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渤南低凸起西段构造成因机制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N向伸展构造系统和NNE向右旋走滑构造系统的长期交互作用,控制了渤海海域渤南低凸起西段深浅层(古近系和新近系)构造圈闭的形成:深层圈闭是渐新世走滑断层挤压反转形成,提出了“剪刀式”反转模式;浅层圈闭是新构造运动诱发的渤南低凸起西段南边界大断层产生拉分伸展运动的产物.走滑断层在深浅层圈闭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建设性作用.分析了研究区新近系油气成藏规律,强调“Y”字型伴生断层对油气分布范围的控制作用,提出了“纺锤体式”油气分布模式;指出走滑断层与边界断层或深大断层结合部位易引起地层褶皱变形形成圈闭,这也是油气运移的活跃部位,在今后的勘探工作中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庙西南洼陷为受走滑断裂强烈改造形成的盆缘洼陷,为了分析走滑断裂对洼陷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应用方差切片及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对走滑构造特征及洼陷构造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走滑断裂带分为东、西2支,东支分段特征明显,西支南北贯通,走滑断裂增弯段、叠覆区控制大型圈闭群的形成。不同走滑断裂活动时期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存在差异。始新世,在洼陷南次洼的走滑、伸展交汇区发育优质烃源岩,走滑断裂强烈改造-高地温-咸化湖盆背景有利于烃源岩的早生早排;始新世末,走滑断裂与负向地貌单元耦合形成有效的输砂通道,控制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展布;渐新世,右旋走滑拉分作用控制洼陷厚层泥岩区域盖层的形成;上新世,新构造运动形成的走滑调节断裂与烃源岩、构造脊配置,形成远源汇聚型和近源垂向贯通型2种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
郯庐断裂带在渤海海域渤东地区的构造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了分析郯庐断裂带对渤海海域渤东地区的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解释了5条地震剖面,并对其中一条剖面做了平衡恢复。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在渤东地区表现为3个分支,剖面上发育明显的负花状构造、具有走滑性质的正断层、滚动背斜、垒堑构造、断阶构造等,还可见海豚效应现象。平面上深部走滑断层延伸较远,浅层形成大量的雁列式正断层。郯庐断裂古近纪主要以伸展活动为主,且以渐新世东营组沉积期伸展活动最强,上新世-第四纪以走滑活动为主。因此,渤东地区断裂具有分层差异变形特征,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套断层系统:1古近系及其下部的伸展断层系统;2新近系-第四系的走滑断层系统。郯庐断裂的晚期强烈活动促使了油气的晚期成藏。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盆地(海域)新生代受伸展和走滑双重作用控制,形成了复杂的走滑-伸展叠合构造区。基于全区三维地震和钻井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海域)南北部构造特征、动力学机制的差异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盆地南部和北部走滑-伸展叠合作用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南部的黄河口和莱州湾凹陷为始新世-渐新世的弱伸展和新近纪的强走滑作用近平行叠加;北部的辽东湾坳陷为始新世-渐新世的强伸展和新近纪的弱走滑作用近垂直叠加。叠合作用方式的不同控制了南北部油气差异成藏,南部油气主要分布于凹陷区的走滑带,成藏层系以新近系为主;北部辽东湾坳陷油气主要分布于陡坡带和凸起区,成藏层系以古近系为主。该研究对渤海湾盆地不同构造区油气差异成藏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总被引:27,自引:10,他引:17  
系统分析了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研究了断裂的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渤中坳陷发育4种类型的断裂,即早期伸展断裂、中期走滑伸展断裂、晚期走滑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断裂活动主要有3期:①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形成NNE向、NE向、近EW向伸展断层;②东营组沉积时期叠加了NNE向右旋走滑伸展断层和NW—NWW向左旋走滑伸展断层;③明一段—第四系沉积时期,受郯庐断裂带走滑活动的影响,NNE向断裂再次发生右旋走滑活动。断裂的形成和演化影响烃源岩的分布和热演化程度,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良好的运移通道。发育长期活动断裂的斜坡带和中央凸起附近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6.
渤海海域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摘要:断裂是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构造编图成果,对渤海海域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渤海海域主要发育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局部地区发育反转断裂。在平面上主要呈NE,NW和近EW向展布,其中NE向断裂多属于郯庐走滑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在剖面上表现出花状构造特征。NW向断裂主要与张家口-蓬莱走滑断裂带有关,并与NE向断裂发生了相互剪切作用,共同构成了渤海地区新构造期的共轭剪切破裂系统。近EW向断裂可分为两类:大型近EW向断裂带多构成南部地区凸起和凹陷的分界断裂,经历了早期伸展和晚期走滑作用的叠加,在剖面上多表现为铲式主干正断层和浅层走滑分支断层相组合的似花状特征;浅层密集发育的小型近EW向断裂多是受郯庐断裂带走滑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派生断裂。  相似文献   

7.
