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世界女性第四大最常见恶性肿瘤。自豪森于1976发现HPV(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宫颈癌的关系以来,宫颈癌的研究进展迅速,其中筛查和疫苗两大成就,使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有效遏制。我国随着宫颈癌检测手段、筛查技术的开展,有更多病例被发现,同时受职业及性观念逐渐开放的影响,宫颈癌总体发病率有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如何有效防控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挑战。HPV E6/E7mRNA作为宫颈癌分子标志物临床应用潜力大。本文通过检索最新文献,对HPV E6/E7mRNA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中缝核簇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中缝核簇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探讨围绝经期潮热发病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研究所形态学实验室完成。成年雌性SD大鼠18只,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00~250g。清洁级动物,许可证号为SCXK(军)2002-00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激素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大鼠中缝核簇5-HT样阳性物质的表达。结果:5-HT样阳性反应产物在大鼠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表达较多,去卵巢组大鼠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5-HT样阳性细胞数(82.5±17.7)及吸光度(5.12±0.46)都低于假去势组(164.1±15.4,5.90±0.51)(P<0.05),去卵巢雌激素组大鼠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5-HT样阳性神经元(149.5±13.4)及吸光度(5.80±0.41)都与假去势组类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可改变大鼠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5-HT样阳性物质表达,从而影响其神经元的功能,导致绝经期潮热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人子宫内膜癌(Hu-man endometrial cancer,HEC)-1-B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 5-Aza-CdR处理HEC-1-B细胞,甲基化特异 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处理前后RAS相关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 RT-PCR方法检测 RASSF1A基因 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HEC-1-B细胞 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过 5-Aza-CdR处理后,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其 mRNA重新表达,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结论:5-Aza-CdR能够逆转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调控RASSF1A基因表达,并能有效地抑制HEC-1-B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调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HPV 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妇科行细胞学和HPV DNA基因分型联合筛查发现疑似宫颈病变并转阴道镜活检的女性病例262例,活检同期均行HPV E6/E7mRNA检测,以宫颈组织病理活检为标准对照。对比3种方法检测宫颈病变HSIL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及3种方法在不同病理级别中的检出情况,并分析HPV E6/E7mRNA病毒载量与病变关系。结果 HPV E6/E7mRNA检测宫颈病变≥HSIL的敏感度与HPV DNA基因分型和细胞学相似,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高于细胞学和HPV DNA基因分型;HPV E6/E7mRN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0, P<0.01)高于细胞学(AUC=0.65, P<0.01)和HPV DNA分型(AUC=0.54,P>0.05)的曲线下面积;HPV mRNA和细胞学在不同病理级别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 DNA基因分型在不同病理级别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与组织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PV E6/E7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病理分级间呈正相关(r=0.467)。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准确性优于细胞学和HPV DNA分型,在宫颈病变及癌变的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临床医生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研究发现,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tillerian hormone,AMH)在调控卵泡生长和发育中具有一定作用.本文检测了30 例 PCOS 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前后的血清AMH水平,探讨AMH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激素代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对促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排卵障碍患者70例,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40例(PCOS组),非PCOS者30例(非PCOS组),尿促性素(hMG)促排卵。月经周期2~3d(基础日)及注射绒促性素(hCG)日抽取空腹静脉血测AMH、雌激素(E)及雄激素(T)水平,分析血清AMH水平与促排卵效果的关系。20例健康妇女做正常对照。结果PCOS组血清基础AMH为(48.2±18.3)pmol/L,明显高于非PCOS组及对照组(P<0.01),后两组间的基础A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PCOS组基础AMH水平低者,促排卵药用量大,获得的成熟卵泡少;而PCOS组基础AMH水平低者促排卵药用量小,获得的成熟卵泡多。结论血清基础AMH水平对不同排卵障碍患者的影响是不同的,PCOS患者血清基础AMH水平低,促排卵效果好,而非PCOS患者血清基础AMH水平低,预示促排卵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上皮性卵巢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正常卵巢上皮和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应用甲基化特异的PCR(MSP)检测上述组织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应用5-氮-2'-脱氧胞苷(5-aza-CdR)使SKOV3细胞去甲基化,观察SKOV3细胞体外侵袭性的改变,并通过RT-PCR检测CDH1基因的改变。结果E-cadherin在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上皮性卵巢癌(P〈0.05)。34例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全部出现在卵巢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甲基化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CDH1基因启动子区有甲基化的卵巢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P〈0.05)。经5-Aza-CdR处理后的SKOV3细胞体外侵袭性降低(P〈0.01),CDH1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E-cadherin表达降低与上皮性卵巢癌转移关系密切,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E-cadherin蛋白表达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雌性成年SD大鼠下丘脑内5-HT1A受体亚型(5-HT1AR)和5-HT2AR免疫阳性结构的分布。结果显示:5-HT1AR免疫阳性神经元在视前区大细胞核、视前室周核、视上核和下丘脑外侧前核等核团内密集分布。在内侧视前核、外侧视前区、下丘脑室周核、下丘脑外侧区、背内侧核、腹内侧核、结节核、结节乳头体核、乳头体内侧核和乳头体外侧核等结构内也有较多的分布;而在正中视前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背侧核、弓状核、乳头体上核和乳头体前核等部位有散在的分布。与5-HT1AR不同,5-HT2AR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见于纤维和终末,阳性胞体少且染色淡。5-HT2AR阳性胞体见于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腹内侧核、结节核、视前内侧区、外侧区、外侧前核、下丘脑背内侧核等处。另外,在视前区前内侧视前核、视交叉上核背侧和外侧可见围绕血管分布、密集成团簇状、带有大小不同膨体的阳性神经纤维缠结。本文结果提示5-HT1AR阳性结构广泛地分布于大鼠下丘脑,而5-HT2AR在下丘脑分布较为局限。二者不同的分布特点,提示它们可能介导5-HT在下丘脑的不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热休克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HSP7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染色法(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56例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30例)中HSP27和HSP70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检测HSP70mRNA的水平,并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较。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异位内膜组织中HSP27与HSP70均呈高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的表达差异显著(P<0.01),而且失去其在正常内膜组织中表达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OEM)与子宫腺肌症组(AM)组中,HSP27和HSP70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SP70 mRNA(分别为P<0.01和P<0.05)。HSP27与HSP70的表达水平,同OEM的严重性无关。结论 异位内膜组织中的HSP70基因被激活,转录增加。HSP27和HSP70呈高表达,可能在E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II(IGF-I和-II)在正常胚胎发育及早期胚胎发育终止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母体血中水平的改变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正常胚胎发育绒毛及早期胚胎发育终止绒毛中IGF-I和蜕膜中IGF-II蛋白的表达以及IGF-I mRNA和蜕膜中IGF-II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妊娠及早期胚胎发育终止孕妇血中IGF-I和II水平的变化.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妊娠绒毛中IGF-I和蜕膜中IGF-II的表达明显高于胚胎发育终止组(P<0.0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正常妊娠组绒毛中IGF-I和蜕膜中IGF-II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胚胎发育终止组(P<0.01);正常妊娠组母血中IGF-I和II水平显著高于胚胎发育终止组(P<0.01). 结论:IGF-I和II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母血中的水平的升高对早期胚胎发育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其含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IGF-I和II可能成为预测胎儿安危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