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医学多棱镜     
我国发病前十位肿瘤排序最近,中国工程院孙燕院士公布了由国家卫生部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的2006年我国发病率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排序。据介绍,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为130.3/10万人至305.4/10万人,女性为39.5/10万人至248.7/10万人。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十位(占86%)排序为: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脑肿瘤;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十位(82%)排序为:乳腺癌、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癌、脑肿瘤。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均为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2—2007年居民新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与死亡分布特征。方法对2002—2007年卢湾区居民新发肿瘤及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2—2007年居民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则有下降趋势,男性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死亡率位于前5位的为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食管癌和胰腺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乳腺癌、大肠癌、肺癌、胃癌和肝癌,死亡率位于前6位的为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和胰腺癌。肺癌居男性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前列腺癌发病已上升到第5位,乳腺癌则高居女性肿瘤发病首位。胰腺癌的死亡率明显提高,已分别位居男女死亡的第6位。结论卢湾区恶性肿瘤重点监测人群为40~50岁组,重点防治的癌种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水平和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数据,按性别和地区分别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发病顺位、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结果 2010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粗发病率81.89/10万,中标率49.98/10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顺位前四位依次为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和食管癌,占全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90%以上。结论江西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肝癌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和食管癌是江西省居民消化系统肿瘤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1年江西省农村肿瘤登记县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为当地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西省4个农村肿瘤登记县2011年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主要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顺位、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结果:2011年江西省农村肿瘤登记县女性恶性肿瘤报告粗发病率88.66/10万,中标率60.94/10万,世标率79.26/10万;女性恶性肿瘤报告粗死亡率56.45/10万,中标率37.04/10万,世标率50.16/10万;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和子宫颈是4县女性发病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是4县女性死亡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结论: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农村女性居民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开化县2012年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为开展恶性肿瘤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开化县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累积率、截缩率及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和构成等。结果 2012年开化县恶性肿瘤新发病例817例,肿瘤死亡病例510例。病理诊断比例65.36%,只有死亡证明书的比例为0.12%,死亡发病比为0.62。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0.43/10万,中国人口年龄标准化(中标)发病率为138.12/10万,世界人口年龄标准化(世标)发病率为179.73/10万,0~74岁发病累积率为20.21%,截缩率为313.76/10万,发病比为1.60∶1。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3.84/10万,中标死亡率为81.77/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0.61/10万,0~74岁死亡累积率为12.19%,死亡截缩率为149.57/10万,男女死亡比值为2.09∶1。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膀胱癌、脑肿瘤、胰腺癌和淋巴瘤是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种类,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6.62%(626/817)。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脑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和胆囊癌是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种类,占全部死亡的87.06%(444/510)。结论开化县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但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肺癌、消化系统肿瘤、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开化县肿瘤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西平县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肿瘤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西平县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报告卡经审核后,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编码,采用Excel软件分析处理,计算肿瘤发病率、发病顺位、年龄别发病情况及构成比。结果 2010年西平县居民共登记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 498例,年发病率为177.06/10万,发病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85.67/10万,发病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67.92/10万,发病前5位的依次是乳腺癌、子宫癌、食管癌、肺癌、肝癌。男性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西平县恶性肿瘤发病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群,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及女性乳腺癌、子宫癌是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分析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苏州相城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统计分析粗发病率及标化发病率、恶性肿瘤发病率顺位、性别分布等,人口标化率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性别年龄结构计算。