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洪莲  钟微微  金鹏  陈猛  刘再英  张艳丽 《金属学报》2020,25(12):1344-1350
目的:探讨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参与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所有大鼠参照Zea Longa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随机分成6组(n=12),A-假手术组,B-模型组(MCAO),C-异丙酚组,D-异丙酚+腺苷A1R拮抗剂组(DPCPX),E-异丙酚组+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F-异丙酚+GSK-3β抑制剂组(SB216763),观察大鼠术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情况;LDF监测插栓前后脑血流变化;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用HE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阳性细胞表达;采用TUNEL检测各组大脑脑皮质缺血周围神经元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A组比较,B、C、D、E及F组大鼠行为学、脑梗死体积、细胞凋亡率、Bcl-2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5);与C组比较,B、D、E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F组Bcl-2蛋白表达量却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行为学评分减少、梗死体积减少(P<0.05)。 结论:腺苷A1R介导的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PI3K/AKT/GSK-3β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沈芸  张占丰  王红灵  赵冀安 《金属学报》2020,25(10):1111-1118
目的:分析丹酚酸通过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雄性大鼠4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组,模型组、丹酚酸组制备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丹酚酸组分别在开始实验前72 h、48 h、24 h及再灌注前15 min,腹腔注射剂量为30 mg/kg的丹酚酸溶液1 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观察各组大鼠腓肠肌组织病理形态,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腓肠肌组织Akt、p-Akt、p70S6K、p-p70S6K、mTOR及p-mTOR蛋白表达及腓肠肌组织内Bcl-2、Bax表达。结果: 再灌注0 h、4 h及24 h时模型组大鼠腓肠肌湿/干重(W/D)比值较假手术组升高,丹酚酸组腓肠肌W/D比值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0 h、4 h及24 h时模型组大鼠血清LDH、CK含量较假手术组升高,丹酚酸组大鼠血清LDH、CK含量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腓肠肌Akt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p-Akt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丹酚酸组大鼠Akt、p-Akt、p70S6K、p-p70S6K、mTOR及p-mTOR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密度值(IOD)量化腓肠肌细胞内Bax、Bcl-2蛋白表达,模型组Bcl-2 IOD数值、Bcl-2/Bax比值较假手术组降低,Bax IOD数值较假手术组增加;丹酚酸组Bcl-2 IOD数值、Bcl-2/Bax比值较模型组升高,Bax IOD数值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酚酸可维持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细胞Bax与Bcl-2动态平衡,抑制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激活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异丙酚预处理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半暗带区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腺苷A1受体拮抗剂对异丙酚抗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异丙酚预处理采用经股静脉持续泵注30 min至缺血即刻。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模型+异丙酚组(P组)、模型+异丙酚+腺苷A1受体拮抗剂组(D组)。拮抗剂组在异丙酚输注前30 min腹腔注射,1 mg/kg。再灌注24 h 后,观察损伤后大脑皮质半暗带区组织形态学(HE染色)、Bcl-2蛋白表达量,凋亡细胞数(TUNEL法)。结果: P组与M组比较,神经元损害明显减轻;而D组与P组比较神经元明显出现核固缩或溶解,细胞水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BCL-2蛋白表达量高于M组(P<0.01),而D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较P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M组(P<0.01),而D组与P组比较,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丙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半暗带区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腺苷A1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Cav-1介导人参皂苷Rb1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组、人参皂苷Rb1+Cav-1 siRNA组、人参皂苷Rb1+siNC组,每组24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人参皂苷Rb1组在造模后即刻给予人参皂苷Rb1(40 mg/kg,i.p.),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人参皂苷Rb1+Cav-1 siRNA组和人参皂苷Rb1+siNC组在造模前24 h分别侧脑室注射Cav-1 siRNA和siNC,其他操作同人参皂苷Rb1组。再灌注24 h时测各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然后每组各取6只小鼠分别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大脑皮质半暗带区Cav-1 mRNA和Cav-1、Bcl2、Bax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P<0.05),Cav-1 mRNA和Cav-1蛋白表达量、Bcl-2/Bax比值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b1组小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Cav-1 mRNA和Cav-1蛋白表达量、Bcl-2/Bax比值明显增加(P<0.05);与人参皂苷Rb1组相比,人参皂苷Rb1+Cav-1 siRNA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且Cav-1 mRNA和Cav-1蛋白表达量、Bcl-2/Bax比值明显减少(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具有脑保护作用。而Cav-1 siRNA使小鼠脑组织中Cav-1蛋白表达下降后,可以明显逆转人参皂苷Rb1的脑保护作用,说明Cav-1蛋白介导了人参皂苷Rb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卢娜  李超  李东亮 《金属学报》2005,10(9):1041-1045