郯庐断裂活动对渤海东南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郯庐断裂是渤海东部最重要的走滑大断裂,新生代郯庐断裂在渤海东南部经历了伸展断陷、右旋走滑和晚期构造再活动3个过程.郯庐断裂在古近纪早期的伸展断陷和晚期的右旋走滑压扭作用为渤海东南部创造了优越的生油条件和良好的圈闭条件,控制了始新世、渐新世湖相烃源岩,形成了大量的油气圈闭.断裂多期活动直接控制了油气的分配和富集的层位.研究认为,与生油凹陷相邻的长期继承性活动的同沉积断裂带和走滑断裂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预测凹陷内的次级凸起带、青东凹陷东部盆缘走滑断裂带、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断裂带为区域内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8.
郯庐走滑断裂带消逝端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郯庐断裂带发育郯庐走滑断裂,把渤南低凸起错断,并在渤中凹陷内消逝。 走滑断裂分为上下2套断裂系统。 走滑断裂平面上为雁列式排列的2支断裂,剖面上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 走滑断裂带控制了渤南低凸起北侧构造格局及油气成藏。 断裂早期活动使该区形成2个古构造脊。 古近系及其下部圈闭在古构造脊上继承发育,以断背斜类型为主;新近系圈闭分为2类,郯庐断裂的晚期强烈活动促使了油气垂向运移及再分配,对晚期油气成藏有利。  相似文献   

9.
渤东地区位于渤海海域渤中凹陷东侧,包括渤东低凸起及渤东凹陷。受郯庐走滑断裂及盆地伸展活动影响,研究区构造运动强烈,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多年来对该区的油气勘探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文中基于覆盖研究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以走滑断裂发育模式为指导,对该地区的断裂体系进行了系统解剖,阐述了该区新生代走滑断裂的展布特征,重点分析了渤东凹陷中央走滑断裂带的表现特征及其活动期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区的断裂成因机制,发现并落实了一批有利的构造圈闭,且就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上述研究加深了对该区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的认识,对促进渤东地区今后的油气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渤中凹陷西次洼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受区域应力影响,断裂特征复杂多样。为了搞清研究区断裂的发育规律及其控藏作用,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并结合勘探实践,在不同时期形成断裂划分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断裂的成因演化及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西次洼的断裂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早期基底断裂左旋走滑阶段、古近纪伸展作用阶段和新近纪—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时期)双向走滑作用阶段。断裂的形成和演化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发育,形成了多种类型圈闭,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了主要的运移通道。研究成果对该区目标优选及油气勘探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夏庆龙  徐长贵 《石油学报》2016,37(Z1):22-33
渤海湾盆地海域在基础地质特征上与周围陆上坳陷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为典型的差异是其发育复杂的伸展与走滑断裂系统。这一复杂断裂系统主要受控于NE向郯庐断裂带和NW向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具有伸展-走滑双动力成因机制,在其构造形态和发育演化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平面和纵向差异性。断裂系统的复杂性与差异性直接影响了区内油气聚集规律。“十一五”(2006-2010年)以来,针对渤海海域复杂断裂带的系统化持续研究获得了诸多创新性地质认识,诸如增压型走滑转换带控圈;断裂带活动性控制油气的主要富集层位;断裂带内“源-汇体系”控制优质储层;复杂断裂带晚期活动控制浅层优质储-盖组合;走滑调节断层控制油气运移等认识。这些认识直接指导了渤海油田多个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同时也被勘探实践证实其实用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盆地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北部湾盆地主要发育早期伸展断裂、中期走滑伸展断裂、晚期伸展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等4种断裂类型。盆地演化总体经历了古近系裂陷期和新近系坳陷期两大演化阶段。盆地伸展裂陷期主要有3期断裂活动,在古新世-始新世形成NE向、NEE向伸展断裂;渐新世在走滑伸展作用下形成了NEE向走滑伸展断层和近EW向次级断层。断裂的形成和演化控制了生烃洼陷的分布和促进了烃源岩的热演化,形成多种类型圈闭,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了主要的运移通道。与生油洼陷相邻且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断裂带和凹陷中央的隆起带是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3.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渤海海域,靠近郯庐断裂带的渤南和辽东湾探区的油气较富集,而远离郯庐断裂带的渤西探区油气相对较贫,油气藏主要围绕郯庐断裂带分布,这些都说明了郯庐断裂带附近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平衡剖面分析表明,郯庐断裂带在渤海海域主要表现为古近纪伸展、新近纪走滑的构造特征,古近纪伸展活动控制了生烃凹陷的形成,并促进烃源岩的快速演化;新近纪的强烈走滑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构造圈闭,并促进了油气的运移及晚期成藏.渤海海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前景乐观,只是现今的探明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郯庐断裂对渤海海域东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利用渤海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对郯庐断裂进行了三维可视化解释,系统地研究了海域新生代以来郯庐断裂在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的发育、发展以及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研究了郯庐断裂对渤海油气成藏的影响和控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是控制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它控制了始新世、渐新世湖相烃源岩的形成,造就了大量的油气圈闭,主导了油气输导系统,而且新构造期沿郯庐断裂带的天然地震活动也可能是导致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郯庐断裂的晚期活动推进了渤海油气在新近纪晚期成藏,也促成了油气田至今的动平衡成藏。  相似文献   

15.
