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扶正除疫颗粒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1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每组28只。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次0.4 ml/只;达菲对照组以达菲水溶液0.025 g/(kg·d)灌胃,扶正除疫组以扶正除疫颗粒水溶液12 g/(kg·d)灌胃,均每日1次,共连续灌胃7天。给药第3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以H1N1亚型季节性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6-E2滴鼻造模,攻毒剂量为5LD50,50μl/只,造模后1h各组继续给药。从攻毒后感染之日起,每组取10只,连续观察14天,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各组余18只于攻毒后3天、6天、9天计算肺指数,检测病毒滴度,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病毒模型组10只小鼠全部死亡;达菲对照组和扶正除疫组死亡率均为0。攻毒后第9天,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与病毒模型组比较,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攻毒后第3天、6天,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与病毒模型组比较,肺组织病毒滴定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达菲对照组与扶正除疫组小鼠肺脏病理变化较为轻微,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弱于病毒模型组。结论 扶正除疫颗粒对小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具有死亡保护作用,对流感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替威胶囊抗病毒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安替威胶囊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1)观察安替威胶囊含药血清冻干粉在体外对副流感等8种病毒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2)观察安替威胶囊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抑制作用和对流感病毒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安替威胶囊含药血清冻干粉及原药液在体外对6种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致细胞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延长流感病毒小鼠的生存时间,对流感病毒致小鼠死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扶正除疫颗粒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雌性BALB/c小鼠40只,并分成正常对照组(未攻毒)、病毒模型组、达菲对照组、新扶正除疫组,各1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采用无菌生理盐水灌胃,达菲对照组采用达菲水溶液灌胃,新扶正除疫组采用新扶正除疫颗粒水溶液灌胃,持续给药7 d;同时病毒模型组、达菲对照组、新扶正除疫组于给药第3天开展FM1-6-E2滴鼻造模;四组于造模后的第3、6、9天制备脾脏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对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造模第3天病毒模型组小鼠的CD_4~+、CD_4~+/CD_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菲对照组、新扶正除疫组小鼠的CD_4~+、CD_4~+/CD_8~+水平低于病毒模型组,CD_8~+水平高于病毒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6天病毒模型组小鼠的CD_3~+、CD_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CD_4~+、CD_4~+/CD_8~+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菲对照组、新扶正除疫组小鼠的CD_3~+、CD_8~+水平低于病毒模型组,CD_4~+/CD_8~+水平高于病毒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9d病毒模型组小鼠的CD_3~+、CD_8~+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达菲对照组、新扶正除疫组小鼠的CD_3~+、CD_8~+水平高于病毒模型组,CD_4~+、CD_4~+/CD_8~+水平低于病毒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扶正除疫颗粒能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说明新扶正除疫颗粒调节T细胞亚群是其抗流感病毒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双黄连分散片抗病毒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双黄连分散片体内、体外抗病毒的药理作用。方法 :通过流感病毒 (A3)、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等 7种病毒致细胞病变实验观察双黄连分散片体外抗病毒作用 ,通过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及病毒增殖量实验观察双黄连分散片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 :体外试验表明 :双黄连分散片对流感病毒 (A3)、副流感病毒 (HVJ)、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单纯疱疹病毒Ⅰ、Ⅱ (HSV Ⅰ、HSV Ⅱ型 )等 4种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体内试验表明 ,双黄连分散片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引起肺内流感病毒增殖量和病毒性肺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肺指数值明显降低 ,肺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 ,记分值明显降低。结论 :双黄连分散片具有明显的抗病毒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荆杏止咳颗粒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荆杏止咳颗粒体内、体外的抗病毒作用,以探讨该药治疗小儿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按常规方法观察该药体内、体外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荆杏止咳颗粒体外对6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副流感病毒Ⅰ型(HVT)、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4型(CoxB4)及鼻病毒14型有显著抑制作用;体内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对小鼠流感性肺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致小鼠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荆杏止咳颗粒确具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影响。