除的要素,对提高工程机械空调工作稳定性,迅速排除工程机械空调故障,对改善工程机械空调工作状况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方园 《丝绸》1994,(12):40-43
纺织行业中空调设备数量众多,设施较为陈旧,管理水平不高,普遍存在能耗过大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空调厂房及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空调方式的选择,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控制及空调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空调,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家庭,尤其到了炎热的夏季,在用电高峰期家家都启动空调,家中的用电安全隐患就大大增加了。因此如何选用一个保护性能优良的空调插座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标注“空调专用插座”或“空调专用插孔”的插座、转换器产品。这一类产品对一般家庭无法使用,它针对的是输入功率超过2500W的大功率空调,像柜式空调等。那么怎样选择家用空调和大功率的空调插座呢?  相似文献   

9.
医院作为较为特殊的场所,其空调系统设计时与一般建筑的空调设计系统存在差别。医院空调系统不仅要具备控温功能,同时还要具备空气净化能力,能够有效的防止病菌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因此在医院空调系统时,需要将净化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确保获得较好的效果。文章从医院净化空调系统设计时的空调分区入手,分析了合理选择空调方式,并进一步对医院净化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探讨洛瓦全自动空调系统在纺织厂的应用。分别介绍了洛瓦全自动空调系统的系统组成、空调参数设置、控制原理,空调室和洗涤室的布置,以及系统冷源水和回水使用设计情况。对2014年~2016年该厂使用的洛瓦自动空调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指出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洛瓦自动空调系统具有节能效果好,控制精度高,反应速度快,气流组织稳定,用工少,操作维护保养方便等优势。空调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是纺织企业空调改造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详细探讨了纺织空调系统的几项节能设计措施,主要包括:车间设计计算温度取值、冷负荷计算、冷热源和空调设备的选用、风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车间温湿度调控等,以期达到合理使用能源,并供专业人员在纺织空调工程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蒸发冷却/辐射吊顶供冷房间的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蒸发冷却/辐射吊顶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蒸发冷却/辐射吊顶系统供冷时,房间外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随其表面材料发射系数的变化情况,指出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材料的发射系数是影响蒸发冷却/辐射吊顶空调房间节能性的重要因素.以西安地区某一高档办公室为例,分析了室内空气温度分别为24℃和26℃时,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随发射系数ε的关系;得出当外围护结构内表面发射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蒸发冷却/辐射吊顶空调系统要比传统空调系统节能,并且热舒适性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恒温恒湿调节箱内的气流分布,验证不同规格卷烟样品在调节箱内的调节效果。  方法  改变在恒温恒湿调节箱内卷烟样品的数量、堆积方式和摆放位置,使用热敏风速仪检测调节箱内特征点的强制气流速度;使用ISO 3402标准规定的平衡判定方法,对不同规格的卷烟调节效果进行了验证。  结果  (1)行业常用的卷烟恒温恒湿调节箱内气流分布并不均匀,各个位置气流速度差异较大,某些位置甚至无法检测到强制气流;(2)卷烟在恒温恒湿调节箱的调节过程中,改变样品数量、堆积方式和摆放位置时,对箱体内各位置的气流强度有一定影响,影响效果并无明显规律,且对箱内整体气流分布均匀度没有明显影响;(3)当调节时间满足48 h时,烟支规格对卷烟调节至平衡并无影响,卷烟样品均能达到标准规定的平衡要求,3 h内重量变化不大于0.2%的判定方法符合国内卷烟调节的实际情况。  结论  该研究结果对生产企业以及实验室研究人员在使用卷烟恒温恒湿调节箱和卷烟样品平衡的验证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纺织空调系统的改造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辛智信 《棉纺织技术》2001,29(6):331-334
论述了我国纺织厂多年来在调室设备更新换代、纺织空调冷源多元化,生产车间气流组织和纺织厂能源的合理利用及节能等方面取得的技术进步,叙述了我国纺织厂空调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完善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纺织厂空调下送风系统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纺织厂空调下送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效果.通过分析空调下送风技术的原理与发展现状,在2万锭前纺车间及细纱车间分别进行了下送风设计与运行试验.认为:纺织厂下送风系统与多点喷雾无喷嘴节能中央空调机组相结合在节能降耗方面表现出较大优势.正确选择出风12'位置和形状尺寸以及出口风速、风向是设计下送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探讨新型纺织空调喷淋室的设计及应用效果.通过分析目前常用喷淋室的结构及缺陷,设计了新型纺织空调喷淋室.新型纺织空调喷淋室由两排至五排喷淋排管构成,并按照一定方式组合使用.通过喷淋室高密度水雾横喷、逆喷等方法,可以提高空气与水热湿交换效率及空气质量.以五排喷淋排管喷淋室为例对比说明:五排喷淋排管喷淋室能够实现冷却、加湿等多种功能,同时高效环保,是一种理想的纺织空调喷淋室.  相似文献   

17.
以甜椒为考察对象,采用品质比较法对壳聚糖肉桂精油涂膜保鲜剂结合低温气调综合处理的保鲜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鲜剂+低温气调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样品失重率,减少Vc损失,控制SOD、CAT和POD酶活性,可较好地保持甜椒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研究了纺织企业空调系统中的人工冷源和车间空调室的整体控制,以纺织车间的总冷量需求为主要控制依据,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基于动态能量匹配规则的自学习控制算法对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空调室送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推动虫害绿色防护技术发展,促进仓储工作高质量发展,针对浅圆仓采取下充上排式的二氧化碳气调工艺,通过考察试验仓内不同位置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大豆品质指标变化情况和储粮害虫防治效果,研究二氧化碳气调技术对浅圆仓大豆储藏效果的影响,并与氮气气调技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检测点二氧化碳浓度维持35%以上的时间超过15 d;对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和玉米象等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显著,杀虫率达到100%;大豆粗脂肪酸值、蛋白质溶解比率和水分等指标变化较小;与氮气气调技术相比,二氧化碳气体损失的速度较氮气快,因此二氧化碳气调对仓房气密性要求更高,气调成本也更高,但二氧化碳气调技术所需密闭期较短,前期一次性投资较低。综上所述,在仓房具备良好气密性能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气调工艺杀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纪杰  韩云龙  高杰  汪虎明  陆彪 《纺织学报》2022,43(3):176-184
为研究纺纱车间温湿度动态变化规律,并为空调系统自控策略提供运行平台,基于热量平衡、湿量平衡和风量平衡分别建立了喷水室、纺纱车间模型;利用Python实现业务逻辑编程,利用PyQt5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建立变露点新风控制策略,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程序实现车间温湿度的自动控制,并开发纺纱车间空调系统动态仿真平台.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