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ang D  Shen B  L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4):1512-1515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化相关因子(EDRF)1基因在人红白血病(HEL)细胞中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EDRF1真核正义和反义表达载体,转染HEL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细胞克隆。然后利用North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观察红系标志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应用凝胶阻滞电泳(EMSA)的方法观察红系转录因子DNA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EDRF1过表达的HEL细胞中α-珠蛋白合成明显增加,EDRF1反义表达载体转染的HEL细胞中的α-、γ-珠蛋白合成下调,而红细胞生成素(EPOR)表达水平没有明显改变。红细胞特异的转录因子GATA-1和NFE2mRNA的表达在转染前后没有明显改变。GATA-1转录因子的DNA结合活性在反义表达载体染的HEL细胞中受到明显的抑制,而红系核因子(NF-E)2的转录活性则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EDRF1下调珠蛋白的合成是通过抑制红系特异的转录因子GATA-1的DNA结合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不同的肺癌细胞株在转录因子水平有无差异。[方法]利用电泳迁移分析法(EMSA)检测这些细胞株与CEA启动子阳性足迹区探针结合的DNA结合蛋白。纤甲酸(RA)诱导分化A549细胞,检测诱导前后转录因子的变化。[结果]CEA水平高的细胞DNA结合蛋白的条带信号强,CEA水平低的细胞DNA结合蛋白的条带信号弱,CEA阴性细胞可见到较弱的DNA结合蛋白信号,结合条带信号在诱导后细胞组明显减弱。[结论]CEA基因特异性的表达部分依赖于转录因子的合成。转录因子量的改变与CEA表达的高低有关,并且提示RA对CEA阳性肺癌细胞的诱导是在转录水平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核转录因子C/EBPβ和NFκB是否协同作用影响高渗状态下COX2的基因表达。方法体外培养肾髓间质细胞(RMICs),通过病毒转导或质粒转染技术将体外构建的COX2基因突变载体转入培养细胞,经高渗培养不同时间后.采用免疫印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等方法观察培养细胞COX2蛋白表达及活性的改变,同时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法观察COX2基因与C/EBPβ、NFκB结合能力的改变。结果免疫印迹显示.高渗刺激能明显提高对照组COX2蛋白表达,应用突变序列IκBm阻断NFκB活性后COX2表达明显下降,应用突变序列C/EBPβ-P20阻断C/EBPβ亦能显著降低COX2表达.但同时运用突变序列C/EBPβ-P20和IκBm无法使COX2表达进一步下降。然而,将野生型、含NFκB或C/EBPβ结合位点突变的COX2启动子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至RMICs,高渗培养24h后显示:高渗刺激能显著增加野生型组COX2荧光素酶的活性,NFκB位点突变无法阻断该作用,而C/EBPβ结合位点突变却能完全抑制COX2高活性。进一步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研究显示.高渗刺激能显著增加NhB(P65)或C/EBPβ与COX2基因的结合,并呈时间依赖性;NFκB结合位点突变不能消除高渗诱导的NFκB(P65)与COX2基因的结合增强,但在NFκB和C/EBPβ结合位点同时突变组该作用被阻断。结论在NFκB活化COX2基因转录过程中需要另一个核转录因子C/EBPβ的参与,C/EBPβ途径在高渗诱导肾脏内髓间质细胞表达COX2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人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与Na^ /H^ 交换蛋白-1(NHE-1)基因转录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C/EBP和HMG样蛋白。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人肺癌细胞株核蛋白中C/EBP和HMG样蛋白的表达及其水平。结果:EMSA检测到A549细胞和转染NHE-1反义载体的A549细胞均有转录因子C/EBP和HMG样蛋白的表达,且后者表达水平高于前者;采用50倍未标记的片段能完全抑制相应转录因子与^32P标记的相同片段的结合。结论:A549细胞核蛋白中存在能与C/EBP结合序列和Poly(dA:dT)区结合的转录因子,即C/EBP和HMG样蛋白,后者的表达水平高于前者。特异性竞争抑制试验表明外源性特异DNA片段能抑制相同片段与转录因子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HOXB7基因的过表达表达谱数据,探索HOXB7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参与的分子机制。方法 主通过对HOXB7基因过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对比空载对照组中表达具有差异的基因,进行转求因子结合位点富集分析,富集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与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表达具有差异的转求因子结合位点,对具有此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共表达分析,明确这些基因可能具有的共表达特性,并对这些共表达基因对应的蛋白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调控分析,明确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结果转录因子NKX3-1结合位点在HOXB7过表达的上调差异基因中的转录调控区域富集程度较高,且其本身为上调的差异基因,推测其可能在部分上调基因中具有调控作用。