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老人对上门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服务高质量实施的有力保证。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制定北京市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质量评价提供客观标准。方法 于2021年3—5月根据文献研究和定性研究初步形成指标体系条目池,并设计专家函询表。选择北京市在上门医疗服务和老年综合评估领域有经验的社区护理、全科医学及管理研究专家21名,于2021年6—10月以邮件形式发出专家函询表,进行3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并统计专家的个人信息及权威程度相关指标,建立北京市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结果 3轮专家函询表均全部收回且全部有效,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0%,21位专家权威程度在0.700~1.000,平均为0.927,达到可接受标准。第1轮专家函询的指标重要性、可行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170和0.140(P<0.001),第2轮分别为0.147和0.175(P<0.001),第3轮分别为0.231和0.208(P<0.001),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函询结果可靠。最终构建的失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北京市专科学历乡村医生岗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 于2021年9至11月通过邮件向专家发放2轮咨询表, 应用专家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和协调系数进行评价。结果 2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19;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评价指标重要性和可行性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1和0.37(均P<0.001)。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4项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 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 本研究构建的北京市专科学历乡村医生岗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3.
背景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所有区(县)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但现行绩效考核指标难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构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推进。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国内外文献及使用成熟的评估工具,并经过小组讨论初步拟定指标池,设计了德尔菲专家咨询表。于2020年3-5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在该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30名,经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表均全部收回且有效,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30名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为0.850~1.000,平均值为0.913,均达到可接受标准。第一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重要性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44(P<0.05)、0.254(P<0.01)和0.268(P<0.01),第二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重要性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58、0.354和0.495(P均<0.01),专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评价结果稳定、可靠。最终构建的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59项三级指标。结论 咨询专家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且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经两轮咨询,专家对一、二、三级指标的评价意见趋于一致,有足够的协调性,本研究构建的我国家庭医生签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制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险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保障基本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和充分地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方法从医保监督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管理和临床等三方面选取咨询专家,根据拟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设计两轮专家调查问卷,按照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method)的要求,咨询活动以专家“背靠背”填写咨询表的方式进行。第一轮专家咨询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拟定的考核指标体系模型进行筛选,确定考核指标;第二轮专家咨询运用专家赋值法对第一轮专家咨询统计整理的指标体系确定权重。结果两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5.05%、89.71%,专家权威程度均在0.8以上。最终确定了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7项,并制定考核指标权重体系。结论本考核指标体系以上海市医保局、上海市医疗保险监督所及辖区内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指标为基础,以规范医疗行为、管理医保基金为关注点,此指标体系可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管理工作评估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前我国各地区均已形成符合当地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但尚缺乏科学、可行的效果评价工具。为此,本研究构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旨在进一步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质、高效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分析并经小组讨论形成初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专家咨询表。于2021年9月—2021年12月,采用德尔菲法,以Better Together模型为理论基础,“结果框架”为指导,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最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指标权重。结果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表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75%,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98和0.877;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两轮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45(χ2=393.205,P<0.001)和0.252(χ2=453.417,P<0.001)。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构建以人群健康、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成本控制、居民认可、亲密度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具体有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8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重庆市及西部各地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提供客观参考。方法 结合我国和重庆市相关政策,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初步建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经两轮专家咨询,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及其权重系数。结果 于2016年9月—2017年3月,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两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总体权威程度系数(Cr)为0.878。第1轮和第2轮专家咨询的指标总体协调系数(W)分别为0.320和0.386。最终构建了由5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67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指标体系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666。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均较高,第2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优于第1轮,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该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能客观评估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16年6—12月,首先采用经验选择法邀请15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小组;然后在文献复习、小组讨论、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根据德尔菲法的设计原则,确定专家咨询表;接着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15名专家分别发放专家咨询表,请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熟悉程度、判断依据、合理性进行评分,同时对拟订的指标提出修改、删减或增加等意见;再者整理专家咨询结果,同时计算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协调程度、指标筛选界值表;最后根据两轮专家意见及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形成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分别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评价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74、0.73,专家协调程度分别为0.23、0.30。两轮咨询专家对一、二级指标认可度高,并未提出修改、调整的建议,因此保持原有指标。根据三级指标满分比、变异系数均数及指标筛选界值表,同时参考专家意见,第一轮咨询增加了7个指标,第二轮咨询删减了14个条目,最终形成含有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的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Cronbach's α系数、S-CVI/Ave分别为0.92、0.93。结论 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广东省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广东省全科医生团队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的实施效果,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客观的参考。方法 结合我国和广东省相关政策,采用文献回顾等研究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框架为基础,初步建立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于2016年10月—2017年2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两轮专家(n=27)咨询,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及其权重系数。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90.6%(29/32)和93.1%(27/29);专家对一级指标的权威系数为(0.82±0.11);第2轮咨询中指标总体协调系数为0.272(P<0.001),不同机构专家组内的协调系数均>0.453。最终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均较高,第2轮专家组内咨询意见趋向一致,协调性较好,咨询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9.
