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屈指肌腱鞘管内阻滞具有安全、痛苦少、用药量小、效果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1]。我院自1994年10月以来采用屈指肌腱鞘管内阻滞的方法,迄今已临床应用150例(173指),其中148例(170指)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中男性96例,女性54例,年龄8-68岁。手指外伤124例(12指),残端修整43例(44指),其中屈指肌腱鞘管开放损伤42例(48指),余108指属闭合性损伤。手指分布:拇指54个,中指对个,示指76个,环指18个,小指5个。1.2屈指肌健鞘管的解剖结构:屈指肌健鞘管起自掌骨颈部,止于末节指骨基底的纤…  相似文献   

2.
屈指肌腱腱鞘内指神经阻滞已有报道,效果满意,但准确定位屈指肌腱内有一定难度,进针过深则有损伤肌腱之虞。本文采用屈指肌腱腱鞘外(即皮下)给药方法,取得相似麻醉效果,且操作更简单,对组织的损伤也小,病人对操作过程的疼痛感也较轻。本方法国内少有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屈肌腱鞘麻醉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屈肌腱鞘麻醉治疗148例164指手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45例(97.97%)例患者接受该麻醉.3例(2.03%)在原注射点加药后完成手术,5例(3.38%)患者术后注射点有肿胀疼痛感.结论:屈肌腱鞘麻醉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局部阻滞加小针刀术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局部阻滞加小针刀术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35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接受局部阻滞加小针刀术治疗方法,对照组33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接受单纯阻滞治疗。结果:虽然两种方法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均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但3个随访时间观察组的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3个月时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是小针刀刺开了鞘膜,切断了环状韧带,腱鞘得以松懈,粘连被分离。单纯局部阻滞在减轻渗出、水肿、防止粘连,本文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取长补短,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及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ASAⅠ~Ⅱ级小儿手术106例,均在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小儿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情况,苏醒时间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小儿手术能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反应,对小儿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而且苏醒快,术后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狭窄性腱鞘炎为手工业者及家庭妇女常见之手部疾患,好发于橈骨茎突部之外展拇长肌、伸拇短肌及屈拇长肌或屈指肌腱。各腱均有腱鞘与骨质相连形成骨性纤维性管,长期过度劳损或慢性塞冷刺激,可使肌腱与腱鞘发生水肿。久之,腱鞘机化,鞘壁肥厚,管腔狭窄,且肿胀变粗的肌腱受狭窄腱鞘的束缚,呈现葫芦状缩狭或结节样隆起。其结节多于狭窄腱鞘的近端。肌腱被狭窄腱鞘交锁,动转失灵,则手指屈伸受限。如勉强用力屈伸患指,将  相似文献   

