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系列检测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间皮细胞计数,同时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是否有癌细胞;其它指标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结果]间皮细胞百分数超过20%,CEA大于20ng/ml,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为98%;当两项指标均低于此值时,对良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为91%。ADA小于45U/L,LZM低于40μg/ml时.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为78%,两项指标均高于此值时,对良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为96%。LDH高于300U/L.AMY高于80U/L时,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为90%,两项指标均低于此值时,对良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为71%。浆膜腔积液中查到癌细胞对恶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达100%,但是未查到癌细胞的并不一定都是良性疾病,本组资料的癌细胞的检出率为90.3%(28/30)。ALP、GGT、Pro、LAC、CER、Glu的检测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皮细胞百分数、找到癌细胞、ADA、LZM、LDH、AMY、CEA的检测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两类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指标。因此在临床诊断中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作为诊断依据,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63例多浆膜腔积液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常见病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浆膜腔积液常见病因为恶性肿瘤(30.2%)和结核(30.2%),其次为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等;多浆膜腔积液的病因与积液部位、积液性质、性状有一定关系;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组中ADA含量明显升高,较恶性和非结核良性多浆膜腔积液组差异显著(P〈0.01)。23例(恶性积液18例、结核5例)患者通过病理细胞学确诊。结论:恶性肿瘤和结核是多浆膜腔积液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脱落细胞学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CA15-3、CA19—9检测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68例良性浆膜腔积液患者(良性组)和5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恶性组)CEA、CA125、CA15-3、CA19—9水平,分析脱落细胞学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恶性组脱落细胞学诊断为恶性45例,漏诊5例;良性组脱落细胞学阳性1例,误诊为恶性积液;恶性组CEA、CA125、CA15—3、CA19—9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O.01);脱落细胞学联合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98.5%,准确性为98.3%。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脱落细胞学检测在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质判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略  王良兴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9):1163-1165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及触珠蛋白(HPT)四项指标水平,探讨多指标检测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68例不同病因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分为良、恶性渗出液组二组,检测患者胸腔积液四项指标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二组胸腔积液患者CRP、CEA、β2-MG及HT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水CRP与CEA平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7.3%,两者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96.8%。结论胸腔积液CRP、CEA、β2MG及HPT水平检测对鉴别渗出性胸腔积液性质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联合检测CRP和CEA能提高对良恶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浆膜积液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及对比良恶性积液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ELECSYS-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定量检测浆膜积液与血清中的CEA水平。结果 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恶性积液中的CEA水平显著高于同组血清(P〈0.001),恶性组积液/血清CEA比值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结论 与单纯测定血清或浆膜积液的CEA相比,同时检测浆膜积液和血清CEA水平及比值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解新  陈锟  黄涛  厉倩  卢帅军  聂志文  谭龙益 《检验医学》2013,(11):1026-1029
目的研究浆膜腔积液中组织蛋白酶D(CD)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77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CD及癌胚抗原(CEA)浓度。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将77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标本分为非肿瘤组(22例)和肿瘤组[55例,包括肿瘤细胞阳性组(30例)和肿瘤细胞阴性组(25例)]。比较各组CD及CEA浓度,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及CEA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肿瘤组CD和CEA浓度均明显高于非肿瘤组(P〈0.05)。CEA与CD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323、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96,P均〈0.001),CD、CEA及CEA与CD联合诊断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23和0.812。肿瘤细胞阳性组CD浓度明显高于肿瘤细胞阴性组(P〈0.05),而CEA浓度2组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CD、CEA及CEA与CD联合诊断肿瘤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654和0.767。结论浆膜腔CD浓度与肿瘤浆膜腔转移相关,可作为肿瘤诊断和转移的辅助指标,联合CEA诊断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浆膜腔积液和血清中CEA、CA199、CA125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分别测定80例浆膜腔积液发现癌细胞的患者、80例浆膜腔积液未发现癌细胞患者的血清,以及浆膜腔积液中CEA、CA199、CA125水平,并加以分析.结果 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浆膜腔积液和血清中的CEA、CA199、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浆膜腔积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CEA、CA199、CA125在积液中的水平高于其血清中的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表明,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CEA、CA199、CA125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9、0.926、0.854.