朱凯怡  陶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1):1341-1345
背景 北京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所以在我国老年人口激增、医疗负担加重、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的大环境下,在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急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评估体系与量化技术。目的 基于改良德尔菲法构建北京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为新型服务模式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选取临床医学、精神心理学、营养学、护理学、卫生教育与管理学、统计学等专业的20位专家,采用改良德尔菲法,以老年综合评估为基础,形成北京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第1版)。于2017年12月-2018年3月通过电子邮件或当面呈递的方式向专家发放两轮咨询表,专家对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初步评估体系指标的重要性、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进行评分。函询结束后,整理专家咨询结果,计算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各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变异系数以及对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结果 两轮各发放咨询表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均为100.0%。两轮专家咨询的熟悉程度分别为0.73、0.74,判断依据均为0.89,权威程度分别为0.81、0.82。第一轮各指标重要性均数为3.80~4.80,变异系数为0.09~0.37,协调系数为0.341(χ2=132.778,P<0.05);第二轮各指标重要性均数为4.05~4.80,变异系数为0.09~0.23,协调系数为0.410(χ2=132.329,P<0.05)。根据指标删除标准及专家建议,第一轮专家咨询后,删除6个指标,增加2个指标;第二轮专家咨询后,无删除、修改、增加指标,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的北京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结论 通过改良德尔菲法构建的北京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评估指标体系较为理想,可为居家老年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构建适合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德尔菲法。结果:经两轮专家咨询,共确定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7项。两轮专家权威程度较高,权威系数分别为0.71和0.78。第二轮专家咨询表中17项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全部〈0.25。最终协调系数为0.467,χ2检验的P〈0.05。结论:该指标体系的建立考虑了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水平,是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即医养院,已成为趋势,其将极大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而目前针对医养院服务质量暂无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目的 构建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3月,通过实地调研、研究相关政策和文献、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的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Cr)、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分析专家咨询的可靠性,专家对条目的评价采用重要性得分均数、变异系数(CV)和满分率表示,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6%和100.0%,Cr分别为0.83、0.84。第1轮专家咨询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W)分别为0.116、0.137,第2轮专家咨询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W分别为0.137、0.321(P<0.05)。最终确定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72项三级指标。结论 初步确立了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提供量化 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静  蒋瑶  吴欣怡  张聂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2):331-333+338
目的 探索居家医养照护团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内容或重要评价点,为服务质量评价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1)制定指标体系框架: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课题组在实地调研21家医养结合单位、11家社区服务中心,查阅相关政策和文献研究基础上,采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服务质量评价的SPO模型为理论框架,建立评价指标条目池。2)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择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相关专业(如社区健康管理、养老管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基本公共卫生等)的专家,先后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专家按要求对各指标进行评判并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专家咨询结果确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1)德尔菲专家咨询情况:收集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问卷有效率为100.00%;专家对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第1轮为0.436、第2轮为0.431(P<0.05)。2)质量评价体系咨询情况:第1轮、2轮咨询分别收集专家意见25条、5条,最终确定3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54项三级指标。结论 以SPO理论为基础,构建的质量评价体系客观可靠,过程科学严谨,为居家医养照护团队服务质量提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是我国医疗服务整合实践的重要形式,其绩效评价结果直接关系到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专门针对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的 建立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为我国医疗联合体建设和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10月,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和个人深入访谈,初步拟定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16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完善和修改,并对结果进行Kendall's W一致性检验。结果 两轮咨询的专家应答率均为100.0%,权威系数均为0.73,协调系数分别是0.30和0.51(P<0.01),达到一致性检验要求。最终构建了包含卫生服务可及性、卫生服务数量、卫生服务质量、卫生服务效率、卫生服务效果、卫生服务可负担性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结论 绩效评价指标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系数及协调系数较高,已筛选的指标可靠性和特异性较高,但需进一步优化指标、完善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并开展指标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构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指标体系,为评估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方法和策略。方法在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法和质性访谈法,并选取来自安徽省的29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以确立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67%和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6、0.87,第一轮专家函询的Kendall协调系数为0.282,第二轮为0.276;各指标赋值均数为4.69~4.93;变异系数为0.052~0.169,分值均符合要求。