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9年龙岩市部分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龙岩市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与分布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污染物监测项目规定的采样地点,按2008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工作手册,采集不同包装不同厂家等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依据国标方法,对生肉和水产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肉、熟肉制品、熟制速冻米面制品、冰激凌、果汁、食用冰、奶茶、牛奶和动物性水产品9类样品共194份,共检出致病菌28株,总检出率为14.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检出率10.8%;沙门菌4株,检出率2.1%;副溶血性弧菌3株,检出率1.5%。EHEC 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均未检出。9类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牛奶(37.0%),其次为熟肉制品(16.3%),冰激凌、果汁、奶茶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龙岩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牛奶和熟肉制品是主要污染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污染菌(检出率分别为37.0%和16.3%);生肉中沙门菌检出率较高(12.0%),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水产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1.1%),同时存在沙门菌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历年我国各省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方法引用各类文献的监测数据与保健食品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汇总。结果在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平均检出率均较高。沙门菌在肉类中检出率最高,为12.55%。副溶血性弧菌在水产品中检出率较高,为10.9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生肉中检出率较高,占6.82%。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熟食中检出率为4.63%,蔬菜中检出率为3.24%。保健食品中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未检出。结论各地区不同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2006年杭州市江干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江干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4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EHEC O157:H7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109份样品共检出各类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为29.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7株,检出率为38.9%;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8株,检出率为15.1%;单增李斯特菌检出15株,检出率为13.8%;沙门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1.8%;未检出EHEC O157:H7和空肠弯曲菌。结论:江干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生肉类、生食果蔬类和水产品受到的污染严重,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2005-2007年南京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中污染状况,提高食品卫生监测和危险性评估能力. [方法]2005~2007年采集8大类食品,共计373份样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和空肠弯曲菌6种致病菌检测.菌株鉴定应用ATB细菌鉴定仪,肠毒素检测采用minVIDAS测试系统. [结果]2005年150份食品中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0.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0.7%,大肠杆菌O157:H7检出率0.7%,空肠弯曲菌未检出;2006年140份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5.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0.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8.3%,沙门氏菌检出率为4.3%,大肠杆菌O157:H7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2007年83份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0.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17.9%,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10.0%,沙门氏菌检出率3.6%,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未检出. [结论]2005~2007年373份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说明这4种致病菌可能是近年南京市食源性疾病发生潜在危险因素,尤其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高检出率,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在生熟食品中污染状况,提高对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 2005、2006年采集6大类食品,共计290份样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1]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 H7和空肠弯曲菌6种致病菌检测.菌株鉴定应用ATB细菌鉴定仪,肠毒素检测采用mini VIDAS测试系统.结果 2005年150份食品中沙门菌检出率为31%,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率0.7%,O157∶ H7大肠埃希菌检出率0.7%;2006年140份食品中沙门菌检出率为4.3%,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8%,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5%,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0%,O157∶ H7大肠埃希菌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结论 2005年食品中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2006年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为严重,这4种致病菌可能是近年食物中毒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泰州市市售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集市售的各类食品样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和药敏试验,并依据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判断结果。结果:533份各类食品样共检出沙门菌33株,检出率为6.59%;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0株,检出率为11.63%;副溶血性弧菌17株,检出率为28.30%;金黄色葡萄球菌27株,检出率为18.12%。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H7、阪崎杆菌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普遍耐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相对较低,但对氨苄西林、萘啶酸、四环素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泰州市市售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主要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抗生素普遍存在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廊坊市高危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我市食源性疾病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进行。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蔬菜、速冻米面食品、非发酵豆制品共300件,检出沙门菌3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6株,副溶血性弧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1株,未检出弯曲菌。结论:廊坊市居民主要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动物性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株污染较重,生肉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食品中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目的]了解北京市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状况、动物储存宿主的种类、菌株生物学特点,初步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肉(牛、猪、鸡)、熟肉、生牛奶、冰激凌、酸奶各生食水产品六类样品共927件,共检出致病菌197株,总检出率21.3%;其中分离沙门菌33株,检出率3.2%;单增李斯特菌99株,检出率9.6%;金黄色葡萄球菌65株,检出率6.3%。EHEC 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均未检出。6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肉(37.7%),其次为生奶(24.7%),酸奶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北京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和生奶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单增李斯特菌在肉与肉制品中污染率较高(17.1%),生肉(鸡肉)中沙门菌带菌率较高(19.4%),主要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生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率高(24.7%),生食水产品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但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间接污染,酸奶中未检出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2005~2007年无锡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无锡市主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接国标方法,对8类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与鉴定. [结果]2005~2007年在垒市8类食品374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为8.56%.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6株,检出率为4.28%;沙门菌检出15株,检出率为4.0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1株,检出率为0.27%;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 [结论]无锡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制品和水产品受到污染最为严重.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依据《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检验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进行检测分离、鉴定。结果监测肉与肉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产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冷冻食品等八大类共计1620件,检出致病菌93株,总检出率为5.74%(93/1620)。其中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63%(25/153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0.34%(4/1170),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6.11%(22/36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24%(41/780);创伤弧菌检出率0.28%(1/360);阪崎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及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结论重庆地区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畜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而熟肉和生食水产品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