结论 浆膜腔积液中的CEA、CA199、CA125水平对判断良恶性浆膜腔积液性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潘永军  周国平 《检验医学》2008,23(6):638-641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细胞游离DNA含量,探讨浆膜腔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诊断指标。方法选择β-珠蛋白基因作为细胞游离DNA的代表标志物,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双标记荧光素TaqMan系统;以人类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克隆建立标准物,从而对浆膜腔积液中细胞游离D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172份明确诊断的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分析,浆膜腔积液中细胞游离DNA浓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95%可信区间(cI)为0.931~0.986(P=0.00);积液中细胞游离DNA的cutoff浓度为306拷贝/mL,对浆膜腔积液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91.8%,特异性为92.3%;渗出液(细菌性、结核性和恶性)中细胞游离DNA浓度明显高于漏出液(P≤0.001),细菌性积液和结核性积液之间细胞游离DN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6),但明显高于恶性积液中细胞游离DNA浓度(P≤0.018)。结论浆膜腔积液中细胞游离DNA可作为浆膜腔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31例浆膜腔积液恶性细胞标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膜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检验标本之一 ,主要包括胸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大致可鉴别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 ,对临床不明原因的浆膜腔积液作病因学的判定有一定帮助 ,特别是浆膜腔积液肿瘤细胞学检查 ,往往可以获得一个比较确切的肿瘤诊断的实验室依据 ,对临床肿瘤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在 1999年~2 0 0 3年检测的浆膜腔积液中选择 3 1例恶性肿瘤细胞阳性标本结合临床资料作一初步分析 ,以期对检验工作者及临床医师有所助益。1 一般资料3 1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标本均来自 1999年~ 2 0 0 3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  相似文献   

10.
袁青  徐瑞龙 《检验医学》2006,21(5):538-540
目的 评价染色体分析技术、细胞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在鉴别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直接法制备中期胸腔积液染色体,观察分裂相的数目和结构,以异倍体≥10%,2个以上分裂相出现染色体结构异常为阳性标准;肿瘤标志物使用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仪测定。结果 35例恶性胸腔积液,染色体分析有25例阳性(71.4%),97例良性胸腔积液中未见阳性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胞学检查:35例恶性胸腔积液中,阳性11例(31.4%),良性胸腔积液中均未找到癌细胞;肿瘤标志物检查:恶性胸腔积液,阳性率为65.7%,良性胸腔积液阳性率4.9%。结论 染色体分析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度强,投入少,低成本,易在基层医院推广的特点;对于临床上性质难以明确的胸腔积液患者,在进行细胞学检查的同时,联合染色体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大大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对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作用。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AFP、CEA、CA199在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中的含量,计算并比较其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肝癌患者AFP及CA199敏感性明显优于CEA;肺癌及大肠癌患者CEA及CA199明显优于AFP;CA199在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中敏感性均较高。联合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在常见肿瘤中可出现一项或一项以上的阳性结果,与其他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常见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107例确诊的肺癌患者为观察组,87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癌胚抗原(CEA)、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水平,比较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及单独应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研究肺癌组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 CEA、CA153、CA125肺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灵敏度为86.0%;CA125在非小细胞升高比较明显,CEA在腺癌中升高比较明显。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对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检测对肺癌组织学类型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肺癌诊断、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9例肺癌患者,7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63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YFRA21-1和NSE水平,比较三项指标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率,并比较在发生转移和未发生转移的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和NSE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组相比,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和NSE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208104.889,P<0.01)。联合两项或三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能明显提高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但特异度有所下降。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血清CEA,CYFRA21-1和NSE水平分别在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较高。发生转移的肺癌患者中的血清CEA水平高于未转移的肺癌患者(Z=-3.056,P=0.002)。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EA,CYFRA21-1和NSE水平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诊断及转移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EA及TGA 72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 36例大肠癌患者 ,17例非恶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及 5 0例健康人粪便中CEA和TAG 72的含量。结果 正常人及非恶性胃肠道疾病患者粪便中可含有少量癌相关抗原 ,且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大肠癌患者CEA和TAG 72含量均高于健康人及非恶性胃肠道疾病患者 ,差异显著 (P <0 0 1)。CEA、TAG 72联合检测大肠癌敏感度 80 11% ,特异度70 5 9% ,准确度 81 13% ,假阳性率 2 9 4 1% ,假阴性率 13 8%。