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胎儿同种免疫反应(isoimmunization或alloimmunization)是指由于致敏作用在母体循环中出现抗胎儿红细胞抗原抗体,继而进入胎儿循环与红细胞抗原结合并产生溶血、贫血所致的一种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1],严重者可发生免疫性胎儿水肿(immune hydrops fetalis,IHF).母胎Rh血型不合是发生胎儿同种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现就其在妊娠过程中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等相关问题结合国内现况进行综述. 一、发病机制 可引起同种免疫性溶血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包括Rh、ABO、Kell、Kidd、Duffy等,Rh血型导致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最为严重.Rh血型系统含有D、E、C、c、e5种抗原,其中以D的抗原性最强,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的同种免疫性溶血几乎均由D抗原引起.当孕妇为Rh阴性(dd)时,如父方为Rh阳性纯合子(DD),则所有的胎儿均为Rh阳性;如父方为Rh阳性杂合子(Dd),则50%的胎儿为Rh阳性.我国汉族人群中RhD阳性个体Dd杂合型比例为7.4%~9.0%,远低于国外水平,因而RhD阴性孕妇生育RhD阳性胎儿的概率高达95.5%~96.3%[2].  相似文献   

2.
胎儿水肿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儿水肿是指胎儿总体液过量,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聚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胎儿异常。在超声检查中,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胎儿腹水和胸腔积液,全身性水肿,羊水过多,或伴有胎盘肥厚。其原因主要是:一为免疫性,是由于母胎血型不合引起的,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二为非免疫性,胎儿液体的不平衡,原因有畸形、感染、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3.
影响Rh溶血病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妊娠与Rh溶血病1 1 妊娠期间 ,由于母 -胎Rh血型不合等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可以引起胎儿宫内受累 ,流产、死胎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即妊娠期同种免疫性疾病。Rh同种免疫是因母 -胎间Rh血型不合所引起的妊娠期间特殊的免疫反应[1] 。1 2 由Rh免疫所造成的新生儿溶血病只发生于妊娠后半期 ,在妊娠 2 0~ 2 4周以前发生胎死宫内是很少见的[2 ] 。研究表明 ,Rh血型抗体似乎主要是对胎儿红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起作用 ,胎儿红细胞膜上D抗原含量及胎儿能补充已破坏的红细胞的功能 ,都会影响抗体滴度与疾病严重程度[3] 。Rh溶血病一…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同种免疫是指由于母胎之间红细胞血型不同,胎儿的血型抗原进入母体,使母亲致敏产生特异性同种免疫性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与红细胞抗原结合,导致溶血、贫血,严重者发生免疫性水肿甚至死胎.引起人类同种免疫性溶血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多达50多种,包括Rh、ABO、Kell、Duffy、MNS、Kidd等[1].这些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可导致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然而,仅有少数几种红细胞抗原可引起胎儿严重贫血,进而需要宫内干预,这其中以RhD抗原最常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胎儿医学的发展,妊娠期胎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临床实践的热点,而胎儿宫内输血技术由于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而成为具有应用广泛并易于推广的实用治疗技术. 1 胎儿宫内输血的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胎儿贫血 1.1胎儿红细胞的破坏增加 多由于同种免疫引起的胎儿溶血性贫血.以最为常见的红细胞Rh抗原系统不合为例,当母亲血型为Rh阴性而胎儿血型为Rh阳性时,母亲可因既往通过分娩或者输血等多种方式接触Rh血型抗原致敏而产生抗体.再次妊娠后,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胎儿溶血,出现胎儿贫血和水肿,继之胎儿门静脉和肝静脉压力增高,肝功能遭到损害,新生儿生后胆红素迅速增高,神经系统也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6.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母儿血型不合是指由于母体与胎儿间血型不合产生的同种异源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不到1%。血型抗原是红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特异性物质,它具有免疫活性并由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类已发现包括ABO、Rh、MN等26个血型系统和400多种血型抗原。如果胎儿从父方获得的血型抗原恰为母方所缺少,此抗原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抗原抗体反应使胎儿红细胞发生凝集与破坏而出现溶血,引起胎儿新生儿溶血性疾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newborn,HDF)。HDF可引起孕妇发生早产、流产、死胎、羊…  相似文献   

7.
一、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机理因母婴血型不合可引起血型抗原免疫,造成免疫性溶血,称为新生儿溶血症。临床表现是由于溶血而引起贫血、水肿、心力衰竭,肝脾肿大和生后迅速出现黄疸,末稍血中可见多量的有核红细胞,血清中存在免疫抗体。以上症状轻重不一,重者危及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Rh 系统包括很多因子,但主要是Dd、Cc、Ee 等,当血中有D 因子时称Rh 阳性,没有D 因子时称Rh 阴性,其中以D 因子抗原性最强,由D 因子产生的抗D 抗体也最强,所以Rh 不合溶血症中,以D 因子不合最多见(超过80%),病情也最重。C 或E 不合时也可引起溶血症,都称Rh 血型不合。Rh 不合溶血症时,母亲为Rh 阴性(缺D 或C、E),怀有RH 阳性的胎儿,在孕期或分娩时,胎儿的少量血液进入母体,母亲受刺激而产生抗D 或抗C、E 的抗体,这种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发生溶血而引起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和出生后短时间内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胎儿期溶血所产生的胆红素均经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由母体排出,所以胎儿血清胆红素不  相似文献   