结果相城区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率、标化率分别为301.27/10万、168.64/10万,男女标化率比为1.53∶1;前5位的恶性肿瘤男性为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女性为胃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结论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及肺癌应作为相城区肿瘤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2008年江门市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与流行特征,为制定肿瘤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江门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发病率、发病顺位、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08年江门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 080例,发病率为176.84/10万,发病前5位为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肝癌和鼻咽癌;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85.06/10万,发病前5位为肺癌、肝癌、大肠癌、鼻咽癌和胃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68.54/10万,发病前5位为乳腺癌、子宫癌、大肠癌、肺癌和鼻咽癌。男性肺癌、肝癌、鼻咽癌、胃癌、食管癌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均P<0.01)。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江门市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男性以预防控制肺癌和肝癌为重点,而女性则以预防控制乳腺癌和子宫癌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9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收集2009年浙江省6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肿瘤发病与死亡资料,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0 613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16 920例.6个地区共计覆盖人口9 560 699名.计算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粗率、累积率(0 ~ 74岁)、截缩率(35 ~64岁)、年龄别率以及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和构成等.采用1982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分别计算中国和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以下简称中标率和世标率).结果 2009年浙江省6个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320.20/10万,中标率为161.99/10万,世标率为207.92/10万,累积发病率为23.83%,截缩率为346.87/10万;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76.97/10万,中标率为79.17/10万,世标率为107.02/10万,累积死亡率为23.83%,截缩死亡率为139.75/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在0~ 34岁人群处于较低水平,从35 ~39岁组(116.46/10万,954例)后上升明显,45 ~ 49岁(272.97/10万,2388例)后上升急剧,80 ~84岁组(1564.36/10万,2272例)达到高峰,死亡率从40 ~ 44岁组(48.06/10万,424例)后上升明显,80 ~84岁组(1392.23/10万,2022例)达到高峰.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宫颈癌和淋巴瘤,占全部发病的74.37%(22 763/30 613);死亡前10位的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脑肿瘤和乳腺癌,占全部死亡的87.75%(14 848/16 920).结论 2009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上升.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和乳腺癌仍然是浙江省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00-2009年癌症死亡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肿瘤防治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6个登记地区上报的2000-2009年癌症死亡资料,经过分类、审核后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前10位癌症死亡顺位和构成、各年龄段癌症死亡顺位和构成、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其95%CI。结果 2000-2009年浙江省登记地区共报告癌症死亡病例为95 254例,其中男性为61 944例,女性为33 310例。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58.56/10万,中标率为76.88/10万,世标率为103.31/10万,0~74岁死亡累积率为11.89%,35~64岁截缩率为137.19/10万。男性死亡率为203.46/10万,女性死亡率为112.38/10万。男女性死亡率比为1.81。45岁以后死亡率上升幅度显著,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亡率从2000年的130.61/10万上升到2009年的176.98/10万,APC为3.99%(95%CI:2.98%~5.01%)。2000-2009年浙江省登记地区死亡前10位的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脑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和乳腺癌,占癌症死亡的86.69%。从年龄组死亡情况来看,白血病和脑肿瘤为儿童期主要肿瘤,肝癌和肺癌为青年组主要癌种,肺癌为中年组和老年组的主要癌种。结论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癌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和女性乳腺癌是浙江省肿瘤防治的重点癌种,需进一步加强癌症的健康教育和早诊早治工作,增强癌症的规范化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癌症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4—2016肇庆市端州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收集2014—2016年肇庆市端州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数据,计算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粗率、标化率、35~64岁截缩率、累积率与前10位恶性肿瘤顺位等。结果 2014—2016年肇庆市端州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312.50/10万(男性为334.97/10万,女性为289.41/10万),中标率为219.16/10万,世标率为214.30/10万,35~64岁截缩率为379.76/10万,0~74岁累积率为24.31%。粗死亡率为165.27/10万(男性为208.55/10万,女性为120.79/10万),中标率为100.33/10万,世标率为99.52/10万,35~64岁截缩率为153.81/10万,0~74岁累积率为11.50%。端州区发病率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女性乳腺癌、鼻咽癌、脑瘤、胃癌、甲状腺癌、白血病和前列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4.31%。端州区死亡率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胃癌、女性乳腺癌、白血病、食管癌、胰腺癌和淋巴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3.06%。结论 肺癌、消化系统癌症、女性乳腺癌和鼻咽癌是严重影响肇庆市端州区居民健康的重点恶性肿瘤,应加强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镇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为进一步控制高血压病奠定基础。[方法]由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凉州区18岁以上城镇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普查。[结果]调查115734人,查出高血压患者24213例,患病率为20.92。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2.29,女性为19.54,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血压知晓率为54.29,治疗率为42.13,控制率为11.89。[结论]凉州区城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在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应对居民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武威市凉州区胃癌发病、死亡特征及其流行趋势。方法死亡资料来自全国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武威市凉州区资料,发病资料来自武威市凉州区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结果 2001—2009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平均粗发病率为105.49/10万,平均粗死亡率为90.87/10万,发病死亡比值为0.86(发病率/死亡率)。男女性粗发病率性比值为3.60,粗死亡率性比值为2.24。男女性发病、死亡率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武威市凉州区胃癌发病和死亡均呈现高水平状态,男性高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性均在70岁组,死亡高峰年龄男女性均在80岁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宝鸡市主要恶性肿瘤的流行趋势.