而NKX3-1基因与具有其转录因自结合位点的14个基因存在着共表达关系,且这14个基因所主导的细胞信号子网络主要参与肿瘤相关通路、Wn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细胞间连接、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接等与肿瘤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HOXB7基因可能通过调控NKX3-1基因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Chen Y  Zhu M  Zhou X  Lin W  Ni C  Li F  Zhang S  Gong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57-26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在甲状腺肿瘤及滤泡上皮细胞不同部位的表达及与RET、Galectin-3(Gal-3)和粘蛋白-1(MUC1)基因产物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33例甲状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了TTF-1、RET、Gal-3和MUC1的联合检测。结果 (1)TTF-1:在病变(瘤)细胞核、质及周围正常组织的细胞核均有表达,4种不同病理类型的周围正常滤泡,良、恶性病变的胞核阳性表达判别无显著意义(P>0.05)。而胞质型TTF-1在良性病变的表达率为27.4%,恶性肿瘤的表达率为66.1%,良性病变与两种甲状腺癌组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恶性肿瘤高于良性病变。(2)RET:腺瘤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8.9%,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4%和87.5%,腺瘤与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Gal-3、MUC1:良性病变阳性率分别为38.4%和23.3%,恶性肿瘤的阳性率分别为88.1%和50.9%,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阳性率低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P<0.05);甲状腺癌中Gal-3和MUC1表达基本平行,但Gal-3的敏感性高于MUC1;部分腺瘤中可见灶性Gal-3和MUC1同时阳性。而胞质型TTF-1表达与Gal-3、MUC1阳性表达有关。结论 TTF-1胞核反应是正常的及病理状态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共有表现;RET、Gal-3和MUC1的联合检测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标志,胞质型TTF-1反应可能是甲状腺滤泡源性肿瘤恶性表型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过量表达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ε(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s,C/EBPε)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γ(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γ)基因的影响。方法 将C/EBPε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EBPε电穿孔转染U937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混合细胞克隆后,用RT-PCR与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与对照细胞中C/EBPε与PI3K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过量表达转录因子C/EBPε后,可以显著提高U937细胞中PI3K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核内转录因子C/EBPε可能参与了PI3Kγ基因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 -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各种类型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 NSCLC 组织标本106例(其中鳞癌39例、腺癌56例、腺鳞细胞癌1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 TTF -1蛋白在各种类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 TTF -1与NSCLC 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TF -1在肺癌细胞中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在肺腺癌、肺腺鳞癌和肺鳞癌中,TTF -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1%(51/56)、90.9%(10/11)、20.5%(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TF -1表达率与患者性别有关,在女性中阳性表达率为86.2%(25/29),显著高于男性的表达水平57.1%(4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年龄、TNM 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方面,在 NSCLC 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SCLC 中 TTF -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和肿瘤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类型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肝富集转录因子在HBV基因转录与复制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各种肝富集转录因子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转录和病毒复制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HBV嗜肝性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复制型HBV重组质粒pHBV4.1与肝富集转录因子HNF1、HNF3、HNF4、HNF6、C/EBP或RXRa/PPARa的表达质粒,分别共转染非肝源细胞株NIH3T3、HeLa、293T、SWl353、CV-1和COSl。