8.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的检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年首次在孕妇外周血中发现胎儿DNA以来,众多学者致力于将其应用于无创性的产前诊断。荧光定量PCR实现了胎儿游离DNA浓度的检测,目前研究发现,正常孕妇血浆胎儿DNA浓度稳定于某一水平,有望成为产前诊断和孕期检测的一项新指标。有学者认为,子痫前期母循环中胎儿DNA可有异常增高,而且子痫前期的孕妇在有临床症状前,孕妇血浆胎儿DNA水平异常增高,这与较多胎儿DNA释放到母血中,和肝肾功能异常导致胎儿DNA在母血中清除紊乱有关。此外许多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都伴有母外周血DNA水平的异常增高,例如:性连锁疾病、Rh血型不合、父系遗传性疾病、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早产等。现就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母儿血型不合母儿血型不合的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重要的病因,围生儿溶血性贫血、心衰、水肿是其主要的症状.由于胎儿红细胞携带来自父体的抗原,表现为胎儿的血型不同于母体.当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后,诱导母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系统,结合胎儿红细胞,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导致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往往需要二次以上抗原的接触.第一次机体接触抗原,发生原发免疫反应,发展缓慢,历时2~6个月;所产生的抗体常较弱,多为IgM,不通过胎盘,此时发生的新生儿溶血较轻,或不发生溶血.当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发生次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所产生的抗体较强,均为IgG抗体,滴度很高,且能通过胎盘与胎儿的红细胞结合导致溶血.人类红细胞血型有26种,但能引起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的血型以Rh血型和ABO血型为最常见,其他血型抗体有抗M、抗Lew、抗Kell和抗Fya等抗体.  相似文献   

10.
刘权瑞  周祎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8):573-576
<正>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HDF),通常是由于母胎血型不合,来自母体的致病性抗体通过胎盘屏障作用于表达相应抗原胎儿红细胞引起的溶血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胎儿贫血、水肿,甚至是胎死宫内,也可表现为新生儿核黄疸、脑损伤等并发症。妊娠早期识别、严密监测并及时干预对改善此类胎儿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拟从病因、妊娠期监护、临床诊治等角度对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溶血病在我国多见于母儿ABO血型不合.由于汉族人群中Rh阴性者仅占人群的0.3%,所以Rh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少见.关于Rh血型不合胎儿/新生儿溶血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国外的指南已经非常明确.夫妻之间ABO血型不合(O型女性和非O型配偶)在人群中非常常见,约占人群的25%,但其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通常相对较轻,贫血程度很少超过中度.在O型母亲的A或B型新生儿中发生溶血的概率只有5%,胎儿水肿更为少见.  相似文献   

12.
Rh阴性妊娠妇女的抗D抗体直接与Rh阳性胎儿红血球膜上RhD抗原结合,红细胞破环导致胎儿溶血性贫血,引起胎儿水肿和胎死宫内(胎儿成红细胞增多症)。Rh抗原包括D,C,c,E及e抗原,其中以RhD抗原的致免疫力最强,为主要的Rh同种异体免疫原因。Rh阳性的白种人中,约50%为RhD基因的杂合子。编码Rh血型系统的基因定位于1p~(34)。如果Rh阴性妇女的配偶为Rh阴性的杂合子,其胎儿有50%机会为Rh阳性。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可预防患重度遗传病的妊娠。本研究用单个人细胞,包括取自人胚胎的分裂球,应用PCR技术以判定RhD血型。  相似文献   

13.
母儿血型不合与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儿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的血型不同 ,母体产生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母体内的免疫性抗体再随胎盘血循环进入胎体内 ,造成胎儿红细胞破坏、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可发生胎芽停育、胎儿畸形、流产、早产、死胎和新生儿溶血病。严重者胆红素结合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底神经节 ,引起新生儿核黄疸症 (胆红素脑病 )或死亡。偶尔幸存 ,也常有智力低下、神经系统及运动障碍等后遗症。现将我们对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观察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自 1995年 10月至 2 0 0 1年 4月对我院产科及省内部分市县的 63 6例妊娠妇女进行血型、R…  相似文献   

14.
母儿血型不合的中医中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母儿血型不合是由于妊娠期间母 -胎间血型不同而造成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临床常见的类型有Rh母儿血型不合及ABO母儿血型不合 ,其发病机制基本相同 ,临床可表现为流产、死胎、新生儿早发性黄疸、心力衰竭或核黄疸后遗症。祖国医学对此病记载很少 ,没有确切的病名 ,《医宗金鉴》记述的“胎黄”与其临床表现非常相似 ,文献中这样描述 :“胎黄者遍体面目皆黄 ,其色如金 ,乃孕妇湿热太盛 ,小儿在胎受母热毒故生有是证也 ,法当渗湿清热 ,生地黄汤。”故国内大多学者认为 ,母儿血型不合患者虽然妊娠期间一般无显著的临床症状 ,但根据患者病…  相似文献   

