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柔性电子器件飞速发展,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柔性基板材料及介电绝缘材料大规模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和挠性线路板等的制备,但其较高的热膨胀系数降低了它在变温加工过程的尺寸稳定性,故有必要调整其热膨胀系数与构成电子器件的其他材料相匹配.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低膨胀聚酰亚胺薄膜的专利现况、低膨胀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低膨胀PI合成、改性及应用研究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2.
将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DMDC)、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与3,3′,4,4′-四羧基二苯醚二酐(ODPA)进行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通过改变二胺单体的配比,采用热亚胺化法制备了系列聚酰亚胺薄膜,在保证聚酰亚胺薄膜常规的优势性能前提下,改善聚酰亚胺的颜色、可加工性能和溶解性,并对其进行表征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聚酰亚胺薄膜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良好;脂肪族柔性单体DMDC的引入降低了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了薄膜在DMAc、DMF、NMP、CHCl_3溶剂中的溶解性,扩大了聚酰亚胺在光电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自1960年美国杜邦公司改进聚酰亚胺(PI)合成技术生产了膜材并首次应用于工业以来,PI在信息化时代大放异彩,其相关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气体分离工业及新能源等领域,交联改性是提高PI膜性能的有效方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膜用PI交联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热交联、紫外交联和化学交联3种方式,并对未来交联PI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1,3-双(4-氨基苯氧基)苯(TPER)、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邻苯二甲酸酐(P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共聚封端热塑性聚酰亚胺(TPI)薄膜,采用DSC、TG、万能拉伸试验机、DMA等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共聚封端TPI薄膜的加工性能提高,同时保持了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拉伸性能。其中加入3%PA封端剂制备的树脂综合性能最好,具有较低的熔点(328.8℃)、结晶温度(311.6℃)、损耗模量(4.1×108Pa)和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10.1℃),采用该树脂制备的TPI薄膜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国内氰酸酯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用热固性树脂、橡胶、热塑性树脂、纳米粒子、晶须、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增韧改性氰酸酯树脂的研究进展。预计氰酸酯树脂将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聚酰亚胺(PI)和环氧树脂(EP)之后的又一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基体。  相似文献   

6.
聚酰亚胺(PI)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具有耐高低温、高强高模、耐辐照、阻燃、绝缘、低的吸水率和优异的介电性能等。以PI的预聚体—聚酰胺酸溶液为纺丝液,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连续纺丝技术,通过化学结构设计和纺丝工艺控制,开发出耐高温、高强中模、高强高模等系列高性能PI纤维产品,最高强度和模量分别达到4.0 GPa和160 GPa。与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相比,PI纤维显示出优异的耐高温、耐紫外、耐酸性能和较低的吸水率。以高强高模PI纤维为增强体,制备了热固性环氧树脂基体及热塑性尼龙基体复合材料,分析其性能,结果表明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PI纤维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均得到大幅提高,PI纤维将在航空航天、电力、防护、环保、核工业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二层柔性覆铜板用聚酰亚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培发  严辉  范和平 《绝缘材料》2006,39(3):27-31,35
简要介绍了二层柔性覆铜板的生产工艺、基体树脂配方及其性能特点,重点介绍了五类二层柔性覆铜板用的聚酰亚胺树脂即全芳香型、醚酮型、双酚(砜)A型、芳香酯型、混合型的聚酰亚胺树脂的研究进展,及其生产的二层柔性覆铜板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流涎设备对生产聚酰亚胺薄膜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的情况,综述了聚酰亚胺(PI)薄膜流涎系统的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了流涎系统中环形钢带、前鼓及主传动装置、后鼓及液压张紧装置、热风装置等对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过程和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蒸发三步法在聚酰亚胺(PI)衬底上沉积CIGS薄膜,研究了Na掺杂工艺对PI衬底生长的CIGS薄膜性质及柔性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前掺Na工艺可有效改善吸收层CIGS薄膜电学性质,但会阻碍In、Ga互扩散,并导致CIGS薄膜结晶质量下降。这是由于在CIGS薄膜沉积过程中掺入Na原子,影响了薄膜生长的动力学过程。后掺Na工艺在提高吸收层CIGS薄膜电学性质的同时,避免了Na原子扩散对CIGS薄膜结晶质量的影响,最终提高了柔性CIGS薄膜太阳电池性能。  相似文献   

10.
赵兴  李玲 《绝缘材料》2007,40(5):22-25
介绍了聚酰亚胺改性的最新发展动态,重点讨论了侧链为反应性活性基团、庞大侧基、联苯侧链、脂肪族柔性侧链及功能性侧链对聚酰亚胺性能及工艺性的影响.指出聚酰亚胺侧链改性与功能化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