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脊柱骨折的X线、CT、MR影像诊断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X线、CT、MR在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CT、MR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良好的平片只显示脊柱二维结构,CT、MR显示脊柱的三维结构,CT、MR对爆裂骨折能做出全面证实和诊断,对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改变,椎管继发狭窄,脊髓是否挫伤,CT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X线、CT在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CT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骨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良好的平片只显示脊柱二维结构,CT能显示脊柱的三维结构,可对爆裂骨折做出全面证实和诊断,对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改变、椎管继发狭窄、脊髓是否挫伤等,CT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溟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020-1021
目的:讨论X线、CT在诊断脊柱爆裂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CT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骨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良好的平片对诊断腰椎爆裂骨折有一定价值,但要同压缩性骨折鉴别。平片只显示腰椎二维结构,CT能显示腰椎的三维结构,CT对爆裂骨折能作出全面证实和诊断,对小关节紊乱、脱位、间盘改变、椎管继发狭窄,脊髓是否挫伤,CT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X线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胸腰椎骨折的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X线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 良好的平片能显示脊柱结构,并对对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和CT在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胸腰椎骨折均行X线和CT检查。方法50例62个椎体骨折中单椎体骨折41例、多椎体骨折9例。压缩型骨折37个椎体,爆裂型骨折21个椎体,骨折脱位型4个椎体。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骨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CT在显示椎体三柱结构、骨折线、小关节脱位、椎管狭窄程度、脊柱稳定性及判断脊髓损伤等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影像学表现。结果: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性平片、CT及MRI表现如下:1.椎体向心性爆裂;2.碎骨片向后移导致椎管狭窄,脊髓损伤;3.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4.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或椎体骨折;5.椎体滑脱伴椎间盘损伤。结论:在脊柱爆裂骨折的检查中,X线平片、CT及MRI各有优点,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左玉江 《海南医学》2004,15(9):57-57,56
目的分析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CT表现,评估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0例经CT检查确诊为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资料,与X线平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表现为终板骨折移位突入椎管内、椎板骨折、椎管狭窄、小关节脱位,脊髓受压改变、椎间盘突出及椎旁软组织变化。结论CT能较清楚显示脊柱的三柱结构,对脊柱爆裂性骨折能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尤其是对骨折线显示、小关节脱位、椎管损伤及稳定性的判断cT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55节脊柱爆裂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CT多平面重建。47例中颈椎3例,胸椎17例,腰椎27例。结果脊柱爆裂骨折以T12-L2最多见(占65.45%)。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前后部高度缩短,脊柱屈曲后突,椎体后缘连线改变,椎体前后径、横径增宽和(或)椎弓根间距增宽,棘突间距增宽等表现,21例将爆裂骨折误诊为单纯压缩型骨折。CT主要表现为椎体纵、横形多处骨折45例(95.74%);骨折片向后突入椎管,椎管狭窄31例(65.95%);脊柱附件骨折19例(40.42%)。螺旋CT可清楚显示脊柱骨折范围、椎管变形狭窄程度并判断脊髓损伤。X线平片和螺旋CT对爆裂性骨折的诊断率分别为55.31%和100%;椎管狭窄的显示率分别为23.4%和100%。结论X线平片对爆裂骨折的诊断有明显局限性,对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而有神经症状者均须行CT检查;CT对显示骨折及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程度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靳冬生 《中外医疗》2014,(32):182-183
目的研究分析X线、CT和MR在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140例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CT、MR进行检查,并依据Wolter分类、Denis分类以及外伤机制分类三种方法对患者的脊柱骨折情况进行诊断,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通过X线检查显示有48例患者骨性椎管不完整,即椎体后缘曲度不连续,占34.3%;通过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中有98例患者的椎管完整性遭受破坏或者椎管狭窄,占70%;通过MR检查显示所有患者中有121例患者韧带损伤、脊髓或骨髓发生挫伤,占86.4%。结论 X线诊断是最基础的方法;CT诊断主要以多平面三维重建进行检查,多应用于脊柱损伤程度、部位、椎体骨折线、椎管受压狭窄程度以及骨折碎片的移位等;而MR诊断能够清楚的显示韧带损伤、脊髓以及骨髓发生挫伤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脊柱外伤的CT和MRI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涌  曾阳东  邱维加  胡军祖 《广西医学》2009,31(8):1074-1076