沙垒田凸起地区是渤海海域西部新近系油气最为富集的区域,为了明确新近系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依托连片高精度三维地震、钻井取心等资料,对走滑断裂类型及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刻画,并对走滑断裂与成藏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断穿基底走滑断裂、盖层走滑断裂及伸展-走滑断裂三种不同类型走滑断裂;走滑断裂对圈闭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在不同类型走滑断裂控制下,断裂带内及断裂带间形成了多种类型圈闭,其中大型披覆背斜圈闭、断鼻、断背斜圈闭为有利圈闭,小型断块圈闭为不利圈闭;走滑断裂对输导体系的控制作用体现在断裂活动控制了骨架砂体输导体系及断裂输导体系的形成发育,有利于周边凹陷成熟烃源岩排烃及运移输导;走滑断裂对储层的控制作用表现为走滑作用形成的高角度裂缝提高了储层渗透率,改善了储层物性。新近纪普遍发育的走滑断裂是研究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盆地南部走滑构造带发育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郯庐走滑断裂带穿过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和莱西构造带,为了探讨走滑构造带内断裂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依据方差切片、三维可视化及精细地震解释技术对走滑构造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南部走滑构造带内发育“云梯式”和“栅栏式”两种断裂体系,断裂演化主要经历了中生代左旋走滑、古近纪伸展-走滑和新近纪强烈右旋走滑3个阶段。走滑构造带不仅控制了圈闭的形成,而且还影响了中、深层沉积体系的分布和油气的富集层位。结合不同构造部位油气富集特征,建立了走滑构造带内“中转站式”、“网毯式”、“复合式”及“阶梯式”等4类油气成藏模式,近些年指导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渤海海域辽中凹陷目前已发现的4.2×108 m3油气地质储量90%以上分布于走滑断裂带。根据走滑断裂的平面特征、剖面特征以及活动强度将其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其中中段走滑活动最为强烈,走滑特征明显,北段和南段相对较弱。走滑断裂利于烃类的生成和排出;走滑断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走滑坡折带,控制了砂体的展布;走滑活动产生的一系列张性断层形成了不同样式的油气输导体系;沿走滑断层走向形成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圈闭群,受右旋走滑挤压应力的影响,这些圈闭封堵性好,有利于油气的大规模成藏。  相似文献   

18.
李文科  吴小洲  王君  陈胜  刘哲 《石油学报》2022,43(7):957-968
断层分期、分段特征的精细研究是渤海湾断陷盆地精细勘探的关键。然而,地震资料品质差和解释模型的固化极大地制约了对不同类型断层成因、构造样式及其控藏作用的系统认识以及潜力区的挖掘。基于地震资料、钻井取心及测试数据,系统研究了南堡1号构造带断层与火成岩的发育特征及其联合控藏作用。研究认为,南堡1号构造带的控区带断层在新生代经历3期构造运动、具有3段差异生长特征,形成了渐新世中、晚期—中新世早期与岩浆通道系统相伴生的构造和上新世—更新世由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复式塌陷背斜构造,控制了馆陶组大面积广覆式喷发岩的分布、中—深层碟形侵入岩沿大型断层的侵入以及中—浅层复杂断块圈闭的形成。不同类型的断层与火成岩联合控制了南堡1号构造带的油气成藏和富集,上新世—更新世断层与厚层火山岩盖层的时空配置控制了东营组断块圈闭的形成,渐新世中、晚期的通道断层控制了岩浆通道系统相关圈闭的形成,晚期继承性活动的断层控制了油气运移而由断层分段连接点所形成的调节带则控制了油气富集。中—浅层复杂断块圈闭形成时间的厘定、岩浆通道系统相关圈闭以及调节带的发现拓宽了南堡凹陷中—浅层精细勘探的研究思路,对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的精细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郯庐断裂带的多期走滑活动,滩海地区东部的构造演化、圈闭形成过程相对复杂。通过对辽河滩海地区东部构造演化过程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了3种类型的圈闭:1)前古近纪时期,潜山内幕发育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的反向翘倾断块圈闭,在渐新世时期可以依靠燕南断层走滑活动接受来自东部凹陷内的油气运聚保存后成藏,形成中、古生界圈闭;2)渐新世时期,走滑作用对燕南断层进行改造,同时潜山抬升,东营组地层沿着燕南断层形成一系列断鼻圈闭;3)上新—更新世时期,研究区内发生剪切走滑作用对馆陶组地层圈闭改造,形成了馆陶组构造地层圈闭。按照有利圈闭以及经济勘探的原则,给出了建议钻探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