目的: 探讨黄体酮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SD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6 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二甲基亚砜溶剂(dimethyl sulfoxide, DMSO) 对照组、黄体酮(progesterone, PROG) 预防组、PROG 治疗组、PROG 预防治疗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死亡原位末端标记(Insitu end labeling, ISEL) 法研究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3 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倍视野下p53 蛋白阳性细胞数, 各药物处理组凋亡细胞数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ROG 可减轻局灶性缺血再灌流脑损伤, 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细胞凋亡。抑制脑神经细胞中p53 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钟芳芳  吴承龙  孙新芳  王赵伟 《金属学报》2016,21(10):1103-1107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和依达拉奉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缺血后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caspase-3的影响,明确其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90只小鼠随机分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BYHWD)组(10 mL/kg,ig);依达拉奉(ED)组(3 mg/kg,iv);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BYHWD+ED)组(BYHWD 10 mL/kg,ig + ED 3 mg/kg,iv)。1、3、7 d分别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 d后,用TUNEL法检测缺血周围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大脑皮质缺血区存活素(survivin)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 3)的定量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1、3、7 d,神经功能评分随着时间延长有减少趋势;同一时间点,模型组评分最高,联合用药组评分最低(P<0.01)。脑缺血再灌注7 d后,各组小鼠脑凋亡细胞指数增多(P<0.01),survivin和caspase 3蛋白表达均有上调(P<0.01)。用药后,各药物组凋亡细胞指数减少,survivin蛋白表达有上调,而caspase 3蛋白表达有下调(P<0.01),以BYHWD+ED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与依达拉奉联用比单药使用可更有效地促进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和抑制凋亡诱导基因caspase 3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协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华海燕  严杰  秦宇芬 《金属学报》2022,27(8):848-856
目的:探究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 Sch 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IRI)大鼠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IRI组、MIRI+30 mg/kg Sch B(MIRI+L-Sch B)组和MIRI+60 mg/kg Sch B(MIRI+H-Sch B)组,每组10只,Sch B灌胃处理7 d。随后采用左前降支结扎进行MIRI造模,Control组大鼠仅进行假手术。造模完成后,记录再灌注120 min后的大鼠心脏的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值。采集大鼠血清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活性。分离大鼠心肌缺血组织,检测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水平,TTC、HE and TUNEL染色实验分别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cleaved caspase 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L-Sch B预处理后,MIRI大鼠的EF、FS、-dp/dtmax以及GSH-PX水平显著上升(P<0.05或P<0.01),CK-MB、LDH、cTnI活性以及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1),心肌组织损伤得到改善(P<0.01),心肌细胞凋亡减少(P<0.05、P<0.01),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MIRI+H-Sch B组大鼠+dp/dtmax值显著升高(P<0.05)、MPO水平显著降低(P<0.01),该结果具有剂量效应。 结论:Sch B预处理可减轻MIRI引起的大鼠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下调cleaved caspase 3、Bax蛋白表达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实现。  相似文献   

8.
余涓  周宇  郑祥  陈崇宏 《金属学报》2008,13(7):740-743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神经细胞凋亡与褪黑素(MT)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注24h模型,再灌注0、1、2、6hi.p.MT。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无机磷酸法测定脑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测定脑组织ATP含量。结果:MT10、20mg/kg均可显著缩小脑梗死体积;MT20mg/kg可显著降低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IP)神经细胞凋亡、增高Bcl-2/Bax比值,显著抑制损伤侧脑组织CaN活性,升高脑组织ATP含量。结论:MT抑制CIRI后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使脑梗死体积减小,其机制与上调Bcl-2/Bax比值、抑制CaN活性升高、增加ATP保有量均有关。  相似文献   

9.
