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漏斗部-大动脉反位(SDI)型法乐四联症(TOF)是我院1988年新发现的一种罕见TOF。国内至今未见报道。现报告我院1995年11月不用管道对1例SDI型TOF成功根治的体会。患者女,12岁。出生后即发现有心脏杂音和口唇紫绀。平素易疲劳,喜蹲踞。体...  相似文献   

2.
两种室缺类型小儿法乐四联症手术预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2月至1996年8月我们收治小儿法乐四联症(TOF)共238例。临床资料本组238例TOF中室间隔缺损(VSD)为干下型(S组)41例,年龄(6.4±3.1)岁,心胸比率0.58±0.04;VSD为对位不良型(M组)197例,年龄(5.2±...  相似文献   

3.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诊断标准探讨石艳芬梁平宁寿葆林其珊我们通过严密的观测,对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后各项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应用超声心动图连续监测心脏指数,以建立TOF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的定性定量诊断标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单肺通气期间提高PETCO2反映PaCO2准确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期间影响PETCO的因素及如何提高PETCO2反映PaCO2的准确性。方法:对27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1)肺内分流(Qs/Qt)量显著影响PETCO2;(2)机械通气参数中,VT对其影响最大,其他依次为RR、FIO2和I/E。结论:单肺通气较合理的参数为VT10ml/kg,RR12次/分,FIO20.8及I/E12。  相似文献   

5.
单肺通气时气道压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后,由双肺通气(TLV)改为单肺通气(OLV)时气道压力变化,并探讨其在判断DLT位置的意义。方法:造反纤支镜检查阴性、痰量较少、肺功能正常的肺手术病人35例,依次行TLV和OLV(非手术侧),并记录气道峰压、平台压,再行纤支镜检查。结果:(1)由TLV改为OLV后,DLT位置异常(10例)和正常时的气道峰压、平台压分别增加74%、67%和52%、45%;(2  相似文献   

6.
Bain环路对单肺通气时血气值及肺分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与方法:选择22例订前肺功能正常和轻度损害肺地切除术的病人,观察单肺通气(OLV)期间术侧肺加用Bain环路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Qs/Qt和氧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不用Bain环路的1组病人,术侧肺完全萎缩,PaO2、PvO2均明显降低,分别为双肺通气(TLV)时的63%和74%,A-aDO2和Qs/Qt升高,说明低氧血症与OLV时严重肺内分流有关,而在术侧肺加明Bain环路者上述变  相似文献   

7.
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因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cardiacoutputsyndrome,LCOS)仍是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ot,TOF)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1~3]。我们对1983年1月~1996年12月的TOF根治术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术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皮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堵闭术在伴有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梗阻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儿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共11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儿分别选用弹簧圈和血管塞行经皮体-肺侧支血管堵闭术,7例于外科矫治手术前行侧支血管的堵闭,4例于术后进行介入治疗。结果共堵闭侧支血管19条;6例堵闭单条、5例同时堵闭多条侧支。术后造影显示14条侧支(74%)分流基本消失,5条(26%)大部分堵闭。结论在外科手术前或术后反复心、肺功能不全的病儿,进行体肺侧支血管的堵闭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渡过围手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观察了高频双向喷射通气(HFTJV)时反喷驱动压(IDP)对组织胺致肺损伤犬CO2排除效能及呼吸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滴注组织胺可引起PaO2,平均动脉压,肺及呼吸系统顺应性显著降低,PaCO2,峰值气道压,肺及呼吸系统阻力显著升高。在组织胺持续滴注时,HFTJV时的PaCO2及FRC较HFJV时均显著降低(P〈0.05),Vco2显著升高(P〈0.05),而PaO2,气道压,肺及呼吸…  相似文献   

10.
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梯形”补片在法乐四联症(TOF)矫正术中加宽流出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应用“梯形”补片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32岁,平均(7.5±4.2)岁。取同期行“椭圆形”补片的30例病人做为对照组,男18...  相似文献   

