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正常人单剂量口服北京产硫酸吗啡控释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 ,及多次给药的稳态血药浓度和波动性。方法·· :正常健康志愿者19例,随机自身交叉口服北京产硫酸吗啡控释片和进口片30mg;晚期癌痛病人27例次 ,随机(部分病人自身交叉)多次口服北京产硫酸吗啡控释片和进口片至稳态。采用GC -MS测定血药浓度。结果··:求得北京产硫酸吗啡控释片和进口片的Cmax 为14.65ng·ml-1±s3.08ng·ml-1 和14.71ng·ml-1±s2.13ng·ml -1,Tmax 为3.84h±s0.50h和3.84h±s0.37h,曲线下面积AUC为76.67ng·h·ml -1±s8.32ng·h·ml-1 和80.06ng·h·ml-1±s10.89ng·h·ml-1,北京产硫酸吗啡控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89%±s15.33 % ;达稳态时谷浓度分别为15.11ng·ml -1±s8.98ng·ml -1和12.52ng·ml -1±s10.14ng·ml -1 ,峰浓度分别为24.06ng·ml -1±s11.18ng·ml -1和20.32ng·ml -1±s13.18ng·ml -1,血药浓度的波动系数( %)为47.96±s19.91和46.89±s18.77。结论··:北京产硫酸吗啡控释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符合要求 ,多次给药的稳态血药浓度和波动性与进口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依托度酸缓释片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度酸缓释片以pH7.5磷酸盐缓冲液(USP23版)为释放介质,采用桨法,转速100r/min进行释放度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以278为检测波长,本法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4.
卡托普利缓释制剂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淑秋  冷光 《中国药房》1997,8(2):59-60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卡托普利骨架片和微丸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骨架片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而微丸符合零级动力学,并分别求得了释放速度方程及释放参数。两者均达到了显著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释放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药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卡波姆为生物黏附材料,乳糖为辅料制备生物黏附缓释片,运用Ritger-Peppas方程释放指数n值,评价HPMC、卡波姆和乳糖对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生物黏附片的释药速率随HPMC、卡波姆含量增高而减慢,乳糖可以加快释药速率,经处方筛选优化后制备的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放,是Fick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两种机制的协同作用结果。结论HPMC、卡波姆和乳糖均可影响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中主药的释放,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药过程可用Ritger—Peppas方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6.
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路泰(简称路泰)与硫酸吗啡普通片(简称吗啡普通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对晚期癌症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进行镇痛效果观察。结果表明,路泰每12h口服一次可以有效地控制晚期癌症慢性中度以上疼痛。与硫酸吗啡普通片相比较,镇痛效果在日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路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头晕、思睡、胃不适、恶心、呕吐、便秘等,与吗啡普通片相比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滴定法给药,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伍杰雄  任斌 《中国药师》2000,3(4):204-205
对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和胶囊剂的体外释放模式及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和释放速率进行对比研究。缓释片剂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而缓释胶囊剂体外释放则符合Higuchi方程,二者在不同pH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百分率及释放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种盐酸曲马多缓释制剂体外释放模式存在差异。而且pH对二者的体外释放过程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费勤志  柏俊  李珠婧  王辉 《中国药业》2007,16(16):30-31
目的建立洛汀烟酸缓释片中烟酸的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以1000mL水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考察释放曲线;释放度测定采用紫外法。结果烟酸的释放符合一级释药方程,并与国外上市的同品种Advicor的烟酸释放度一致。结论洛汀烟酸缓释片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XD中关于缓释制剂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气质联用(GC/MS)研究吗啡控释片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采用磷酸可待因做内标,经液相萃取、乙酸酐衍生化处理后,用GC/MS的SIM(选择性离子监测)定量方法测定血中吗啡的浓度。标准曲线在1.0 ̄60n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间日内RSD小于9.0%,回收率可达96%。并进行了8例肿瘤病人口服30mg吗啡控释片、普通片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控释片和普通片的Cmax分别为:17.5、20.8ng/ml。t1/2分别为5.0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国产盐酸吗啡普通片及合资厂产硫酸吗啡控释片于蒸馏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进行体外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片剂的溶释均符合中国药典95版标准,控释片在人工肠液中溶释参数T50、Td、m与在蒸馏水及人工胃液中的溶释参数差异具显著性(P<0.01),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过程明显缓慢。  相似文献   

11.
