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铝合金三酸化学抛光工艺存在溶铝量大,转移性过腐蚀倾向强,不适宜自动线生产等缺点。通过光亮度、溶铝量及过腐蚀现象的观察与检测,研究镍离子的添加、铝离子含量对抛光过程中铝合金的溶解量,溶液的过腐蚀倾向及抛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镍离子的存在可抑制转移性过腐蚀,提高抛光效果,而抛光液中铝离子含量对溶铝量及过腐蚀均有显著影响,铝离子含量高,抛光液粘度大,溶铝量小,抛光速度慢,过腐蚀的倾向下降。  相似文献   

2.
在炼钢中广泛采用铝脱氧,至今也不过60年左右的历史,但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铝作为炼钢终脱氧剂的唯一首选地位已开始动摇.因为:①铝价格相对较贵;②铝比重轻;不仅无效烧损大,回收率低,而且钢中酸溶铝控制困难;③要求钢中酸溶铝低的小方坯连铸技术的广泛采用;④要求A120。夹杂很低的新产品开发等.为此不少炼钢工作者开始寻找各种新的脱氧剂,以期部分或全部取代铝.含钡硅系合金是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型复合脱氧剂,从工艺理论上对其进一步深入探讨很有必要.1硅钡复合脱氧剂取代铝对钢液进行深脱氧(l)铝脱氧常数在160…  相似文献   

3.
高碳钢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凝固法对60Mn钢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零塑性温度、零强度温度。所测钢种在熔点-750℃范围存在两个脆性温度区域,在第Ⅲ脆性温度区域,γ单相AlN、NbN等氮化物在γ晶界的析出和在γ α两相区先共析α相呈网膜状,在γ晶界的析出是造成钢脆化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钢中氮、铝含量,采用合理的二冷方式,提高钢种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4.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含硼氮中碳铝镇定钢中BN 析出的热力学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该钢种在冶炼浇注及加热奥氏体化过程中BN夹杂物的析出规律,并与试验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钢液中初始ω(B)≤0.012%、初始w(N)≤0.03%的情况下,含硼氮中碳铝镇定钢浇注凝固过程中不能析出BN夹杂物,且钢液中B的富集程度远高于N,凝固末期残余液相中,B浓度是其初始浓度的20倍,N 浓度约为其初始浓度的2.1倍;钢中ω(B)为0.005%-0.01%、ω(N)为0.01%-0.03%时,在1470K奥氏体化温度以下,可以稳定析出BN夹杂物,B、N含量越高,BN夹杂开始析出的温度越高;在奥氏体化过程中,钢坯中酸溶铝含量越高,越容易析出BN夹杂物.  相似文献   

5.
对两种不同成分的C—Mn—Mo系低合金高强钢(HSLA)进行拉伸和;中击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钢种的微观组织,分析Mo和B对HSL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钢种的成分和工艺,可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C—MnMo系HSLA钢,钢种具有贝氏体组织;在C—Mn—Mo系HSLA钢中,适当增加Mo和B的含量,可以明显提高钢种的强度,且不损害其塑韧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用两段酸溶法从废铝渣生产碱式氯化铝的试验研究。文中阐明了一段溶出中加酸当量比、盐酸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铝渣中氧化铝的溶出率和溶出液盐基度的影响以及二段溶出中铝渣投加比对溶出液盐基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ZCGS(ZrO2-CaO-C-SiO2)材料进行热力学分析,选用了以ZCGS材料为内壁与Al2O3-C基体制成复合浸入式水口,经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对要求钢中酸溶铝较高的优势低合金16MnReL钢进行浇铸时,该复合浸入式水口具有良好的抗Al2O3沉积效果,能够满足铝镇静钢及优质低合金钢多炉连铸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南钢钢液钙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残钙量对铝镇静钢中夹杂物钙处理变性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T=1873 K,酸溶铝质量分数为0.02%~0.05%时,残钙质量分数应大于18×10-6,最好控制在31 × 10-6之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吨钢钙加入量为149.1~171.5 g时,随加钙量的增加,钙收得率增加,残钙量增加,夹杂物变性效...  相似文献   

