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了解饲料中的脂类成分,研究了用棒状薄层色谱扫描仪分析饲料中脂类的方法.饲料样品经乙醚浸提,再用棒状薄层色谱扫描仪分析提取物中的脂类组成.通过对自制的河蟹饲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甘油一酯、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在粗脂肪中的含量分别是0.72%、29.61%、0.92%、1.75%和67.01%,表明将棒状薄层色谱扫描仪应用于饲料脂类的分析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棒状薄层色谱扫描仪在不同季节蟹脂类成份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棒状薄层色谱扫描仪在食物脂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并测定杭州地区部分市售蟹类组织中脂肪含量和脂肪成分.本研究选择了杭州市售蟹类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和太湖中华绒螯蟹,用有机溶剂提纯其主要部位--肌肉和肝胰腺的脂肪,采用棒状薄层色谱扫描仪对其含量和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脂的含量在肝胰腺较高,同季节不同品种的脂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季节相同品种的脂含量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夏季蟹肌肉和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酯的含量均较高.秋季蟹肌肉中磷脂含量远远高于甘油三酯,而肝胰腺中的磷脂含量却低于甘油三酯.采用棒状薄层色谱扫描仪分析食物中的脂类成分,方便、迅速、重复性好.在蟹的肌肉和肝胰腺中的脂包括胆固醇酯,甘油三酯,自由脂肪酸,固醇类,磷脂,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和磷脂.蟹的总脂肪含量和脂肪成份随季节、不同部位和性别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棒状薄层色谱扫描仪是将薄层色谱分离(TLC)技术与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组成分析仪器,使组成分析实现了微量化、快速化、仪器化,在国外它已被广泛用于食品科学和营养学中脂类成分的分离、定性和定量,具有操作简便、快捷、试样用量少、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酸奶发酵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对含有不同浓度茶多酚(0、0.1、0.2、0.3、0.4和0.5 g/100 mL牛乳)的牛乳进行发酵以制作酸奶。通过理化分析实验测定茶多酚对酸奶的pH、可滴定酸度、营养成分含量、持水力的影响,利用质构仪、色差色度仪、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茶多酚对酸奶的质构特性、颜色和风味成分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酸奶发酵过程对茶多酚中四种儿茶素含量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定了茶多酚酸奶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茶多酚对酸奶的pH、可滴定酸度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不显著;茶多酚的添加使酸奶的持水力、硬度、黏性、胶粘性和内聚性略微降低,并使得酸奶的颜色略微偏红和偏黄;茶多酚的添加使得酸奶中的酸类风味物质的含量略有降低,而酮类和醇类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所增加;酸奶发酵过程中,酯化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发生了降解,非酯化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变化不明显;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茶多酚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酸奶的抗氧化活性(包括: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的...  相似文献   

5.
李铎  闫馨 《中国食品学报》2006,6(2):109-112
为探讨棒状薄层分析仪在肉制品脂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杭州地区肉松和肉罐头中脂类含量和其组成成分,选用肉松和肉罐头各4种,对其脂类进行分离提纯,测定其含量,然后利用棒状薄层扫描仪分析其成分,采用响应因子计算。结果4种肉松的总脂肪含量在9.6%(沣晟牌)到20.7%(唯新牌)之间(P=0.002,ANOVA)。其中甘油三酯占90%以上,且样品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ANOVA)。而4种肉松的磷脂百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种肉罐头的总脂肪含量在13.7%(红焖牛肉)~35.3%(清蒸猪肉)之间(P<0.0001,ANOVA)。甘油三酯含量红焖牛肉最低,清蒸猪肉最高(P<0.0001ANOVA),而红焖牛肉磷脂含量均高于其它3种猪肉罐头(P<0.01,t-检验)。以上结果表明:棒状薄层色谱分析仪是分析食物中脂类成分的有力工具,是一种快速、准确、简便、试样用量少的好方法。各种肉松和肉罐头中所含总脂肪、甘油三酯和磷酯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各异。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时期茶树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时间采摘的福鼎大白茶鲜叶氨基酸(amino acids,AA)、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咖啡碱(caffeine,CAF)、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表没食子儿茶素(epicatechin gallate,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epicatechin gallate,ECG)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生化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福鼎大白茶鲜叶中儿茶素组分总含量在12.1 mg/g~18.7 mg/g之间,其中样品4 EGCG含量最高,3月份采摘一芽二叶鲜叶儿茶素品质指数最高为15.66,其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也是样品中百分比最高的,儿茶素的品质指数与苦涩味指数、氨酚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年份湖北青砖品质成分的变化规律,筛选特征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等对15个供试青砖的主要品质成分进行检测,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和热图对青砖茶的特征性成分进行筛选和样品的聚类。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黄酮及黄酮醇类(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茶褐素、没食子酸、水杨酸、琥珀酸的含量呈增加趋势,而茶多酚、儿茶素类(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游离氨基酸单体(茶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黄酮、杨梅素、水杨酸、茶褐素、茶氨酸、茶多酚等10种特征性成分;系统聚类分析和热图结果表明湖北青砖的品质转化始于贮藏7年时,贮藏9年时差异明显,影响年份聚类的关键品质成分为茶多酚、茶褐素和黄酮。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2):203-210
以重庆地区18个常见茶树品种的同一等级鲜叶制作传统烘青绿茶,并加工成绿茶饮料,通过分析不同茶树品种绿茶饮料理化特性(透光率、粒径、沉淀量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筛选出澄清度高、稳定性好的适制绿茶饮料的茶树品种,并明确与绿茶饮料茶乳酪形成相关的生化成分。结果表明:(1)在重庆地区常见的茶树品种中,青心乌龙、梅占、云南大叶种制成的绿茶饮料澄清度高、稳定性好;(2)除儿茶素含量增加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均有所降低;(3)经相关性分析,与绿茶饮料物理特性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的生化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糕点及饼干中儿茶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使用UPLC完成糕点及饼干中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测定。最佳色谱条件为以Phenomenex Kinetex-C_(18)(2.1 mm×100 mm,2.6μm)色谱柱,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78 nm。结果在1.0~100 mg/L范围内,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校正曲线方程的线性良好(相关性系数0.9941~0.9998),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0.2 mg/L。糕点及饼干的加标回收率在82.2%~109%,相对标准偏差为2.3%~9.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且回收率较高,适用于糕点及饼干中茶多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正>茶多酚作为抗氧化剂,已被广泛应用。茶多酚的主要组分是儿茶素,它由六种左右的单体组成,即D、L-儿茶素(D、L-G),L-表儿茶素(L-EC),L-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D、L-没食子儿茶素(D、L-GC),L-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CG),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GCG)。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L-EGCG是绿茶的主要活性成分。诺德公司成功提取  相似文献   

