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素(BTXA)对偏侧面肌痉挛(HFS)患者痉挛程度的改善和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对40例HFS患者进行局部注射BTXA,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对患者的痉挛程度进行评定,同时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况。结果57.5%的HFS患者在BTXA治疗后1个月痉挛完全缓解,32.5%的HFS患者在BTXA治疗后1个月痉挛明显缓解,而且治疗后患者焦虑状况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局部注射BTXA可迅速缓解或消除HFS患者肌肉痉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伴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CRS伴鼻息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症状评分(流涕、鼻塞、头面部疼痛及嗅觉障碍)、SNOT-20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有效率94. 44%,并发症发生率10. 00%;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症状评分、SNOT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CRS伴鼻息肉疗效明显,配合定期随访换药及综合治疗临床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7年1-12月期间接受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不确定感、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复杂性、不确定感评分及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6.149,7.276,5.311;P0.001);②干预后,观察组在混乱、紧张、抑郁、愤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尊感高于对照组(t=7.436,7.652,14.951,14.183,-8.229;P0.01)。③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不确定感,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时程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腰椎术后肛门直肠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行腰椎手术后出现肛周直肠疼痛(FARP)的患者18例,其中3例拒绝治疗,其余15例患者使用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化MPQ疼痛询问量表进行疗效分析评估。结果 15例患者长时程骶神经刺激置入前后,通过MPQ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积分变化比较得知,术后1周相关指标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PQ量表中,术后随访PPI、PRI在6个月后积分同术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PSQI及VAS,2个月后积分同术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评分仍呈持续下降趋势,变化波动不明显。结论长时程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腰椎术后肛门直肠疼痛可有效改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不同减压操作技术在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MVD治疗的102例H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MVD手术.对照组采用面神经全程减压治疗,观察组采用面神经中枢段减压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头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头痛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面神经全程减压技术相比,HFS患者MVD术中应用面神经中枢段减压技术更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明显头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方经胸骨及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治疗对上胸椎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手术治疗的27例上胸椎(T1-4)结核患者。经胸骨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手术14例(A组),采用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13例(B组),术后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27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评分(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SF-36量表的记分,比较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ODI评分、VAS评分和SF-36量表的记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上述三项指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上胸椎结核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功能,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两种手术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7.
张光岩  葛剑 《医学信息》2019,(16):84-86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LS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98例DLSS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Cobb角、腰椎前凸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为(3.12±1.84)分,低于术前的(5.61±2.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Cobb角显著较术前降低,而腰椎前凸角显著升高(P<0.05);患者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 Oswestry指数分别为(78.32±12.41)、(40.24±10.33)、(27.41±9.82)和(20.90±6.71),术后Oswestry指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为93.88%(92/98),术中发生神经根牵拉伤5例,6例患者发生脑脊液瘘,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安全可靠,可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纠正患者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压氧(HBO)预处理对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行CABG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术前不给予HBO治疗,观察组术前行HBO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Newman各指标均较术前下降(P0.05),评分较观察组低(P0.05),生理机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评分较观察组低(P0.05)。结论对CABG手术患者术前给予HBO治疗能有效保护患者神经系统,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面肌旁路传导反应(lateral spread response,LSR)在微血管减压治疗脑神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本院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收治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病人计106例,全部病人在微血管减压手术全过程中行BAEP及LSR监测。结果:三叉神经痛57例病人中,2例术中出现Ⅰ、Ⅲ波消失,Ⅴ波低平,其中1例术后发生耳鸣,术后两个月康复。所有49例半侧面肌痉挛病人均引出LSR波形,在手术过程的不同阶段LSR反应消失,其中25例在垫入泰氟隆后消失,3例不消失的病人中,有1例在进一步调整泰氟隆位置后LSR消失。LSR消失与术后症状缓解存在一致性。结论: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过程中,联合应用BAEP、LSR等神经电生理技术跟踪手术过程,能够较好地控制听力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判断面神经减压的效果,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TVP)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2例行择期TVP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2例予以围术期支持性心理治疗,纳入观察组;80例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入院时及术前恐惧情绪[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心理应激[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术后疼痛、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入院时、术后1d、出院时焦虑、抑郁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差异。结果:观察组入院时FAVS评分低于术前(t=13.208,P=0.000),且低于对照组(t=-11.176,P=0.000)。观察组术前血清Cor、ACTH水平较入院时降低(t=3.396,7.299;P0.05),且低于对照组(t=-4.309,-6.963;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膀胱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453,4.661;P0.05)。两组SAS、SDS评分变化情况均为入院时术后1d出院时(t=8.958,11.526,16.736,11.717,13.613,22.977,4.683,5.709,8.762,8.182,9.369,13.117;P0.05),且观察组术后1d、出院时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3.514,-3.565,-8.771,-6.048;P0.05)。两组WHOQOL评分变化情况均为入院时术后1d出院时(t=-4.443,-5.570,-9.052,-2.078,-3.492,-5.437;P0.05),且观察组术后1d、出院时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t=2.171,4.073;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应用于TVP围术期中效果显著,可纠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术前心理应激反应,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与切开减压内固定术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86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3例;年龄60~78岁。