9.
酸溶粉煤灰制备混凝剂及其处理污水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粉煤灰的利用价值,采用酸溶法提取其中的铝、铁元素,制备粉煤灰基混凝剂.以硫酸为酸浸液,固定酸灰比为3:1,考查不同酸溶方式的溶出效果,并利用制得的混凝剂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或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助于粉煤灰中铝、铁的溶出.添加NH4F为助溶剂,铝、铁的总溶出率可达63.42%,但存在F-的二次污染.经过高温焙烧后粉煤灰中铝、铁酸溶性降低,但添加碳酸钠且配比达到0.06以上时,熟料中铝酸溶性提高;由此制得的混凝剂处理污水时,适宜投量为1.2 mL/L,效果优于市售混凝剂,COD、TP的去除率分别为69%、95%,剩余SS低于20 m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3种不同硅铝物质的量比的负载镍的催化剂,通过吡啶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FT -IR)和X-衍射(XRD)分别对催化剂的酸性、酸量及晶体类型进行表征,同时考察该催化剂在混合废塑料催化裂 解制燃料油过程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硅铝物质的量比的降低,催化剂的总酸量增加,产物中气体收率和 积碳收率增加,残渣收率降低,但酸量过高引起废塑料深度裂解,导致产物中汽油馏分收率下降。结果表明,最佳硅 铝物质的量比为1∶3,由此得到的负载镍的2# 催化剂可以使汽油馏份收率大于40%。实验还对催化裂解得到的汽 油馏分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通过调变催化剂的硅铝物质的量比,可以改变其酸性,从而有利于改善催化剂的选择 性,有利于得到辛烷值较高的汽油馏份。  相似文献   

11.
冲蚀条件下等离子喷涂Al2O3陶瓷涂层的磨损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固体颗粒冲蚀条件下 ,不同冲击速度、不同磨料尺寸等因素对等离子喷涂Al2 O3 陶瓷涂层冲蚀磨损率的影响 ,并在不同条件下与 2 0钢进行了对比试验 ,分析了等离子喷涂Al2 O3 陶瓷涂层的冲蚀磨损特性及磨损机理 ,提出等离子喷涂Al2 O3 陶瓷涂层具有脆性特征的冲蚀磨损特性 ,它适用于细磨料低速冲蚀磨损条件  相似文献   

12.
Flat workpieces have been test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tress path change (loading mode) while keeping strain path unchanged. These investigations are pertinent to the testing of cold rolled strips and to subsequent forming. The workpieces which first compressed by plane strain compression in thickness direction were then tested in perpendicular direction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influence of strain and stress path. The tension workpieces came from flat die compression test at different deformation histories. Two different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18/8 Ti stainless steel and AW-1050 aluminiu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astic flow by tension in lengthwise direction after pre-strain by compression in thickness direction will begin at an appreciably lower stress than that of the workpieces unloaded after pre-compression. Comparing with two materials, it can be seen that both 18/8 Ti stainless steel and AW-1050 aluminium behave similarly. The drop in yield stress is lower for AW-1050 aluminium than that for 18/8 Ti stainless steel. However, reload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an in the precious step results in significantly higher strain hardening.  相似文献   

