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123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人,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对照组60人,接受常规护理,不做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均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和敌对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心理护理组患者皮肤、口腔粘膜反应及上消化道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障碍,减轻放疗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念癌症康复模式联合团体心理干预在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 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癌症康复模式联合团体心理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身心应激、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极认知和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积极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癌症康复模式联合团体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身心应激, 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认知, 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具有可行性, 可作为鼻咽癌放疗时期辅助治疗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鼻腔冲洗方法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鼻腔粘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鼻咽癌放疗患者43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鼻腔冲洗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鼻咽癌放疗患者49例为观察组,实施改良鼻腔冲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放疗过程中均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其放疗后鼻腔黏膜反应程度、鼻腔粘连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鼻腔黏膜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改良鼻腔冲洗方法,有助于减轻鼻腔黏膜反应、预防鼻腔粘连,同时加强患者护理,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张口锻炼联合皮肤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鼻咽癌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张口锻炼联合皮肤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0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射治疗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观察组Ⅲ~Ⅳ级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张口锻炼联合皮肤护理,可有效减轻口腔黏膜反应,减少皮肤放射性损伤,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放疗期间行传统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前后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应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疼痛数字评分法、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疼痛度、自我护理能力。结果: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口腔黏膜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恶性肿瘤特异性生命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及疼痛度,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支持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癌因性疲乏、放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支持。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评分)、放疗依从性、自护能力(自护能力测定量表评分)、癌因性疲乏程度(简明疲乏量表评分)、生活质量(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Ⅰ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Ⅱ度、Ⅲ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Ⅳ度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弹性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放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测定量表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简明疲乏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的健康感觉、对生活的认识、家庭及朋友支持、活动能力、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理念的肿瘤护理计划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命质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风险理念的肿瘤护理计划。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命质量及希望水平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的38.46%(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希望水平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对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保持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基于风险理念的肿瘤护理计划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及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病人放疗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病人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放疗期间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放疗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放射性鼻腔黏膜反应/放射性鼻炎、放射性张口困难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放疗后副反应评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鼻咽癌放疗病人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放疗后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睡眠质量、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口咽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放疗期间按照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放疗期间采用饮食、行为及心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口咽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口咽黏膜炎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口咽黏膜炎出现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100%完成放疗,对照组7例患者因出现口咽Ⅳ级黏膜炎而中断治疗.结论 有效的饮食、行为及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口咽反应的发生程度,推迟口咽反应发生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云服务个案管理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自我效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78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云服务个案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自我管理效能、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分级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正性态度、自我决策及自我减压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分级0级-I级患者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云服务个案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自我管理效能,减轻口腔黏膜反应,促使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患者的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情况.方法 依据单双号将9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集束化护理策略),各46例.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张口困难情况、MUI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放疗后3个月,试验组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鼻咽癌放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比较干预1个月后两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住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患者采常规护理。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5周后对照组患者SCL-90各因子分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人际关系、偏执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CNP,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在两组患者人院时和出院时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出院时实验组患者SCL-90总分、总症状指数、因子分(抑郁、焦虑、惊恐、精神病性、其他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入院时(均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CNP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活检等待期病人心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英江小芳  谢旭林 《现代护理》2006,12(21):1964-196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活检等待期病人心理生理的影响。方法 80例乳腺肿瘤病人随机分为2组,拟行手术方法均为乳腺活检+根治术,其中实验组40例,活检等待期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对照组40例,活检等待期接受常规护理,不做心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病人焦虑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确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乳腺活检等待期病人负性心理,从而调节生理反应,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鼻咽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位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状态以及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焦虑、恐惧、抑郁、敌对和躯体化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能够促进口腔炎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鼻腔冲洗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7月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鼻咽癌放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病房责任护士进行有效沟通。比较2组的鼻腔冲洗效果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结果:观察组的鼻腔冲洗时间、黏膜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沟通可显著改善鼻咽癌患者鼻腔冲洗效果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以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n=80),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在临床治疗后,采用自制的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对两组患者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心理干预的实验2组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采取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焦虑的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克服负面的情绪,使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稳定配合治疗,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