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黄芩甙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在无血清条件下,以中药单体黄芩甙作为主要诱导剂,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同时以无血清培养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标记蛋白表达和NF—κB亚基P65核移位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染色评价细胞凋亡率。结果黄芩甙诱导后细胞形成较典型的神经细胞形态,同时表达多种神经细胞标记蛋白.对照组无类似情况,但出现P65由胞浆向胞核移位,细胞内IκB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为(28.2±6.1)%;黄芩甙诱导后P65信号主要仍在胞浆中表达,细胞内IκBα表达水平降低程度较少,细胞凋亡率[(12.2±2.8)%],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芩甙可抑制NF-κB的活化,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对磷脂酰乙醇胺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核因子κB(NF-κB)、NF-κB抑制因子(I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Honokiol组,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NF-κB与Iκ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I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E组凋亡细胞数增多,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增殖降低;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IκB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经Honokiol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较PE组增加,细胞凋亡率减少.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IκB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 和厚朴酚能抑制PE诱导的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I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5F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与NF - κB活性抑制有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中草药半边旗(PsL)提取物Ent - 11α - hydroxy - 15 - oxo - kaur - 16 - en - 19 - oic - acid (5F)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通过生存及细胞凋亡分析检测5F对HepG2的增殖抑制效果.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评价5F对细胞株HepG2细胞核NF - κB/p65、胞浆IκBα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分析证实5F处理呈剂量依赖、时间依赖方式抑制了HepG2增殖.形态分析及Annexin V- EGFP染色则确认了5F诱导的细胞凋亡.而且,该凋亡伴随着IxBα表达的提高、NF - κB/p65表达的降低.结论 5F所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IκB生成导致的NF - κB活性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去甲斑蝥素抗骨髓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恒飞  于路佳  蒙艳凤  吕鸿雁  张金巧 《中草药》2011,42(12):2479-2483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抗骨髓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NCTD对人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 检测核因子-κB (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 (p-NF-κB p65)、NF-κB抑制因子IkBα、磷酸化IkBα(p-IkBα)、IkB激酶α(IKKα)以及Survivin、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RT-PCR检测NF-κB mRNA表达.结果 NCTD抑制RPMI 8226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剂量为20、40 mg/kg时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29.8%、53.5%.NCTD抑制胞核NF-κB p65、p-NF-κB p65以及胞浆p-IkBα、IKKα的表达,增加胞浆IkBα的表达,对胞浆NF-κB p65的表达无显著影响.NCTD还抑制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Bax的表达和RPMI 8226细胞Caspase-3的活化,Caspase-3抑制剂能部分拮抗NCTD引起的RPMI 8226细胞凋亡(P<0.05).结论 NCTD对RPMI 8226细胞有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mRNA在CCL致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姜黄素(curcumin.CUR)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建立CCh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比较正常组、模型组以及CUR组的Ot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用RT—PCR法比较各组肝组织NF—κB以及ERK-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ERK—1及NF—KBmRNA的表达均增高,而CUR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则较模型组低,NF—κB及ERK-1mRNA的表达也降低。结论:CUR可能通过抑制α—SMA的表达,减弱NF—κB诱导的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以及抑制ERK-1的促肝星状细胞增殖.从而产生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中草药半边旗(PsL)提取物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5F)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通过生存及细胞凋亡分析检测5F对HepG2的增殖抑制效果。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评价5F对细胞株HepG2细胞核NF-кB/p65、胞浆IкBα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分析证实5F处理呈剂量依赖、时间依赖方式抑制了HepG2增殖。形态分析及Annexin V-EGFP染色则确认了5F诱导的细胞凋亡。而且,该凋亡伴随着IкBα表达的提高、NF-кB/p65表达的降低。结论 5F所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IкB生成导致的NF-кB活性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剂量(10,30,100,300μg.mL-1)的TGP作用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2 h后,加入脂多糖(LPS)刺激20 min或1 h,Westernblot方法分别观察NF-κB抑制蛋白IκBα在胞浆中的含量及NF-κB亚基p65在胞核中的含量,同时检测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TGP显著增加了LPS刺激后的巨噬细胞胞浆中IκBα蛋白的含量,同时显著减少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含量,并对LPS诱导的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TGP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F-κB的活化,其机制与TGP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阻遏NF-κB p65蛋白的核转移和抑制NF-κB与DNA的结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TNF?α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HFLS?R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处理)、诱导组(TNF?α处理)、25μmol/L大黄素组(TNF?α和大黄素处理)、50μmol/L大黄素组(TNF?α和大黄素处理)和100μmol/L大黄素组(TNF?α和大黄素处理)。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和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κBα和p?NF?κB p65的表达。结果TNF?α能够使HFLS?RA细胞的存活率、克隆形成率、Bcl?2 mRNA的表达和p?IκBα、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上清液中IL?6和IL?1β水平升高(P<0.05),而细胞凋亡率和Bax mRNA表达降低(P<0.05);25、50、100μmol/L大黄素能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引起的上述变化(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邓氏清毒饮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活性及其在调节宿主炎症免疫应答中潜在的作 用。