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皮肤低温储存后纤维连接蛋白和层黏连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在不同温度储存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以探讨其与皮肤冷冻损伤的关系。方法:用FN、LN抗体对5种储存条件下的皮肤作免疫组化染色,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并用H.E染色观察皮肤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新鲜皮片组相比,-196℃H抗冻液中储存皮肤组织结构保存较好,FN、LN含量变化不明显,而4℃、-20℃、-80℃储存皮肤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含量亦明显下降。结论:皮肤低温储存后冷冻损伤与细胞外基质中FN、LN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α辅肌动蛋白和纽蛋白在不同温度保存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以探讨其与皮肤冷冻损伤的关系。方法:用α-actinin、vinculin抗体对5种保存条件下的皮肤组织作免疫组化染色,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并用HE染色观察皮肤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新鲜皮片组相比,-196℃H抗冻液中保存皮肤组织结构保存较好,α-actinin、vinculin含量变化不明显,而4℃、-20℃、-80℃保存皮肤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含量亦明显下降。结论:皮肤低温保存冷冻损伤与黏附分子α-actinin、vinculin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E-cadherin和β-catenin作为细胞间重要的黏附分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子宫内膜癌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β-caten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均较在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低,和子宫内膜癌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强,β-catenin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β-caten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E-cadherin的低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发展的重要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癌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不同,有助于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钙黏附素(cadherin,Cad)是细胞黏附分子中的一个重要家族,由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相似的单链跨膜糖蛋白组成。经典的Cad蛋白按其最初来源分为: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fin,N—cad)、胎盘型钙黏附(P—cadhefin,P—cad)等,分子量均在120kD左右。该家族的特点是既可以作为受体,又可以作为配体,按嗜同类结合方式而相互结合。Cad家族中各种黏附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细胞内区、跨膜区、细胞外区。在细胞内,Cad的C末端与β-或γ-连接索(catenin)以及p120ctn结合形成黏着结合体(adherens junctions,AJ),β—catenin或γ-catenin又通过α—catenin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相连,参与细胞信号的转导、组织形态发生和胚胎发育等过程。cadherin/catenin(Cad/Cat)分子复合体是钙黏附素介导细胞黏附作用的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5.
低温冷冻对皮肤组织桥粒芯糖蛋白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桥粒芯糖蛋白2(desmoglein2,Dsg2)在不同温度保存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以探讨其与皮肤冷冻损伤的关系。方法:用Dsg2抗体对5种保存条件下的皮肤组织作免疫组化染色,采用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并用H.E染色观察皮肤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新鲜皮片组相比,-196℃温度条件下保存皮肤组织结构保存较好,Dsg2含量变化不明显,而4℃、-20℃、-80℃保存皮肤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含量亦明显下降。结论:皮肤低温保存冷冻损伤可能与Dsg2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6.
肿瘤组织的浸润和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与细胞骨架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改变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功能障碍有关。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和相互作用的重要结构,黏附分子除维持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外,在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也起重要作用。β-连接素(G-cat)是一种直接与作为黏附分子的E钙蛋白连接的连接蛋白,并与α-连接素、γ-连接素共同构成黏附连接的E-cad/cats复合体,对维持上皮极性、完整性起重要作用,连接素的异常将导致E-cad/cad复合体异常,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我们应用SR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中的β-连接素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组织的分化、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桥粒芯糖蛋白1(Desmogleinl,Dsg1)在不同温度保存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以探讨其与皮肤冷冻损伤的关系。方法用Dsg1抗体对5种保存条件下的皮肤组织作免疫组化染色,采用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并用H.E染色观察皮肤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新鲜皮片组相比,-196℃条件下皮肤组织结构保存较好,Dsg1含量变化不明显,而4℃、-20℃、-80℃保存皮肤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含量亦明显下降。结论皮肤低温保存冷冻损伤可能与桥粒跨膜蛋白Dsg1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8.