方法 对宝鸡市2005 -2010年24个慢性病监测点恶性肿瘤发病和人口资料进行发病率和平均发病年龄的时间序列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 共收集恶性肿瘤1 184例,男女性别比为1.59:1.男女肺癌、食管癌及男性肠癌和女性胃癌、乳腺癌、宫颈癌发病率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男性肺癌、肝癌,女性胃癌、肠癌平均发病年龄与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平均发病年龄6年依次提前了2.4、3.8、0.1、4.8岁.结论 宝鸡市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呈上升或年轻化趋势,应加强防治,减轻对生命和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贝叶斯模型、时空扫描统计量研究2012-2013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死亡空间分布特征,纳入男性死亡百分比、河流分布因素,估计胃癌死亡相对危险度,为胃癌危险因素分析及聚集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贝叶斯模型(Bayesian model,BYM)、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方法,对武威市凉州区胃癌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种贝叶斯模型结果均显示2012-2013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死亡空间分布存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凉州区的北部、中部及东南部。在两种贝叶斯模型的对比中,加入危险因素的BYM模型拟合程度优于单独的BYM模型,胃癌死亡时空聚集结果表明2012年该地区存在2个聚集区,且聚集区与胃癌RR值较高的区域分布相似。结论 2012-2013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死亡存在高危险、聚集区,而胃癌高发区域可能与河流污染及其他环境危险因素有关,对胃癌死亡高发区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分析2004-2013年沈阳市肺癌发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SPSS 13.0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平均发病年龄、男女发病率性别比值,并分析男女肺癌病理类型及其变化。结果 2004-2013年沈阳市肺癌发病率为61.89/10万,标化发病率为56.08/10万,与2004年相比,2013年沈阳肺癌粗发病率由48.60/10万上升到64.61/10万,平均增长速度为3.21%,男性平均增长速度为3.13%,女性为3.48%;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66.78±11.90)岁。男女肺癌年龄别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均在80~岁组达到最高,且各年龄组发病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男女肺癌发病率比值由1.79降低到了1.74。2004年肺癌患者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2013年以腺癌和小细胞癌为主。结论 沈阳市男女肺癌粗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女性增长速度快于男性,肺腺癌和小细胞癌构成比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7.
2005-2007年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兰州市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及趋势,分析癌谱结构,确定重点防治人群.方法 收集兰州市5区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常住人口中所有新发和死亡的恶性肿瘤病例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统计分析发病率及其相关指标.结果 2005 -2007年兰州市5区登记报告恶性肿瘤10 594例,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04.39/10万,其中,男性为229.29/10万,女性为177.52/10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64.98/10万,男性为191.51/10万,女性为138.51/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出女性29.16%.发病率居前10位的肿瘤,男性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淋巴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2.12%;女性依次是乳腺癌、肺癌、宫颈癌、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肝癌、卵巢癌、子宫体癌和脑及神经系统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5.57%.5区中,城关区恶性肿瘤病例数最多,占兰州市的50.39%;西固区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为225.03/10万.3年间,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2.84,P=0.005).男性发病率上升趋势显著(x2趋势=2.37,P=0.018).结论 兰州市居民恶性肿瘤以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及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为主,严重威胁居民健康.西固区是重点防治地区,男性和老年人群是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杭州市下城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下城区公共卫生监测系统2006—2011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对发病率、死亡率及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等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1年下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423.75/10万,标化发病率为244.98/10万;死亡率为208.7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0.93/10万;男性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上升。肿瘤发病前5位依次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和肝癌,死亡前5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胰腺癌;恶性肿瘤YPLL前5位顺位与死因顺位有所不同。[结论]恶性肿瘤已严重影响下城区居民的健康,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做好早期筛查,是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泰兴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状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泰兴市2003~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年均粗发病率为218.33/10万,发病率较高的前4位恶性肿瘤依次为食道癌、肝癌、胃癌、肺癌,年均粗死亡率为162.29/10万,恶性肿瘤死亡占全死因39.04%.居各类死因第2位,死亡率较高的前4位恶性肿瘤依次为食道癌、肝癌、胃癌、肺癌.结论 泰兴市恶性肿瘤呈高发状态,其中食道癌、肝癌、胃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危害本地居民身体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且存在年龄、性别差异,是目前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成都市居民2006-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和分布状况,为预防恶性肿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2006-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及分布等.结果 2006-2010年成都市恶性肿瘤死亡共84925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5.95%,死亡率逐年上升,平均死亡率为151.4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7.71/10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 563.23,314.45,P<0.01).在恶性肿瘤的死亡顺位中,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肠癌,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73.91%.主城区顺位为肺癌、肝癌、肠癌、胃癌、食管癌,农村顺位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肠癌.结论 成都市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逐年增高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肺癌位居恶性肿瘤死亡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