方法观察邓氏清毒饮对H3N2 体外活性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邓氏清毒饮对A549 细胞感 染H3N2 病毒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趋化因子配体5(CCL-5)表达的影响。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核因子 抑制蛋白-κB(IκBα)、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IκBα)、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的表达。结果邓氏清毒饮23.4、11.7、5.85 mg·mL-1 可显著抑制H3N2 的体外复制,减少 病毒空斑形成;在mRNA 水平上可显著降低细胞因子IL-6、IL-8、IP-10、TNF-α、MCP-1 及CCL-5 的表 达;蛋白印迹检测发现邓氏清毒饮可下调p-IκBα 和p- NF-κB p65 蛋白表达,增加IκBα 的表达,从而抑制 H3N2 诱导的NF-κB 信号通路激活。结论邓氏清毒饮可抑制H3N2 的体外复制,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NF- κB 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表明邓氏清毒饮具有防治流感病毒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补骨脂对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确定补骨脂干预细胞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3 600、1 800、9 00mg/L。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 ng/mL IL-1β)、补骨脂低剂量组(10 ng/mL IL-1β+ 900 mg/L补骨脂)、补骨脂中剂量组(10 ng/mL IL-1β+ 1 800 mg/L补骨脂)、补骨脂高剂量组(10 ng/mL IL-1β+ 3 600 mg/L补骨脂 )。采用10 ng/mL IL-1β诱导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炎症反应,构建OA软骨细胞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P-1、MMP-3、MMP-13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MP-1、MMP-3、MMP-13、NF-κB p65、NF-κB 抑制蛋白 α (IκB-α)蛋白表达,及免疫荧光观察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MMP-1、MMP-3、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胞浆中IκB-α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高剂量组细胞内MMP-3、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胞浆中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免疫荧光显示,高剂量补骨脂能部分抑制胞浆中NF-κB p65蛋白转移至胞核内。结论?补骨脂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下调MMP-3、MMP-13表达,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建峰  魏小栋  翟东升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22-1226
[目的] 探讨萝卜硫素与索拉菲尼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的作用,并观察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分析了萝卜硫素、索拉菲尼及两者联合给药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计算每种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联合时的联合指数(CI);流式细胞仪检测了HepG2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检测了细胞周期蛋白D1(ClinD1)、C-myc、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及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萝卜硫素与索拉菲尼联合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显著高于各单独给药(P<0.05),还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呈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CI值<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及单独给药组,联合给药能显著抑制原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linD1)和C-myc]、抗凋亡蛋白Bcl-2、p-NF-κB及磷酸化IκBα蛋白的表达,诱导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0.05)。[结论] 萝卜硫素与索拉菲尼联合对HepG2细胞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樊君  乔迪  陈广 《中成药》2021,(3):630-635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心肌细胞H9c2,以1μg/mL的LPS诱导心肌细胞建立炎症反应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LPS诱导组、LPS+低剂量大黄素组(5μmol/L)、LPS+中剂量大黄素组(10μmol/L)和LPS+高剂量大黄素组(20μmol/L)。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在LPS+低剂量大黄素组中添加NF?κB激动剂佛波酯(PMA),观察其对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诱导组心肌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TNF?α、IL?1β和IL?6水平增多,凋亡率升高,NF?κB P65表达上调,IκB?α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大黄素均可逆转LPS诱导心肌细胞以上指标,且三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MA能够逆转大黄素的作用。结论大黄素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该作用机制与大黄素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参通冠方(SSTG)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心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途径及心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3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放松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BT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p65表达;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细胞通讯间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区重量、NF-κB p65表达、血清中TNF-α及ICAM—1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连接蛋白Cx43大量降解。SSTG理后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减轻;血清中TNF—α、ICAM-1水平下调(P<0.05);NF—κB p65表达及Cx43降解抑制.结论缺血再灌注时,心肌梗死严重,NF—κB信号途径可被激活,Cx43降解严重。SSTG能抑制NF-κB的活化,抑制血清中TNF-α、ICAM—1的过量分泌和抑制Cx43的降解,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对TNF-α加IL-17诱导的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株RSC-364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的调控作用及下游基因TNF-α、IL-1、ICAM-1、MMP-2、MMP-3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IL-17加TNF-α刺激RSC-364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干预,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NF-κBp65 基因和IκB-α基因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1、ICAM-1、MMP-2、MMP-3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加IL-17刺激的RSC-364中NF-κBp65的活化,提升IκB-α的表达,并抑制TNF-α、IL-1、ICAM-1、MMP-2、MMP-3的分泌。