用Northern吸印杂交检测HBV3.5kb、2.4/2.1kb、0.7kb mRNA的转录情况,Southern吸印杂交检测HBV DNA复制中间体水平。结果用pHBV4.1转染NIH3T3细胞后,在没有肝富集转录因子表达质粒共转染时未能检出3.5kb HBV RNA转录,也无HBV DNA复制;当用肝富集转录因子共转染时,HNF4和RXRα/PPARα的表达能够激活3.5kb HBV RNA转录和HBV DNA复制,而HNF1、HNF3、HNF6和C/EBP未能激活HBV复制。在HeLa、293T、SW1353、CV-1和COS1细胞中,HNF4、RXRα/PPARα对HBV的转录和复制也具激活作用。进一步用突变型HBV重组质粒研究发现,C启动子HNF4结合位点的突变明显减弱了HNF4和RXRα/PPARα对HBV复制的激活作用。结论肝富集转录因子HNF4和RXRα/PPARα可支持HBV在非肝源细胞中的转录与复制;肝特异性基因转录是HBV嗜肝性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Ning Q  Luo XP  Wang ZM  Han MF  Yan WM  Liu MF  Levy G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8):678-683
目的 研究鉴定mfgl2凝血酶原目影纤维介素基因转录激活所必需的调控元件或转录因子。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alb/c小鼠的巨噬细胞内是否表达肝细胞核因子4(HNF4),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鼠肝炎病毒(MHV)的核心(N)蛋白质是否进入被感染细胞核。应用:DNA电泳迁移差异检测、竞争实验和定点诱变技术鉴定—mfgl2基因转录激活所必需的调控元件或转录因子。结果 免疫印迹法表明巨噬细胞可持续表达HNF4。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技术证实MHV的N蛋白质可进入被感染细胞核内。凝胶移位分析和竞争实验显示HNF4和巨细胞病毒早期蛋白基因1.2(IEl.2)均可与特异寡核苷酸竞争结合mfgl2启动子上特定位点而不与非特异寡核苷酸发生竞争。HNF4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竞争试验可见超迁移带。定点突变mfgl2启动子上:HNF4所结合的顺式调控元件可降低野生型mfgl2启动子的转录活动达75%,联合突变IE1-2结合位点未见协同效应。单纯突变IEl.2结合位点后,野生型nl龟12启动子的转录活动仍可保留75%-80%。结论 HNF4具有与mfgl2/fibroleukin启动子结合的特性,为MHV-3N蛋白质诱导mfgl2/fibroleukin基因表达的必备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严艳  刘铭球 《华中医学杂志》2003,27(5):284-284,F003
核因子-kB(NF-k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可与多种基因启动子部位的出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促进转录表达,它是由Sen和Baltimore在1986年首先从成熟B淋巴细胞中抽提出的可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和κ轻链基因增强子序列(GGGACTTTC)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子,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结合因子。此后,逐步发现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转录因子,存在于许多类型的细胞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DNA转录与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顺铂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卵巢癌亲本细胞系COC1为对照,应用cDNA微阵列检测其顺铂耐药细胞系COC1/DDP中DNA转录与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和结论与COC1细胞相比.COC1/DDP细胞有14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其中共有20个DNA转录与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表达上调的有13个基因,表达下调的有7个基因,包括CAD、DDB1、DDIT4等大量DNA修复基因以及一般转录因子RNA多聚酶Ⅰ、Ⅱ基因和DHX9、DDX3X基因的表达上调以及MLH1和BTF3基因的低表达.提示COC1/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与DNA转录和损伤修复能力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韬渊  何滔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6):493-494,F0002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原发性腺癌中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肺原发性腺癌进行石蜡切片后,HE染色法选择结构清晰的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其TTF-1表达强度进行分析。【结果】89.7%的原发性肺腺癌表达TTF-1。【结论】TTF-1在肺腺癌中表达良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在体积较小的肺活检标本时,可作为肺腺癌的-个比较敏感和特异的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14.