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82.5 mg·kg-1),小儿感冒宁合剂组,小儿清瘟解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2.8,6.4,3.2 g·kg-1),每组10~12只,体内抗病毒方面,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鼻感染ICR小鼠造成肺炎模型,造模同时开始给予小儿清瘟解热颗粒12.8,6.4,3.2 g·kg-1ig,以利巴韦林为阳性药,观察肺部炎症,计算肺指数,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体外抗病毒方面,采用CEP法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儿清瘟解热颗粒治疗性给药后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后小鼠的肺指数,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感染小鼠血清中IFN-γ,NO含量(P0.05,P0.01)。体外抗病毒方面,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可明显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PR8株,brisbane/59/2007株),甲型H3N2型流感病毒(brisbane/10/2009株),乙型流感病毒(江西修水/32/2009株),副流感病毒1型(PIV-1),柯萨奇病毒B族2型(Cox B4)致细胞的病变作用。结论: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造成的病毒性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体外多种病毒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滨蒿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滨蒿总黄酮提取物(滨蒿总黄酮)在体内外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体外抗病毒实验观察样品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CPE)法测定样品在体外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选择指数(SI)。体内抗病毒实验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PR8)滴鼻感染小鼠建立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以死亡保护率、生命延长率和肺指数等为指标,评价样品的保护作用。结果:滨蒿总黄酮对甲、乙型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IC50分别为74.6μg/mL、98.5μg/mL,SI分别为16.8、12.7;滨蒿总黄酮以200、400mg/kg剂量灌胃给药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死亡保护率分别为36.4%、54.5%;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9.0%、38.2%;滨蒿总黄酮400mg/kg剂量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指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5.9%。结论:滨蒿总黄酮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马抗病毒颗粒抑菌及对迟发性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试管倍比稀释法及体内抗菌,观察银马抗病毒颗粒的抗菌作用;通过二硝基氟苯对小鼠致敏试验,观察银马抗病毒颗粒对小鼠的迟发性免疫反应的作用。结果:银马抗病毒颗粒药物浓度为0.125g·mL-1时,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及肺炎双球菌具有抑菌作用;银马抗病毒颗粒能降低致病菌对小鼠的死亡率;银马抗病毒颗粒具有抑制小鼠迟发性免疫反应的作用。结论:银马抗病毒颗粒具有体外、体内抑菌的作用,具有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银荆感冒颗粒对乙型流感病毒(B/京防98-96)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接种乙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于狗肾细胞(MDCK),观察银荆感冒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体内实验①以乙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小鼠,观察14 d,计算小鼠存活率及存活天数;体内实验②以乙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结果 银荆感冒颗粒体外抗乙型流感病毒EC50为3.68 mg/ml.银荆感冒颗粒10 g/kg和20 g/kg剂量组可明显延长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存活天数,降低死亡率;银荆感冒颗粒20 g/kg剂量组可明显抑制肺指数值,抑制率为36.7%.结论 银荆感冒颗粒对乙型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姜菊茶防治流感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内外抗病毒实验研究姜菊茶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接种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于狗肾细胞(MDCK),观察姜菊茶体外抗病毒作用,体内实验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病死率等.结果:姜菊茶25~100mg/kg剂量可减轻改善感染鼠肺脏的病变程度,使其肺指数值下降,可明显延长2LD50感染鼠的平均生存天数,降低死亡率.结论:姜菊茶对流感病毒有一定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1.
羌银解热汤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羌银解热汤对小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为动物模型,以肺指数与肺指数抑制率和死亡率为评价指标,观察羌银解热汤大、中、小剂量组在小鼠体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羌银解热汤大、中剂量组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羌银解热汤大剂量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死亡保护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羌银解热汤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流感病毒感染作用;能降低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香菊软胶囊的抗病毒、抑菌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流感病毒和仙台病毒致小鼠感染观察其抗病毒作用,以腹腔注射溶血性乙型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小鼠感染了解其抑菌作用,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溶菌酶活性试验观察其对免疫功能影响。结果香菊软胶囊能够降低流感病毒和仙台病毒感染小鼠和腹腔感染溶血性乙型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死亡率;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溶菌酶活性。结论香菊软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抑菌作用,并能够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13.
