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EPDM为主增韧剂,SBS为辅助增韧剂,用共混改性的方法研究了共混材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交联剂,使橡胶相内部形成部分交联结构,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通过在材料中填充适量的滑石粉,材料的弯曲强度能够得到保证;并且还讨论了PP/EPDM/SBS的不同配比获得的材料性能基本接近汽车保险杠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汽车保险杠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兆阁  王彬 《塑料开发》1997,23(1):624-628
本文以EPDM为主增韧剂,SBS为辅助增韧剂,对PP进行了三元共混改性,以过氧化苯甲酰作交联剂,使橡胶相内部形成部分交联结构,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通过在材料中填充适量的滑石粉,材料的弯曲强度能够得到保证;并且还讨论了PP/EPDM/SBS的不同配比对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获得的材料性能基本接近汽车保险杠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
国产聚丙烯的增韧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采用共混的方法对PP进行增韧改性,分别用苯乙烯与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乙烯与聚烯烃共聚物(POE)作为增韧剂与PP组成二元及三元共混体系,测试了各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并确定最佳的增韧剂和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的共混体系,试验结果表明:POE为PP的最佳增韧剂,PP/EPDM/SBS三元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氯化乙丙橡胶胶增容PVC/SB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乙丙橡胶(CEPDM)为相容剂,研究了SBS对PVC的共混增韧改性。结果表明CEPDM能明显改善SBS与PVC的相容性,使共混物中SBS颗粒尺寸明显减小,分布更均匀,共混物的tg内移,常常和低温下制品冲击强度增大。当PVC/SBS/CEPDM为80/20/6(质量比)时,共混物的常温缺口冲击强度为56.3kJ/m^2,低温(-20℃)缺口冲击强度为32.4kJ/m^2。  相似文献   

5.
CPE与ACR或MBS协同增韧硬质PVC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本文研究了PVC/CPE/ACR或M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增韧剂组成比、加工条件和相形态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组成比和加工条件下,CPE与ACR或MBS对硬质PVC有协同增韧作用,共混物形态结构以增韧剂呈精细网-岛相分散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PP/EPDM/云母共混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懿  宗明 《中国塑料》1996,10(1):10-16
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是聚丙烯共混材料中存在的一个矛盾,通过PP/EPDM/云母三元共混得一以具有高冲击强度和高弯曲模量的硬而韧的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汽车塑料件中。本文研究了PP/EPDM/云母的共混物配方、共混体系中EPDM和云母含量与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间的关系,分析了云母的表面处理及PP/EPDM/云母材料断面SEM照片,提出了该材料的结构形态模型。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三元共混增韧改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建东  贺信 《化工时刊》1999,13(1):25-27,35
研究了PP/HDPE/SBS三元共混物的性能。实验结果发现三元共混物的冲击韧性与SBS和HDPE含量的关系。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找到了PP/SBS/HDPE的最佳配比,并通过加入玻璃玻璃,提高共混物的强度。经过改性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强度以及耐热性能,基本达到了工程塑料的性能,扩大了聚丙烯的用途范围。  相似文献   

8.
PS/LLDPE/SB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承威  方征平 《塑料工业》1997,25(1):55-57,68
本文介绍机械共混法制备PS/LLDPE/SBS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组成、相容性、形态的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由研究表明,LLDPE在增容剂SBS存在下对PS树脂起增韧改性作用,当SBS的质量分类为5%(以PS+LLDPE100份(质量)为基准),PS/LLDPE为85/15(质量比)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最大,为4.5kJ/m^2,SBS在PS/LLDPE共混物中含量较少时,它主要分布在PS和LL  相似文献   

9.
以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作增容剂,用2种方法制备LDPE/PS共混物,均对混合物分散相颗粒尺寸和形态有影响,主要是由于界面现象,而不是流变行为。同时还计算了SEBS/LDPE以及SEBS/PS共混物的相互作用能密度β。试验表明,随着SEBS中EB体积分数的增加,SEBS/LDPE共混物的β值减小,而SEBS/PS共混物的β值增加,并在EB体积分数约0.45时两条曲线相交。还提出了含增容剂的二元共混物分布的3种模型,用2种方法制备的共混物的分布模型均属于结合型。  相似文献   

