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施降低了煤矿事故的数量和死亡人数,但由于煤矿企业在实施此体系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性和不系统性等问题,导致对煤矿事故控制还没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估当前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现状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构建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耦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性模型,从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不安全行为管理、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和检查、审核与评审6个方面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估,最后以王楼煤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计算参照值为0.51,说明该体系处于一般有效级别。其中该体系有效性的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保障管理、不安全行为管理和安全要素管理3个方面,应加强对这3个方面的管理以提升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或避免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降低煤炭生产风险,判断企业的安全程度,通过对煤矿安全风险因素的辨识和分析,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以及事故及职业危害情况五个方面构建了煤矿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加强对煤矿安全风险指标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因风险预警是控制煤矿企业人因风险的前提和关键。选取我国河南省裴沟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综合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煤矿企业的人因风险指数为25.81,其中在个人因素控制和安全管理流程控制两个方面存在问题最为严重。人因事故致因分析表明,未遂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为个人因素,已发事故的致因涉及安全管理流程、个人因素、团队因素、组织因素和事故案例警示作用等多个方面。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试点煤矿的人因风险指数(R)与实际人因风险水平(RL)进行关系拟合,得到关系曲线,利用该关系模型能够识别与判定煤矿企业人因风险预防与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因是煤矿事故的主要致因,辨识和控制人因风险要素是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关键。研究提出了人因风险因素辨识三维结构模型,通过开展深度现场调研从安全管理流程、人员结构、事故案例3个层面甄别人因风险因素,构建了人因风险因素数据库,进行了人因风险评价。对样本煤矿进行风险评价的结论显示,员工个体风险因素的控制应是煤矿人因风险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郭隆鑫  李希建  刘柱 《煤炭工程》2020,52(3):172-176
针对我国煤矿顶板事故影响因素多、发生过程复杂多样等问题,提出了将改进层次分析法与突变理论相结合的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分析模型。根据所分析煤矿实际情况,运用此方法得到案例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影响指标主观因素重要度大于客观因素重要度,系统突变隶属度为0.79,安全等级一般。该煤矿在主观因素上安全投入到位,客观因素安全投入不足,导致顶板事故风险性突变,符合该煤矿实际情况,表明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突变理论的方法能指导煤矿顶板事故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减少和控制煤矿瓦斯事故已成为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迫切任务。危险源的风险度量是实现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煤矿4类危险源中诱发瓦斯爆炸事故产生比例最大的一类因素,根据人的不安全行为特征,建立其风险度量模型,风险度量模型由可能性、重要度以及事故发生后可能产生的损失而得到,可能性由用人的不可靠度来衡量,重要度采用布尔代数法瓦斯爆炸事故中的危险源重要度进行分析。根据风险度量的结果,可以对员工危险源进行分级排序,从而为科学合理有效控制煤矿瓦斯事故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频发现象,综合分析得到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5个一级指标下13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计算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分级。结果表明: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最重要的为自身因素、组织管理和工作环境,设备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则较小,为企业预防事故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降低矿难事故发生率,亟需探究和明晰煤矿员工安全风险的形成机理。以煤矿事故成因为研究视角,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煤矿安全风险成因耦合仿真,解析同质指标与异质指标的耦合路径。采集案例煤矿数据,验证煤矿安全风险成因的耦合度,甄别出耦合程度最大的影响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矿安全风险成因的双重耦合作用下,与煤矿作业环境耦合引起的风险最显著。据此指出,煤矿企业需要夯实安全管理,以降低客观因素的耦合程度,扭转矿难事故多发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刘占乾  陈全 《煤矿安全》2015,46(1):227-229
将风险管理科学原理应用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形成了用于实现事故控制的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即系统全面地识别企业生产作业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导致安全风险的因素并且评价其风险程度状况,最终对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根据某煤矿实际情况选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FMEA)、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能量源分析(ESA)4种危险源辨识方法,形成某煤矿安全风险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的信息,构建安全风险信息系统以及各项实现安全管理的风险管控工具。对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对风险信息不断完善,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优化。最终使煤矿的风险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尽量较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间的交互耦合效应的基础上,通过N-K模型量化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因素的耦合效应,建立加权直觉模糊集决策矩阵,并结合TOPSIS模型构建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因素的评价模型。对我国2008-2018年发生的185起典型煤矿顶板事故进行实例分析,总结出主观的人为因素或管理因素是煤矿顶板事故风险中更活跃的因素,与客观的设备因素或环境因素耦合易引发煤矿顶板事故,且人为因素比管理因素的影响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2008年以来的煤矿事故,提取了30个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构建了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因素网络。