11.
樟树果实红色素各单体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开发利用樟树果实红色素这一丰富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硅胶G薄板层析(TLC)展开樟树果实红色素,可分离出3种红色素单体.根据0.1%盐酸甲醇溶液中显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与5%氯化铝的甲醇溶液反应、A440/Amax比值、纸层析等综合研究结果可初步推断,樟树果实红色素的3个主要组分的主体结构均为甲基花青素(又称芍药花色素)且在3号位上有取代.其颜色呈深红色,可作为一种具有天然保健功能的色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酶解蟹壳制备几丁寡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曲霉YJ-407产生的外泌几丁质酶具有内切、外切、转糖苷活性及良好的热稳定性.旨在充分利用该几丁质酶独特的作用方式,诱导其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表达几丁质酶,直接将其酶解乳化蟹壳并分析其酶解产物,旨在分析以蟹壳为原料利用该几丁质酶酶解生产几丁寡糖的可行性.证明乳化蟹壳是该几丁质酶的较好底物,酶解产物经HPAEC-PAD及TLC分析得出主要是几丁二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几丁三糖.充分利用食品工业废弃物螃蟹壳,避开酸碱化学处理,通过该几丁质酶酶解生产几丁寡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粉末活性炭分离阿魏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粉末活性炭吸附分离阿魏酸的工艺。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很强,最大吸附量为325~340mg/g,在低浓度下(≤5mg/100ml)能将溶液中的阿魏酸全部吸附;pH在2.0~9.0范围内,粉末活性炭对阿魏酸的吸附不受pH的影响。乙醇、乙酸乙酯只能将活性炭所吸附的少部分阿魏酸洗脱出来,而2.0%的NaOH溶液能完全洗脱被吸附的阿魏酸。薄层层析结果表明,采用粉末活性炭从蔗渣碱解液中分离的阿魏酸纯度很高。  相似文献   

14.
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异黄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异黄酮,以乙醇-水-甲酸(4:1:0.1)为展开剂,染料木甙的Rf值为0.70、大豆甙元的Rf值为0.51、染料木素的Rf值为0.43。试验表明,该法具有取样量少,操作简便,检出灵敏度高等优点。本文得到了一种分离鉴定异黄酮的薄层色谱方法,可以用于异黄酮的定量。  相似文献   

15.
甘油酯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正相HPLC对中性脂质进行分离.并分别采用密度扫描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折光检测器对分离的样品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可实现甘油三酯(TG)、甘油二酯(DG)、甘油一酯(MG)、游离脂肪酸(FFA)的分离,而且1,3、1,2-DG位置异构体拆分明显.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完成中间产物的监测及终产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色谱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引用了54篇文献,综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着重介绍了目前应用广泛,发展快速的平面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简要介绍气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TLC法测定烟叶中茄尼醇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烟叶茄尼醇含量测定的薄层扫描分析方法;以硅胶G为薄层吸附剂,石油醚-乙酸乙酯(4:1,v/v)为展开剂,香草醛-硫酸-乙醇液显色,在620nm处进行扫描测定,茄尼醇质量在2.04ug~7.68u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349.94S-193.94,r=0.9954,RSD为6.86%(C为茄尼醇浓度ug/ml,S为峰面积)。并对烟的烟叶、嫩芽、茎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用TLC法测定烟叶中茄尼醇的含量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烟叶中茄尼醇含量达0.822%。  相似文献   

18.
薄层扫描法检测生物转化液中麻黄碱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生物转化法生产麻黄碱研究过程中 ,建立了一种检测转化液中麻黄碱含量的方法———薄板层析双波长扫描法 .该方法以硅胶GF2 54 为吸附剂 ,以甲醇 浓氨水混合液 (V(甲醇 )∶V (浓氨水 ) =98∶2 )为展开剂 ,0 .2 %茚三酮丙酮溶液为显色剂 ,扫描波长λS=5 10nm ,λR=70 0nm .并运用该法考察了 4株初筛菌株的转化能力 .  相似文献   

19.
在某些培养条件下,发现灰绿链霉菌除能产生已知的两种广谱低毒的大环肽类抗生素宜他霉素和灰绿霉素外,还能产生另两种新的广谱抗生素X_a和X_b。  相似文献   

20.
无花果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花果多糖由蛋白糖部分和非蛋白糖部分组成。从非蛋白糖部分分离出FPS-2成分,其水解液的薄层层析显示其单糖组分为半乳糖、木糖、甘露糖、鼠李糖;红外光谱证明其为酸性多糖,β-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