7.
杨建平  张亮  吕治全 《重庆医药》2009,38(14):1807-1808
目的观察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肩部和上肢手术应用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32例ASAⅠ~Ⅱ级、年龄2~6岁的肩部和上肢手术患儿,先基础麻醉后,施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持续鼻导管给氧,监测RR、ECG、HR、BP、SpO2。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麻醉效果优良率91%,无并发症。结论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肩部和上肢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云霞  杨庆红  孟京华  周强  王璐 《医药导报》2003,22(12):869-870
目的: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选择L2~3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4 cm后,随机分为2%盐酸利多卡因组(L组)及1.73%碳酸利多卡因组(CL组) 各30例.两组药物用量均为14~16 mL.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阻滞平面范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及麻醉对血压 、心率的影响.结果: CL组起效时间快,阻滞完善时间短,阻滞范围宽,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短,与L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血压 、心率的影响比较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73%碳酸利多卡因能明显缩短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效果确切、安全,肌松弛满意.在剖宫产术中明显缩短了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对急诊剖宫产术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上肢手术128例经验。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2月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的上肢手部、前臂、上臂、肩部及锁骨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结果:本组麻醉完全112例,对镇痛、肌松不全者术中辅助麻醉性镇痛药可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持续时间长且可反复穿刺,并发症少而短暂,操作易于掌握,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及肩部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连续肌问沟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120例上肢断肢(指)再植、血管、神经吻合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择在超声技术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置管连续阻滞;B组采用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法。臂丛麻醉所用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10mg局麻药混合液18-25m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成功率、麻醉作用时间、术后镇痛的应用、并发症。结果A组在超声技术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成功率高、麻醉作用时间控制自如,术后镇痛完善、并发症少。结论在超声技术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阻滞,明显提高阻滞成功率、麻醉作用时间控制自如,术后镇痛完善,而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临床实用技术,其麻醉效果值得肯定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透明质酸钠预防手屈指肌腱粘连回顾性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防治手屈指肌腱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手屈指肌腱手术者,在肌腱损伤修复部鞘内或局部,分别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制剂。A组30例,注入20mg/2mL;B组28例不同透明质酸钠。其它治疗两上同;术后4,7,12周测定相关部位的功能、疼痛、肿胀情况,按关节功能、握拳功能评价透明质酸钠预防粘连的效果。结果:56例经4-12周随访,A组优良率70.00%,无明显不良反应。B组39.29%,两组比较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术后屈指肌腱粘连有明显的作用,作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防治屈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4种不同方法防治肌腱粘连的作用。方法一期修复鞘管区屈肌腱损伤4887条肌腱,术中用套圈缝合法缝接肌腱后,在肌腱鞘管内分别置入透明质酸钠1.0ml、bFGF加维生素复合膜、自体脂肪颗粒和空白对照,缝合皮肤。术后24h开始功能锻炼。结果4组经过平均18个月随访,按TAM法评定疗效,透明质酸钠组随访的23条肌腱,疗效优良者21条,优良率为91.30%。bFG加维生素C复合膜组22条肌腱,疗效优良者19条,优良率为86.36%。脂肪颗粒组22条肌腱,疗效优者15条,优良率为68.20%。空白对照组20条肌腱,疗效优良者11条,优良率为55.00%。各组之间有著差异(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和bFGF加维生素C复合膜具有较好促进肌腱愈合,防止或减术后粘连,改善肌腱滑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We treated 3 patients who had ruptured the flexor pollicis longus (FPL) tendon during infancy and which had not been repaired. A two-stage surgical procedure, using a silicone rod, was performed to reconstruct the tendon, and favorable thumb flexion was obtained. A favorable outcome was obtained, even if the gliding of the silicone rod had been poor after the first stage procedure. When the scar of the tendon sheath is available, it should be used as a pulley. When the tendon sheath has completely disappeared, it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At the second stage of surgery, the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muscle of the injured finger can be used as a motor source when the muscle is conserved in good condition because its distal stump adheres to the bone. If the muscle is not in good condition, transfer of the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muscle of the ring finger should be performed.  相似文献   

14.
屈肌腱粘连松解术11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屈肌腱粘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对115例屈肌腱粘连患者进行屈肌腱松解手术。其中男72例,女43例,平均37.9岁;切割伤55例,肌腱撕裂伤31例,断指再植20例,肌腱移植9例。肌腱修复术后6个月以上行屈肌腱粘连松解术,术后辅助康复锻炼。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评价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优良率81.74%。结论屈肌腱粘连松解术是解决肌腱粘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司娜  严香菊  徐晖  高谦 《中国医药》2014,(10):1514-1516
目的 探讨腱鞘内注射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90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腱鞘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每次给予2%利多卡因1.5 ml+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0.5 ml混合液0.5~1 ml,1次/7 d,3次为1个疗程.B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给予连续激光输出功率400~500 mW,集射探头垂直照射患处1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C组给予腱鞘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治疗后1个月,随访6个月对3组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平均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C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平均治愈时间与A、B组比较[总有效率:100.0%(30/30)比93.3% (28/30)、90.0% (27/30);复发率:3.3% (1/30)比16.7% (5/30)、30.0% (9/30);平均治愈时间:(10±5)d比(14±7)、(18±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腱鞘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狭窄性腱鞘炎可取得良好疗效,综合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16.
钩型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钩型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将Ⅲ度及Ⅳ度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小针刀组和封闭组,进行治疗效果临床对比分析。结果经6~12个月随访,小针刀组优良率99.11%,封闭组优良率82.86%,两组经χ2检验,χ2=17.9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钩型小针刀疗法治疗狭窄性腱鞘炎,治疗简单,费用低,一般一次即可治愈,无毒副作用,符合中医的简、便、廉、验的特点,可作为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手指屈肌腱损伤急诊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指屈肌腱损伤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急诊收治145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治疗状况,根据屈肌腱Verdan分区及各区的解剖特点,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手指深浅屈肌腱。结果本组145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按TAM标准,优良率达82.06%。结论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对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效果满意,手指屈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颈丛阻滞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项前路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5年颈椎前路手术麻醉60例,麻醉选用右侧颈深丛阻滞加左侧颈浅丛阻滞,麻药用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右侧12mL、左侧8mL,总麻药剂量20mL。结果57例阻滞效果满意,有3例阻滞不全,加用少量局麻药,无局麻毒性反应及全脊麻发生。结论右侧颈深丛阻滞加左侧颈浅丛阻滞是颈椎前路手术安全、可靠、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姚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4):3717-3719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1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给予患者中药熏洗治疗.结果 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82%)(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定,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