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因其具有长循环、可降低免疫原性、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纳米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然而,真正成功应用于临床的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的数量非常少,药代动力学行为不理想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聚合物纳米制剂作为载药粒子进入体内之后,会释放出游离药物和聚合物辅料,游离药物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而聚合物辅料则有可能会引起辅料-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关注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游离药物本身,应该同时关注载药粒子、游离药物、聚合物辅料及其代谢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这就为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的生物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的常用生物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概述了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希望能够为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药用新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剂剂型的发展和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赋予药物一定的剂型,并且与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开发、合理应用新辅料不仅是提高我国药物制剂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向,而且可取得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药用辅料交联聚维酮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少杰  韩章远  韩永龙 《中国药房》2010,(13):1244-1246
<正>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选择适宜辅料,是药物制剂发挥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交联聚维酮是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在特定条件下聚合而成的一种不溶于水、强酸、强碱以及一般有机溶剂的交联聚合物[1]。采用不同  相似文献   

4.
侯鹏高  吕长淮 《中国药房》2012,(45):4311-4312
目的:了解羟丙甲纤维素衍生物的研究概况,为药用新辅料及新剂型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2001-2012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材料角度对羟丙甲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结构确认、性能以及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羟丙甲纤维素衍生物能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作为新型药用辅料,已广泛应用于肠溶制剂、缓控释制剂和结肠处药物定位释放给药系统的包衣材料,为药物制剂新剂型提供了新型辅料,在药物新剂型的研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药用新辅料在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慧凤 《新药与临床》1994,13(6):342-346
药用新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剂剂型的发展和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斌予药物一定的剂型,并且与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开发、合理应用新辅料不仅是提高我国药物制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向,而且可取得较大的社会及经济。  相似文献   

6.
药物制剂中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对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具有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因此,在药物制剂研发过程中,对药物与辅料间、辅料与辅料间相互作用的考察不可缺少.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载体给药系统中的原辅料相互作用以及用于相容性研究的分析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处方筛选及剂...  相似文献   

7.
为了方便用药或提高药物疗效,将难以制成复方制剂的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包装在1个小包装内。它们可以是1种药物制剂与安慰剂或辅料或稀释剂联合包装:可以是同一给药途经的药物制剂联合包装,亦可以不同的给药途经的药物制剂联个包装。  相似文献   

8.
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其通常作为惰性物质影响药物制剂的崩解、溶出等过程。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常见药用辅料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润滑剂等均在体内外表现出一定的生理和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药用辅料可通过影响药物转运体和肝药酶,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导致药动学和药效学行为发生改变,甚至引起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用辅料对常见ATP结合盒转运体,如P-糖蛋白转运体、乳腺癌耐药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以及溶质载体转运体,如有机阴离子转运肽,有机阴离子转运体,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和寡肽转运蛋白等多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有少量报道辅料对转运体具有诱导作用,但其抑制和诱导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目前药用辅料对药物转运体影响的研究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仿制药及创新药物制剂方面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药用辅料在中药制剂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是构成药物制剂必要的辅助成分,对药品的生产、应用和疗效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辅料就没有制剂"。在我国,传统的辅料应用于中药制剂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早在商代就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眼用制剂的申报资料中,有较多研制单位采用薄荷脑、冰片、樟脑等作为清凉剂,而文献显示此类物质除具有一定活性外,还具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眼用制剂作为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制剂,在辅料选择方面应慎重。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眼用制剂的申报资料中,有较多研制单位采用薄荷脑、冰片、樟脑等作为清凉剂,而文献显示此类物质除具有一定活性外,还具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眼用制剂作为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制剂,在辅料选择方面应慎重。  相似文献   

12.
莫然  肖衍宇  平其能 《药学进展》2009,33(10):446-451
P-糖蛋白(P-gp)是一个ATP依赖性药物外排泵,可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导致药物吸收差以及肿瘤多药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因素。综述P-g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具有P-gp抑制作用的药用辅料的实验研究,探讨利用药物制剂技术抑制P-gP对药物的外排作用,促进药物体内吸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李存玉 《中国药店》2013,(22):66-67
对于未从事过医药行业的民众来说,“辅料”一词是陌生的,不过凡是煎过中药的人都接触过一种辅料,那就是中医汤剂里的辅料——水。 所谓辅料,是指对药品起到辅助作用的材料。原料药用于临床使用时需制成不同剂型的药物制剂,这就要通过加入辅料制成成型、稳定的剂型,发挥增溶、助溶、缓释、控释等不同作用。辅料是药品制造和调配过程中的必需品,其并不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对提高药品质量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有2类:非药物因素和药物因素。非药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过敏倾向、疾病等。药物因素包括药物本身的作用,如副作用、继发作用、毒性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分解产物、药物制剂的辅料和色素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自行研制的褐藻胶浆作成膜材料,制备了药物涂膜剂,并以褐藻酸钠,聚乙烯醇的相同药物制剂作对照,进行了抑菌,稳定性,药物释放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褐藻胶浆是一较理想的皮肤外用制剂新辅料。以该原料制备的制剂治疗渗出性皮肤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药用辅料对药品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用辅料和药物活性成分共同组成了我们日常使用的药品,药用辅料同药物活性成分一样全程参与了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所以药用辅料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了药物制剂的安全性,本文从药用辅料本身的毒副作用、药用辅料同药物活性物质(API)的配伍禁忌、药用辅料有毒副作用的杂质以及其他引起的药品安全性问题的辅料因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药用辅料同药品安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赵威  何洁  王志德  宋愿智 《中国药业》2004,13(10):15-15
药用辅料是药品的一个重要组份.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及使用.药用辅料也一直是制约药物制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药物新剂型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药用辅料的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药品中包含了药理活性成分和非活性添加剂,这些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非活性赋形剂和附加剂被称为药物辅料,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已进行合理评估,且包含在药物制剂中的物质。它不仅赋予药物一定剂型,而且与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有很大关系,其质量可靠性和多样性是保证剂型和制剂先进性的基础。因此,把好药用辅料注册准入关,对确保上市产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口腔黏膜黏附制剂是以生物黏附材料为药物载体,通过生物黏附作用长时间黏附于黏膜而发挥疗效的药物制剂。该文就口腔黏附制剂的特点、药物口腔黏膜吸收的影响因素及近年来口腔黏附制剂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徐斌  徐丽洒  叶磊 《齐鲁药事》2001,20(4):20-23
药物都应制成一定的剂型 ,以制剂的形式应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 ,而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和精密性等 ,则反映了医药的水平 ,决定了用药的效果。要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减少药源性疾病 ,对药物制剂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药物新剂型和新技术也正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互相促进 ,新辅料、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涌现和药物载体的修饰、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 ,大大促进了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90年代以来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