目的探讨CT、MRI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6例脊柱外伤的CT、MRI资料,对比分析CT、MR/对损伤脊柱的椎体骨折检出率、椎弓骨折检出率,以及对碎骨片移位率、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椎旁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果。结果CT对显示榷体、椎弓骨折线和骨折片的移位优于MRI;MR/对显示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椎体挫伤、软组织损伤比CT更敏感、更清楚,显示损伤范围比CT更大、更明确。结论CT、MR对显示脊柱外伤各有优缺点,所有脊柱外伤应首选MR检查,对爆裂骨折,两种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X线、CT、MR影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柱骨折临床患者病例56例,对其临床资料和X线、CT、MR影像检查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X线、CT、MR检查证实患者椎体形态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失,骨密度明显降低,能够发现有骨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结论:经X线平片检查仅能够对脊柱的二维结构进行显示,而CT与MR则可以对骨折做出准确的诊断,针对小关节拖尾、紊乱以及椎间盘改变者,CT检查存在明显优势,临床应给予关注,这对于今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汪昌柱 《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73-174,F000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时5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13例。腰椎35例,胸腰椎2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7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5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32例34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50例54个椎体骨折(4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13例,小关节脱位1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2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3例,脊髓或神经受压22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34例,腰椎26例,胸腰椎20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16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8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63例67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80例87个椎体骨折(6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23例,小关节脱位8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3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7例,脊髓或神经受压45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X线摄片和CT扫描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1年收治的46例脊柱骨折患者的X线摄片及CT扫描的表现。结果:X线片对脊柱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椎体脱位、半脱位容易确诊,而对其他类型脊柱骨折较易误诊和漏诊,诊断符合率81.6%。CT扫描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骨折片的移位以及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对多节段椎体骨折和附件骨折显示较好。CT扫描诊断符合率达98.6%。结论:在脊柱损伤的诊断中X线撮片和CT扫描相结合才能提高脊柱损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CT、MRI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分析62例脊柱损伤病例的影像学资料。③结果脊柱骨折分单纯屈曲压缩型,爆裂型,骨折脱住型。X线平片易于观察椎体的形状改变,脱位及椎体后缘线的连续性;CT可清楚显示骨折线走向,观察骨折片移位及椎管受累情况;MRI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充分显示脊髓受累情况。④结论在脊柱骨折的检查中,X线平片、CT、MRI各有优点和缺点,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戴畅  马海永 《农垦医学》2006,28(5):337-339
目的: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螺旋CT、X线表现,并提高对螺旋CT诊断脊柱损伤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39个椎体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征象及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CT多平面熏建。31倒中颈椎2例,胸椎13例,腰椎16例。结果:脊柱爆裂性骨折以T12-L2最多见(占64.1%)。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脊柱屈曲后突,椎体后缘线的改变,X线平片有14例将爆裂骨折误诊为单纯压缩型骨折。螺旋CT可清楚显示脊柱骨折范围、椎管变形狭窄程度并判断脊髓损伤。X线平片和螺旋CT对爆裂性骨折的诊断率分别为54.8%和100%;椎管狭窄的显示率分别为22.6%和77.4%。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但有时爆裂性骨折较难与单纯压缩性骨折区分。螺旋CT检查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是脊柱外伤中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CT扫描机的普及,其检出率亦明显提高。方法:本文收集共76个爆裂型骨折的椎体,分析它们的CT影像。结果:76个骨折椎体中,13例仅为椎体前部碎裂,其余63例椎体骨折线均累及椎管,13例可见骨碎片突入椎管,附件骨折48例,椎管狭窄34例。结论:CT在显示椎体爆裂型骨折及椎体后缘骨碎块上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诊断、分型、判断失稳及椎管狭窄程度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②方法分析150例爆裂骨折的X线平片和CT扫描资料。③结果因X线平片无典型征象而误诊13例,由于对典型征象缺乏认识而误诊6例,由于投照因素漏诊15例。④结论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认识水平和投照质量可减少误、漏诊;CT能显示椎体、附件骨折、椎管狭窄及后移骨片优于X线平片。提高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并显示椎管的狭窄程度,二者结合可详细反映爆裂骨折的各种损伤情况,对决定外科手术方式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临床及时正确地处理。  相似文献   

19.
张建军 《中原医刊》2004,31(4):48-48
目的:认识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脊柱爆裂骨折病例进行X线及CT影像分析。男43例,女13例,年龄17~63岁。结果:56例骨折累及74个椎体。三柱骨折2l例,二柱骨折27例,单柱骨折8例。0度,正常椎管lO例;l度,椎管狭窄l/3,24例;2度,椎管狭窄2/3,17例;3度,椎管完全狭窄6例。结论: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各有所长。脊柱外伤需行平片检查,发现异常,首选CT扫描证实。CT与X线相结合,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平扫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方法:对66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X线平片是基础,CT检查是主要手段,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椎体损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