13.
滚石冲击闭孔泡沫铝夹芯板耗能缓冲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棚洞顶部铺设一定厚度砂土垫层可起到有效的耗能缓冲作用,不同厚度的砂土垫层耗能缓冲效果差异较大,如何量化砂土垫层厚度成为棚洞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实际棚洞结构为原型,采用动力有限元对滚石冲击砂土垫层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不同冲击能量下多组砂土垫层厚度组合的动力响应及耗能缓冲机理。结果表明:低冲击能量下,改变砂土垫层厚度对滚石冲击力影响不大,而高冲击能量下,不同厚度砂土垫层的吸能减震效果有显著差异;增大砂土垫层厚度可有效的减弱滚石冲击对棚洞钢筋混凝土顶板造成的变形影响,但同时会增加结构自重,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最优化的垫层厚度,兼顾经济合理性和结构可靠性。研究成果将为滚石多发区棚洞结构砂土垫层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条法分析了方钢管填充混凝土后的弹性及弹塑性屈曲性能,考虑了钢板受均匀压应力作用和应力梯度变化两种工况,计算了钢板的临界屈曲应力,分析了残余应力对临界屈曲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截面相对宽厚比低于30时,钢管内部填充混凝土并不能提高钢管的屈曲承载力;截面宽厚比超过30以后,随着截面宽厚比的增加,钢管内部填充混凝土后对钢管承载力的提高幅度越来越大,承载力提高幅度最大为空钢管承载力的2.58倍;并能有效提高钢板的抗弯屈曲承载力;残余应力的存在使得钢板在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屈曲承载力降低,残余应力越大,临界屈曲应力越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钢管填充混凝土后钢管的力学性能,同时分析钢板的初始几何缺陷、残余应力及钢板屈曲后强度对填充混凝土后钢管的影响,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中钢管的相对宽厚比≤50时,钢板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没有屈曲现象产生;当相对宽厚比>50后,钢板会出现局部屈曲从而降低板件的承载力.钢板的初始几何缺陷和残余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宽厚比下钢板的屈曲承载力,钢板屈曲后强度的存在明显提高了大宽厚比下钢板的屈曲承载力.通过分析给出了大宽厚比下钢管混凝土中钢板的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可用于具体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用金相显微镜考察了以拔丝法、熔抽法、刮削法、振动切削法所制钢纤维的表面形貌及断面几何形貌.用具有不同形貌的钢纤维制成半金属摩阻材料,研究了钢纤维特征对半金属摩阻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纤维表面有沟槽结构,断面为无规几何形貌时,对提高半金属摩阻材料摩擦性能有良好效果,这种钢纤维长径比的最适值也较低;表面光滑、断面规整的钠纤维,其制品性能较差,且长径比的最适值偏高.  相似文献   

17.
应用非动力学软件Autodyn-2D对多晶硅受冲击载荷作用而损伤开裂的连续介质离散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分别模拟了不同宽度的钨合金锤在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冲击速度对多晶硅靶板的冲击过程,分析了不同冲击载荷下的裂纹产生与扩展方式,得出了锤头冲击速度、冲击面宽度、冲击位置对多晶硅裂纹与碎片粒度的影响结果。综合仿真结果表明,当锤头冲击速度小于25 m/s时,多晶硅的起裂点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向中轴线靠近;当冲击速度大于25 m/s时,主裂纹扩展长度不再增加,但分叉裂纹密度增大;当冲击速度大于40 m/s时,裂纹扩展基本不变;当锤头宽度为20 mm,冲击速度为40 m/s,采用击打多晶硅中心位置的打击方式,能有效将多晶硅的破碎尺寸控制在5~90 mm之间,大大减少了多晶硅浪费。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定 Tittagala法作为热作模具材料热磨损的试验方法,并对其模拟性作了改进。经过试验,该模拟试验方法能较好地反映热作模具的工作过程和磨损特征。在碳素钢——模具钢、铝合金——模具钢、铜合金——模具钢不同材料试样的摩擦付试验中,模具材料的高温磨损特性、表面磨损形貌与现场模具寿命、失效模具形貌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现行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在分析轻钢结构构件可靠度时,对荷载效应比值的取值范围考虑不够充分.针对此不足,提出了1种基于应力的荷载效应比值计算方法,解决了在构件失效是由多种形式内力引发的情形下选择何种荷载效应来计算荷载效应比值的问题.以多个轻钢结构构件为例,采用该方法分析了轻钢结构中荷载效应比值的取值范围.揭示了雪荷载不利布置下,轻钢结构的荷载效应比值将会非常高的现象.接着对按现行分项系数设计的轻钢结构进行了可靠度校核,表明轻钢结构的可靠性处于较低的水平.最后分析了雪荷载超过设计标准时轻钢结构可靠度随不同荷载效应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雪荷载超载较大时,荷载效应比值越大的结构可靠性越低.这从可靠性的角度为近年雪灾中轻钢结构大面积破坏的现象提供了补充解释.  相似文献   

20.
铝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目前关于挤压型材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1],但有关焊接铝合金构件的研究很少。由于铝合金焊接后受焊接热影响较大,试件中除了产生残余应力,在焊缝附近的局部区域材料强度还将大大降低,该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HAZ)。而对于钢结构,由于其热导率比铝材小得多[2],因此只有高强钢才可能产生强度降低的热影响区,而且其强度的降低没有铝合金显著,热影响区的宽度也比铝合金小得多。这将使得铝合金受压杆件的承载力研究变得更为复杂。为此,本文对贴脚焊工字型铝合金中心受压杆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同即将颁布的国家标准《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及《欧洲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EC9)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对于贴脚焊构件,《规范》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