按照患者选取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TESSYS组,36例)和传统手术组(TS组,50例),其中TESSYS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治疗,TS组患者采用切开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TESSYS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优于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组手术优良率(94.44%)明显优于TS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术前[VAS评分,TESSYS组术后12个月(1.43±0.38)分vs (7.45±1.54)分,TS组术后12个月(1.81±0.49)分vs (7.42±1.12)分;ODI评分,TESSYS组术后12个月(6.34±4.08)分vs (65.84±13.89)分,TS组术后12个月(9.75±3.78)分vs (64.87±14.28)分],且呈逐渐好转趋势,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两组术前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组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8%)小于TS组术后(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症状改善明显,术后恢复较快,疗效确切。但其手术视野有限,对施术者操作性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17个社区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SQL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与自知力显著负相关(r=-0.26,P0.01),与精神症状总分显著正相关(r=0.37,P0.01)。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住院次数与生活质量总分负向关联(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1.32,P0.01),精神症状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正向关联(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34,P0.01)。结论:(1)自知力较好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低,精神症状得分高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2)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住院次数及精神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后精神焦虑和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9月因肺癌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共8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前后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在入院时和手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采用QLQ-C30生活质量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6,-10.869;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56,P=0.630),术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77,-5.150;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其中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7,2.161,2.603,2.503;P0.054)。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缓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合并抑郁症患者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因脑血管意外合并抑郁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抗抑郁治疗组(B组),以40例非抑郁症的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对照(C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通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量表比较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通过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3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以评价结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组的NIHSS评分高于B、C组(t=8.520,13.398;P0.05),治疗后6个月A组的ADL评分低于B、C组(t=4.370,6.694;P0.05);治疗前A、B组之间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B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t=5.112,21.238;P0.05),且B组评分显著低于A组(t=14.920,P0.05);治疗前A组和B组PSQI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月3组的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t=3.909,17.923,6.642;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t=13.172,P0.05)。结论:脑血管意外合并抑郁症将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积极给予抗抑郁处理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9月~2012年5月施行颈前路减压DCI植入术的患者11例,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症状,按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估。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其中手术时间(63.9±20.1) min;术中出血量(58.4±22.1) ml;无切口感染,植入物松动、移位、断裂,手术节段异位骨化及颈椎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和NDI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与术前及术后3个月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DCI植入术治疗颈椎病在减轻疼痛、恢复神经功能方面是安全有效的,且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分裂症残留期患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团体心理治疗,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社会功能,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经过3个月,6个月治疗后,实验组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3个月、6个月升高显著(P<0.05),对照组3个月、6个月后社会功能未见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QOLI-74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在治疗6个月后有显著性差异(t=3.26,2.83,2.79,2.69;P<0.05),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t=1.27,1.37,1.06,1.05;P>0.05)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分裂症残留期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联合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2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着重心理干预,并强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测定干预前后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778,-3.738;P0.05);干预前,两组GSE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1,-4.569;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QLQ-C30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2.451,9.568;F组间=18.726,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骨折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颅骨骨折后抑郁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米氮平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结果①治疗前两组的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的2、4、8周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3,5.34,4.64;P0.01);②治疗前两组的C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的第6、8周评分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t=5.51,8.71,P0.001);③治疗前两组的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74,P0.05),治疗后的第6、8周治疗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0.83,12.88;P0.001)。结论抗抑郁剂治疗有利于颅骨骨折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并比较单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50例,单侧组行单侧PVP,双侧组行双侧PVP。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2个月的疼痛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JOA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人体功能性障碍和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术前1 d和术后12个月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凹角;采用生活质量问卷对患者术后12个月生活质量(QOL)进行评估。结果 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术前1 d相比,术后12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和ODI均降低,JOA评分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2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2个月ODI及VAS、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凹角较术前1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2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凹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12个月ADL评分均较术前1 d明显提高(P 0. 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QOL评分显著高于术前1 d,且单侧组患者QOL评分高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单侧和双侧PVP均有良好的疗效,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相较于双侧PVP,单侧PVP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