10.
以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作增容剂,用2种方法制备LDPE/PS共混物,均对混合物分散相颗粒尺寸和形态有影响,主要是由于界面现象,而不是流变行为,同时还计算SEBS/LDPE以及SEBS/PS共混物的相互作用能密度β,试验表明,随着SEBS中EB体积分数的增加,SEBS/LDPE共混物的β值减小,而SEBS/PS共混物的β值增加,并在EB体积分数约0.45时两条曲线相交。  相似文献   

11.
CPE对PVC/SBR共混体系增容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微观冲击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增容的PVC/丁苯橡胶(SBR)共混物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CPE对PVC/SBR共混体系有良好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以BPO为引发剂,合成接枝共聚物EPDM-g-MMA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红外表征,另外,借助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接枝率时POM/EPDM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PP/HDPE/EPDM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EPDM共混制备非交联型PP/HDPE/EPDM三元共混物。结果表明,当共混比PP/HDPE/EPDM=65/20/15,活性碳酸钙为30份,HDPE品种为GF7750,采用先把HDPE和EPDM预制成混料再与PP共混的方法,可得到性能良好的PP/HDPE/EPDM共混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以BPO为引发剂,合成接枝共聚物EPDM-g-MMA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红外表征,另外,借助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接枝率对POW/EPDM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反应挤了HDPE/PET共混合金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SC、WAXD、SEM及TGA等方法研究了HDPE/PET共混合金在增溶剂E/VAC或E/AA作用下的结晶性、形态结构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E/VAC或E/AA的加入,使HDPE/PET体系中HDPE组分的熔融热焓降低,结晶度下降,但熔融峰位置和晶胞基本保持不变;从SEM照片可以观察到E/VAC、E/AA对共混体系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E/AA和效果优于E/VAC;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随E/VA  相似文献   

16.
分别研究了LLDPE、CPE、EVA和SBR对HDPE低发泡结构泡沫材料的增韧效果,考察了不同增韧剂用量对制品性能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几种增韧剂对HDPE结构泡沫都有明显的增韧作用,在一定的用量范围(质量分数10%~20%)不但保持了力学强度,还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其中以SBR体系较为理想,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SBR时,材料冲击强度可提高到原来的4倍多,添加20%时,冲击强度可达到原来的9倍左右,并且所制泡沫质量均一,易于控制。增韧剂使材料的流动性下降,以CPE为甚,但动态硫化后的SBR增韧体系流动性却下降不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溶液成膜共混法制备了系列聚苯乙烯/聚人烯酸丁酯(PS/PBMA)共混物。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9SEM)研究了磺化磺苯乙烯(SPS)及其离物对共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共混物中SPS磺化度越高,PBMA相的下班伦为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越明显 。SPS镧离聚物(SPS1.8-La)为增容剂时,DCS结果显示共混物2相Tg靠扰;SEM归咎显示2相分  相似文献   

18.
粉末生SBR对PVC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炼石  蔡彤Min 《塑料工业》1997,25(3):102-105,108
研究了粉末改性SBR对PVC的增韧作用,用TEM、SEM和DSC对粉末改性SBR与PVC共混物进行了分析,发现粉末改性SBR对PVC有显著的增韧效果。当粉末改性SBR用量由5份增加到10份,共混物的冲击强度由10-20kJ/m^2突然升高到85-100kJ/m^2。这种突变是由改性SBR在PVC基体中的相形态由分散相转变为网状结构,导致共混物由脆性断裂过渡到韧性断裂造成的。DSC分析显示改性SBR  相似文献   

19.
NBR/EPDM共混橡胶《弹性体》1993,№1报导,北京化工学院利用商品化高聚物EVA-14作增容剂,制得了优异机械性能的NBR/EPDM共混胶。胶料配方为:NBR60,EPDM30,EVA-1410,HAF30,DBP10,防RD1.0,ZnO5...  相似文献   

20.
粉末改性SBR对PVC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粉末改性SBR对PVC的增韧作用。用TEM、SEM和DSC对粉末改性SBR与PVC共混物进行了分析。发现粉末改性SBR对PVC有显著的增韧效果。当粉末改性SBR用量由5份增加到10份,共混物的冲击强度由10~20kJ/m2突然升高到85~100kJ/m2。这种突变是由改性SBR在PVC基体中的相形态由分散相转变为网状结构,导致共混物由脆性断裂过渡到韧性断裂造成的。DSC分析显示改性SBR与PVC部分相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