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4):86-88
目的探讨中医挂线疗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盆底肌电参数和肛管直肠测压数据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同期体检健康者10例作为对照组。肛瘘患者均予以中医挂线疗法,对照组不予以干预措施。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3月后,评估两组盆底肌电参数(波幅、中值频率、变异系数、收缩反应时间)、3D肛管直肠测压情况(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肛管排便压)。结果 (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前基线肌电波幅、持续收缩中值频率、持续收缩肌电变异系数、快速收缩反应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前基线肌电波幅、持续收缩中值频率、持续收缩肌电变异系数、快速收缩反应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收缩压、排便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肛管静息压、收缩压、排便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排便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良好,但对患者肛管直肠测压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及八髎穴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大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复杂性肛瘘术后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足三里及八髎穴治疗。两组均治疗21天,观察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复发率,比较大便失禁评分、肛门直肠压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69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2)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7.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大便失禁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大便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仅肛管收缩压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肛管静息压高于对照组(P0.05)。(5)治疗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及八髎穴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大便失禁疗效满意,较电刺激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肛门直肠压力,缩短病程,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61例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给予口服补中益气汤,疗程为30 d。使用MMS肛管直肠压力监测仪疗程结束前和疗程结束后进行监测,观察疗程前后粪便性状、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困难程度等指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静息状态下的内括约肌静息压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80 vs36.40,P 0.05);模拟排便试验中的肛门外括约肌反射率(25.22%vs 81.41%,P 0.05)和排便时直肠压(31.20 vs 51.42,P 0.0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直肠压有所增加;直肠感知性中的初始感觉容量(50.21 vs 27.42,P 0.05)、初次便意容量(81.41 vs 25.22,P 0.0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直肠敏感性降低;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治疗前后有显著降低。结论:补中益气汤能显著降低排便障碍型便秘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降低直肠感觉阈值,对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孙丽霞  宋晓锋 《新中医》2019,51(10):245-248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中药热奄包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胃肠道功能、排便情况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腹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排便情况、胃肠道功能、营养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P 0.05)。治疗前,2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直肠静息压、肛门静息压、模拟排便动作肛门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直肠静息压、肛门静息压、模拟排便动作肛门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 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Alb、TRF、PA测定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实施腹针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排便各指标及营养状况,有效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润肠汤联合针刺髎穴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划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黄芪润肠汤治疗,观察组接受黄芪润肠汤联合针刺髎穴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排便症状积分、肛门直肠动力学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排便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与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应用黄芪润肠汤联合针刺髎穴治疗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便秘症状,稳定肛门直肠动力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潘学东  傅林平  蔡敬泽 《新中医》2021,53(19):110-11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 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36 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 例。对照组给予PPH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症状总积分变化、肛管直肠测压变化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 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周,2 组症状总积分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 组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最大耐受容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周,2 组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最大耐受容量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最大耐受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47%,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94%,低于对照组1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PPH 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可促进症状恢复,增强治疗效果,改善肛管直肠压力,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PPH术与Block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需手术治疗的直肠前突患者分为治疗组(PPH术)与对照组(Block术),对两组术后排便情况、排便造影、直肠静息压及肛管静息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便造影结果、肛管静息压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PH术封闭直肠前突疝囊、降低肛管静息压、改善便秘情况明显优于Block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加用长强及八髎穴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肛管静息压、力排结果、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排便压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效果优于单用生物反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医手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行手术治疗,联合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术后3个月的各项便秘症状评分、肛管静息压、最大排便阈值、初始排便阈值、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最小松弛容积(MRV)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最大收缩压、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术后的创面渗血时间、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西医手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能从根本上改变便秘的病理状态,提高便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扈小健  李易蓉 《新中医》2023,55(17):62-66
目的:观察加味枳术汤联合埋线及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UPF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气虚型UPF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生物反馈治疗仪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枳术汤联合埋线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评分、肛门直肠压力和盆底肌电信号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排便费力感、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感评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排便费力感、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感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排便感觉阈值较治疗前下降,最大耐受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排便感觉阈值低于对照组,最大耐受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盆底肌电活力值、最大峰值、功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切断肛门括约肌对于外剥内扎术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7例环形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外剥内扎治疗的基础上切断肛门括约肌。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最大顺应性)进行测量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肛肠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在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方面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和直肠最大顺应性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痔手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肛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PH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PPH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PPH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缓解术后排便困难、排便后坠胀感与肛门阻塞感、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与肛管静息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H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优于PPH术,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欣  李洪梅 《四川中医》2022,(4):197-201