低温冷冻对皮肤α-tubulin、β-tubulin和cytoskerat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温冷冻对皮肤骨架蛋白中α-微管蛋白(α-tubu lin)、β-微管蛋白(β-tubu lin)和高分子量角蛋白(cytoskeratin)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揭示皮肤低温损伤的机制。方法:用-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抗体对5种储存条件下的皮肤作免疫组化染色,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采用透射电镜观察-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在4℃组、-20℃组、-80℃组均表达显著下降,且超微形态结构及分布改变明显。在-196℃组储存时三种成分含量下降较少,形态改变亦不显著。结论:皮肤的低温损伤与骨架蛋白-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连接素-β(β-catenin)及连接素-γ(γ-cateni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60例胃癌、20例癌前病变(包括10例肠化生胃粘膜和10例异型增生胃粘膜)及20例正常组织进行E-cadherin、β-catenin、γ-catenin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正常胃粘膜及肠化生胃粘膜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γ-catenin的细胞膜均呈清晰的棕褐色染色;胃异型增生组织中,E-cadherin及β-catenin在同1例细胞膜表达基本丢失,γ-catenin表达未见异常,即在异型增生胃粘膜三者异常表达率为10%(1/10),在胃癌原发灶为80%(48/60),与胃癌Ming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E-cadherin、β-catenin、γ-catenin基因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1.67%、55.00%、58.33%。结论E-cadherin、β-catenin、γ-catenin基因异常表达导致细胞间粘附性下降,影响了细胞接触性生长抑制等信号的传导,从而参与细胞的恶性转化,与胃癌的生长类型、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E-cadherin和β-catenin在人肺癌细胞的表达,探讨E-cadherin/β-catenin复合体在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肺癌手术材料30例,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cadherin、β-catenin和LYVE-1在癌细胞、血管及淋巴管的表达.结果 癌细胞的E-cadherin、β-catenin呈阳性表达;低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E-cadherin表达减弱.淋巴管的LYVE-1阳性表达,E-cadherin阴性表达,β-catenin弱阳性表达.各分子在血管均为阴性表达.结论 LYVE-1在淋巴管特异性表达;E-cadheri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转移呈负相关;E-cadherin/β-catenin复合物在肿瘤细胞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上皮型钙黏素E(E-cadherin)表达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后4 h组(n=10)、12 h组(n=10).对照组直接取空肠组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分别于手术后4 h和12 h取空肠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小肠黏膜β-catenin及E-cadherin表达的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肠黏膜细胞中β-catenin仅有微弱表达,感染后不同时期表达均高于对照组.E-cadherin在感染后不同时间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可诱导β-catenin和E-cadherin表达,提示β-catenin和E-cadherin可能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对肠黏膜的保护和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蛋白(APC)、β-连接素(β-catenin)和E-钙黏素(E-cadherin)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腺瘤恶变及50例大肠癌组织中APC、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恶变APC阳性率分别为44.0%,40.0%,显著低于大肠腺瘤(86.7%)和正常大肠黏膜(100%)。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和大肠腺瘤β-catenin胞浆(胞核)异位表达率分别为62.0%,50.0%,30.0%,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0%),大肠癌β-catenin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大肠癌中β-catenin、E-cadherin膜表达缺失率为46.0%,34.0%,显著高于大肠腺瘤(10.0%,6.67%)和正常大肠黏膜(0%,0%),且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APC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大肠癌中β-catenin异位表达与APC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β-catenin与E-cadherin胞膜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APC失表达和(或)β-catenin异位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β-catenin、E-cadherin膜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钙黏附素(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正常卵巢组织和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cadherin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的情况,并结合卵巢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对其表达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 结果: 相对于正常卵巢组织,E-cadher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随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少(P<0.05),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P<0.05),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P<0.05);β-caten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其表达量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者其表达增高(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 