磷酸川芎嗪骨架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了以卡波姆为骨架材料的磷酸川芎嗪缓释片。其体外释放曲线12h内符合Higuchi方程,2-8h接近零级。药物释放速率随卡波姆用量增多而减慢,并受卡波姆类型、释药介质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布洛芬缓释片的生产及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彪  王建华 《中国药业》2005,14(7):51-53
目的:研究布洛芬骨架缓释片从研试处方到生产处方的放大过程中,工艺参数对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药物累积释药量,考察布洛芬缓释片的释药机制;并考察了致孔剂、制粒工艺和压片设备等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还对骨架片进行了6个月的加速试验.结果:布洛芬不溶性骨架缓释片的药物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致孔剂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加入可以提高药物释放速率;不同制粒工艺和压片设备对药物释放的均匀性有一定影响;在一定压力范围内,药物释放对压力敏感.结论:布络芬缓释片的大生产中,制粒工艺、致孔剂用量和压片设备对药物释放有影响,可以通过优化上述工艺参数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国内某一厂家3批卡马西平缓释片(受试制剂)与Tegretol(参比制剂)在不同pH介质中的体外释放度。采用桨板法,转速75 r/min,分别考察了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不同释放介质(水、pH 4.5乙酸盐缓冲液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900 ml中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在上述3种介质中,受试制剂的批间差异显著,同批产品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行为也有显著差异。受试制剂的内在品质不如参比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柠檬酸钾缓释片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骨架材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工艺,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优选处方的缓释片释放度符合设计要求,稳定性较好。结论本研究所得的处方和工艺可以制备性能优良的柠檬酸钾骨架缓释片。  相似文献   

15.
王建涛 《黑龙江医药》2009,22(5):629-631
以体外漂浮性能和释放度为指标优化巴洛沙星胃漂浮缓释片的处方。结果表明,每片用量HPMCK100M为120mg、碳酸氢钠为200mg和羧甲淀粉钠为100mg的片剂能在1min内起漂,持续漂浮时间达8.2h,8h累积释放率达90%。按优化处方制备的片荆在高温(60℃)、强光(4500h)下贮存10d,均保持稳定,高温(相对湿度75%)条件下有吸湿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为了解决2型糖尿病中的多药治疗问题,用HPMC进行湿法制粒制备了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双层缓释片。方法由于二甲双胍的压缩成型性较差,高剂量的二甲双胍很难压制成片。在实验中,采用十八醇克服了这一问题。研究了HPMC的黏度、用量和填充剂的用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优化的处方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缓释时间为10小时。结果二甲双胍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而格列吡嗪的体外释放符合零级方程。结论本文成功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双层缓释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等国内数据库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有关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检索策略收集并纳入标准入选资料,分析指标为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8个研究共598例患者纳入分析,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和口服给药的疼痛缓解率分别是83.69%和87.97%(P=0.09);在不良反应方面,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导致便秘的发生率降低了15%(P〈0.000 1),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了21%(P〈0.000 1),嗜睡头晕的发生率降低了9%(P=0.001)。结论: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和口服给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相近,但直肠给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能较低,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8.
用高分子亲水性胶体作为主要骨架材料制备了硫酸锌骨架型缓释片SR-1 SR-2,用普通片C-T作对照,测定了SR-l、SR-2及C-T片的体外溶出累计百分率。用溶出速度参数T_(50)作比较,SR-1,SR-2的缓释作用分别为普通片的4.7倍和2.8倍。锌含量测定采用锌试剂(zincon)紫外分光光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格列齐特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所收载的格列齐特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 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与国外进口片的释药过程基本一致。结论 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易于工业化生产,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20.
褪黑素缓释片的制备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制褪黑素HPMC骨架缓释片。并且研究缓释片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 以HPMC为骨架制备褪黑素缓释片。考察褪黑素的颗粒大小 ,片剂中HPMC的种类及含量 ,片剂大小 ,填充物的种类及数量 ,压片力等影响药物释放度的因素。采用HPLC荧光检测器测定家犬静脉注射及口服褪黑素后的血药浓度。结果 褪黑素静脉注射后体内血药浓度符合双隔室模型。静注两种剂量后AUC与剂量成正比 ,生物半衰期分别为 6 7 7分和 84 6分 (P >0 0 5 )。褪黑素缓释片相对于常释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 83 8%。缓释片及常释胶囊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3 75 %及 4 4 9%。结论 褪黑素缓释片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褪黑素缓释片及常释胶囊的绝对生物利用度都较低 ,缓释片的生物利用度低于常释胶囊但体内平均滞留时间显著长于常释胶囊。缓释片的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速度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