结论: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可抑制NF-κB通路的活化,阻碍下游多种基因的分泌与活化,提示其可能具有抑制RA滑膜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7,(5)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高糖诱导的小鼠系膜细胞核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调控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SV40 MES13细胞,设立低糖对照组(low glucose,NG)、高糖组(high glucose,HG)和刺芒柄花素组(HG+formononetin)。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高糖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65、核因子-κB激酶抑制蛋白β(IKKβ)、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水平,并采用免疫荧光检测p65细胞核转运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集落刺激因子-1(Csf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并采用MTT和Ki67检测高糖诱导系膜细胞增殖。结果刺芒柄花素能剂量依赖性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通过抑制p65、IKKβ、IκBα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和p65细胞核转运,调节炎症因子Mcp1、Csf1、Icam1、Vcam1 mRNA的表达,并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结论刺芒柄花素对高糖诱导的小鼠系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及系膜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去甲斑蝥素增强马法兰抗骨髓瘤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联合马法兰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去甲斑蝥素单独或联合马法兰给药后,MTT法观察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 P65 (NF-κB P65)、NF-1cB抑制因子IκBα、磷酸化IBα(p-IκBα)、survivin、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制备多发性骨髓瘤小鼠模型,观察去甲斑蝥素及其与马法兰联合给药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去甲斑蝥素能增强马法兰的细胞毒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与马法兰单独给药组比较,联合给药组使U266细胞核NF-κB P65和胞浆p-IκBα的表达量分别由113±0.08、0.83±0.08降至0.26±0.02、0.090±0.002;马法兰对IκBα的表达无影响,但去甲斑蝥素能促进IκBα的表达,二者合用能显著促进胞浆IκBα的表达;与马法兰单独给药组比较,联合给药组survivin和Bcl-2的表达量分别由1.03±0.10、0.72±0.05降至0.52±0.04、0.06±0.01,而Bax由0.29±0.03升至0.75±0.06.体内实验也证实去甲斑蝥素能增强马法兰的抗肿瘤作用.结论 去甲斑蝥素通过抑制NF-κB/p-IκBα途径,调节下游信号分子survivin、Bcl-2和Bax的表达,增强马法兰的抗骨髓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牛大力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p65和抑制性卡巴蛋白-α(IκB-α)表达变化。方法 选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牛大力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100,1000 ng?mL-1,孵育 2 h 后,再加入10 μg?mL-1 LPS 至培养板中继续培养10 h),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α蛋白以及NF-κB p65 蛋白。结果 牛大力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抑制LPS诱导炎性因子的释放,提高IκB-α与内参蛋白的比值,并降低NF-κB p65与内参蛋白的比值,且与牛大力多糖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牛大力多糖可通过增加IκB-α的表达,IκB-α与NF-κB结合增多,使得NF-κB的核定位信号被掩盖,从而降低炎症因子IL-1、IL-6、TNF-α的释放,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荆芥挥发油(VOH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IκB—α,IL1-β和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的细胞信号调控转导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荆芥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尾静脉注射LPS(1.0mg/kg体重)或生理盐水,6h后处死动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NF—κBp65、磷酸化IκB—α、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VOHS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中的NF—κBp65和磷酸化IκB—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同时VOHS各剂量组也可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IκB—α磷酸化降解和NF—κB活性,进而减少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温化蠲痹方对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NA-146a)/核因子κB(NF-κB)环路诱导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凋亡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2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15只),造模组采用尾部皮内多点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的方法进行免疫,建立CIA模型。在造模成功后(12只,造模成功率为80%)随机选取10只作为模型组,分别取正常大鼠和CIA大鼠的关节滑膜,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出原代FLS,培养至第3代进行干预实验。分别过表达、沉默miRNA-146a,并加入通路阻断剂和含药血清共培养,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iRNA-146a、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p-p65)、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FLS凋亡;CCK-8法检测各组FLS增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掌厚度明显增加(P<0.01);正常转染miRNA-146a组miRNA-146a、TRAF6、IRAK1基因表达及PCNA、p-p65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IκBα蛋白表达及FLS凋亡率降低(P<0.05);正常转染反义miRNA-146a组miRNA-146a、TRAF6、IRAK1基因表达及PCNA、p-p65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IκBα蛋白表达及FLS凋亡率增加(P<0.05)。与CIA对照组比较,CIA转染miRNA-146a组TRAF6、IRAK1基因表达及PCNA、p-p65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IκBα蛋白表达及FLS凋亡率降低(P<0.05);CIA转染反义miRNA-146a组TRAF6、IRAK1基因表达及PCNA、p-p65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IκBα蛋白表达及FLS凋亡率增加(P<0.05)。加入NF-κB通路阻断剂后,随着阻断时间延长及PCNA、p-p65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IκBα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血清组比较,中药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结论?温化蠲痹方可以通过miRNA-146a/NF-κB环路诱导FLS凋亡、抑制FLS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虚型哮喘大鼠气道炎症,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肺组织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和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及补脾益气方药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脾虚型哮喘组(B组)、补脾益气方药组(C组),采用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IκBα表达水平和NF-κB p65的活性变化。结果B组与A组比较,肺组织IκBα表达显著降低,而NF-κB p65的活性显著增高(P〈0.01);C组与B组比较,肺组织IκBα表达显著增高,而NF-κB p65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补脾益气方药能有效增加脾虚型哮喘大鼠肺组织IκBα的表达,抑制其肺组织NF-κBp65的活性,减轻哮喘时的气道炎症变化,从而对脾虚型哮喘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