吴建华  方云祥 《金属学报》2008,13(4):377-383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5h再灌注24h。法舒地尔术前腹腔注射给药15mgkg,术后12h再次给药。术后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伊文思兰法(EB)测定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缺血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NF-κBp65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8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抽提物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NF-κBp65mRNA的表达。结果: 法舒地尔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缺陷症状,缩小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缺血侧脑组织的含水量、EB含量及MPO活性;显著抑制ICAM-1.VCAM-1.L8和MCP-1蛋白的表达;降低NF-κBp65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脑组织核抽提物中NF+κBp65的蛋白量(K0.05vsMCAO组)。结论: 法舒地尔通过抑制NF-κBp65的活化进而抑制黏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西红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隔日西红花素腹腔注射,术后每周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和行为学实验。28 d后取脑检测缺血侧海马和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结果: 西红花素给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增加十字高架迷宫试验的开臂停留时间,减少旷场试验中央区活动时间。同时,西红花素腹腔注射明显上调缺血侧海马和皮层GDNF、皮层BDNF的表达,降低MDA的产生,提高SOD、GSH-Px活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红花素可缓解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焦虑情绪,提高空间辨识和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西红花素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和抗氧化活性物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腺苷A1受体是否介导异丙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缺血耐受。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异丙酚组、溶剂组(n=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脑皮质区腺苷浓度。另一批SD大鼠随机分成A:模型组(MCAO模型),B:腺苷A1受体拮抗剂(DPCPX)组,C:异丙酚组,D:溶剂组(脂肪乳剂组),E:异丙酚+DPCPX组,F:异丙酚+拮抗剂溶剂组(DMSO)(n=6)。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异丙酚组脑皮质区腺苷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A、D、E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增加(P<0.05,P<0.05,P<0.05),B、F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异丙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缺血耐受作用可能部分由腺苷A1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2.
甘草素对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甘草素对高糖干预下心肌细胞(H9C2)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H9C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糖组(HG组),高糖甘草素(终浓度10、30、100 nmol/L)干预组(HG+Liq组)。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应用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生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水平。结果: 高糖干预使H9C2心肌细胞活力减弱、ROS生成增多、SOD活性下降与MDA增加,并引起细胞凋亡增加、Bcl-2/Bax表达比值降低。与HG组相比,HG+Liq组(终浓度30、100 nmol/L)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P<0.05),ROS水平降低(P<0.05,P<0.05),SOD活性升高(P<0.05,P<0.05),MDA含量降低(P<0.05,P<0.05),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糖甘草素(终浓度100 nmol/L)干预组的Bcl-2和Bax表达比值与HG组相比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甘草素通过抑制ROS的产生,抑制氧化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减少高糖所致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3.
雷娜  陈纭  张凯玲  朱昊  许苑南  郭沛鑫  解宇环 《金属学报》2021,26(12):1370-1378
目的:探讨云木香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costusroot, EEC)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硫糖铝组、EEC低、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无水乙醇复制胃溃疡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胃溃疡面积变化并计算溃疡抑制率;HE染色法观测胃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y, IHC)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EC能有效抑制模型大鼠溃疡面积的形成,减轻乙醇引起的胃组织病理学损伤;上调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P<0.01),有效抑制乙醇引起的Bax蛋白过量表达(P<0.01)。 结论:EEC具有良好的抗胃溃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抗血小板溶栓素(anti-platelet thrombolysin,APT)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阳性组(依达拉奉注射液)、APT高、中、低组。双侧颈动脉结扎,建立脑缺血模型,测定大鼠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行为学评分,酶联免疫法(ELISA)及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Bax蛋白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APT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降低脑水肿程度,改善缺血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降低缺血后脑组织中TLR4、JNK、Bax蛋白表达。结论: APT对缺血性脑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中TLR4/JNK/Bax信号通路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黄艳君  吴洁  蒋维  王晓  黄引平 《金属学报》2017,22(4):361-366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XA4)对缺氧条件下人早孕细胞滋养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正常早孕(6~8周)绒毛,分离、纯化、鉴定得到细胞滋养细胞,分为常氧组、缺氧组、缺氧+1 nmol/L LXA4组、缺氧+10 nmol/L LXA4组、缺氧+100 nmol/L LXA4组。各组细胞培养72 h后,采用 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OS)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缺氧组ROS水平升高(P<0.05),SOD、CAT、GPx活性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与缺氧组比较,缺氧+1、10、100 nmol/L LXA4组ROS水平均降低(P<0.05),SOD、CAT、GPx活性均升高(P<0.05),凋亡率均降低(P<0.05)。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的Bcl-2蛋白量减少,Bax蛋白量增加(P<0.05);缺氧+1、10、100 nmol/L LXA4组Bcl-2蛋白量较缺氧组均升高,Bax蛋白量较缺氧组均降低(P<0.05)。