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及β-catenin的表达增高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两者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E-cadherin及β-catenin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CF4、β-catenin和E-cadherin在卵巢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检测卵巢良性组织、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TCF4、β-catenin和E-cadherin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卵巢良性组织比较,卵巢癌组织和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TCF4、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和表达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E-cadherin阳性表达和表达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比较,卵巢癌组织TCF4、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和表达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E-cadherin阳性表达和表达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TCF4、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患者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陆爱权  覃宗升  刘景龙 《广西医学》2007,29(8):1168-1169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附素(E-cd)及其相关蛋白β-连接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d及β-catenin在45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在大肠癌中,E-cd、β-cateni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生长方式有密切相关;E-cd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而β-catenin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相关。结论E-cd、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预测大肠癌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钙黏附素(E-cad)和β-连接素(β-ca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宫颈组织病理存档石蜡包埋组织钙黏附素和β-连接素的表达.结果:E-cad在柱状上皮移位组织、各级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66.7%和55.6%,42.9%,即从柱状上皮移位→CIN Ⅰ级→CINⅡ级→CINⅢ级,E-cad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β-catenin在柱状上皮移位组织、CIN各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77.8%和61.1%,50.0%,即从柱状上皮移位→CIN Ⅰ级→CINⅡ级→CIN Ⅲ级,E-cad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黏附素、β-连接素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进展相关,在估计CIN的预后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β-catenin是Wnt信号传导通路和上皮钙黏连素-连环素复合体(E-cadherin/catenin)的关键分子。目前,在许多肿瘤研究中已发现β-catenin的异常蓄积,而且,其异常蓄积的程度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相关。在正常上皮细胞中,β-catenin与E-cadherin相连,介导细胞间的黏附,而少量游离的β-catenin与大肠腺瘤息肉样蛋白(adenomatouspolyposis coli,APC)复合体结合,经泛素-蛋白酶小体系统降解。当Wnt信号激活时,细胞核内蓄积的β-catenin与TCF/LEF(Tcell factor/lymp hoid enhancer facor)结合,激活c-myc和cyclin D1等基因,调节细胞增殖。笔者就其与鳞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至肩的关系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上皮钙粘素和β-连环蛋白在皮肤Bowen病、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上皮钙粘素(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皮肤Bowen病(BD)、鳞癌(S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皮肤、28例BD、18例SCC标本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根据染色强度、阳性细胞比率和胞质染色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皮肤相比,E-eadherin和β-eatenin在BD和SCC肿瘤细胞膜上的表达显著降低。而在SCC和BD肿瘤细胞的胞质或胞核β-catenin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E—cadherin/catenin复合体的异常表达在BD和SCC中常见。  相似文献   

19.
低温保存皮肤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贾晓明 《医学争鸣》2003,24(14):1268-1270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在不同温度保存皮肤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探讨其与皮肤冷冻保存的关系.方法:用FN,LN抗体对新鲜皮肤以及4℃,-20℃,-80℃或-196℃保存的皮肤作免疫组化染色,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并比较它们在表皮组织中的含量,并通过HE染色比较观察皮肤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新鲜皮肤组相比,-196℃,H抗冻液中皮肤组织结构保存较好,FN,LN含量变化不明显,而4℃,-20℃,-80℃保存皮肤的组织结构均有明显破坏,FN,LN含量亦明显下降。结论:皮肤低温冷冻保存时细胞外基质中FN,LN发生丢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乳腺肿瘤组织中环氧化酶-2(cyelooxygenase-2,COX-2)、上皮钙黏素(E-cadherin,E-cad)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对96例乳腺肿瘤的COX-2、β-catenin及E-cadherin进行检测.结果 COX-2、E-cadherin及β-catenin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组及不同乳腺肿瘤组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肿瘤中E-cadherin和β-catenin之间表达的变化趋势一致,COX-2表达与E-cadherin及β-catenin表达的变化趋势相反,COX-2表达增高时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均下降,COX-2与E-cadherin/catenin构成的复合体二者之间表达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的高表达与E-cadherin及β-catenin的低表达在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临床进展、推测预后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