经过2轮德尔菲初步构建了一套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92个三级指标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论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及集中程度均较高,可作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功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未能有效契合功能社区人群基本健康需求。目的 探索构建功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并确定其权重系数,为确定功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及其实施优先级等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在前期需求调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于2020年7-10月邀请16位社区卫生等相关领域专家举行专家座谈会,初步确定功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的一级项目、二级项目,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功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服务项目权重。结果 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熟悉程度为0.963、0.975,判断依据为0.881、0.881,权威系数为0.922、0.928,肯德尔系数为0.194、0.219(P<0.001)。确定功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包括5项一级项目、46项二级项目,一级项目为基本服务、职业人群服务、职业人群个性化服务、学校服务、养老机构服务,权重分别为0.320、0.109、0.068、0.320、0.183,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CR)为0.008,二级项目判断矩阵的CR分别为0.018、0.027、0.027、0.006、0.009。结论 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功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及其权重较为科学,结果可信,可为制定及实施功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Delphi法构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 力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框架,邀请相关领域 的专家对该框架进行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和确定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模型, 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6;第1轮咨询各级 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439,0.323,0.324;第2轮咨询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607,0.351,0.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构成,并具有相应的权重。结论:本研究咨询的专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权威性,较好的协调性,筛选出的指标比较全面且合理,可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教学基地的师资准入指标体系的建立,以统一师资标准,保证培训质量.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采用改进的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在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选择了32名全科医学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三轮函询.经数据分析、汇总和统计,确立社区师资准入指标体系.结果 三轮函询中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程度分别为0.894、0.882、0.893;评价指标重要性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56、0.166和0.215 (P=0.000).最终建立由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社区师资准入指标体系;3个一级指标为职业素养、基层医疗工作能力和教学能力,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339 8、0.335 6及0.324 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社区教学基地的师资准入指标体系可信度高,从3个维度规范社区全科师资的遴选标准,对于保障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社区全科师资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建立上海市社区全科师资基本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以规范社区全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方法对190名上海市12个区县从事全科临床医疗、社区卫生服务行政管理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在培学员行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全科师资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拟定“社区全科师资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评议表,选择从事全科医疗、全科教学、公共卫生事业及卫生行政管理等28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法咨询,经数据统计分析咨询结果、意见汇总确立评估指标体系。结果建立的社区全科师资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综合素质、能力和个人愿望,教育和工作背景,个人职业发展能力,全科医疗工作能力,全科医学教学能力)和57个二级指标。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85,指标重要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190和0.225(均P〈0.01)。结论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初步建赢了上海市社区全科师资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多方位、多角度评价社区全科师资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可作为将来设立社区全科师资准入标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改良德尔菲法制定学校卫生标准, 探讨该法在卫生标准制定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 收集专家意见, 利用SPSS15.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筛选学校卫生标准的指标。结果:共有32名专家完成了两轮咨询, 专家工作年限为(24.69±8.53)年, 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29±0.172;前后两轮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12%和100%, 第2轮咨询中各指标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93(P<0.05), 0.527(P<0.01), 0.535(P<0.01), 说明专家的认识已趋于一致;依据第2轮咨询结果, 按照预定的纳入标准, 最终有38项三级指标进入学生宿舍卫生标准框架。结论:学校卫生标准的制定除了目前常用的理论分析、文献查阅、现场调查等方法外, 德尔菲法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基层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界值法筛选并确定最终纳入的指标,结合百分权重法和乘积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超过80%,第一轮和第二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和0.91,第二轮函询中指标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333、0.249,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100个。结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较重视而且意见趋于一致,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指导我国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