结论: LXA4可抑制缺氧诱导的人早孕细胞滋养细胞的氧化应激和凋亡,Bcl-2/Bax表达调控可能是LXA4抗滋养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高血压病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血清皮质酮、海马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erum-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s1,SGK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病(SH)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W-Sham、S-Sham)、缺血再灌注组(W-IR、S-IR)和姜黄素组(S-Cur)。各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3 h、12 h、1 d、3 d和7 d 5个时间点。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0 min后恢复灌注),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Nissl染色计数海马CA1区平均锥体细胞密度,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酮及海马SGK1,于再灌注后7 d观察行为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加重,血清皮质酮水平增加,海马SGK1表达上调(P<0.05);与W-IR组比较,S-IR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加重,血清皮质酮水平增加(P<0.05),海马SGK1蛋白表达下调(P<0.05);姜黄素组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减轻,血清皮质酮水平下降(P<0.05),海马SGK1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姜黄素减轻高血压病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皮质酮、上调SGK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林国芳 《金属学报》2015,20(6):621-624
目的 初探姜黄素(Curcumi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通道蛋白4 ( aquapo rin - 4, AQP - 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 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姜黄素治疗组(100,300 mg?kg-1)。采用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再灌注48h,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其脑含水量的测定;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ELISA法检测VEGF、AQP - 4的表达;运用HE染色观察其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 姜黄素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脑含水量;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和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下调VEGF和AQP - 4的表达。在上述变化中,高剂量组表现最为明显。结论 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姜黄素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VEGF和AQP - 4的表达,改变血脑屏障(blood-brian barrier,BBB)的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漆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IR)、漆黄素组(10,20和40 mg/kg,p.o.),每组8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通过测定血清皮质酮含量的改变,观察漆黄素的作用。同时采用RT-PCR法研究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状态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结果: IR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表现出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漆黄素(20和40 mg/kg)能明显改善上述现象(P<0.05或P<0.01);与IR组相比,漆黄素(20和40 mg/kg)能降低血清皮质酮含量(P<0.05),同时漆黄素(40 mg/kg)能逆转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CRH mRNA表达的增加(P<0.05),同时上调GR mRNA水平(P<0.05)。结论: 漆黄素可逆转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伤,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宋姗姗  杨洋  何静  唐俊峰 《金属学报》2020,25(10):1088-1096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1对L-亚硝酸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的子痫前期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n=15):空白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25 mg/kg)和高剂量(50 mg/kg)。通过L-NAME诱导建立子痫前期大鼠模型。给药组则在妊娠第5天开始给予相应剂量的人参皂苷Rg1。在第7、13、15、17、19天检查各组实验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动脉压;以及测定第20天的24 h尿蛋白。在第21天处死实验大鼠,收集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测定胚胎组织中胶质细胞缺失因子1(GCM-1)蛋白;试剂盒测定血清和胚胎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胚胎组织中Nrf2、HO-1、NF-κB、IκBα、Bcl-2、Bax、Caspase-3、total Cyt-C和胞浆中Cyt-C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和尿蛋白升高(P<0.05),抑制胎盘组织中GCM-1、Nrf2、HO-1、Bax、Caspase-3、total Cyt-C和胞浆中Cyt-C蛋白表达降低(P<0.05),促进NF-κB、IκBα和Bcl-2蛋白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并能够显著性促进模型大鼠血清和胚胎组织中的SOD和CAT活性降低(P<0.05),抑制MDA、IL-1β、IL-6和TNF-α水平升高(P<0.05)。结论:Rg1能够明显改善子痫前期孕鼠的血压和尿蛋白水平,并能够促进其胎盘组织中GCM-1蛋白表达,抑制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减少胎盘组织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miR-34a对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对前列腺癌(PCa)LNCaP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本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PCa患者组织标本36例,另取同期行手术治疗切除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标本41例。体外培养LNCaP细胞,分别转染miR-34a mimics(mimics组),miR-34a mimic NC(NC组),设正常生长细胞为空白对照组(BC组),另在mimics组基础上转染AR过表达(AR过表达组)载体及其对照(AR对照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miR-34a及AR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AR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原癌基因产物(c-Mcy)、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BPH组织比较,PCa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与BC、NC组比较,mimics组LNCap细胞miR-34a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AR、Cyclin D1、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一时间LNCap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34a与AR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控关系,过表达AR基因可逆转miR-34a mimics对LNCaP细胞增殖抑制,促进凋亡作用。 结论:miR-34a可能通过调控AR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