目的:观察头针、雷火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4月缺血性脑卒中伴有STC患者150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即联合组、雷火灸组、对照组三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包括盆底肌训练的常规干预手段,雷火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联合组在雷火灸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便秘症状,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表面肌电图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在症状方面,治疗前三组在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频率、腹胀感及其他不适得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三组六项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联合组在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频率、其他不适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胀感得分联合组仅低于对照组,与雷火灸组无差异(P>0.05)。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方面,治疗前三组在模拟排便动作肛门收缩压、直肠静息压、肛门静息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临床疗效,探讨背俞指针疗法对OOC肛门直肠压力影响。方法:84例OOC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2例用背俞指针疗法,对照组42例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肛门直肠压力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肛门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肛直肠初始感觉阈值、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阈值、直肠最大容量感觉阈值比较下降显著(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下降明显(P0.05)。结论:背俞指针疗法对OOC患者肛门直肠压力矛盾运动状态的改善作用较对照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补中益气汤、针刺对Ⅰ、Ⅱ度直肠脱垂患者盆底肌功能及肛门直肠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至2017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Ⅰ度及Ⅱ度直肠脱垂患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使用生物反馈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和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一次排便时长、一周排便次数、肛肠动力学相关指标改变状况,评估患者肛门坠胀程度和直肠脱出状况。结果:观察组总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容受阀值及直肠感知阀值高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肛门坠胀评分、直肠脱出评分及一次排便时长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一周排便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效果更佳。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补中益气汤、针刺可显著改善直肠脱垂患者临床症状和排便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便秘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肛门括约肌静息压(resting anal sphincter pressure,RASP)、肛管括约肌最大缩榨压(squeeze anal sphincter pressure,SASP)、肛门括约肌松弛率(anal sphincter relaxation rate,ASRR)、直肠初始感觉阈值(first rectal sensation,FRS)、直肠排便阈值(constant rectal sensation,CRS)、直肠最大耐受阈值(maximum rectal tolerable sensation,MRTS).结果 2组治疗前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1个月随访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排便不尽感、排便时间、如厕未排次数评分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随访对照组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间、排便辅助评分较治疗组升高明显,2组1个月随访与治疗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努挣汗出短气、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随访对照组有便意但排便困难、努挣汗出短气、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评分较治疗组升高明显,2组1个月随访与治疗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SRR,FRS,CRS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可改善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盆底肌不协调运动及直肠感觉功能,临床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内脱垂致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40例直肠内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消痔灵均匀注射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消痔灵注射术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肛门坠胀感、直肠排空不尽感积分和肛门镜积分及排粪造影检查结果,评判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8周排粪造影检查与3D肛门直肠测压情况。结果治疗后第2周、第4周2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肛门坠胀及直肠排不尽感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8周,2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肛门坠胀及直肠排不尽感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第8周排便时间和直肠排空不尽感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周2组肛门镜积分明显降低,直肠脱垂程度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前后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未见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第8周直肠顺应性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均匀注射,改良消痔灵注射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脱垂的直肠黏膜,更好地恢复患者直肠力学形态,提高直肠顺应性,从而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PPH术与Block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需手术治疗的直肠前突患者分为治疗组(PPH术)与对照组(Block术),对两组术后排便情况,排便造影及直肠静息压及肛管静息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便造影结果,肛管静息压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PH术封闭直肠前突疝囊,降低肛管静息压,改善便秘情况明显优于Block术。  相似文献   

19.
陈广升  占桂平  吴彬彬 《新中医》2023,55(21):172-176
目的:观察循经络穴位推拿联合速刺八髎穴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7例。2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联用速刺八髎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循经络穴位推拿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双歧杆菌、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直肠静息压、肛门静息压、模拟排便动作肛门收缩压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68.09%(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PAC-SYM评分、MT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双歧杆菌、GAS水平及直肠静息压、肛门静息压、模拟排便动作肛门收缩压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PAC-SYM评分、MT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GAS及直肠静息压、肛门静息压、模拟排便动作肛门收缩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络穴位推拿联合速刺八髎穴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确切,能够调节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方万红 《陕西中医》2019,(3):364-367
目的:分析四磨汤辅助治疗儿童便秘对患儿肠道菌群平衡和消化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便秘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排便频次、排便时间、便时疼痛、腹痛腹胀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肛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水平、肠道菌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直肠最大容量感觉阈值、肛管最大缩榨压、肛管最大缩榨压、肠杆菌、葡萄球菌低于对照组,MTL、GAS、乳杆菌、双岐杆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静息压、VIP、S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辅助治疗儿童便秘改善便秘患儿的肠道动力学异常及肠道菌群失调状况,改变大便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