阜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阜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7年度工作手册”检测技术要求提供的检测方法和GB4789-2,3,9中的国家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9大类129份食品样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24.81%(32/129)。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检出率90.00%(18/20);沙门菌3株,检出率为2.32%(3/129);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4株,检出率为3.67%(4/109);大肠杆菌O157:H71株,检出率为1.51%(1/66);动物性水产品检出副溶性弧菌4株,检出率为40.00%(4/10);空肠弯曲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20.00%(2/10)。结论阜阳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生奶、生肉、市售熟肉、蔬菜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应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食品中重要食源性病原菌污染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主要食品中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157大肠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预警和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5个地区抽检生畜(禽)肉、水产品、熟肉制品、生食蔬菜、速冻米面5类食物样品共929份,依据国标法和特定新方法,运用API卡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从929份样品中共检出180株病原菌,总检出率为19.4%,其中弯曲杆菌17株,检出率9.0%,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30株,检出率14.0%,O157大肠杆菌17株,检出率2.5%,沙门菌5株,检出率0.7%,副溶血性弧菌11株,检出率5.7%;5类食品中病原菌阳性率最高的是水产品(35.8%),其次为生畜(禽)肉(26.1%),第3为熟肉制品(9.4%)。[结论]四川地区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食源性病原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畜(禽)肉是主要的污染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在冷冻(藏)禽肉和水产品中污染严重,分别为47.5%和28.5%,在直接入口的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率达到8.8%。应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病原菌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龙岩市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标准方法对沙门氏菌、EHEC 0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9类477份食品样本,共检出66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3.84%。其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2株,沙门氏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EHEC 0157:H7 1株,单增李斯特氏菌未检出。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动物性水产品(72.72%),其次是生肉(17.19%)和熟肉制品(12.12%)。结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动物性水产品(66.67%),沙门菌主要污染生肉,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污染熟肉制品和糕点。应进一步加强水产品、生肉和熟肉制品等的食品卫生管理,对减少本市食源性疾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湖州市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标方法,对6类食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空肠弯曲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192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28株,总检出率为14.6%。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10株,检出率为5.2%;沙门菌检出12株,检出率为6.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6株,检出率为3.1%;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结论:湖州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生肉制品和水产品受到的污染最为严重,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生肉制品和水产品的监督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江北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探索建立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系统打基础。方法:采集2家大型农贸市场在售中生鲜肉制品、散装熟肉制品、生海水产品3类样品进行了沙门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种致病菌监测,每季采样1次,共采集检测样品76份。结果:共检出致病菌21株,总阳性检出率为27.63%。其中检出德尔卑沙门菌1株,检出率为1.32%;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检出率为3.95%;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株,检出率为6.58%;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2株,检出率为15.79%。3类食品以生鲜肉制品卫生状况最差,检出率为37.50%。在生海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25%。夏秋季节检出率最高为33.33%。结论:农贸市场在售中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建议长期、定时开展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工作,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报告与预警系统,并提醒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冼桂江  彭美薇  盘珍梅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122-2124
目的了解梧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 4789-2010和2011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 2009年120份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5.00%,沙门菌检出率为14.1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00%,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未检出。2010年150份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48.00%,沙门菌检出率为9.3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53%,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2.41%,大肠杆菌0157:H7和阪崎肠杆菌未检出。2011年175份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7.39%,阪崎肠杆菌的检出率为5.26%,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4.61%,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为2.92%,沙门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未检出。结论该市食品存在安全隐患,重点食物中致病菌检出率都很高,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应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减少和避免食源性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龙湾区食品中食源性病原菌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开展食品的危险性评估和管理。方法采用国标(GB/T 4789—2008)方法,对采集的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采集的340份样品检出52株病原菌,总检出率为15.29%,其中副溶血性弧菌为8.24%,金黄色葡萄球菌为8.82%,沙门菌为2.06%,单增李斯特菌为1.47%。结论龙湾区市售食品中存在食源性病原菌的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比较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次之。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吉林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林省高危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我省乃至我国食源性疾病的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有效地预防、预测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6年度工作手册进行。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蔬菜、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共625件,检出沙门菌97株,检出率15.5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4株,检出率13.44%;大肠杆菌0157:H79株,检出率2.5%;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检出率13.4%;副溶血弧菌3株,检出率3%;未检出弯曲菌。结论: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速冻生制面米食品品种污染较重,另外熟肉制品、蔬菜色拉、非发酵豆制品等即食食品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