11.
报告外科治疗法乐四联症伴肺动脉闭锁14例。肺动脉瓣水平膜状闭锁13例,主肺动脉干闭锁1例。肺动脉发育好,肺血由一粗大的动脉导管供给者9例;肺动脉发育不良、无动脉导管,肺血由体肺侧支供给者1例;肺动脉发育不良,由细的动脉导管和体肺侧支共同供给者4例。姑息性手术5例,一期根治9例,二期根治2例;死亡3例。作者对法乐四联症伴肺动脉闭锁的手术适应证、姑息性手术方法的应用及体肺侧支的外科处理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循环围术期心脏迷走神经活动的变化对心排量(CO)和呼气末CO_2(ETCO_2)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阐明迷走神经拮抗剂—东茛菪碱的心肌保护作用。实验用纯种、同龄猪10头,随机分为对照(n=5)和治疗组(n=5)。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对照组灌注仁济医院配方停跳液,治疗组加用东茛菪碱(20μg/kg)。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N)、心脏复跳即刻(O)、再转流30分钟(R)测定CO和ETCO_2,并取心大静脉血测定乙酰胆碱(Ach)。结果发现:(1)Ach在再灌注期释放明显增多,东茛菪碱能有效地减少其释放,阻断其作用;(2)东茛菪碱保护心功能的作用优于常规心肌保护组;(3)ETCO_2呈现与CO相似的变化,说明东茛菪碱有效地减少了肺内分流;(4)在减少肺内分流的情况下,ETCO_2可作为CO的间接观察指标。结论:东茛菪碱可有效阻断再灌注期乙酰胆碱的释放,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单肺通气时PETCO2与PaCO2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6例ASAI~Ⅱ级开胸肺手术的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以双肺通气(TLV)为对照行单肺通气(OTV)或OTV +术侧肺用Bain回路行CPAP,测量TLV30分,OLV30分、60分和R-TLV30分的PETCO2和PaCO2值,观察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组中OLV时的PETCO2和PaCO2均正常,但较TLV时有升高的趋势(P<0.05),R-TLV后又复原(P>0.05);两组间OLV时的测量值无差异(P>0.05),而PETCO2与P。CO2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P(a-ET)CO2和PETCO2的计算值在不同通气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PETCO2可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手段指导OLV时的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实验用油酸复制成犬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观察处理组接受1,6一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肺分流率,血氧输送及利用,血液SOD、MDA含量等变化。结果显示注FDP 30分钟后,处理组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肺分流率降低,血氧输送增加,血液SOD升高,MDA降低。提示:ARDS状态下,FDP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肺分流率,减轻肺水肿,对ARDS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DP改善心肌能量供应及抑制氧自由基损伤肺微血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吹入氧化亚氮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单肺麻醉期间对非通气侧肺吹入氧化亚氮(N2O)对减少肺内分流、预防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 择其开胸手术病人22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11例。在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吹入N2O,并在单肺通气后30及60分,分别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计算分流率(Qs/Qt)。在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开口于大气中,并在单肺通气30及60分分别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计算Qs/Qt。结果 在单肺麻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术前行肝内门体分流或门体分流术对预后的影响/MenegauxF,KeefeEB,BakerEetal//ArchSurg,1994;129:1018为了解在肝移植术前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和外科门体分流(SPS)对原位异体肝移植病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四次成串(TOF)亚强刺激法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TOF超强与亚强刺激法所检测的阿曲库铵阻滞时效及两者监测残余神经肌肉阻滞的能力进行比较。9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8例,TOF刺激电流分别为60、50、40、30、20mA。结果:(1)用亚强刺激测得的T1值(TOF中的第一个颤搐反应高度)虽降低,但可能在监测非去极化阻滞中无实际意义;(2)TOF亚强较超强刺激法所检测的阿曲库铵阻滞时间延长,恢复时间缩短,但其均值差异均在4.9分钟以内。(3)TOF亚强刺激法检测残余神经肌肉阻滞的能力显著强于TOF超强刺激法。结论:为减轻或避免超强刺激所致的不适感,可用TOF亚强刺激法监测非去极化阻滞。  相似文献   

18.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地研究了3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对1989~1999年收治的32全TOLF患者所施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结果进行描述。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检查,均符合TOLF。3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5~72月,平均32月,根据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11例,良10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73.3%,有效率93.3%。结论:早期减压是治疗TOLF的唯一有  相似文献   

19.
梗阻性黄疸及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时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了解血浆内皮素(ET)在梗阻性黄疸患者(OJ)及其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时(RF)的变化情况,探讨ET与OJ及RF的关系。方法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45例不同程度OJ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5天血中ET含量,18例非黄疸患者作对照。结果 ET随OJ程度加重是而升高,术后1天各组均比术前升高,非RF组术后5天ET量基本恢复术前水平,而RF组仍持续升高。结论 ET升高与OJ,RF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重症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前应用体肺侧支血管栓塞术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评价体肺侧支血管栓塞术在重症法洛四联症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心血管造影证实诊断的5例成年重症法洛四联症病人,在施行外科心内畸形矫正术当天先送导管室,行体肺侧支血管栓塞术。结果:造影发现体肺侧支血管16支,对其中的12支(75%)侧支血管进行了成功栓塞,共用弹簧栓子18枚。外科术中术野显露较好,回血量不多,体外循环灌注压稳定。术后4例痊愈,1例因左心室重度发育不良而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结论:对伴有丰富侧支血管形成的复杂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畸形病人,在外科矫正术前通过造影指导下栓堵体肺侧支血管,可简化手术过程,减少因手术野限制结扎体肺侧支血管的困难,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