通过SNA网络的点中心度分析,识别出管理制度不到位、教育培训不到位、员工素质低、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安全投入少以及安全监督不到位等6项煤矿安全生产关键风险因素,通过SNA网络的线中心度分析,识别出6条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的关键影响路径。根据风险关键因素和风险影响路径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与基本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生产的安全状况及特点,提出煤矿逐级负责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所有制安全风险管理和分类安全风险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式,即通过风险辨识,确定煤矿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初步建立了定量描述矿井安全风险程度的风险指数方法,给出宏观计算模型,将风险划分为高风险等级、较高风险等级、中等风险等级、较低风险等级和低风险等级五级;提出"高风险管理状态"和"正常风险管理状态"两种有区别的风险控制方法;指出风险预警及其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高、低风险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高风险状态通过实施有效管理,可降低到低级风险状态,而较低风险等级状态若疏于安全风险管理,则可转化为较高风险等级状态,为实施动态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预控是防止煤矿企业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基础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4个原则,并进一步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最后指出煤矿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生产实际需要的预控体系,以期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煤矿风险分级是实行煤矿分级监管和将商业保险引入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本文首先论述了煤矿风险分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煤矿进行风险分级要综合考虑煤矿的主要致灾因子、安全防范因子以及应急救援因素,故将以上三项因素作为构建煤矿风险分级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考虑煤矿主要灾害的影响因素在煤矿主要致灾因子一级指标下划分了12个二级指标,考虑到煤矿的安全防范因素众多在安全防范因子下划分了包含3~10个三级指标不等的6个二级指标,在应急救援因子一级指标下设置了7个二级指标.综合以上构成了完整的煤矿风险综合分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煤矿险兆事件风险评价指标和分级标准,便于风险分级管控,根据扎根理论构建了包含5个核心范畴、24个主范畴的煤矿险兆事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险兆事件安全机理相关标准得出指标量化值,并基于IAHP法确定指标权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权重及风险指数可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煤矿险兆事件风险评价指数P,根据P值将煤矿险兆事件划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4个等级,以便于煤矿企业根据不同等级提出针对性的管控措施,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尹斌  申霞  揣小明 《煤矿安全》2020,51(6):255-259
以山西某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搜集整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辨识该企业人的不安全行为情况,并利用风险矩阵方法与模型评估方法,评价企业行为安全现状水平,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共发现煤矿企业的不安全行为总数为842种,其中选煤厂、运输队和风井管理部3个部门的不安全行为数量最多,分别占该煤矿不安全行为总数的23.3%、9.7%和9.3%;风险指数为高的不安全行为总数为172种,占所有不安全行为总数的14.5%。其中,选煤厂、综掘一队和井下机电队3个部门高风险不安全行为的数量最多,维修钳工、矿山救护员、钻机司机3个工种高风险不安全行为的数量最多;对"遵章守纪可以杜绝事故"的认同度低、不能有效开展行为矫正活动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绩效考核欠规范等是该煤矿企业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的10项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减少企业不安全行为的4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搜集2001—2016年间发生的重特大煤矿事故案例,分析煤矿事故直接致因及间接致因,选取群体压力、管理者态度、设备设施、复杂环境、组织管理等5个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明晰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系数,计算各潜在变量间的直接效应值、间接效应值及总效应值,甄别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作用效应值最大的影响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种因素共同耦合作用下,设备设施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最大,群体压力是首要外因。因此,煤矿企业亟待强化员工抗压能力,减少甚至遏制客观因素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何桥 《中州煤炭》2023,(10):37-43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是政府重点监管与防范对象,现有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评价主要面向煤矿企业,缺乏面向政府监管的瓦斯突出事故风险评判模型。基于适时可采集的瓦斯监测数据和煤矿采掘基础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动态指标和准静态指标2方面建立了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评价模型。动态指标方面从监测点瓦斯浓度数理变化特征揭示瓦斯浓度超限风险,静态指标方面从原始煤层突出危险性和采掘因素评价各采掘工作面表征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并基于监察执法结果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依托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将本模型应用到实际监管监察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评判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为精准执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煤矿井下透水事故安全性评价相关因子的不确定性,以及权重指标赋值模糊的问题,采用Bow-Tie模型分析法通过对煤矿井下的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的分析研究,建立出煤矿透水事故的Bow-Tie评价模型,把得到的12项透水事故的影响因子作为煤矿透水事故风险评估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的赋值,最后由未确知测度法确定煤矿透水事故风险评价等级。通过对小回沟煤矿进行实例评估分析,评价结果与该煤矿实际相符合,可见该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可以为煤矿透水事故的风险评价提出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运用系统观点提出了关于煤炭生产风险事故的若干见解,认为生产风险事故和安全科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系统风险理论;“安全事故”的提法应该改为“风险事故”;风险事故的原因分析应该采用系统原因分析方法。并运用系统风险理论的方法对煤炭生产风险事故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有关风险事故原因层次、工业生产风险事故的人为性、煤炭生产风险事故的核心原因是在作业层以及区别个别原因与一般原因的观点。认为减少煤矿生产风险事故的根本在于提高煤炭生产作业的质量,而生产作业质量的提高决定于工人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因素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