黄芩苷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初正云  初明  滕宇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413-2415
目的:研究黄芩苷体内抗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实验方法,对小鼠先预防给药(2 d)后感染流感病毒(A/FM/1/47)或先感染流感病毒(1 d)后治疗给药的方法观察黄芩苷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黄芩苷可明显延长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对小鼠肺内的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能降低肺内流感病毒的血凝滴度和感染力;减轻小鼠肺内的炎性病变。结论:黄芩苷具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贯黄感冒颗粒体内、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观察贯黄感冒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体内观察其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贯黄感冒颗粒体外对所试两株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均显示抑制作用,对H1N1的IC50为1.38mg/mL,TI为5.66;对H3N2的IC50为0.69mg/mL,TI为11.3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贯黄感冒颗粒中剂量组可降低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所致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平均生存时间。结论:贯黄感冒颗粒体内外均有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一枝蒿颗粒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及最佳有效剂量范围,为儿童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用法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致幼龄小鼠肺炎模型及死亡模型观察复方一枝蒿颗粒的抗病毒作用;采用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及棉球肉芽肿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扭体试验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龄小鼠死亡模型观察其抗菌作用,采用脂多糖(LPS)致幼龄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其解热作用。结果:复方一枝蒿颗粒0.7、0.9 g生药/(kg·d)2个剂量组可发挥稳定的抗病毒抗菌作用,并可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复方一枝蒿颗粒在0.7~0.9 g生药/(kg·d)剂量范围内对幼龄动物模型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颗粒配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将232例中晚期食管癌随机分为扶正固本颗粒加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两组均行常规分割放疗,1.8~2.0Gy/d,总量50~70Gy/5~8周。扶正固本颗粒加放疗组在行放疗的同时,给予扶正固本颗粒口服,15g/次,3次/日,50~55天为一疗程。结果:单纯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1.4、14.7、7.6,扶正固本颗粒加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29.3、19.0。1、3、5年生存率扶正固本颗粒加放疗组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扶正固本颗粒配合放疗可增加近期疗效与提高远期生存率,同时可减轻骨髓抑制等放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异长春花苷内酰胺( strictosamide,STR)的抗菌、抗病毒活性,为其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试管法与平皿法测定其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株菌株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观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即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热毒宁对照组(生药剂量8.7g·kg-)及异长春花苷内酰胺低、高剂量(20,40 mg· kg -)组,每天ip给药1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双球菌)菌液,观察小鼠7d内死亡情况;接种甲型流感病毒[A/PR8/34( H1 N1)]和乙型流感病毒(B/京防98-76)于MDCK(狗肾细胞),观察其体外抗病毒作用,并采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考察其体内抗病毒作用,即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热毒宁对照组(生药剂量8.7 g·kg-1)及异长春花苷内酰胺低、高剂量( 20,40 mg· kg-)组,每天ip给药1次,连续5d,于给药第1天以病毒尿囊液滴鼻感染小鼠,继续给药4d后观察肺部病变,作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肺指数与抑制率.结果: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对标准大肠杆菌等7株菌株具有抑制作用,MIC均为5 g·L-1;质量浓度为10 g·L-1时,对肺炎双球菌等5株菌株的抑菌圈直径为13~25 mm;40 mg· kg -时可分别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达70%和55%;其体外对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的IC50分别为0.649,0.323 g·L-1;对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小鼠肺指数升高与肺组织病变亦有明显降低和改善作用,40 mg· kg -时的肺指数抑制率为39.8%.结论: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具有抗菌、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8.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通过体内外抗病毒实验研究贯叶金丝桃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接种甲 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于狗肾细胞 (MDCK ) ,观察贯叶金丝桃醇提物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体内实验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 ,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病死率等。结果 贯叶金丝桃 50g/L浓度组有明显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 10 0mg/kg和 10mg/kg对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实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0 0mg/kg浓度组能延长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增殖 ,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