张进  佘强 《医学综述》2005,11(8):694-695
冠心病易感基因MEF2A的转录产物MEF2A蛋白是一类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蛋白,其在功能上有许多独特点。它们与基因启动子中特定序列结合,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转录因子MEF2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MSMC)的增殖及内皮细胞的发育、功能和结构维持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最近发现,易感基因MEF2A的遗传变异会导致MEF2A蛋白构象的改变,影响了MEF2A在细胞核内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Islet-1诱导C3H10T1/2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过程中表达增加的心肌特异蛋白基因GATA4、NKX2.5、MEF2c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Islet-1基因慢病毒感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3H10,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乙酰化的组蛋白H3表达情况,逆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时序性检测出心肌特异性蛋白基因GATA4、NKX2.5、MEF2c的mRNA表达达高峰的时间点,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用CHIP级乙酰化H3抗体免疫沉淀与其所结合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抗体所富集的心肌特异性蛋白基因GATA4、NKX2.5、MEF2c启动子区域的DNA量,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与抗体所结合的上述3种心肌特异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高表达Islet-1的C3H10T1/2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较未感染组升高3.04倍(P<0.05),在心肌特异性蛋白基因GATA4、NKX2.5、MEF2C的mRNA表达达高峰的2周时间点,乙酰化的H3抗体所结合的心肌特异性蛋白基因GATA4、NKX2.5、MEF2c与未转染Islet-1的细胞组相比较,表达增加(P<0.05)。结论高表达Is-let-1之后C3H10T1/2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过程中表达增加的心肌特异蛋白基因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并表达了人可溶性单链β2m-HLA-A2-BSP(scHLAA-A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制备HLA-A2四聚体及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 应用重叠延伸PCR(overlap-PCR)对编码HI,A-A2的cDNA序列进行一个碱基的同义突变.并将β2m和HLA-A2胞外段亚单位两段编码序列的cDNA通过一疏水性多肽接头(Gly.Ser)。的DNA序列进行前后拼接.并利用引物所带的BSP编码序列.构建单链β2m-HLA-A2-BSP融合基因.将测序正确的β2m-HLA-A2-BSP融合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转化BL21(DE3)细菌.SDS-PAGE检测其表达.融合蛋白于体外抗原肽存在条件下稀释复性后由Western blot鉴定其空间构象。结果 经DNA序列分析表明:同义突变与预期结果一致.β2m和HLA-A2-BSP、linker的连接顺序、方向及序列完全正确.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细菌后可表达β2m-HLA-A2-BSP融合蛋白.SDS-PAGE显示该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5kD.与理论值一致.将融合蛋白与特异性抗原肽在体外进行稀释复性后经Western blot鉴定表明该复合物能与HLA-1类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W6/32结合。结论 人可溶性单链β2m-HLA-A2-BSP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表达获得成功.经体外复性可获得HLA-1类分子天然构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源转录因子USF(upstream stimulatory factor)并进行分离纯化,进一步分析其在FAK(focal adhesion kinase)启动子中的DNA结合能力。方法:将人源USF cDNA克隆到表达质粒pET28a载体,然后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带His6-Tag的融合蛋白His-USF,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分析鉴定。EM-SA分析纯化后的蛋白与FAK启动子的DNA结合情况。结果:His-USF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蛋白,并能够结合到FAK的启动子上。结论:获得高效表达的高纯度His-USF融合蛋白,为USF对其靶基因的结合与转录调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影响以及信号转导录活化蛋白(STAT)信号转导途径对这一过程的介导机制。方法 分离提取细胞总RNA,进行TIMP1的Northern杂交分析,制备细胞核蛋白提取物,应用凝胶阻滞试验酸转染技术进行阻断分析。结果在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基础状态下可以表达一定水平的TIMP1 mRNA和STAT-DNA结合活性。不同浓度凝血酶(0.5,1.5,4.5U/ml)后TIMP1 mRNA转录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4,1.4和3.7倍。在凝血酶作用下,细胞TIMP1 mRNA表达水平与STAT-DNA结合活性呈一致性变化,凝血酶特异性抑活物-水蛭素可同时抑制IMP mRNA表达水平及STAT-DNA结合活性;细胞转染STAT1和STAT3反义寡苷酸后在降低STAT-DNA结合活性的同时,阻断凝血酶对TIMP1 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结论 STAT参与了解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TIMP1的基因表达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 (CEA)表达水平不同的肺癌细胞株在转录因子水平有无差异。【方法】利用电泳迁移分析法 (EMSA)检测这些细胞株与CEA启动子阳性足迹区探针结合的DNA结合蛋白。维甲酸 (RA)诱导分化A5 49细胞 ,检测诱导前后转录因子的变化。【结果】CEA水平高的细胞DNA结合蛋白的条带信号强 ,CEA水平低的细胞DNA结合蛋白的条带信号弱 ,CEA阴性细胞可见到较弱的DNA结合蛋白信号。结合条带信号在诱导后细胞组明显减弱。【结论】CEA基因特异性的表达部分依赖于转录因子的合成。转录因子量的改变与CEA表达的高低有关 ,并且提示RA对CEA阳性肺癌细胞的诱导是在转录水平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