结论 粪便中CEA和TAG 72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并可增加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与溶血磷脂酸(LPA)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组。另外,选取同期80例肺炎患者作为肺炎组,以及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发光法测定上述人群的血清LPA和CEA水平。比较不同组间人群血清CEA与LPA水平,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指标阳性率,以及CEA和LPA单独及联合检测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效能。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血清CEA、LPA水平[(23.5±17.2)ng/mL、(9.8±2.4)μmol/L]高于肺炎组患者[(2.8±1.1)ng/mL、(1.8±0.4)μmol/L]和健康对照组患者[(2.3±0.8)ng/mL、(1.6±0.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患者血清CEA阳性检测率(68.3%)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组(32.4%)和组织未分型组患者(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与LPA联合检测的准确度(69.4%)和灵敏度(61.2%)高于CEA、LPA单独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联合检测的特异度(73.8%)低于CEA、LPA单独检测的特异度(77.5%、75.6%)。结论血清CEA与LPA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血清LTA和CEA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肺癌相关抗原(LTA)与癌胚抗原(CE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分别检测87例NSCLC和46例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血清的LTA与CEA。结果所有正常对照者血清的LTA与CEA均阴性;NSCLC血清的LT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LC与肺良性疾病(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均<0.005);NSCLC血清的CE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0.005),但与SCLC血清中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别(P>0.005);NSCLC血清LTA结合CE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LC及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0.005)。结论LTA结合CEA检测在NSCLC的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015年1-12月于该院就诊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0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110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CEA、AFP、CA19-9和CA72-4水平的检测,分析各组的差别,并比较4项标志物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清CEA、AFP、CA19-9和CA72-4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AFP、CA19-9和CA72-4单项检测时,AFP在肝癌中的阳性率最高,为74.19%;CA72-4在胃癌中的阳性率最高,为60.71%;CA19-9在胰腺癌中的阳性率最高,为75.00%;CEA在各项肿瘤疾病中,阳性率均不高,无特异性。4项联合检测时,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和CA72-4的检测有利于肿瘤类型的鉴别,同时可提高消化系统肿瘤的检出率,有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MR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的表达水平,并对四项标志物单独和联合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探讨它们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5例卵巢癌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静脉血清,ELISA法检测HE4、SMRP,化学发光法检测CEA、CA125。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卵巢癌组血清HE4、SMRP、CEA、CA125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SMRP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较高,其中HE4明显高于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HE4诊断特异度较高,均明显高于SM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度检测中,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E4和CA125诊断准确度高于其他指标。CA125与HE4组合联检时,敏感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特异度明显降低(P0.05);CA125、HE4、SMRP三项组合联检时,敏感度得到更大提高(P0.05),达到78.46%,特异度较CA125单独检测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准确度得到了提高,高达80.74%;CA125、HE4、SMRP、CEA联合检测各项诊断效率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A125、HE4以及SMRP能有效提高单独检测时卵巢癌的诊断效率指标,临床工作中将HE4、CA125、SMRP这几项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卵巢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血清VEGF,CEA及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VEGF,CEA及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及化学发光技术检测50例正常对照组、56例良性胃病、163例胃癌患者血清VEGF,CEA及CA724的含量,并对胃癌患者治疗前后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进行监测、随访。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CEA,CA724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良性胃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患者手术后3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及阳性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血清VEGF,CEA,CA724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术后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附睾蛋白4(HE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分解烯醇酶(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1~12月收集的370例肺癌患者,肺癌患者中包括小细胞癌、腺癌、鳞癌3类;以50健康人血清以及10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水平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各类型肺癌患者中阳性率比较、3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比较。结果肺癌组 HE4、CYFRA21‐1、NSE在肺癌患者中的含量都较高,与肺良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 HE4检测中,鳞癌阳性检出率最高83.5%;CYFRA21‐1中,鳞癌阳性检出率最高62.5%;NSE检测中,小细胞肺癌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肿瘤标志物中 HE474.42%、CYFRA21‐147.3%、NSE 42.16%,说明单项使用这些指标进行检测的阳性率均不高。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9.72%,特异性为91.08%。结论血清HE4与CYFRA21‐1,NSE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高,所以适合在肺癌初期作为诊断的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