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综合医院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跨专业的多学科小组,绘制预防住院患者自杀流程图,对预防患者自杀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严重度、发生的可能性、探测的可能性评分,根据危害评分矩阵评估风险优先指数,针对风险优先指数>125分的5项失效模式进行改进。比较实施前后的风险优先指数和住院患者自杀发生率。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总体风险优先指数由(238.96±67.03)分下降为(73.48±6.05)分;住院患者自杀率由4.8/10万下降至2.1/10万。结论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风险优先指数,可早期识别和干预有自杀倾向的住院患者,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防止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方法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自杀以及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培训,对手外科收治的30例自杀入院患者进行严格入院精神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巡视,严格交接班,加强服药监护。结果 3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再次自杀或自伤行为,出院时自杀意念及自杀倾向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强化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保障自杀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相关证据,为预防住院患者自杀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问题开发工具PIPOST确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循证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BMJ Best Practice、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循证护理指南、Wiley Online Library、JAMA、Pub Med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总结。结果纳入8篇文献,总结出15项证据,包括自杀风险评估、自杀安全管理、自杀治疗护理、自杀随访及自杀守门人培训5个主题。结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证据实证性强,可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在应用证据时应评估具体临床情形及障碍因素,结合专业判断形成有效、可行的自杀预防策略,动态评价证据应用效果,切实防范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护理人员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进行现况调查,为开展护理人员 自杀预防学习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信行调查问卷,对4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42.56±6.96)分、(30.02±4.31)分、(52.45±8.02)分,总分为(125.00±15.15)分.是否使用过心理评估量表、是否使用过自杀风险评估工具、是否参与患者自杀预防培训是护理人员 自杀预防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管理者应当重视并针对护士开展自杀预防的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状况,为更好地预防患者自杀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对41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总均分9.56±2.20,正确率45.52%,其中自杀一般知识均分6.83±1.68,正确率52.54%,自杀预防知识均分2.73±1.41,正确率34.07%。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有护理自杀倾向/自杀未遂患者经历的护士自杀预防知识得分高于无经历者(P0.05)。结论综合医院护士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认知水平尚不理想,护理管理者应结合影响因素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6.
介绍自杀的概念、分类及住院患者自杀的现状,并基于系统论从患者个体层面、医护人员层面、医院组织管理层面三方面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促进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自杀风险分级筛查与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4个病区随机分为两组,每个组各2个病区,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HQ-9)筛查,PHQ-9总分≥15分或第9条目阳性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n=147)给予神经内科预防自杀常规护理;观察组(n=138)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哥伦比亚自杀严重程度评定量表进行二级筛查,并对高风险患者实施预防自杀综合干预。结果出院时观察组PHQ-9总分及第9条目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杀意念频率、持续时间及可控性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对神经系统疾病自杀高风险住院患者,进行自杀风险二级筛查并实施预防自杀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住院患者在住院环境中发生跌倒的应用效果。方法监测2015年跌倒数据,总结分析危险因素,严抓管理制度,准确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及患者健康教育。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管理前跌倒发生率为0.2018‰,管理后降至0.1130‰。结论跌倒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跌倒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自杀风险教育多学科团队,采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14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护理行为。结果培训后,急诊科护士自杀态度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培训前,自杀护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可有效改善护士对自杀的态度,规范其患者自杀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发展的心路历程和内心需求,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住院患者自杀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有自杀意念的住院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选用C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癌症患者的心理体验可以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两个方面。危险因素包括生理因素(生存质量低下或疾病预后不良)、心理因素(孤独感、累赘感、愤怒、自责、生命无意义感)、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和经济压力)。保护性因素包括对死亡的害怕、对家庭的责任感、亲友支持和心理弹性。结论癌症患者自杀的预防和干预,不仅要注重降低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也要发掘患者的保护性因素,从而降低甚至打消患者自杀的念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危机管理4R理论构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临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并对效果进行实用性分析,为临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以危机缩减、危机预备、危机反应、危机恢复四个环节为节点,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架构,围绕"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制定护理安全质量标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安全培训,以图表式流程图指引启动应急流程;以现代管理方法引导组织及系统恢复。结果构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后(2015年),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护理人员应急能力、规避纠纷能力显著高于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3年(P0.05,P0.01)。结论基于危机管理4R理论构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应用于临床,有助于促进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分级、岗位、培训、绩效"四位一体"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36个护理单元实施"四位一体"管理,即将护理人员的分级、岗位、培训、绩效施行一体化管理。结果实施后护士、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考试合格率提高,护士离职率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实施临床护士"四位一体"管理后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建立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跌倒风险评估及风险预警平台,制订预防跌倒集束化管理策略,制作预防跌倒电子宣教素材,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预防跌倒规范化培训,构建跌倒事件上报与追踪平台等;在全院106个护理病区实施,比较实施信息化安全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预防跌倒措施指标落实率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过程控制跌倒高风险因素,实现住院患者预防跌倒高效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分析“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11例经延期手术治愈,3例死于急性期ARDS和肾衰,1例死于真菌败血症.结论:“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能较好地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胰腺坏死可能或已伴感染的病例也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关键是密切动态观察其感染是否能逐步得到控制.强调非手术治疗方案必须是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15.
学科建设中的精细化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此文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将精细化管理引入麻醉科科室管理并分析了其地位和意义,重点交流了精细化管理在麻醉科科室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6.
科研课题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南京总医院 1997~ 2 0 0 2年间开展科研课题情况入手 ,对医院科研课题管理的思路和具体做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作者通过分析 6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向广大科研管理者证明了成功的管理思路是科研课题管理的关键 ,并阐述了科研课题管理中对关键环节管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闫红超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0):165-167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中国医院医保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带来了重大机 遇。在新时代,医院医保管理正逐步向信息化发展。在医院医保管理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医院 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助于促进医院医保管理模式的演变和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医保 系统管理水平的途径,将信息技术网络与医院医保系统深度融合,改革医院信息化。本文旨在探讨信息化 管理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实践作用,以期为今后医院医保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下一阶段深入探索 和广泛应用高质量健康大数据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医保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于  汪晖 《护理学杂志》2014,29(22):53-56
目的开展护士岗位管理,以实现护士能级对应。方法科学设置护士岗位,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明确护士资质要求及岗位职责,量化护士岗位考核指标,确定护士岗位绩效系数等系列措施。比较实施岗位管理前(2011年)后(2013年)护士职业认可度及离岗、要求调岗人数。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后,护士对职业的认同度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离岗、要求调岗人数下降。结论实施岗位管理可实现护士能级对应,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其专业和劳动价值,提高其职业认可度,保证临床一线护理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对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及流程,即确定控制目标、制定现场检查追踪内容和评价标准、加强全员培训、追踪督导并及时反馈,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实施目标管理。评价目标管理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护士对高风险患者管理正确率。结果目标管理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15%,显著低于基线值的0.20%(P0.01);护士对高风险患者管理正确率从管理前的33.33%~43.06%上升到管理后的84.72%~9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目标管理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但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应做到科学设定目标值,定期评价管理效果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丰式护理管理在手术宣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手术宣成立9个专科组.通过实施科护士长-护士长-专科组长-专科组员4级管理,使护士直接参与手术室日常管理工作。结果 实施分享式护理管理后(2004年)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率分别为92.8%、95.6%,与实施前(2001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运用分享式管理,有利于发掘护士的潜力,发挥其创造性.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