15.
胎儿疾病的内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 ,产前诊断水平不断提高 ,大多数胎儿异常在孕期能够得到及时诊断。将患病胎儿做为患者在宫内进行治疗 ,能进一步促使医生对胎儿疾病自然病史和病理生理的认识。另外 ,孕妇用药或补充营养素 ,还能达到预防胎儿疾病的作用。1 经母亲途径治疗1.1 母胎血型不合  对可能发生ABO血型和Rh血型不合的孕妇在孕 2 8周进行ABO血型或Rh血型溶血试验 ,对ABO血型抗体滴度≥ 1∶6 4或Rh血型抗体滴度≥ 1∶16者予以治疗 ,包括中药茵陈汤 ,间断静脉输注葡萄糖和维生素C ,预产期前 2周开始每日口服鲁米那 30mg ,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母胎ABO血型不合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与围产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 2009年1月31日至2010年1月31日,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母胎ABO血型不合的单胎妊娠孕妇共1269例.于妊娠28~30周取血清检测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分娩时取新生儿脐血查新生儿血型,并进行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的血清学试验.回顾分析孕妇血清ABO血型IgG抗体效价及围产儿溶血病的发生情况,采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围产儿溶血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妊娠28~30周,58.4%(741/1269)的孕妇血清中未检测出ABO血型IgG抗体.5.1%(65/1269)的孕妇抗体滴度≥1∶128,妊娠36周复查时,17例抗体效价倍增,但均未超过1∶ 512,所有胎儿未发现水肿或胸腹腔积液等宫内溶血征象.380例新生儿诊断为HDN,占29.9%(380/1269).其中12例新生儿出生24 h内出现轻度贫血貌和(或)黄疸症状,占HDN患儿总数的3.2%(12/380).随IgG抗体效价增加,HDN发生率增加,二者存在相关性(Tb=-0.293,P<0.01).当IgG抗体效价=1∶128时,HDN发生率为85.4%(35/41),当IgG抗体效价=1∶ 512时,HDN发生率为5/5,呈显著增加趋势(x2=108.906,P<0.01).380例新生儿中,322例转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以蓝光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其中2例行换血治疗,均痊愈出院. 结论 母胎ABO血型不合胎儿溶血发生率极低,妊娠期无需特殊处理;妊娠期进行ABO抗体效价检测,有利于及时诊断HDN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7.
RhD母儿血型不合是指来自RhD阴性母体的抗体破坏了RhD阳性胎儿的红细胞,造成胎儿或新生儿溶血,严重者可导致死胎。在广泛应用抗D免疫球蛋白以前,胎儿或新生儿严重溶血发生率很高。规范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儿血型不合和孕期严密监测胎儿状态是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母儿血型不合以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为常见,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等.随着输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血型相关知识的普及,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血型不合引起的HDN已逐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诊治.我国因Rh阴性血型少见,HDN主要因ABO血型不合引起,但目前我国ABO血型不合产前诊断、监测、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检测内容、时间、频率,治疗措施随意性大,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如中医药、维生素等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缺乏有效评估.Rh阴性血型不合虽少见,但其引起HDN的病情程度要远严重于ABO血型不合所引起的HDN,所以对Rh系统抗体的监测、预防非常重要.在一些发达国家,针对Rh血型不合的产前诊断、监测、治疗已有多部指南应用于临床,值得我国产科同仁借鉴.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著作及权威指南,对母儿血型不合的诊治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母儿血型不合的病理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胎儿从父亲和母亲各接受一半基因成分 ,因此可能与其母亲有不同的血型而发生母儿血型不合。缺乏某种胎儿血型抗原的母体被该抗原致敏后产生相应的抗体 ,母亲的有些血型特异性抗体有透过胎盘的能力 ,然后进入胎儿血液循环 ,与胎儿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 ,使红细胞凝集破坏 ,引起胎儿、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haemolyticdiseaseofthefetusandnewborn ,HDFN)。1 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迄今为止发现有 2 6个血型系统 ,包括红细胞抗原 4 0 0多种。在我国导致HDFN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 ,其次是Rh血型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胎儿腹水的病因、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79例超声诊断为单胎胎儿腹水的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中,超声提示56例(70.9%)为胎儿水肿综合征表现,23例(29.1%)为单纯性腹水.56例胎儿水肿综合征中29例(51.8%)伴心脏扩大.病因诊断显示79例中,30例为α-重型地中海贫血,9例宫内感染,3例母胎Rh血型不合,Turner综合征和13一三体各1例,胎儿脏器畸形引起的腹水19例,16例病因不明,病因的诊断率79.7%.随访中64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5例胎死宫内),13例足月分娩(10例健存,包括7例胎粪性腹膜炎和3例特发性腹水),2例失访.结论 胎儿腹水病因复杂,α-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脏器结构畸形和宫内感染为主要病因.建议通过系统方案进行产前诊断并对预后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